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

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

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2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1

  這本書,讓我對建築學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首先講到的是功能,接著是從精神和審美要求來看待建築,然後是從物質技術手段方面來看待建築。在精神和審美要求來看,混搭,應該是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完美結合,也即是二者精華的重現。從物質技術手段方面來看待,功能對於結構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而結構的發展一方面取決於材料的發展,另一方面則取決於結構理論和施工技術的進步。但建築,不能一味的追求技術結構上的更新與進步,藝術的浪漫情懷碰上技術的實用主義,唯一的結合點,就是而且也只能是功能。建築的發展主要是由於內容、手段和形式這三者之內既互相對立又相互制約而造成的。但我們必須堅定信念,那就是我們中國式的建築很有信心,是不會從歷史舞臺上消失,只是現在正處與一個相對的低谷期,隨著越來越多的西方人瞭解中國建築,以及中國國力日益提升後,中國建築必定能煥發出它獨特的魅力!

  在我印象最深的是“形式美的規律”這一章節,指出形式美規律和審美觀念是兩種不同的範疇,前者應當是帶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恆性的法則;而後者則是隨著民族、地區和時代的不同而變化發展的、較為具體的標準和尺度。形式美的規律,以簡單的幾何形狀求統一,在這一學期學習建築學的一些初步的東西的時候,我也深有體會,比如做立方體切割模型的時候,就要做到保留切割的體塊幾何形體的完整性。

  書中也有講到韻律與節奏,韻律本來是用來表明音樂和詩歌中音調的起伏和節奏感的,以往一些美學家多認為詩和音樂的起源是和人類本能地愛好節奏與和諧有著密切的聯絡。連續、漸變、起伏、交錯,適當的運用這些韻律,可以求得豐富多彩的變化,韻律美在建築中的體現極為廣泛、普遍,不論是中國建築或西方建築,也不論是古代建築或是現代建築,幾乎處處都能給人以美的韻律節奏感。因而就有人把建築比作“凝固的音樂”。書中“當代西方建築的審美變異”這一部分。從近代到本世紀末的近兩百年曆史中,建築的審美卻發生了兩次重大的轉折,這就是:第一次從古典建築的形式美學到現代建築的形式美學;第二次從現代建築的技術美學到後現代、解構等建築流派的建築審美觀念的變異。 建築空間和建築實體相互結合形成了完美的建築,因此建築美也包含了空間美和實體美。實體美是外在的、開放的,空間美是內在的、含蓄的。一般說來,像國外集中型的建築,整體集聚成龐大的體量,建築的體量美、形體美給人較強的衝擊力,在這裡實體美是占主導地位的。而像中國木構架體系這樣的離散形的建築則與此相反,由於單體建築體量不大,結構相似,建築組群由多座單體建築組合而成,內向庭院的整體空間景象成為建築表現的主體,主建築和附建築都成了庭院空間的構成因子。 這本書講敘從各個角度分析建築,也提出了建築學發展的本質聯絡,讓我對建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2

  一切建築的形成都有其使命的,這就是功能。但對一些特殊建築來說,設計師在使其滿足功能要求之餘,還應滿足房屋所有者對其在精神方面的要求。

  主觀上人們可以對建築的形式有五花八門的要求,但客觀上還應有當代的物質技術手段來實現,脫離了現實的建築師無法實現的,但並不是說人們就不應有幻想,因為正是幻想讓我們的世界發展成了現在多彩的世界。

  從發展趨勢來看,建築是在不斷進步的,......

  一個建築的合理性要有單一空間和多空間的合理配合來實現。一個單一空間若要設計的合理就必須依據其功能要求對他的形/質/梁來進行合理的規劃。而一個多空間的建築要合理就要合理的組合空間,必須依據其總體要求對其空間形式進行合理的規劃。使空間使用起來更加合理。

  任何一個空間的設計/組合的規劃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美,有缺點也有其先進性,他的缺點使得設計師在下一次設計時會思考如何改善,而其先進性會促進空間形式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從古至今,建築的形式不斷髮展,其空間形式/結構也不斷完善。古代,由於材料的限制,房子的跨度/空間分割的自由受到極大的限制。人們因此而不斷的改進,就有了現在比較完善,但使用目的明確的五種結構體系。

  從結構體系來看,大致分了五種。不同結構體系有其不同的優缺點,但我們無法武斷的說這種結構就是好或是就是壞,因為這些結構體系的形成是在不同地區,不同氣候,不同地形條件下形成的。比如在沙漠,我們就無法使用大量的木構架這樣的框架結構來建造住宅,因為沙漠獨特的氣候條件。再如歐洲的半木結構,因為木框架和填充牆之間不可能結合的十分嚴密,所以在北美洲這樣氣候條件的地區就不能大量的建造。因此,不同的`結構體系身後都有其不同的文化/氣候特點,不能以偏概全加以否定。

  以牆和柱承重的梁板結構體系的特點在於牆體本身既要起到圍隔空間的作用,同時又要承擔屋面的荷重。這種結構體系的歷史悠久,並且隨著人們需求的不同和智慧的增長,其使用空間不斷增大,但其根本的矛盾無法解決,因此此結構還是無法自由靈活的分割空間,使得在以某些目的為功能的建築的建造上,人們無法使用此結構作為基本架構。

  框架結構體系與梁板結構的最大區別在於把承重的骨架和用來圍護或分隔的牆面明確的分開。我國古代的建築和歐洲的半木結構都是以木材為框架的結構體系。我國的,結合了我國古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傳統/地理氣候條件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形式和風格。除了木材外,磚石也可以砌築成框架結構的形式,例如在13~15世界歐洲風行一時的高直建築採用的正是磚石框架結構。

  而大跨度結構體系就是人類為了謀求更大室內空間的產物。而古代建築室內空間的擴大是和拱形結構的演變發展緊密聯絡著的。這種結構就是利用其特點,將荷重分散開了,使得每一個承重結構所承受的重量都在不會過重的情況下增加了室內空間。

  懸挑結構的歷史較為短暫,與現代社會材料的革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懸挑結構的產生就是為了是內部空間內保持最大限度的開放/通透,外牆不設立柱。

  還有其他一些較新的結構型別,都是為了不同要求和產生的。有著不同的優缺點。

【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