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彙編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1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著“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因為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後,欲罷不能。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說,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彷彿是說,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為,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並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因為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為,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聖人,是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不過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係規範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我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在為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說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

  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

  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於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透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2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我對哲學沒興趣,我原以為我不懂哲學。看完這本簡史後,我才發現原來裡面的東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這些我其實也都讀過一些東西。莊子的《逍遙遊》、《大學》提出的在明明德這些有時候我還會拿來反覆抄寫,可我怎麼從來沒有把它們和哲學聯絡起來?我想是從來沒有系統的上過哲學方面課程的原因吧。也許還是自己對這個沒有興趣,從來沒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這本簡史對初入哲學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對我這種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終究我是興趣不大,總的來說快速閱讀了一遍,裡面的內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給類似於我這樣的人提個醒,理個大綱。

  我大學同學小燕說:所謂哲學,不過是吃飽了的文人的胡思亂想,自以為是,正過來反過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沒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說的挺好的也挺對的。她甚至說她最近對孫子兵法有了新的見解,所謂36計其實個個是陰招。小燕說的真的挺好的。為她開心。

  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讀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詡讀了很多書,卻唯獨對哲學類興趣不大,不甚研究。當我讀完這本簡史之後,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本書的知識比我教學生的《建築環境學》《燃氣供應》課程更有價值。遠~遠~遠~遠超過了我教授的課程的價值。當你對哲學有興趣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雞飛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層次,你已經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進入了道德境界,這時候的人在精神上會獲得更多的滿足,人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哲學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我們的老子、孟子、孔子等聖人們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學大師們已經對這些東西反思的很透徹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實,其實我們也都懂。比如佛說:誰傷害了你,誰來渡你。再比如佛又說:放下,你就贏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女同事跳樓自殺。她也讀到博士,我想這些哲學的東西她應該都懂。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只能說可能她懂得,但還沒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慶讀研究生時的一個政治老師,他原本和我一個專業,後來是自己對哲學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興趣,然後就轉去搞這些了。他給我們上課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著川普講,後來對我們說不行他必須有川話講,否則他覺得講的不透徹。然後他就在講臺前用四川話呱裡呱啦地講的神采飛揚,你可以感受到他眼裡放出的光。雖然其實我對他講的也不怎麼感興趣。但現在想起來他能與哲學打交道且樂在其中,真心為他高興。

  書中提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我就在想這個名字為什麼這麼熟悉。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蓮說》的周敦頤。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遠大抱負之人宜早接觸哲學,學校也應儘早開設關於哲學的基本課程,這樣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志向,幫助其學習治道之法,利於國家人才的培養。

  關於馮友蘭,有聞其名。讀完此書後查閱了其簡介,方知乃河南南陽人士(1895-1990),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佩服之至。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3

  哲學與政治和教育的關聯

  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政治和教育頗有淵源。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各家哲學的興起,也是與私人講學同時開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實不僅僅是哲學,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給他們各門知識,不過在另一方面,孔子給傳統制度和觀念的解釋,卻是他自己推匯出來的,如“仁”、“義”、“忠”、“恕”等觀點。而孔子的哲學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修養。而墨子卻不同,墨子更偏向於政治,他的墨家在戰國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頗為深遠。同時他也批駁了儒家的一些觀念,他主張的“兼愛”和“非攻”的哲學理念,是一種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對當時國家政治的一種理念。由此看來,哲學與政治、教育還是緊密關聯著的。而這種哲學可以更好地應用在我們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不恥下問”也敦促我們不要以向地位或學識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

  哲學是富於實踐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國哲學都富於實踐精神,也就是傾向於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這一哲學觀點的是老子,他主張無為而治,但是老莊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並未成為主流,他們追求真正的.身體與靈魂的自由學說,顯然沒有“成功學”更加受人歡迎。儒家的主要觀念是輔佐君王,入世為官,透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最終成聖。雖然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道家復興,但已經有了很多入世的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國內的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樣在國外,哲學家們也提倡實踐,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不僅僅在哲學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實踐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能光說不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自實踐,才能有自己的收穫。

  中國哲學裡有很多無的思想

  《中國哲學簡史》稱為“負”的方法。比如我們要解釋白是什麼,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個黑的東西來解釋,再反過來就容易多了。《道德經》開篇寫到“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是道啊,說不出來,如果能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這就是用否定來為其下解釋。有比如禪宗,第一義不可說,但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就是靜默。儒家雖然不像道徹底的推崇無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透過修養,去掉心性中惡的成分。當然了,在我們現今生活中,這種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釋,而是透過反義或近義的方法,也許這個問題無法用語言解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會找到另一件東西,讓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經》的後面部分,老子就用一個個例子和比喻,講述了“道”的概念。還有,在當今繁雜的社會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做減法,去修養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美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4

  最近我閱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這部專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凡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它是你進入中國文化的捷徑和地圖。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難懂的典籍中暈頭轉向就能清楚瞭解,那些令我們景仰的聖人曾經是怎樣思想的,他們的主要理論是什麼,後來又是怎樣發展或是被利用的。

  書名雖是中國哲學史,但其實也是中國文化史,因為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聖人的經典,那是中國人的根子,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就起源於那裡,中國幾千年來就浸淫其中,那裡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因此說此書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華並不為過。這本書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有影響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禪宗。甚至利用前兩章介紹了中國哲學的大背景,這對不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及中國現代年輕人尤其有幫助。當然這只是馮友蘭的讀書筆記,提綱挈領地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哲人的理解。讀馮友蘭先生的書,經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他的很多觀點我深以為然,比如:

  人不滿足於現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實世界,這是人類內心的一種渴望:在這點看事物,也就意味著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後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學境界,因為只有透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瞭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學的產物。道德行為,並不單純是遵循道德律的行為;有道德的人也不單純是養成某些道德習慣的人。他行動和生活,都必須覺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學的任務正是給予他這種覺解。

  透過對該書的認真閱讀和認真思考總結,讓我對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認識。首先,是以人為本。自從《尚書》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民本思想之後,歷代進步的思想家和比較開明的統治者都能堅持民本與愛民的思想傳統,並在統治制度與政策的設計上有所體現。民本與愛民,既是中國廉政史的優秀傳統,也是歷代廉政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

  其次,是如何處理德治和法治關係的經驗。在中國政治史上,出現過德法並舉、單純法制、無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較起來,還是儒法結合的“德法並舉”模式更加符合統治階級需要。但廉政而言,無論是“德法並舉”還是“德本法用”的想,對中國的廉政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再次,是嚴於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官德與政風,任何時代的廉政,都與執政官員的道德品質和和行政作風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國的主流思想家總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體。

  以上是從哲學的角度歸納出關於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國哲學簡史》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作文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5

  迄今為止,閱讀《中國哲學發展簡史》我用時最長。目前看了兩遍:第一遍雖用心,但有好多地方不懂,很影響進度,於是就大致略看下去;第二遍邊看邊想邊劃,每一章節後及時做筆記。每到理解、慨嘆之時,就翻到,看看馮友蘭的照片。他眼鏡中的道道“圈圈”,好像是樹輪,蘊含著他的思考和哲學,折射出他對人類的貢獻。他長長白白的鬍鬚,是那樣的溫和、儒雅和健壽……對於大師,尤其哲學大師,我實在找不出什麼語言來表達出我對他的崇敬,我只知道我會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前方路清晰,坎坷中也會自然……什麼對我來說好像都有了答案。事情分不出好壞了,因為好的會讓我知道思考的正確,從而堅持;壞的會變為財富幫助我更快的成長……真不知道如何談出我的收穫,以下選擇前天所看內容(第五六章),擇其要義淺談一點感受。

  ……看完孔子、墨子和楊朱部分之後,我突然感覺到古人和我們現人是一樣的,當一件事物的真理出現之前,都是根據需要和自我認知,闡述自我之見,然後在互相認知和反駁中,在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發展中,慢慢縷清或者整合出新的理論!歷史證明,發展和進步就是在否定和探索中見證從而前進的。

  孔子的思想,正名(名實相符,履行各自責任和義務)、仁義(仁指一切德性的總和。義指事之宜,即應該。43頁)、忠恕(忠: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恕,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44頁)、知命(知天命,努力後的順其自然)……孔子強調“忠恕之道”,也就是“絮矩之道”,以本人自身的尺度來調節本人的行為。用現在的話說,強調內在修養。

  孔子之後的墨子就第一個反對孔子!理由是: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悅。儒者厚葬,父母死後實行三年之喪,把人們的財富和精力都浪費了。儒者強調音樂造成同樣的後果。儒者相信前定的命運,造成人們懶惰把自己委之於命運(墨子沒有真正理解好孔子所說的命)。墨子哲學的中心概念是“兼愛”,“有福同享,有禍同當”,天下的每個人都應該同等的,無差別的愛別的一切人。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儒者幾乎都是貴族階級;墨子是戰鬥的傳教士,是武士,是平民。他們的社會背景不同。墨子實行“兼愛”,力求統一。他除了利用宗教的制裁(天志和明鬼),還利用政治制裁!要有國家和國君,是天地的意志來設立的,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墨子的名言“上同而不下比”,意思是說永遠同意上面的,切莫依照下邊的。墨子最早提出了國家的起源,主張統一,要不然人都會回到自然狀態……

  墨子之後楊朱,生於墨子和孟子之間,是道家第一個階段的代表人,他又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他的基本觀念是“為我”“輕物重生”!……再之後的孟子很厲害,他提出“人性本善”(仁義禮智,四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和政治哲學(人是政治動物,只有聖人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王。王道注重內德,霸道注重外力)。孟子高於孔子的地方,是將個人修養推廣到治國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裡,忠恕還只是內聖之道,經過孟子的擴充套件,忠恕又成為外王之道。

  看到“孟子”部分,我很激動,似乎有曾經看到西方哲學史中讀到“康德”的部分……閱讀我國哲學發展史,目及所至,在彼此的衝突中,到孟子階段時,使我彷彿見到黎明時的曙光,前進發展了一大步。

【《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