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國學>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北大國學課》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1

  《北大國學課》,在細細品讀之後,我越來越能“品”到國學的奧妙。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國學本身所涵蓋的內容複雜而又多樣,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產生了眾多本土學派,也不斷有外來文化的傳入,這些不同的學派和文化,在矛盾衝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豐富了、發展了、壯大了;有的則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

  《北大國學課》全書劃分成10個章節,分別是“史”、“儒”、“禪”、“道”、“法”、“兵”、“醫”、“易”、“禮”、“食”,以下本人就“儒”、“道”兩個方面簡單談談讀後感。

  大約從東晉開始至隋唐時期,中國文化逐漸確立了以儒家為主體,儒釋道三家既各自獨標旗幟、同時又合力互補以應用於社會的基本格局。一直認為儒、道兩家持截然不同的主張,然而透過讀《北大國學課》以及一些其他的史料書籍,我發現兩家的觀點中依然有著共同之處,特別是對人的修養的倡導上起著殊途同歸的效果。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無為”,主張順自然、因物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為”,強調禮,教、規範人性,表面看來好像是相互對立的,甚至是不可調和的,但實則不然。

  道家的自然無為思想包括崇尚天道的自然無為和提倡人道的自然無為,即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方面:道家強調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和諧、一體的關係,認為人應當順物之則,緣理而動,不要以人的主觀意願去胡亂行動,從而破壞自然界的和諧和平衡;二是在社會人際關係方面,尤其是處於社會領導地位的統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無為精神,儘量簡化各種制度、規範,使百姓保持純樸的民風。這種思想很久以來被一部分人認為是消極思想,其實是因為理解上的片面才導致了這樣的批判。

  我們不難發現,當今人類社會幾乎發展到了一個“隨人意志”的地步,然而很多有識之士很快就發現,這種“隨人意志”地去改造自然界,不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嚴重的反抗和報復,使人類生存的環境急劇惡化,而且人類也越來越受到自己創造的“人工自然環境”的制約,成了它的奴隸。相反,像歷史上有名的“大禹治水”“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卻一直被看作“推自然之勢”取得成功的典範,由此可見,順應自然之勢的“無為”絕不是消極的,比之那種盲目、違揹物性事理的、不顧後果的、為人類私意為求的“有為”更具有更多合理性和積極意義。?????

  而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確立和提升放在第一位,因而特別強調倫理觀念、道德規範的教育和養成。到宋代理學大家朱熹時,他強調:考察以往聖賢之所以教人,無非是讓人們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進行自我修身,然後推己及人。並不只是教人們廣文博記,寫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釣譽,追求利祿。由此可見,儒家文化在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強調從“修身”做起,後邊一系列的志向都是為了建立一個和諧穩固的社會環境,而絕非相互攀比、爾虞我詐。這跟道家倡導保持人的清淨自然本性,“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殊途同歸。

  當今世界上許多有識之士,都在為人類日益被迫地成為經濟動物、物質奴隸而憂心忡忡。經濟和物質的強大壓力,幾乎使現代人的自我喪失殆盡,人們限於嚴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返璞歸真”,倡導“吾日三省吾身”是儒、道兩家極力呼籲的,防止人類有為活動的隨意干預、積極尊重自然法則的無為思想,是儒、道兩家一致認同的。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覺得“國學無涯”,同時我也覺得受益匪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細細的品一品中國的`國學。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2

  先生買給我的那本《北大國學課》太重了,太厚了。習慣性的首先包書皮,然後寫上我的名字。

  今天專心的開始看,雖然裡面提到的很多歷史書我沒有看過,但其中部分還是知道的,大體上可以看懂。

  首先看大師章太炎講的第一課《國學課概論》。沒有機會再坐到大學的課堂上聽課了,特別是大師級的老師的課,那就看看他們講的書吧,一切皆有緣,就像買這本書,去超市買東西,哪想到會買書。而這本書是先生先一天晚上一個人去超市先看到的,推薦給我,第二天兩人就去超市才買回來的,他說適合我,只是因為我愛寫作。其實拿到書,我都很有壓力和沉重感。自以為自己沒有那份天才讀懂大師的書,但既然先生那樣恭維我,我也就順杆子爬了,彷彿自己真的厲害。

  讀書,真的要沉下心來讀,我給自己說,認真仔細的讀這本書,懂多少算多少,記多少就多少,起碼讀過了,對自己來說,沒有損失,多少都對自己的學識增加了些許東西。讀書可以培養自信,改善氣質,有好處,所以要讀書,況且有很多時間,想想自己也很慚愧,沒有充分的利用時間,上網的時間較多了,想想很多是無聊的東西,所以克服這一點,同書多親密才對,讓自己活得簡單,單純,有質感,內心豐富,這才是我,一個真正的我。

  不知為什麼,看了這本書的第一章的甲,合上書,心裡有些傷感湧上來,很想哭,寫到這裡,我的眼淚已經溢滿眼眶了,可能這段時間沒有品嚐眼淚了。有時不知內心的深處的某點被什麼事所觸碰,就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體現在我的眼淚上,想想在這乾燥才有秋意的離家鄉遙遠的這裡,內心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脆弱。很多年過去了,愈來愈易心生傷感,也許流出來還好,就當溼潤乾澀的眼睛。

  一個人坐在這裡,感受著內心的波動,絲毫的觸控心靈,都會讓人不覺眼淚默然滴落在衣衫上。秋意愈來會愈濃厚,那屋頂上的雜草似乎也走到生命的盡頭了,乾乾的莖隨風無奈的搖過去,擺過來,鳥兒也許已飛走了,幾天沒有聽到它們的歌聲了,傳來的是風兒拉動樹枝、樹葉的無奈的低吟聲。

  心裡落寞的很,恍惚間似坐在世界的某一孤島上,周圍沒有什麼生靈,只有我自己,向外望去,窗戶、防盜網、屋頂、雜草、樹梢,兩個世界。

  同樣的世界,同樣的時空被防盜網隔開了兩個世界,誰能說清兩個世界的命理呢!

【讀《北大國學課》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