閱讀屋>歷史> 唐朝的歷史典故

唐朝的歷史典故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合集7篇)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1

  柴紹(588年-638年),字嗣昌,晉州臨汾洪洞縣(今山西臨汾市堯都區賈得鄉柴村)人,唐朝初期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陽昭公主為妻,唐朝建國以後封為霍國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戶。 柴紹幼以任俠聞。補隋為太子千牛備身,淵起兵,紹兼領馬軍總管,率先登陷陣。高祖武德初,從李世民征戰,以功封霍國公。太宗貞觀初,轉左衛大將軍,出為華州刺史,後加鎮軍大將軍。

  負心漢之說

  紀錄平陽公主事蹟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一作於後晉,一作於北宋,但無一記載平陽公主的名字和年齡。唐高祖李淵共有19個女兒,平陽公主排行老三。平陽公主的母親是李淵 的原配竇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親。李建成和李世民相差十歲,李世民和李玄霸同年,和李元吉差不到兩歲,這樣推斷,平陽公主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建成的妹妹 ,李世民的姐姐。

  平陽公主在李淵太原起兵前就嫁給了柴紹。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淵起兵前讓家人親戚逃回太原,其中包括兒子建成、元吉,女婿柴紹等人。這時柴紹和平陽公主在京城洛陽,柴紹接到李淵的信後,對 平陽公主說:“你老爸要造反,我想去和他會合。我們一起跑肯定跑不掉,把你留下我又怕你會有危險,你說怎麼辦?”平陽公主立刻說:“你儘管一個人走,我婦道人家,躲起來很容易,到時候自有辦法。”於是柴紹就丟下老婆獨自逃走了。

  平陽公主回到李家在武功縣的別宅,遂散家資 ,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到數百人,起兵響應李淵。又派家僮馬三寶說服附近的“盜賊”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投誠,攻克長安附近不少縣城。她嚴明法令,禁止士兵搶劫,附近的人都來投奔,最後集結兵力七萬人之多,威振關中。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發現平陽公主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於是派柴紹帶了幾百騎兵去迎接平陽公主。接下來,平陽 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柴紹與平陽公主夫妻二人各領一軍,各自有各自的幕府,平陽公主的這一萬多精兵就稱為“娘子軍”。唐軍能南渡黃河進入關中,不作一戰就包圍長安,然後很快攻克之,平陽公主的功勞是至關重要的。關中平定之後,這才被封為"平陽公主",因為獨有軍功,每次賞賜,都與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長安之戰後,平陽公主的事蹟就不再見於史籍,直到她武德六年(公元623年)2月初去逝。史書上記載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還主要是由於她的葬禮與眾不同,有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禮官提意見說女人下葬用鼓吹與古禮制不合,李淵則說:“鼓吹就是軍樂 ,從前公主親臨戰陣,擂鼓鳴金,參謀軍務,古時候有這樣的女子嗎?以軍禮來葬公主,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特地破例以軍禮下葬平陽公主,並且詔命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昭”。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2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她所體現的正是中國婦女偉大的獨立於世的精神。

  與薛丁山的相知相識

  隋末唐初,唐王李淵奪取隋朝政權,建立了唐朝。由於治理有方,國力強盛,聲望很高,西域各地紛紛遣使到中原與大唐修好,伊吾城主石萬年舉七城首先歸附大唐。但自持強大的突劂勢力不甘衰敗,常常出兵侵撓唐王朝控制的西州和伊州,還挾制焉耆王,挑動高昌王和伊州城主與大唐為敵,甚至阻斷交通,劫掠各國使臣。

  當時,鎮守河西鎖陽城的大唐名將薜仁貴,智勇雙全,頓食鬥米,膂力過人,單臂可以扶起被狂風颳倒的營帳旗杆,在唐初是東征西戰中一位勇猛強悍的老將。

  為阻止突厥侵撓,唐王朝遣守邊將軍薜仁貴發兵西征,當大軍開赴東天山腳下,與突厥兵馬對陣準備廝殺時,只見薜仁貴身披戰袍,手持方天畫戟,英姿勃發,氣度非凡,為了邊陣的安定,為了絲路暢通,大唐的統一,他在短兵相交之刻,向敵陣張弓連發三箭,射中敵陣大小頭目三人。這在敵軍陣營中立即引起一片驚慌。敵陣首領深感薜仁貴久經沙場,武功高強,非等閒之輩,自知絕不是對手,便立即下馬請降議和,使即將血染東天山的一場惡仗才沒有重演。這就是“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凱歌入漢關”這一美傳的由來。

  當薜仁貴回師白虎關(在今安西與柳園之間)休整時,傳說前來支援薜仁貴之子薜丁山誤以為營帳內突然顯現白虎星下凡,慌亂中張弓就射,竟然把薜仁貴當白虎星射殺身亡,這個帶有神化色彩的故事雖然不足為信,但薜仁貴三箭定天山的美言卻千百年來廣泛流傳在民間。

  樊梨花是參與唐王朝西征中的一員女將。據傳樊梨花原本是唐朝蕃邦一個山寨的首領,並不依附唐軍,只因為西突厥不斷東侵騷撓,具有愛國熱情的樊梨花在唐將程咬金的勸說和邀請下,才毅然起兵西征。在她轉戰天山南北過程中,配合唐軍確實打了不少勝仗,表現非常英勇,不僅為唐軍弘揚了軍威,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少生動感人的傳說,像在東天山煥彩溝點將換裝的故事,在鳴沙山同敵人遭遇,欲血奮戰,最後流傳下來的沙山藏營典故等……如今,你若沿哈巴公路老路前往山北,在走進南山口不遠,便可看到一個叫煥彩溝的地方,這裡有一塊巨大的漢碑,就曾是唐代樊梨花行軍途中休整的地方。因為從這裡越往山裡走,天氣會越涼,若回頭往山外走,天氣則會越熱,所以樊梨花才傳令人馬在此停留,進行了點將換裝,併為死難將士在這裡準備了棺木。當時人們見此情景,便給此處留名叫棺材溝。延用到清代,一次寧遠大將軍嶽鍾琪路過這裡,聽說這條溝叫棺材溝,覺得很不好聽,也不吉祥,便下令更改為今日的名子叫煥彩溝。

  沙山藏營則是說樊犁花在西征中,先派一營女兵探路,在走進草原柳條河邊的沙山子時,沒想到突然同埋伏在沙山附近的突厥鐵騎遭遇,戰鬥打得非常激烈,結果終因援軍未能及時趕到,女營寡不敵眾,傷亡殘重。當樊犁花率大軍趕來把敵軍打跑,才將壯烈犧牲的戰士埋葬於沙山之下。另有一說是西征女兵有一營當時先紮營於沙山之下,沒想到一夜之間,天氣突變,狂風大作,越刮越猛,鋪天蓋地,防不勝防,第二天女兵全被埋在厚重的沙山之下。後來每到風天或者有人上山滑沙,沙山就會發出各種響聲,音量隨著震動大小變化不同,時而像戰鼓雷鳴,時而像戰馬衝鋒,時而似精靈哭泣,時而又如萬眾歡呼,時隱時現,若幻若真,人們說這是長眠在沙山下的征戰將士忠魂不散。其實呢,仔細想想,這不過是人民群眾把古代征戰將士為國捐軀的愛國主義精神總願同大自然的物理現象相結合罷了,以表達後人對傳說中的遠征將士的一種緬懷之情。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仁貴徵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現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關於樊梨花的身世,民間的傳說多數認為和她的出生有關。說她出生之時就因有人預言她會弒父殺兄,而被自己的父親,也就是西涼國寒江關守將樊洪扔在了野河灘上。後來,據說是一位得道的高人梨山老母途徑此地將她帶到山中。在撫養她長大的同時,教會了她移山倒海的法術。也許是因為人的天性,18歲的樊梨花在一次遊歷中偶然遇見了薛丁山,也就是唐王朝徵西元帥薛仁貴的公子,並一見傾心。從此之後,她便開始了對理想愛情的苦苦追求與守候。為了愛情,她將薛丁山抓了三次放了三次;為了愛情,她在勸說自己的父兄歸順唐王朝而沒有結果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的父兄。可即使這樣,滿腦子正統思想並抱有偏見的薛丁山對她卻依然不冷不熱。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與她結了婚,也還要將樊梨花一休再休。只是後來戰事吃緊,所以才又有了“三請樊梨花”的故事。據說後來還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了聖旨,由程咬金做媒,才最終促成了他們兩人的婚事,也才有了後來因為反唐而被人們記住名字的.薛剛。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3

  力士脫靴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因詩寫得出色,被著名詩人賀知章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鑾殿召見了李白。唐玄宗對李白很欣賞,就封他為供奉翰林,要他在宮裡寫詩作文。過了一段時間,李白既不見皇帝找他商量國家大事,又沒有分派給他什麼重要公務,卻常常讓他陪皇帝和貴妃遊山玩水,寫“宮中行樂詞”。這和李白治國安邦的志向相差太遠,因此他常常在苦悶中借酒澆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著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正在很不友好地盯著他。這個太監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權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們稱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巴結他的。李白其實早就看不慣高力士的所作所為了,於是趁著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說:“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不準?”皇上因為急著要李白寫詔書,便著急地說:“你有什麼要求,儘管講。”李白說:“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准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著鬍子說:“既然這樣,我就准許你隨便一點吧。”於是,李白伸了個懶腰說:“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松一點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給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脫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腳,又看看玄宗毫無表示,只好順從地給李白脫下靴子。

  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的人出了口氣,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他很憤怒,於是他就經常在唐玄宗面前說李白的壞話。唐玄宗對李白漸漸冷淡下來。李白在這樣的環境裡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離開長安,再次到外地遊歷。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4

  一字之師的故事

  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故鄉江西宜春。他以文會友,經常和一些文人往來。

  當地有個叫齊已的和尚,對詩文很有興趣。他早就仰慕鄭谷的才名,就帶著自己寫的詩稿,前來拜會。齊已把詩稿一首一首地請鄭谷看。鄭谷讀到《早梅》這首詩時,不由得沉思起來。鄭谷吟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面對齊已說:“梅開數枝,就不算早了。”鄭谷又沉吟了一會,說:“不如把‘數’字改為‘一’字貼要。”齊已聽了,驚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文人們知道了,就把鄭谷稱為齊已的“一字之師”。

  成語“一字之師”是指能糾正一個錯別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處的老師。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5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的陰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來到慶善宮舉行宴會,而且還在宴會上吟詩作賦,有娛樂節目,參與宴會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慶善宮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選擇這樣的宅子舉辦宴會,也可以說是比較隨和的私人宴會。

  當然,氣氛隨和不等於隨便,排座次就有講究。當時參與宴會的有同州刺史尉遲敬德,就是隋唐名將尉遲恭。尉遲將軍的分量大家是知道的,在唐太宗開創江山的武將當中,尉遲恭和秦叔寶、程咬金等都是位置居前的大功臣,李世民當年被單雄信追殺的時候,是尉遲恭及時出馬救主,將單雄信打下馬,讓李世民免了一難。這個不僅“說唐”裡有,正史裡也有。

  然而,這天居然有人坐在尉遲恭位置的上頭,老尉遲將軍講話很不講客氣,衝著那人吼:“你立了什麼功勞,居然敢坐在老子上面。”

  坐在尉遲恭下頭的任城王李道宗出來好意勸解,沒想到尉遲恭不領情,掄起拳頭對著李道宗一頓狂扁,尉遲將軍一手好拳棒,李道宗不一會就滿臉烏青,最嚴重的是,眼睛都幾乎被揍瞎了。

  李道宗是唐太宗堂弟,也是大唐的開國功臣,李世民看著自己的老部下毆打自己的堂弟,那滋味不好受,於是宴席也不開了,很不高興地打道回府。

  李世民沒有公開處分尉遲老將軍,而是私下裡給他上了一堂歷史課:“我過去對漢高祖誅殺功臣的事,是持否定態度的,我誠心誠意地希望和你們這幫文武功臣一起保守這富貴美好的生活,子子孫孫綿延不絕。不過,今天你是鬧得過分了點,你任職以來,不良記錄也不少,看老兄你的表現,我才明白漢高祖殺韓信,將彭越剁成肉末,也不能說全是漢高祖的錯。咱們大唐立國,講究法度,其實就是賞與罰。你該有什麼待遇和恩寵都給你了,非分的你就不要去痴心妄想了。希望老兄你好好自勉,努力加強修養,不要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尉遲恭天不怕地不怕,但還是怕老大,從此,他就收斂了很多。史載他後來天天在家裡練仙丹打坐,安享晚年。

  唐太宗這番話多少帶點威脅,然而他對待老下屬的方法還是很得體的,他沒有選擇在公共場合批評,照顧了尉遲恭的面子,選擇在私下裡進行教育,讓他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也沒有直接說要如何處理,而是引用歷史上的往事進行旁敲側擊,可以說仁至義盡,對得起尉遲恭的功勞,也對得起大唐的法度。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6

  禮賢下士

  李勉是唐朝人。他年輕時,愛好到處遊歷,廣交朋友。有一次,他認識了張書生,結伴來到一個叫梁的地方,誰知張書生突然生起病來,而且十分嚴重。李勉替他請醫生,買藥煎藥,喂水餵飯,照顧得非常周到。但是張書生的病不見好轉。張書生對李勉說:“李兄,看來我是沒救了。我死後,你用我的銀子替我埋葬,剩下的錢財,就送給你用吧,以答謝你連日來對我悉心的照顧。”

  張書生去世後,李勉遵照亡友的遺言辦理了喪事,然後收拾好行裝,來到了朋友的故鄉,把死訊告訴了張書生的家人,並把剩餘的錢財全部歸還給他的家人。李勉當時雖然也是一個窮書生,但他不貪取別人的錢財,這種誠實的行為使張書生的家人非常感動。

  後來李勉當上了節度使,不但處事廉潔公正,而且十分愛惜人才。有一次,在外出巡察中,他發現一個叫王晬的縣尉很有才幹,正想提拔他,忽然接到皇帝拘捕王晬的命令。原來王晬為人耿直,秉公辦事,得罪了朝中權貴,遭人誣告陷害。

  李勉不忍王晬無辜受害,趕回京城面見皇帝,力陳王晬的為人,誇獎他是個人才,請求加以重用。皇帝見李勉極力為國家推薦人才,心裡十分讚賞,赦免了王晬,還升他為縣令。王晬上任後,正直清廉,勤政為民,深受百姓愛戴。大家都說李勉是個善於提拔人才的好官。

  李勉在任節度使的時候,聽說李巡和張參很有學問,便請他們出來辦事,每有宴會,都邀請他們一同暢飲。李勉後來當了宰相,雖然地位尊貴,但從不驕傲自大,親自到士兵家裡慰問他們的家屬,上上下下都稱讚李勉是個禮賢下士的好官。

  【成語】禮賢下士

  讀音:lǐ xián xià shì

  釋義: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出自:《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禮賢下士,聖人垂訓;驕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書·李勉傳》:“其在朝廷,鯁亮廉介,這宗臣表,禮賢下士有始終,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

  造句:我今天看見了一位禮賢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絕少的了。(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

關於唐朝的歷史典故7

  鐵杵磨成針

  李白是我國古代唐代的大詩人,但是,李白小的時候也是十分貪玩的。讀書不太用功,有一次上學,見老師不在,就偷偷地溜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媽媽,手裡拿著一根鐵杵,正在一塊大石頭上來回地磨。李白覺得很奇怪,連忙上前去問道:“老媽媽,您磨這個幹什麼?”老媽媽回答說:“我想要把它磨成針啊!”李白又問:“這樣一根鐵杵,得多少時間才能磨成針呢?”老媽媽說:“只要堅持不斷地磨,總會越來越細。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啊!”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覺得老媽媽的話很有道理。學習不也是這樣嗎?只要天天認真學習,就會不斷進步。從那以後,他再也不曠課了。不論老師留下多少功課,他總是認真地按時完成它。

  終於,李白成為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

  讀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釋義: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近義詞:鐵杵成針

【唐朝的歷史典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