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業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1

  近幾年,全國發展溫室種植的規模大面積增加,溫室大棚種植已成為主流,但傳統的種植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代農業發展的需求,現在是技術當道的年代,誰掌握了農業技術誰就擁有了開掘第一桶金的鑰匙。然而,透過喬老師幾天的培訓講解,使我們逐漸擁有了這把鑰匙。在這次培訓中,喬老師為我們講解了本地蔬菜的栽培品種和主推技術,重點對設施蔬菜的施肥,溫溼度管理,病蟲害防治及生產中常遇到的問題處理措施進行了培訓。

  並且對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對蔬菜栽培中的選種,消毒浸種,催芽,播種和育苗措施,田間管理等做出了科學化的分析講解,強調了在病蟲害防治上要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措施。透過此次培訓,使我們掌握了一些蔬菜種植實用技術,提高了大家的蔬菜種植水平,為蔬菜產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援。最後,再次感謝喬老師這幾天的耐心講解。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2

  七月流火,在這個酷暑難耐的季節裡,帶著來自象牙塔的懵懂,我走上了緊張而有序的職業生涯道路,迎接我的是農業銀行這個溫暖雄厚的大家庭。剛進入單位後,就迎來了中國農業銀行鹽城分行20xx年新入行員工培訓,在鹽城分行總部將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工作,有78位和我一樣的高校畢業生參加了本次培訓。

  7月16日,我們集體參加了由鹽城分行總部人力資源部主辦的開班典禮,鹽城分行的領導參加了開班典禮,和藹可親的領導對我們這些新入行的員工表示熱烈歡迎。非常感謝分行領導及培訓老師對我們的關懷和厚愛,他們細緻全面的安排給我們營造了一個非常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使我們得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了以後無限受用的知識。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總行“40個嚴禁”和省分行“92條高壓線”等內控規章制度、銀行卡業務、商務禮儀、陽光心態、人力資源管理、個人金融業務和國際業務等知識,透過授課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我對農行企業文化及以後自己將經辦的業務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培訓過程中,老師的關懷、鼓勵,學員間的團結協作、互助共進無一不感動著我。

  在學習中,我瞭解了農業銀行的歷史發展與沿革,農業銀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農業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xx年1月,農業銀行整體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7月,農業銀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完成了向公眾持股銀行的跨越。作為中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農業銀行致力於建設面向“三農”、城鄉聯動、融入國際、服務多元的一流現代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鹽城市分行轄屬10個縣級支行遍佈全市128個經營網點的近2200名員工,是服務區域三農事業的主力軍。

  在培訓中,我不僅感受到了來自集體的溫暖,也感受到了農業銀行朝氣蓬勃的團隊文化和勇於進取的奮鬥精神。在今後的發展生涯中,我充分認識到了只有將自己融入到集體的懷抱中,才能不斷成就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己。

  一、明確職業生涯規劃,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我在培訓中聽取了培訓老師關於新員工的職業化培訓。簡單的說,職業化就一句話,把必須做的事情做好。有人不禁會問,都去做必須要做的事了,我們的興趣,我們的愛好,我們的夢想該如何去完成呢?對,我們不能忘了我們的夢想,我們之所以年輕就是因為我們有夢想,夢想是督促我們前進的最好動力。但是我們的夢想能輕易實現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只能把必須要做的事情做好之後,才有機會去,才有足夠的時間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二、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提升自我發展實力。

  在如今這個知識更新速度飛快的時代,在不斷髮生變化和發展的金融行業,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更加輕鬆地應對快速發展的業務與經營水平。不僅要學習業務知識,還要學習道德文化知識,法律法規知識和廣義金融知識,認識到市場的變化,洞察到市場的走勢,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將自己融入到發展的洪流中,除此之外,還要將理論知識聯絡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為農行實實在在地做事,在為農行做貢獻的同時,凸顯自己的價值。

  三、遵紀守法,做一個合格的農行人。

  中國農業銀行是一家網點網路多、客戶基礎廣泛、城鄉市場綜合經營的大型商業銀行。員工應熱愛農行事業和崗位工作,愛護農業銀行聲譽,維護農業銀行的形象和利益,不說有損農業銀行聲譽、形象的話,不做有損農業銀行聲譽、形象的事。員工應有職業自豪感,珍惜銀行工作崗位,把個人職業生涯與銀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忠於職守,爭先創優。不得擅離工作崗位,敷衍塞責。正由於員工行為守則對所有員工的基本要求,無論你是否願意,也無論你是否意識到,責任心無時無刻都伴隨著你,表現著你。我是農業銀行平凡的一分子,我要求自己愛崗敬業,認真嚴肅對待自己的職業,忠於自己的事業,勤奮工作,深思慎行,將責任心融化於血液,盪漾於情感,體現於行動,伴隨於身邊。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竭盡心力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農行人。

  “大行德廣,伴您成長”,農行的企業文化在感染著我,激勵著我,我將砥礪前行,不畏風雨,儘快成長為一個優秀的農行人。為農行的發展添磚加瓦,創造新的奇蹟!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3

  2月10日至14日,我非常有幸參加了雲南省大理農校繼續教育處舉辦的茶葉班的學習,首先感謝臨翔區農業局給我這次充電學習的機會,作為長期在基層從事農技推廣的一員,我十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

  此次培訓,聘請了大理園藝站、下關茶廠高階農藝師、植保專家授課,大家都為培訓作了充足的準備,積極參與和投入到培訓中。聚精會神的聽講,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與授課老師一起互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回顧短短5天的課程,其實是重溫了在校學習時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容入了當今社會發展的一些新理念,此次的充電培訓,感受頗多,受益非淺,深受啟發。總結起來,一是專業課學習,二是公共課的學習。

  在專業課的學習中,趙老師在講述茶樹栽培時,所講的茶樹良種和茶樹的修剪部分,學員們都很感興趣,根據各自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與老師共同探討宜栽的品種,修剪的時間等,在講述茶葉的初加工時,又與老師探討曬青毛茶殺青時鍋溫與投葉量的問題,在講到當今茶葉生產向著健康、衛生、綠色、無公害、環保方向發展時,所提到的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有機食品茶對環境、農藥、化肥等的具體要求時,尤如把我們帶進一個茶葉生產的大市場,最後,趙老師還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講茶,又給我們看茶、品茶,這樣生動、活潑的課堂,給每個從事茶葉生產的技術指導員注足了活力,充滿了希望。

  在公共課的學習中,透過植保專家對“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進一步瞭解綠色防控的內涵及原則,認清了綠色防控與綜合防治的區別,董得了綠色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今後的工作中樹立綠色防控的思想,多渠道爭取、落實綠色防控,為整個大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總之,學習無止境,學海無涯,透過這次培訓,使多年從事在農業生產一線的我,更進一步明確把學到的理論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再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查詢不足,指導農業生產,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都有一次質的飛躍,與各位同事們攜手把農技推廣工作做得更好。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4

  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作為省政府新農村建設五件實事農民教育培訓工程中的一項,我局承擔年培訓2萬人的工作任務。

  今年以來,已組織講師團專家進村開展培訓400多場,培訓農民4萬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明白紙30多種9萬多份、科技書籍1200冊,已建農民培訓科技書屋5個,農業技術推廣示範基地15個。

  一、精心組織,紮實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1、建立組織,強化領導。

  局成立了農民培訓工程領導小組,組建了專門的工作班子,成立了培訓講師團,由局屬各單位中級職稱以上人員40人、鎮農業服務中心20人組成。

  講師團設立培訓工作首席專家10名,按專業及人員情況分成10個組,每個組負責兩個鎮(區)的培訓任務。

  各組的培訓任務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對分工鎮的培訓工作程序和工作質量負責。

  2、開展調研,按需培訓。

  開展培訓需求調研,針對性提出11類47項實用技術培訓選單,供各地安排培訓時選用。

  統一編寫技術明白紙用於培訓現場發放。

  3、會議交流,組織推進。

  先後召開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啟動會、農業科教工作研討會、講師團成員培訓會議、工作推進會和講師團組長工作例會等,及時交流通報工作程序,佈置工作推進措施,確保培訓工作組織有序,執行高效,按時序按省市工作要求積極開展。

  4、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加大宣傳,營造培訓氛圍,利用電臺、電視臺、培訓簡報、進村培訓通知、條幅標語、農業教育網站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民培訓工程的意義和政策措施,營造培訓工作氛圍。

  5、制定措施,完善考核。

  制定推進培訓工作的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對鎮考核細則;二是建立講師團成員考核、聘任制度;三是培植受訓農民典型,在專家指導、技物幫扶及跟蹤服務上優先安排。

  6、規範培訓,有序開展。

  一是明確任務,多方結合搞培訓。

  為全面開展好培訓工作,多次組織實施培訓“突擊月”(5、7月等),採取集中到村培訓為主,分散指導為輔的方法,統籌安排講師團人員,統籌安排時間,透過和有關鎮、村及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培訓。

  培訓中做到三個結合:即與科技入戶相結合,與推進高效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相結合,與自身的全年目標工作相結合。

  二是認真備課,規範程式搞培訓。

  講師團成員結合自己的專業和農民實用技術的需求,認真準備了講稿,各講師團成員講授體現了“五多”的要求(多思考、多收集、多結合、多延伸、多引導),達到“八個一”(一份較完備的講稿、一張明白紙、一份簽字表、一張名片、一套照片、一條橫幅、一個總結、一本彙編)。

  三是規範運作,統一製作了會標。

  每個村的培訓都嚴格按照省市的要求,統一製作會標,統一印發培訓資料,認認真真紮紮實實搞好培訓工作。

  二、成效突出,新型實用技術全部進村到戶

  實用技術培訓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推動力。

  今年以來,我局圍繞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主題,不斷強化農業科技培訓服務工作,組織發動全系統科技人員,深入田間村頭,透過到村舉辦培訓班、發放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明白紙、技術講座光碟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

  縣培訓首席專家組成員多次深入調研,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並對各地出現的重大生產技術問題提出解決意見,保證了技術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做到了常態化經常培訓、關鍵環節主動指導、技術諮詢隨時服務,全面提高實用技術的推廣入戶率和到位率。

  一是重點推廣應用了一批生產新品種,徐稻3號、4號,淮麥20,早春紅玉、小蘭,中雜九號,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參等。

  二是推廣了一批農業種植新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超高產栽培技術、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以及安全用藥技術、棚室蔬菜病害防治關鍵技術、優質西瓜良種及栽培關鍵技術、沼氣利用與生態家園建設增收關鍵技術等。

  三是全力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高效農業規模化是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第一工程,是促進農民增收長期而重要的任務,在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過程中,我局針對高效農業種植的不同型別,圍繞產業特色,分作物、分割槽域制定技術指導方案、加大技術的整合與配套應用,發揮典型帶動和示範輻射作用,全力推進高效規模農業生產。

  三、排找差距,創新方式硬化措施再推進

  我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雖然有很好的基礎,但離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業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農民主動接受培訓的意識不強;二是培訓後學員的典型帶動作用不突出;三是受訓人員接受新技術能力不強;四是培訓工作不平衡性較大。

  針對上述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幾點:

  1、把握培訓重點。

  以農業生產技術及技術更新、高效農業生產技術、市場農業知識、農業法律法規、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成立發展及執行管理等為培訓重點。

  2、豐富培訓方法。

  組織科技示範戶、農民技術員、農民經濟人等到縣集中培訓和講師團成員進鎮到村現場培訓相結合;建好培訓示範基地,透過基地示範引領達到技術應用的輻射帶動;定期組織農戶代表外出觀摩學習、激發學用科技熱情。

  3、強勢組織推進。

  充分調研熟悉農村情況、瞭解農民需求,開展好針對性的宣傳發動,營造培訓氛圍。

  加強與基層鎮村的聯絡和協調,透過很好的組織、有序的發動來提高培訓面,讓更多的農民走進培訓現場,選擇適應自已需要的培訓內容接受培訓。

  4、創新培訓機制。

  一是在全縣農業產業特色鎮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教學點,把教學培訓班辦到鎮村、進到企業,有效地提高了培訓工作的效率。

  二是實行兼職教師聘用制,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保證培訓工作效果。

  三是繼續建設農民科技書屋,建立農民長期、經常性培訓學習陣地。

  5、完善培訓服務。

  培訓工作效果的提高,要靠完善的培訓工作服務來保證。

  一是培訓教材服務,按照“一張明白紙、一張資訊卡、一個培訓專題、一個典型示範(區)”的模式,分技術類別印製培訓資料手冊,人手一份,透過現場培訓、資料發放、典型帶動,增強農民對培訓內容的接受能力,全面提高培訓效果。

  二是示範服務,體現在示範園區和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上,加強教學實習基地(點)和示範區(田)的建設,放大培訓現場示範作用。

  三是跟蹤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開展入戶指導、跟蹤問效,及時掌握農民適時技術需求,保證培訓工作的連續性和時效性,讓農民真正從培訓中得到收益。

  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作為省政府新農村建設五件實事農民教育培訓工程中的一項,我局承擔年培訓2萬人的工作任務。

  今年以來,已組織講師團專家進村開展培訓400多場,培訓農民4萬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明白紙30多種9萬多份、科技書籍1200冊,已建農民培訓科技書屋5個,農業技術推廣示範基地15個。

  一、精心組織,紮實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1、建立組織,強化領導。

  局成立了農民培訓工程領導小組,組建了專門的工作班子,成立了培訓講師團,由局屬各單位中級職稱以上人員40人、鎮農業服務中心20人組成。

  講師團設立培訓工作首席專家10名,按專業及人員情況分成10個組,每個組負責兩個鎮(區)的培訓任務。

  各組的培訓任務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對分工鎮的培訓工作程序和工作質量負責。

  2、開展調研,按需培訓。

  開展培訓需求調研,針對性提出11類47項實用技術培訓選單,供各地安排培訓時選用。

  統一編寫技術明白紙用於培訓現場發放。

  3、會議交流,組織推進。

  先後召開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啟動會、農業科教工作研討會、講師團成員培訓會議、工作推進會和講師團組長工作例會等,及時交流通報工作程序,佈置工作推進措施,確保培訓工作組織有序,執行高效,按時序按省市工作要求積極開展。

  4、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加大宣傳,營造培訓氛圍,利用電臺、電視臺、培訓簡報、進村培訓通知、條幅標語、農業教育網站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民培訓工程的意義和政策措施,營造培訓工作氛圍。

  5、制定措施,完善考核。

  制定推進培訓工作的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對鎮考核細則;二是建立講師團成員考核、聘任制度;三是培植受訓農民典型,在專家指導、技物幫扶及跟蹤服務上優先安排。

  6、規範培訓,有序開展。

  一是明確任務,多方結合搞培訓。

  為全面開展好培訓工作,多次組織實施培訓“突擊月”(5、7月等),採取集中到村培訓為主,分散指導為輔的方法,統籌安排講師團人員,統籌安排時間,透過和有關鎮、村及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培訓。

  培訓中做到三個結合:即與科技入戶相結合,與推進高效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相結合,與自身的全年目標工作相結合。

  二是認真備課,規範程式搞培訓。

  講師團成員結合自己的專業和農民實用技術的需求,認真準備了講稿,各講師團成員講授體現了“五多”的要求(多思考、多收集、多結合、多延伸、多引導),達到“八個一”(一份較完備的講稿、一張明白紙、一份簽字表、一張名片、一套照片、一條橫幅、一個總結、一本彙編)。

  三是規範運作,統一製作了會標。

  每個村的培訓都嚴格按照省市的要求,統一製作會標,統一印發培訓資料,認認真真紮紮實實搞好培訓工作。

  二、成效突出,新型實用技術全部進村到戶

  實用技術培訓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推動力。

  今年以來,我局圍繞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主題,不斷強化農業科技培訓服務工作,組織發動全系統科技人員,深入田間村頭,透過到村舉辦培訓班、發放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明白紙、技術講座光碟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

  縣培訓首席專家組成員多次深入調研,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並對各地出現的重大生產技術問題提出解決意見,保證了技術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做到了常態化經常培訓、關鍵環節主動指導、技術諮詢隨時服務,全面提高實用技術的推廣入戶率和到位率。

  一是重點推廣應用了一批生產新品種,徐稻3號、4號,淮麥20,早春紅玉、小蘭,中雜九號,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參等。

  二是推廣了一批農業種植新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超高產栽培技術、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以及安全用藥技術、棚室蔬菜病害防治關鍵技術、優質西瓜良種及栽培關鍵技術、沼氣利用與生態家園建設增收關鍵技術等。

  三是全力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高效農業規模化是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第一工程,是促進農民增收長期而重要的任務,在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過程中,我局針對高效農業種植的不同型別,圍繞產業特色,分作物、分割槽域制定技術指導方案、加大技術的整合與配套應用,發揮典型帶動和示範輻射作用,全力推進高效規模農業生產。

  三、排找差距,創新方式硬化措施再推進

  我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雖然有很好的基礎,但離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業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農民主動接受培訓的意識不強;二是培訓後學員的典型帶動作用不突出;三是受訓人員接受新技術能力不強;四是培訓工作不平衡性較大。

  針對上述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幾點:

  1、把握培訓重點。

  以農業生產技術及技術更新、高效農業生產技術、市場農業知識、農業法律法規、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成立發展及執行管理等為培訓重點。

  2、豐富培訓方法。

  組織科技示範戶、農民技術員、農民經濟人等到縣集中培訓和講師團成員進鎮到村現場培訓相結合;建好培訓示範基地,透過基地示範引領達到技術應用的輻射帶動;定期組織農戶代表外出觀摩學習、激發學用科技熱情。

  3、強勢組織推進。

  充分調研熟悉農村情況、瞭解農民需求,開展好針對性的宣傳發動,營造培訓氛圍。

  加強與基層鎮村的聯絡和協調,透過很好的組織、有序的發動來提高培訓面,讓更多的農民走進培訓現場,選擇適應自已需要的培訓內容接受培訓。

  4、創新培訓機制。

  一是在全縣農業產業特色鎮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教學點,把教學培訓班辦到鎮村、進到企業,有效地提高了培訓工作的效率。

  二是實行兼職教師聘用制,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保證培訓工作效果。

  三是繼續建設農民科技書屋,建立農民長期、經常性培訓學習陣地。

  5、完善培訓服務。

  培訓工作效果的提高,要靠完善的培訓工作服務來保證。

  一是培訓教材服務,按照“一張明白紙、一張資訊卡、一個培訓專題、一個典型示範(區)”的模式,分技術類別印製培訓資料手冊,人手一份,透過現場培訓、資料發放、典型帶動,增強農民對培訓內容的接受能力,全面提高培訓效果。

  二是示範服務,體現在示範園區和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上,加強教學實習基地(點)和示範區(田)的建設,放大培訓現場示範作用。

  三是跟蹤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開展入戶指導、跟蹤問效,及時掌握農民適時技術需求,保證培訓工作的連續性和時效性,讓農民真正從培訓中得到收益。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5

  自從進入大學後,總會聽到很多師兄說:“現在的大學生啊,每一個都是溫室裡的花朵,從來只會生活在象牙塔裡,受不了一點磨難與挫折,現代農業心得體會。”而“就業問題”永遠是我們每一位大學生要面對的話題。如何面對?根本在於社會實踐經驗與個人工作能力,因此擴大自身與社會的接觸面,拓展自身各方面的知識面與社會能力,為今後畢業後迅速融入社會,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狀況,並能更好地處理社會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成為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才,承擔祖國掘起的歷史任務。但身在大學裡的我們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鍛鍊與提升呢?無疑大學生社會實踐專案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實踐,就是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動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面而不實踐,那效用也就等於零,只做而不學,則會事倍功半,浪費時間,所以我們大學生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只有這樣我們的價值才能得到體現。在這次的實踐中,讓我懂得了一樣東西: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我們學習與實踐的的機會。實踐中,我深感事物變化之快,在我們的第六站芬村中,已經聯絡好的單位卻突然不能接待我們,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怎麼辦呢?這要求用所學的東西去處理,更多地是在處理中有所得,有所獲,也就是我所說的: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地在實踐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這一路走下來不平凡,從一開始就不可置信的跌宕起伏,先是院級一般團隊再校級重點團隊,對我們的心態有著很大的考驗,不過很高興,因為我的隊友們一直都有著火一般的熱情,沒有因為外界的環境而影響到自身的工作,畢竟我們開始就是衝著重點團隊而來的。而在一整個活動下來,隊員們的氣質已發生改變,這是從心裡的變化引起的,得益於下面暑假社會實踐調研的磨鍊,心得體會《現代農業心得體會》。

  7月18日踏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調研之路,前往花都黨校。

  7月19日到達花都區李溪村。

  7月20日我們到訪順德的農業局。

  7月21日參觀學習陳村花卉世界。

  7月22日結束在中山都市開心農場的行程。

  隨後的幾天,我們分別調研了芳村的農業局,坑口的花卉博覽會及其附近的茂韻園藝、三力園藝,華南農業大學校內教學實習基地,龍洞村、岑村及廣州市野生林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在整個社會實踐調研中,我是擔當隊長的角色。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團隊的日常活動管理;組織全休隊員撰寫實踐活動計劃書,在調研期間協調好各位隊員的工作與撰寫調研報告。調研期間炎熱的天氣在不斷地考驗我的能力,困難總是緊跟我的腳步,怎麼才能寫好計劃書呢?團隊又應怎樣去管理呢?當時我真慶幸我是一個學生,在學校裡讓我學到了這些知識,而不至於在調研時無法解決。

  在平時休息的時候我就在觀察每一個調研的地點,發現農業所在的地區與城市並不會差別很大,其實這已經很了不起了,畢竟它還只是一個農村。農民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了,現代農業功不可沒,雖然在城市中根本是小菜一碟,可是在農村就大不一樣了,這說明農業真的在使人們富起來。

  一個暑假社會實踐調研活動下來,可以說對我們團隊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更是一個成長的機會。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今後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鍊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里更多的方面。

  一個大學生,如果缺乏交往能力,以後走出社會如何能與他人交往,而這個社會需要我們每個人去適應。是的,一個如果沒有勇氣去做他想做的事,他哪能成功呢?曾經一位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不會隨隨便便的成功,上帝不會白白饋贈給帝王蛾一雙奮飛的翅膀,一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透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感覺自己的實踐能力,溝通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加深了我對社會各階層人的瞭解,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開拓了視野,特別是提高了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有那種超乎平常的感覺。其實學校要求我們參加社會實踐無非是想讓我們提前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不斷磨鍊自己,提高自己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這樣才不會在真正走上社會的時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從我接觸的每一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與社會上的工作人員相處的經歷將永遠使我受用,而且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這次把自己推向社會的機會,也感謝在實踐中那些給予我們無私幫助的人。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進。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6

  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是鄉村農業發展的關鍵。以前,高科技的新型農業中在我看來,就像天空中的星星,知道其能量無窮卻覺得遙不可及。因為在我成長的農村,大家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模式。經過這次培訓,發現農村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充滿潛力,值得我們去探索。傳統農業的耕作都需要遵循著季節的週期性,這也是一個需要人為長時間護理植物的過程。但現代新型農業,應用現代的物質裝備,先進的科學技術,現代的經營方式,讓農業更高效。

  我會把這次培訓的內容落實到實踐當中。深入調研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情況,成立一個我們大學生村官和農民的合作社,尋找適合的品種進行高效農業種植專案,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引導,可以帶領更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總之,透過此次培訓,我們學到很多新的知識,更拓寬了帶領農戶致富的新思路。使我們更有信心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創造新的輝煌。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7

  20xx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畜牧二班的學習,透過教授的講解學習了:湖北省畜牧業發展現狀及形勢分析、家禽新品種和新技術、豬群的精細飼養管理、畜禽疾病防治與新藥介紹、現代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動物安全生產、農產品品牌營銷與市場開拓、動物檢疫法規與畜產品安全、畜禽特種養殖、豬群的疾病控制等。

  透過培訓,從思想上以黨的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條主線,以確保畜禽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建設畜牧強縣為目標,以現代畜牧新技術為支撐,改善知識結構,增強服務能力,讓自己成為高素質、善溝通、精業務、懂政策的畜牧技術人員。

  透過培訓更加了解湖北省畜牧業的發展情況,對相關技術更深一層理解,專業學習是每個人工作的需要,培訓加讀書是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我們已有的知識已不能承擔起現代畜牧技術推廣運用的重任。只用透過培訓和讀書,才能讓自己不落後於同事、同行和時代,不淪為專業的矮子、職業的侏儒,從而改變思考問題的角度,拓寬觀察問題的視野。

  作為一名基層防疫人員透過這次培訓進一步解放思想,著眼於本地實際,認真思考,將學到的知識作為今後工作實踐的指導,為不斷推動畜牧防控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為畜牧業跨越式發展而努力。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8

  我今年47歲,初中文化,家住安陸市孛畈鎮青龍譚村2組,20xx年12月份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推薦下,經學校領導批准,我參加了安陸市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一週的學習,讓我體會十分深刻。

  一、本次我學到了新型職業農民素養與農業發展新理念,認識到新型職業農民需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及專業技能。同時,專家對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級的基本判斷,惠農政策解讀,超級水稻高產栽培,測土配方施肥及有機質提升,改粳工程,高產優質良種應用與糾紛處理,農產品質量安全與面源汙染控制,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農業減災避災技術,水稻機械育秧技術,理性看待轉基因等等的講解,都十分的精彩,也使我大開了眼界,深受啟發。

  二、透過本次學習,我提高了認識,懂得了僅僅依靠80畝的水稻收入是很微薄的,也沒有出路,我下定決心回去後擴大生產,流轉更多的土地,成立合作社,把所學技能帶動鄉親們共同謀求生存,追求財富,服務社會。

  三、經過這次學習,讓我真正認識和體會到新型職農民培訓的重要性與使命感,尤其我們安陸是農業大市,地廣人多,農業生產簡單,很多農民崇尚外出打工賺錢,棄荒田地,確實令人憂心。那麼,安陸農業如何走呢?我個人有幾點小建議:一是我市農業局進一步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二是讓新型職業農民在培訓後,領導幫助其流轉土地,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使想種地的人有地可種;三是集中全市專業化農業科技人才,服務於農村,服務於農民。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9

  為進一步提高技術指導員的科技水平,全面做好基層農技推廣補助專案,20xx年12月3日至12月9日,我在曲靖農校參加了為期七天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專案基層農技人員的培訓學習,透過聆聽各位專家老師們深入淺出、系統地講解,讓我受益匪淺。

  七天的培訓再一次給了我們基層農技服務人員提供了知識更新、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我們互取長處,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次培訓的方式跟以前有所不同,之前都是以產業集中開班,所學內容比較狹窄。而此期不分產業,學員有官渡區、麒麟區、師宗縣、陸良縣、馬龍縣5個縣區共180名學員,有蔬菜、果樹、水稻、馬鈴薯、玉米、水產養殖等多個產業,有利於學員互相探討農業發展、產業佈局優勢、互相學習交流,開闊了眼界。

  透過本次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使我的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高。曲靖市農業科學院、曲靖市農業局、曲靖農校的各位專家老師們分別為我們講解了以下的一些課程:農業生物資源與利用技術、數字農業與農業資訊科技、高效農業節水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原特色農業、現代農業資訊化服務、馬鈴薯栽培技術、水稻栽培技術、科學發展彰顯特色開創現代農業產業新局面、玉米栽培技術等,特別是在玉米、馬鈴薯、水稻、蔬菜、果樹方面,使我在農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不斷得到更新、認識、提高,原來在生產中遇到過的困難和問題茅塞頓開,以後可以迎刃而解,農技推廣水平大大長進。

  透過參觀考察學習,看了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經濟生態園,生態園中各種蔬菜生產的前景、蔬菜加工廠、冷庫、日光溫室無土栽培示範棚、標準化育苗池、噴灌滴灌設施、經濟效益等超前模式,開擴了眼界,拓展了思維方式,更新服務理念,我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用飽滿的熱情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己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用強烈工作責任心、過硬的業務知識水平做好農技服務工作,耐心細緻地培養好科技示範戶,提高示範戶的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及示範戶的輻射帶動能力,支援和引導農民走農業生產規範化和農業產業化道路,不斷提高我鎮農業綜合效益,提升農業市場競爭能力。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10

  20xx年10月16日-21日,我有幸參加了到陝西楊凌為期6天的現代農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學習考察活動,經過這次活動,使我對目前現代農業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主要考察參觀了陝西楊凌國家及農業開發區、楊凌鎮土地銀行的成立、運轉情況,西安市高陵縣藥惠鎮的城鄉一體化建設、土地流轉情況及天水太空農業示範園、天水麥積區農民合作社等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示範園和農民合作社。

  一、學習心得

  (一)轉變觀念,創新工作思路

  現代農業是應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也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的發展過程。從過程上看,是實現農業的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和產業化;從結果上看,是實現農業的優質、高產、高效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對發展現代農業有一個準確而清晰的認識,進一步轉變觀念,從“以科技為本”逐步轉變為“以人為本”的農技推廣,從以服務農業生產為主線逐步轉變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為主,從以技術為主線逐步轉變為以產品為主線的農技推廣。要學習天水新民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經驗,在服務中,要做到形式多樣化、內容全程化,既搞好產前資訊服務、技術培訓、農資供應,

  又要搞好產中技術指導和產後加工、營銷服務,透過服務領域延伸,推進農業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二)提高素質,培育職業農民

  近幾年,農民的科技素質雖然有所提高,但整體水平仍然較低,特別是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力向城市和非農業產業流動,農村勞動力結構急劇變化,農業勞動者素質呈結構性下降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科學綜合素質顯得尤為緊迫。因此,我們農業科技部門要加強農業科技培訓,要圍繞主導產業,大力培育職業農民,培養一大批生產能手、經營能人和鄉村科技骨幹,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科技落後狀況。

  (三)統籌規劃,豐富經營內涵

  現代農業不再是孤立的“農業生產”,而是農業的全套,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善農村生態、倡導農村文明,借鑑西安市高陵縣藥惠鎮的經驗,發展一產要接二(產)連三(產),以市場為導向,按照產業化思路發展集約農業,延長產業鏈條,開展農產品加工、農業生態旅遊等,同時,努力建立農業優質品牌,走向市場,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能力。

  (四)注重人才,完善服務網路

  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科技人才,依靠人才發展,依靠人才引領,依靠人才國際化,這是天水國家農業科

  技園區的經驗。因此我們要整體謀略,用好現有人才,培養後備人才,辦好科技人才的繼續教育,使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可持續發展。要抓好學習,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習成為搞好工作的第一需要。所有的農技推廣人員都有試驗、示範任務,在實踐中鍛鍊,在鍛鍊中提高。堅持以人為本,經常瞭解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工作、學習、生活情況,盡力為他們分憂解難,樹立關心他們就是關心農業、支援他們就是支援農技事業的觀念,全方位幫助農業科技人員成長進步。

  二、學習體會

  透過這次的考察學習活動,根據七里河區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做了一些思考。我區位於蘭州市中南近郊,東接城關、榆中,南與臨洮、永靖相連,西鄰西固,北與安寧隔河相望。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1公里。全區總面積396.11平方公里,農村面積37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95%。全區耕地面積15.24萬畝,其中水地5.49萬畝,旱地9.75萬畝,人均耕地1.5畝。全區共轄2鄉4鎮9個街道,有72個行政村、69個社群居委會,戶籍總人口45.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55萬人。全區種植業主要種植糧食、百合、蔬菜、果品等作物,牧業主要是奶牛養殖。農業生產已進入轉型期,是農業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農業生產的方式和結構都將發生變化,農業的規模化、高效化、園區化將是主攻方向。

  (一)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培育特色優勢產業

  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持續調整,本地農業從單一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等多功能型轉變。透過實施“一鎮一特”、“ 一村一品”工程,有效地促進了本地區特色農產品基地的形成,從而湧現了大批品牌農產品,如蘭州百合、蛇果、韭黃、水磨溝桃等一批優質品牌農產品,初步形成了“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業新格局,其中以蘭州百合發展規模為最大,也成為了我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二)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堅持走園區化的發展道路 隨著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工作的逐步推進,農業生產將面臨區域、結構的調整,我們必須重新規劃本地區的農業發展規劃,加快建設綜合性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園區化的發展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而且還切實解決農業標準化、農產品無公害化、農業生產設施化等問題,同時更好的帶動農民實現增收。發展農業產業園,促進了農業的科學化、集約化、市場化和產業化,進而實現了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更加註重農產品質量建設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激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全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達到了零容忍,城鄉居民安全消費意識不斷增強,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願望更加迫切。為切實提升農產品

  質量安全,必須結合自身農產品產業化發展需要,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中心,以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科技園區為基礎,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

  (四)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土地家庭承包制雖然調動了農戶的積極性,但由於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遲遲沒有建立起來,統一經營層次成為農村經營體制突出的薄弱環節,賣農產品難和價格大起大落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因此,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發展和完善農戶的統一經營,已成為當前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迫切要求。

  1.組建專業合作社制度。圍繞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應著重發展農民新型合作組織為主的服務主體,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各類專業協會,一般由掌握技術和營銷渠道的專業大戶牽頭組織,為農戶提供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銷售和技術培訓、生產資料購置、機械化作業、灌溉、施肥等服務。這是在保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的前提下生產關係的變革和創新,它適應了目前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代表了農村生產力的前進方向,必將極大地促進農村生產力的釋放。

  2.完善專業合作社體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引領著各家各戶進行農業的規模生產和科學生產,在發展現代農業。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11

  20xx8月19日至8月26日,我參加了由貴陽市民政局組織的浙江大學—貴陽市民政局科級幹部社會工作專題研修班培訓學習,感到十分榮幸和愉快。浙江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接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是一所擁有百年曆史底蘊的中國名牌大學。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是中國幹部教育培訓的基地。華家池校區碧水悠悠,楊柳依依;教學樓前古樹參天,環境優雅,是學生學習深造的理想之學府。在幽靜的高階學府學習,心情十分愉快,學習十分輕鬆。聆聽了幾位著名教授的講課,真正學習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理論,思想有所感悟,確實受益匪淺,現將個人學習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一、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獲取了知識的正能量。

  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解決與社會環境發生問題的工作。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弱勢人群;預防和解決部分因不良互動方式而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開展社群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會的良好互動,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陳學軍教授講授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管理》,從專業崗位開發和人才使用及專業人才評價和獎勵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論述講解,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開展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及具備專業的知識進行服務性溝通是非常必要的,以及在實際工作中要規範管理,規範行為,明確職責,明確目標,創造性地開展社會工作,為需要的弱勢群體提供專業的免費的社會服務和公共服務。

  二、學與用相結合,開創性地開展社會工作。

  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是提升自身素養的重要一環,為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找到法律和政策依據,因此,我們要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實際,解決好指導好每一個人的社會工作,服務於自己身邊的物件,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貴陽市老年人比例佔到貴陽市總人口的14.4%,也提前進入了老齡社會。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大力發展老齡產業,積極做好老年人的相關工作。我們要積極推進養老機構運營機制改革和完善,探索多元化、社會化的投資建設和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和執行管理。

  我作為一名基層的科級幹部,在縣委的關心和安排下,有幸參加了永善縣第五期科級領導幹部管理進修班進入浙江大學學習培訓,能走進“東方劍橋”美譽的浙江大學,我感學習新理論,拓展新思路,迎接新挑戰。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12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有幸參加了省委組織部赴xx農業產業化與特色農業現代化培訓班。期間,在xxxx和xx大學參加了為期7天的專題培訓,參觀了xx等特色種養基地和多個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社,走訪了xx農業初級產業部,深受啟發、獲益良多。

  一、打好“綠色”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xx非常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嚴格限制土地開墾,實施科學輪流放牧,十分注重草畜平衡,實現了農牧業可持續發展。我市作為全國、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建設“xx”這一定位,把“綠色”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積極探索生態與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牧業。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系統化的監測機制,做到規模適度化、投入規範化、生產標準化、監管全程化,推動生態系統和生態產業協調發展,實現產業、資源、環境的有機統一。

  (一)突出抓好生態環境建設。推進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連片推進農村環境汙染防治,嚴格實行環境質量和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深入實施xx等系列重點生態工程,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加快建立省級生態縣(市)、鄉(鎮)和村,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二)突出抓好監測體系建設。推進“網際網路 農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加強重點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追溯網格化管理試點,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能力,不斷鞏固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突出抓好區域品牌建設。積極培育發展農畜產品專業市場、批發市場和銷售中心,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託管農業和物聯農業。加快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三品一標”申創,突出“綠色、有機、生態”產品特質和優勢,不斷髮展壯大“淨土xx”區域品牌體系,著力提升區域品牌競爭力。

  二、打好“特色”牌,走融合式發展之路

  xx農牧業產業化水平非常高,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等各個環節佈局合理、環環緊扣,尤其是透過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小基地、大產業”格局,實現了產業體系化、效益最大化。在生態特色農牧業發展程序中,我們要立足依託農畜產品資源優勢,加快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深入實施“接二連三”戰略,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產銷一體、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加快發展特色農牧產業。堅持向西部、向半山高半山拓空間、挖潛力,不斷壯大高山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藥材、食用菌、高原馬鈴薯、釀酒葡萄“六大特色產業”,加強人工飼草地、牧草選育擴繁基地和畜禽保種繁育場、養殖場建設,穩步擴大特色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提升犛牛肉、犛牛奶、西藏羊、生豬、高原蜜蜂、優質禽兔、特種養殖、優質牧草“44”畜牧產業水平,加快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帶和集中區,努力建成高原現代草原畜牧業示範區和現代立體生態農業示範區。

  (二)加快打造特色拳頭產品。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加快推進青藏高原農畜產品加工園區和縣域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鼓勵發展農畜產品初選包裝、精深加工和倉儲物流,加快建設區域倉儲物流中心和冷鏈物流體系,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加快培育發展新興業態。以特色產業基地、精品旅遊村寨、特色魅力鄉鎮為依託,加強農耕文化、遊牧文化、鄉土民俗文化資源保護、挖掘和利用,積極扶持發展家庭作坊、特色手工業等特色村,以農興旅、以旅促農、農旅互動、產村相融,大力發展以休閒、體驗、觀光農業為主的鄉村旅遊。深入實施“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試點示範,加快發展農村物流配送流通業,進一步擴大網購網銷規模。

  三、打好“聯合”牌,走共贏式發展之路

  xx十分注重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育,引入了企業化的管理模式,根據市場進行核心技術研究和市場開發。同時,充分發揮農協等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構建了與農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社會服務體系。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序中,我們要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大力破除瓶頸制約,積極培育經營主體,著力構建與現代農牧業相適應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立足產業基礎,打破行政區劃和行業壁壘,大力發展跨區域、跨行業、跨產業的合作經濟組織,推行多形式、多層次的聯合。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協會在生產、經營、加工、運輸、科技、銷售等各環節和領域的作用。整合資源,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和職業經理人,提高合作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能力,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二)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規範專業合作社發展,實行專業化分工、跨區域合作,積極開展專合示範社建立,增強專合社示範帶動功能,提高產業組織化水平。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化經營,加快發展家庭農 (牧、林)場、種養殖大戶、家庭農莊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培育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探索建立利益連結機制,讓更多農牧民納入產業化經營鏈條,分享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

  (三)加強跨市市產業協同發展。立足xx交界地區資源稟賦、發展基礎和現實需要,大力推進地方特有畜種保護與開發、區域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建設,加快打造區域農畜產品特色品牌,加強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的合作,支援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跨區域聯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構築生態安全屏障,積極探索建立協同協作和資訊共享機制。支援優勢文化企業和旅遊企業開展跨區域聯合。加快推進成都與xx發展合作及xx工業園區、生態建設、區域旅遊、文化交流“xx”規劃落地,力爭專案早開工早實施。

  四、打好“政策”牌,走引導式發展之路

  xx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廣泛參與農業補貼、市場管理和農產品價格保護,在金融、貸款、科研等領域制定了系列優惠政策,建立了保障農業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導作用。作為發展相對滯後的民族地區,我們要整合政策資源,強化政策支撐,尤其要最佳化整合現有的產業政策、土地政策、財政政策和投資政策等,推動扶持政策從“普惠制”向有差別、有目標、有重點的扶持方向轉變。

  (一)強化要素保障,築牢發展基礎。完善財政支出保障機制,持續加大農牧業投入力度。創新方式方法,支援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產業基地、開展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信用擔保體系。引導、支援金融機構精準支援貧困地區發展,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積極發展“普惠金融”,健全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貧困地區金融基礎服務水平。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健全完善投資引導基金監管辦法,實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規範決策、防範風險,培育、發展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綜合運用激勵獎補、風險分擔等多種政策,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向農牧業發展。加快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實施一批帶動輻射能力強、示範引領作用大的PPP專案。

  (二)強化專案對接,補齊基礎短板。以鄉村振興為統攬,全方位、多渠道爭取國家和省鄉村振興政策專案,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特色產業、扶貧開發等民生領域“短板”。抓好xx水電站等重點工程建設移民安置補償工作,加快搬遷集鎮和安置點建設,確保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幹部週轉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切實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加快推進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增加公共服務供給,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三)強化資金落地,助推發展提速。積極主動對接和落實國家、省惠民富民政策及對口支援政策,足額兌現落實支農惠農強農富農政策資金。加強對扶貧等民生資金審計監督,既注重面上審計計劃任務推進,又要盯住專項資金審計,從政策要求、預算安排、資金撥付、管理使用等方面追蹤到專案和個人,做到橫向覆蓋到邊、縱向延伸到底,確保扶貧等民生資金按規定使用,切實維護好群眾切身利益,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實處、用在明處、用在刀刃上。

  農牧業作為我市基礎產業,其發展質量與水平事關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同步全面小康的程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組織化、產業化經營水平,是我市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重大舉措。我們將始終堅持打好“四張”牌,加速推動傳統農牧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走獨具xx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13

  我還沒接觸新型職業農民時,覺得在農村種地也就那麼回事:祖輩們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在土裡刨食,我在農村種地也好開店也好,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是透過這幾天的培訓學習,我覺得我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變化:

  一、種植不是簡單的“播種施肥收割”

  科學種田,也不是遙不可及的“高大上”的事情。儘管種植技術裡面的門道很多,我不懂,但是沒關係,我照樣能享受到高科技給農業帶來的實惠——有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提倡,有那麼多優秀涉農企業的真誠幫助,我們是能學會利用新技術的呀。

  先前我父親那一輩人種地,還主要靠人力,水牛是極為重要的生產資料。那時候,一個農村家庭如果能有一頭健壯強勁的水牛,那在整個村子裡都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再後來,拖拉機出現了。拖拉機耕地耙田不嫌累碾滾在拖拉機的轟鳴中平稻場、碾穀子,水牛逐漸從農村的生產陣營隱退。最近十年,拖拉機的“工作”又逐步被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所取代。所以,時代在進步,我們農民種地也應該與時俱進,主動接納新思想改變舊觀念——爭做新型職業農民。

  二、自古以來,農民靠天吃飯

  這話不假,但放在今天,就不那麼絕對了。我們有了溫室大棚,冬天都能吃到西瓜草莓,還需要昂著腦袋指望老天爺吃飯麼?不懂技術,有專家!沒有資金,有政府、有銀行!現在農村道路國家幫我們修得那麼好,農村好多家庭電腦和網線也都安裝了,我們鎮這邊土地水源也不比別處差,形勢大好,為什麼不試一下呢?透過參加這幾天的培訓,我感覺,要做新型職業農民,要學習的東西還蠻多。一說學習,估計很多人在想,我文化程度低,我年紀大,學不會呀。我在培訓剛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在我的認識就不是這樣的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舉個例子,十幾年以前,我們在座的可能有手機的並不多,手機剛拿到手,我們還不是擔心自己玩不轉。仔細想想,大家學會用手機,又花了多長的時間和精力呢?

  培訓講計算機時提到過電子商務,我覺得只要用心,瞭解門道學會使用,並不難。一句話,政策資源條件都蠻好,就看我們的`行動了。

  三、農產品的銷路問題

  我們這一批學員,有的是經銷農資的.,有的是一邊經銷農資還一邊在種地。老百姓種出來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去並且賣個好價錢,對我們的收入來說,是直接相關的。很長一段時間來,老百姓是等著商販上門收購的——價格行情存在著資訊不對稱不及時等問題。作為距離農民最近和最重要的“商業點”,我們其實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比如,引導和幫助老百姓科學化、規模化種田;提供農業政策、新聞、知識、經驗等資訊;主動成為各大電商在農村的觸角,在網上銷售特色農產品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自己也種地,剛好可以帶個頭。

  我自身能力眼界有限,暫時只想到這些。目前一些想法還不成熟,還需要向專家向領導尋求幫助。透過參加培訓以及參觀,我清醒地認識到,新型職業農民將在農村湧現,這個趨勢很明顯。無論是去當新型職業農民,還是為他們提供農業服務,都是靠譜的,是大有可為的!

  最後,我想感謝市農業局、市農廣校、鎮政府、鎮農技服務中心對這次培訓的大力支援和辛勤付出。謝謝。

  轉眼間培訓班的課程已經接近結束,經過四天的學習,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穫。對於我個人,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為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無論是從黨校到浙大,從聽課到交談,還是從所聽到所聞,每時每刻、每一堂課,都讓我有所感動和收穫,許多不可言語表達的收穫。加之與來自雲浮市不同縣市區、不同工作崗位的同學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這些天的幾點體會:

  多種形式的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

  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幹部,我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但既不夠系統也不夠豐富。透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授,感覺豁然開朗,許多問題從理論上找到了依據,對原來在工作實踐中覺得不好解決的棘手問題找到了切入點,感覺收穫很大。透過系統地學習精神,讓我強化了服務大局的意識,同時讓我更清晰更全面地看到了加快鄉鎮政府職能有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意義。

  總的來說,各位老師們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授課解惑,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更是一次書本知識與具體工作相結合的鍛鍊機會。

  不同地域的學習,開闊了視野。

  這一次培訓給了我們接受高階教育的機會,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打開了思路,不僅對本地本土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對開放先進的城市、理念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浙江大學教授的八堂課,讓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臺階上重新地認識、學習各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樣讓我們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看待我們的工作,看待我們的缺點和不足。

  航民村的考察讓我有很大的感觸——一個地方的發展如此驚人。當我們感嘆她現在的發展成果時,我們更應想到當初為了現在的成果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結合這幾天老師所講的內容,總結出了幹好工作應具備的六種能力:一是科學決策能力,就是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和瞬間變化的形勢要有善於做出正確抉擇的能力;二是貫徹執行能力,就是面對問題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與計劃,貫徹下去並做到全面準確、得當有力;三是綜合協調能力,就是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權衡協調、統籌兼顧;四是組織管理能力,就是善於社會交往,有較高的管理水平,組織得當;五是開拓創新能力,就是要以大無畏的精神,在舊有的經驗基礎上大膽嘗試,做到與時俱進、科學合理;六是學習實踐能力,就是每個人要把學習當成是畢生的任務。要想把工作幹得有聲有色那麼必須具備這六個能力,因為作為新世紀的幹部人才就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科學的進步。

  這次培訓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參觀考察,使師生互動還是所見所聞,都讓我從每個角度獲得了知識,感謝組織部給了我們年輕幹部這次學習的機會、鍛鍊的機會。今後,我將盡自己所能把所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工作中,保證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紀律上、工作責任上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一份做人的真誠和愛心、一份政治責任完成好組織交給的每一項工作。如上是我對這次培訓學習的己點膚淺的心得,如有不當請領導批評指正。

  最後感謝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培訓中心對這次培訓的精心準備,感謝我們的班主任老師。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14

  7月12--7月18日,我們東莞一行50人到杭州浙江大學參加為期一個星期的教育專題的學習,聆聽了10位教授的講座,這些講座或詼諧,或睿智,或激昂,或從容,侃侃而談、洋洋灑灑,有的如春風拂面,有的又如急鼓敲擊,他們豐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個性令我們耳目一新。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碧水悠悠,楊柳依依;教學樓前古樹參天,環境優雅,不愧有“東方劍橋”之美譽,學習課程安排得很滿,甚至兩個晚上都要上課,雖然辛苦但是我們能沐浴其中,享受教育甘露,象一次教育文化的精神盛宴,充斥視覺,品嚐之後還覺得回味無窮。

  這次的學習內容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一是當下資訊科技與課堂變革的關係;二是人才管理創新和變革;三是高考的新改革和課程設定,四是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和中國教育的差異。以下我簡單就兩個方面進行彙報:

  一是當下資訊科技與課堂變革的關係。章蘇靜教授以《現代教育技術下的課堂變革》為題,透過展示多個例項課件,著重介紹了雲計算、移動學習、大資料、可穿戴技術、微課、智慧教育幾個方面,其中用手勢遙控投影、手機與投影儀同步、百度神燈、開發教育遊戲等等內容令我們大開眼界,歎為觀止,只覺得是井底青蛙。當下以多媒

  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資訊科技正在飛速發展,並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到教學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中,正推動著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章教授指出:“我們要把握時代脈搏,關注世界教育技術的基礎研究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充分說明了教育的現代化離不開資訊科技,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援。同時在杭州一個星期我們深切感受到資訊科技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全城wifi全覆蓋,就餐、購物都要透過二維碼,馬雲開通了淘寶教師,並正在研發價格500元的課堂智慧手機,替代智慧課堂中的電腦平板,屆時將會是一場教育的大變革。

  二是人才管理創新和變革。王端旭給我們講授了《人才管理創新和變革》精彩的一課,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浙江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講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瞭解了人才管理的三個關鍵點:事前—人員配置,事中—過程管理,事後—激勵機制;明白了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模式就是選對人、用好人、留住人;懂得了人才管理必須要創新:一是思路創新,啟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的動力,二是載體創新,彰顯特色學校、專案引領示範的魅力,三是模式創新,匯聚教育互動提升的合力,四是制度創新,激發學校自身的活力。王教授還透過《於佑任先生的故事》、《龜兔賽跑》、《米缸中的老鼠》等幾個通俗易懂的故事深入淺出地開拓我們的視野,讓我們轉變舊有的思維,語言詼諧,演講激情澎湃,令人捧腹之餘更多的是深思。

  這次的培訓,除了收穫大師們豐富的理論經驗,我們還在師生互動中、學員交流中收穫了更多的新經驗、新方法、新思路。結合自己的思考現總結如下:

  一是教研員配置方面。可設文科、理科兩個教研組長,文科下設語文、英語、思品、美術、音樂;理科下設數學、資訊科技、綜合實踐、科學、體育,每個學科由學校的一線骨幹教師兼任,常規性的教研活動由兼任教研員開展,全鎮型的大型活動或者比賽由教研組長統籌安排。在經費補貼方面,每位兼任教研員每學期補貼1000元,一年全鎮額外的開支大約為20000元,這樣的配置可以說是結合我鎮實際,分別發揮了教研組長管理統籌和兼職教研員一線的經驗所長。

  二是師資提升方面。經費到位後要大力開展名師工作坊的工作,除此之外,建議每四年40歲以下的教師都要“教學體檢”一次,“體檢”的內容結合市的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的條件,包括論文、書寫、普通話等,以學校為檢測主,教辦抽測為輔,建立一項教師不斷充電學習的長效機制,可以真正實現麻涌教育的內涵發展。

  三是學校品牌和績效等評價機制方面。績效的評價教師們還是深受96%的禁錮,沒有辦法解放出來,那麼在師資提升方面、輔導學生競賽方面就肯定受到阻礙,雖然之前校長們曾經進行過熱烈的探討,但至今沒有學校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在學校品牌的評價方案方面,雖有雛形,但也應該和學校的績效有一定的連貫性和延續性,同時缺少有經驗的專家進行引領和評估,那麼我們等於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要做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參加本次培訓學習,是對人生閱歷的增長和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次難得的鍛鍊機遇;今天的學習不是結束,而是一種新的開始。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15

  7月23日下午,我參加了由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周應恆院長來市農委所作的“現代農業的發展戰略與江蘇農業現代化工程建設”專題講座,周院長從“現代農業發展的背景與內涵”、“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與趨勢”、“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戰略基礎及戰略重點”、“現代農業發展的誤區與路徑選擇”和“推進江蘇農業現代化工程”等五個方面的內容作了詳細的闡述,並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具體而深刻的解讀,現就此次講座談個人四點不成熟體會:

  一、轉變觀念,提高對發展現代農業的認識。

  只有壯大農業規模,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才能加速農業現代化的程序。發展農業最大的瓶頸是土地。要加快農村土地集中流轉,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學習外地發展現代農業的寶貴經驗,用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快我市農業結構調整,要牢固的樹立以下幾種意識:一是機遇意識,二是市場經濟意識,三是創新意識,四是品牌意識,五是有機食品意識。

  二、加強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領導。

  要抓住崑山決勝現代化的契機,推進農業現代化程序,必須加強組織領導,真正地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為農業服務上來,要把

  發展現代農業納入政府的目標管理,加大發展投入,加強督查力度,嚴格考核標準,依據考核結案,實行獎懲。要及時調整最佳化領導工作小組,充實工作人員,及時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三、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是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科技創新、加工流通的功能。因此要把龍頭企業建設作為農業產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來抓,一方面透過扶持優勢主導產業,擴大建設一批規模化基地,可以帶動一大批農戶參與基地建設,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我市漁業資源豐富,可以透過水產規模養殖,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四、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注重技術創新,用科技來支撐農業發展,一是完善和落實優惠政策,吸引各類農業專業人才來我市發展。二是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推廣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三是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加強合作,藉助外力推動技術進步。四是加強技術培訓,普及先進技術,繼續搞好科技下鄉活動,在舉辦各種培訓班等農業科技普及的同時,要注重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普。

【農業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