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中班教育筆記

中班教育筆記

中班教育筆記通用15篇

中班教育筆記1

  學習是一門技能,而是否會聽,是否能成為一名好聽眾,這將是孩子在以後的學業中取得進步的關鍵因素,我在平日的教學活動中,發現以下5種方法有助於培養孩子“聽”的能力:

  一、耐心聽孩子說話,尤其是當孩子想要盡力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看到老師在認真傾聽他的話。

  二、指令要簡潔清晰。

  三、及時表揚孩子,這樣做會讓孩子有動力繼續這種傾聽行為。

  四、父母和老師要言必行,行必果。

  五、在朗讀中增強語感,這樣做,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語感,還有助於逐漸磨練孩子的耐心。

中班教育筆記2

  天氣逐漸轉涼,孩子們穿的褲子大多較厚,孩子們在脫褲子和提褲子是都遇到了困難,因此,我組織了領悟提褲子的生活活動。活動中我讓龍雅琦試一試,在脫褲子時,龍雅琦顯得較簡單,但在提褲子時就遇到了困難,看上去很煩躁,碰到這種狀況,我便告訴孩子:“你只要說‘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好嗎’,我就會十分高興地幫忙你。”孩子會表達自我的請求時,我就親切地說:“我很願意幫忙你。我幫你提褲子,你也幫我一齊使勁提,好嗎?”雖然孩子的力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主動做事的意識得到了培養。

  在生活和活動中,有些事情孩子做起來很困難,我就教給他們求助的方法,以便能及時得到老師的幫忙,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同時,在幫忙孩子的過程中,我注意調動孩子的主動性,以避免孩子產生依靠心理。例如,在孩子領悟自我提褲子的過程中,年齡稍大的孩子一使勁就能提起來,年齡偏小的孩子,手腕兒力量小,總也提不上,有的會感到很煩躁,甚至會悲哀地哭泣。我覺得教師對孩子做起來力不從心的事要及時幫忙。

中班教育筆記3

  對於孩子來說,成長的世界裡面離不開鼓勵的語言。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作為老師和成人不是第一時間幫他解決,而是用適宜的方式鼓勵和啟發孩子:“試試吧、你可以的、你應該能更好”,會讓他們體驗獲取成功的自豪感。

  中班的孩子升班後,要開始自己嘗試學畫名字。開學的第一次主題活動,當我拿出學習單說道:“現在你們已經升級為大班的孩子,從今天開始大家在完成學習報告單前,首先請將自己的名字畫在橫線上。”我的話音剛落,馬上有孩子嚷嚷道:“周老師,我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緊接著有些孩子也跟著叫起來:“周老師,我也不會寫字。”我趕緊回應:“周老師不相信你們不會寫名字,你們會不會畫畫?”“會”孩子們回答道,“會畫畫的孩子一定會寫名字”我馬上補充道,“誰願意來試一試”。“周老師,我想試一試”樂樂一邊說一邊高高的舉起了手。“太棒了,你是一個不怕困難的孩子”,我一邊說一邊將樂樂的姓名貼遞給了他,他一邊看自己的名字貼一邊在黑板的白紙上畫出了自己姓名的模樣。座位上的其他孩子認真的看著樂樂畫名字,等樂樂將名字畫完,我和孩子們給予了他熱烈的掌聲。

  於是我趁熱打鐵的問道:“孩子們,寫名字,難嗎?”。孩子們響亮的回答:“不難”。“大家都敢試一試嗎?”“敢”!

中班教育筆記4

  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今年的秋季運動會落下了帷幕!本次,我們中班舉行了障礙接力賽、投球個人賽、接力跑三項活動!因為每項活動人數有限,我們經歷了漫長的選拔賽,儘量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這樣的園級大型活動!儘管最後還是有部分孩子沒能參加比賽,但在選拔的過程中,他們也一定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

  在選拔舉牌手時還發生了個小故事,至今仍在我心底盪漾,成了一個心結!我們選擇了一個平時各方面表現都不錯,但是並沒有很多表現機會的孩子,做了舉牌手,希望均衡每個孩子的表現機會!但是,沒有過多久,童童就上來湊在我耳邊說:老師,我很想舉牌子!(童童是個表現欲很強的孩子,各方面表現也不錯,平時參賽表現的機會較多)。我當時頓了,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應了她?----不行,機會應該均衡給每個孩子。拒絕她?----又怕傷了她的自尊心。思考片刻之後,我想適當地否定她也是必要的,這是一個培養她的受挫折能力的好機會。委婉地拒絕,將受挫指數降到最低是關鍵!於是,我將她摟進懷裡說:童童要參加接力賽,每個人只能參加一樣呢!她低著頭想了很久無奈地說:那好吧!可是歸隊沒多久,她又過來了:老師,我真的很想舉牌子。她一臉地真誠,我都無法拒絕!正好,這時候舉牌手去廣播操演出了,就把機會給了她!因為當時場面比較混亂,我也無暇顧及。等我回來,她已經不再舉牌了,聽阿姨回顧說,她說舉牌太累了就回去了!

  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可我內心一直打著結。遇到這樣的事情,我該如何處理?滿足或者拒絕,若拒絕怎樣把對她的傷害降到最低,讓她心服口服??

中班教育筆記5

  隨著年齡的增長,升入大班後,孩子們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觀點也已經從小班的“逆來順受”變成了“敢於創新”。孩子們每天有說不完的話,教室裡時不時看到這個在跑,那個在鬧,老師的話只能起到三分鐘的震懾作用,三分鐘之後的混亂可想而知。其實,我們不能總像小班一樣是依著孩子的性子來,也應該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是要經受一定懲罰的,以此來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學會一些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和。所以,有時懲罰也是愛的另一種表現。

  叛逆期的經典表現就是所謂的“反著幹”,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敢說、能說了。我們在欣慰他們有主見的同時也不得不頭疼他們個人情感的毫無限制的釋放。而小班的教育方式——細聲細語,娓娓道來已經嚴重激發不起孩子們傾聽的興趣。所以,我們必須制定一定的規則和紀律,還要採取一定的“獎懲制度”,讓大班的幼兒明白如果表現的好老師會給予獎勵,但違反規則和紀律就會受到一定的懲罰。

  記得曾經有一位家長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老師怎樣去教育他的孩子,“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儘量多照顧他的情緒”,我們曾經無數次的採用這種所謂的“照顧他的情緒”的教育方式,但是事過之後我們發現造成的結果就是他的變本加厲。從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這樣一種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詞,而且這個詞也被廣泛的應用著。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們針對不同的孩子選擇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是不一樣的。比如:班裡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心小,對於這種孩子我們就需要循循善誘,而不是厲聲呵斥。而有些孩子就是班裡的強者,什麼都不在乎,在嘗試過種種的說服教育之後,他仍然會表現出一種盛氣凌人的霸氣,對於這種孩子,我們就只能透過懲罰來挫挫他們的銳氣了。

  當然,我們所謂的懲罰並不等同於體罰,本著愛孩子的心理,我們只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急迫,但是卻並不至於要用身體上的懲罰來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比如:組織活動時不專心,喜歡交頭接耳,我們會走到他旁邊輕輕的摸摸頭以示提醒;上課不專心,不聽講,而且還搗亂課堂秩序,我們就只能將肇事者喊到前面,脫離開讓他喋喋不休的小環境,進入比較安靜的環境中專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乾裂了,家長心急如焚,我們只好責令他在別人喝一杯的時候他需要喝兩杯;當別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關心用玩具來打鬧的時候,我們就要讓他到一邊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誤究竟是什麼......

  和孩子們相處了幾個月了,看著孩子們從中班升到大班,並且一天天的進步著,我們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畢業之後孩子們將面對新的學習環境,而這個環境不再如幼兒園這般,他們要逐漸學會認真聽講,端坐整齊,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義,所以,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發自內心的希望他們能夠以後的路走的更加寬敞平坦,我們希望他們上了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是班內的佼佼者,在我們的眼中,他們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訴我們他們的發展與我們息息相關,只有教育好他們,我們的教育生涯才不會有遺憾,所以,有時難免會嚴厲,有時難免對孩子使用“懲罰”。

  我希望孩子們能夠理解,最主要的是從每次老師對他們的教育中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們該怎樣去做一個好孩子。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要做的重點工作,寵愛、溺愛不要發生在孩子們身上,讓我們的愛變得更加理智。

中班教育筆記6

  “小氣”的鐵蛋

  案例背景:

  春天來了,我們配合主題教學活動請家長帶一些小動物豐富自然角,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於是小朋友們紛紛從家裡帶來了各種動植物放在我們的自然角,課間、放學時孩子們喜歡擠在一起觀察小動物。

  案例描述:

  今天放學後,幾個孩子又擠在一起欣賞小動物——謝豆豆媽媽帶來的大螞蟻。鐵蛋忽然說:“老師,我要把我的小烏龜帶回家。”說著,端起烏龜盆就走。滕彰見狀,說:“我也要把小烏龜帶回家。”說完,也學著鐵蛋的樣子把烏龜拿走了。經過我的一番引導,滕彰把小烏龜又放了回去,而鐵蛋堅決要帶回家。不多時,鐵蛋的媽媽來了,對他說:“帶來了,怎麼可以再帶回家呢!”鐵蛋才撅著小嘴把烏龜放了回去。

  案例分析:

  為什麼鐵蛋非要把帶來的小烏龜再帶回去呢?這正是幼兒“小氣”行為的一種表現。“滕彰見鐵蛋帶回自己的東西,他也要帶回”,不僅體現了幼兒的“自我意識”很強,還說明了幼兒的模仿意識特別強。“鐵蛋聽了媽媽的話才撅著小嘴把烏龜放了回去”說明鐵蛋是很不情願地。

  一個孩子一出生,肯定純潔得像一張白紙一樣,為什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呢?首先隨著社會環境發生的深刻的變化,現在的幼兒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昇華的核心化、小型化的發展趨勢,有利於兒童生活環境的最佳化,但沒有與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及互愛互讓的經驗和相應的訓練,絕大多數幼兒在“眾星捧月”的氛圍裡成長,習慣了家長的呵護,幼兒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對孩子的過多保護、遷就,與同伴交往明顯減少,幼兒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體會不到與別人分享的快樂,均不利幼兒的社會化,也為幼兒的“小氣”、“獨佔”、“霸佔”的行為滋生了提供了溫床。其次幼兒期的孩子,尤其是小小班的孩子,他們正處於身體、才智迅速增長的時期。隨著他們體力、活動範圍和活動量的增加,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日益增強,對新鮮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感還處於較低階階段,是與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滿足感為標準,易與同伴發生衝突。他們的自我意識早已形成和發展,年齡越小,自我中心意識越強。因此,分享水平受到幼兒心理發展水平的制約,這是客觀存在的。從上述案例中發現,鐵蛋正是如此。有很多孩子只願意和少數特定的人分享。還有些幼兒即使有了分享和謙讓的意識,但在用行動表達時卻截然相反,這充分說明了幼兒品德發展中出現了言行不一致的現象,要將分享轉化為自覺的行為,還需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分享能力。

  案例反思:

  從幼兒長遠的發展來看,一個能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同別人分享自己東西的人,才是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為社會所需要的人。因此,正確對待幼兒的“小氣”行為,重視培養幼兒的分享行為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幼兒做好榜樣。

  日常生活中,我們教師對待生活、對待周圍人的態度都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我們處處做有心人,要有意識地把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一些較有意義的事講給幼兒聽,讓他們一起快樂、一起憂傷,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兒也會把家中所發生的一些高興的事、傷心的事、有時甚至會把晚上做的夢講給大家聽,讓大家一起感受體驗她當時的情緒。

  (二)利用同伴間的交往對幼兒進行分享行為的培養

  當孩子獲得了分享認知,產生了分享情感後,是否就能擺脫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為呢?由於幼兒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擾,所以表現出來的分享行為較不穩定;有的孩子則當著老師的面願意與人互換玩具,而老師一走,他就搶回了自己的玩具,可以說時一種假分享行為,他在與同伴交往中仍難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因此我們還是應儘量多給幼兒創造自由交往的機會,鼓勵個別幼兒參與集體活動,啟發他們互相交流、磋商、協調,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書和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過程中,教師適當培養孩子進行合作。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樂趣。

  (三)鞏固幼兒分享行為,建立分享規則

  人們常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不是打出來的。”這話一點都不假,當孩子表現出分享行為,能較好地與他人進行分享時,家長要給予肯定,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肯定“你真棒!”“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真是好孩子!”或給他一朵小紅花,或給幼兒一個讚許的微笑,一個輕輕的撫摸,都能使幼兒得到滿足,同時分享意識也得到了鞏固。另外,藉助日常的教學活動,加強對幼兒進行分享教育。例如在班上設立“分享日”,是指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在一週中選一天設立專門的分享日。如選每週的星期五為分享日,是讓幼兒在這一天帶來自己的玩具、圖書等,在下午將自己的玩具與別人交換著玩,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輪流分享,是指在不同的時間內,大家將分享無輪流交換使用,實施規則,輪流公平。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幼兒在一起學習、遊戲的機會很多,如一起繪畫、玩娃娃家、搭積木、看圖書等都可以提供創造與同伴分享的機會。

  幼兒是一張白紙,家長當好畫師,能畫最滿意的畫。老師當好畫師,能畫最美麗的畫。“分享”的意識和行為是整幅畫中的區域性,如果有瑕疵,畫不完整,也不美麗,更不會讓人滿意。為此,我們要讓孩子從分享行為裡感受到自己帶給他人的快樂,以及因他人快樂而帶給自己的快樂,培養和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分享意識和行為。

中班教育筆記7

  小朋友天真可愛的樣子很受老師們的喜愛,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師頭疼的“毛病”:愛多說話。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們就接過去說個沒完沒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有時根本聽不進我的話。我只能大聲的對著他們嚷一頓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們那害怕的眼神,又覺得怪可憐。

  這一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有個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別去。”可是全班小朋友並不聽他的,一齊湧到了水杯架跟前。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後宣佈:現在我選一個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團,任其大聲喊:“中班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麼能比他們那麼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老講話,別人還聽的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這件事後,他的“毛病”改了許多。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中班教育筆記8

  美術活動又開始了,我幫助孩子們準備好一切開始畫畫了,過了一會兒,我在巡視指導中看見俞成軒正在聚精會神的畫雨傘,雨傘畫的很漂亮,五顏六色,可是再過了一會我去看時發現雨傘上面塗滿了黑乎乎的顏色,使整個畫面看上去很糊,我剛想去批評他,但我看見他一雙天真的大眼睛正看著我。

  於是,我耐下心來,輕輕地問他:“軒軒,你剛才畫的那麼好看的雨傘怎麼不見了?

  他笑著說:“哈哈哈,老師,你不知道了吧!因為剛才打雷颳風了,下起了大雨,把小花傘都吹的東到西歪了,小花傘在雨中了。”

  聽了他的話,我恍然大悟。瞧!孩子是多麼的天真無邪呀!孩子會把畫面想象成這樣,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在成人眼裡孩子的畫面要乾淨,顏色豐富才會覺得畫面好,對於黑乎乎的畫面總覺得孩子的繪畫水平差,我真慶幸自己當時能多了一份耐心,是小心去尋問孩子,而不是衝動的去責備他。同是,我也慶幸孩子沒有死板的去模仿老師的作品,而是在生活中仔細的觀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作為幼兒園裡的老師,每天都有孩子們圍繞在身邊,孩子的天真無邪、孩子的童言童語、孩子的奇思妙想,每天都伴隨著我們,透過這件事件的發生,讓我懂得身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要學會與孩子溝通,開發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來,將天分發揮到極致!

中班教育筆記9

  今天上課我組織小朋友們一起背誦古詩兩首——《鹿柴》、《江南》。一開始我問班裡的孩子:“同學們,你們背過哪些古詩了?給同桌說一下吧!”“我背過《詠鵝》、《春曉》了;我背過《小池》········”同學們自豪而且興奮的講著自己背過哪些古詩。我又講:“接下來,我們來舉行個小比賽,看誰能最先背誦老師說的這兩首古詩——《江南》、《鹿柴》。最先背過的同學可以獲得小紅星一顆噢!”“我能最先背過,我能得到小紅星,我是第一名········”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著。接下來,我帶著孩子們朗讀了幾遍古詩,讓後讓他們自己背誦,誰背過誰就站起來給大家背背看。過了大約十五分鐘吧,董靖宇小朋友最先站起來了,說:“老師,我背過了,我背過了,《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董靖宇小朋友背的非常棒,還有誰背過了嗎?”陸續著趙明澤、李佳楠等小朋友給大家背誦了。到下課時間了,我們最後把小紅星獎章給了董靖宇小朋友,同時也給了趙明澤、李佳楠等小朋友另外的鼓勵,激勵他們下次繼續努力,爭取得到小紅星。

  透過這節課,我認識到教小朋友們背東西,要給他們一定的動力,他們有了動力,才會學的更快,效果會更好,一定程度的獎勵,足以滿足他們小小的成就感。

中班教育筆記10

  讓孩子合理膳食身體健壯是每一位家長所期望的事,但是有些孩子特別偏食挑食,家長為此憂心重重,幼兒園裡的營養餐很適合孩子的生長髮育,但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吃蔬菜,我們班裡佳棟就是其中之一,剛開始佳棟幾乎不吃蔬菜,或者吃幾口就喊蔬菜難吃,有時候我們就會拿起勺子喂他吃,告訴他不吃蔬菜身體會生病,挑食的孩子媽媽和老師不喜歡,或者說今天老師給你少盛一些吃完了媽媽就會接你回家了。現在孩子能吃一些蔬菜,雖然不是很喜歡但比以前有進步了,老師真希望寶貝能夠多吃蔬菜身體棒!

中班教育筆記11

  剛升入中班不久的一天,李毅坤小朋友將教室裡的地面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沒來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見龍龍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塊廢紙,看樣貌是剛剛從圖畫本上撕下來的。說實話,當時心裡很生氣,但是轉念一想我訓他一頓效果會好嗎我應對全班孩子說:“李毅坤剛才掃的這麼幹淨,看誰的桌子底下又有了廢紙”。我話音未落,龍龍急忙彎下腰撿起來了。於是,我利用值日生活動對幼兒進行職責心的鍛鍊和培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首先讓幼兒明確值日生工作的作用和好處。我讓孩子們群眾討論:為什麼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就應做哪些工作透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每一個小朋友都是班裡的一員,是我們班的小主人,理應為班群眾服務,為小朋友們服務。

  我對班裡的值日生工作進行分工,將孩子們分為五個小組,每組六個人,他們分別負責自然區花草的澆水工作,養殖區小金魚和小烏龜的餵食工作,整理玩具櫥裡的玩具和幫忙老師對杯巾進行消毒。另外我還要求每個小朋友早上對自己的桌椅進行擦拭,經過努力,孩子們已經順利的適應了值日生的工作,每一天早上來到幼兒園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們都能認真地做值日呢。

  透過做值日生,為孩子們創造親自勞動並參與管理的機會。並且改掉了許多的壞習慣,對於自己和同伴的勞動成果能夠做到珍惜。看著他們在做值日的過程中得到了鍛鍊,我很欣慰。

中班教育筆記12

  這天,我給孩子們示範講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們課專心聽著。示範結束後,我要求大家自己試一試,折一折。可王潔瑩一拿到紙,就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做。”之後就把紙給了旁邊的小朋友。我走了過去,笑著說:“不會吧,我看你剛才聽的很仔細的,大膽點,試試看,老師再幫忙。”她動手了,可還是沒有象其他孩子那樣肯自己獨立地去思考,總想依靠老師來幫忙…

  孩子專心、用心動腦、動手都是老師和家長所期盼的,這些都是一個人的良好學習習慣,它是一個人更好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習慣,才能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才能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潛力,使孩子終生受益。作為幼兒園,最基礎的教學,從小培養好幼兒的`良好學習習慣顯的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老師在關注孩子的差別的同時,更要細心的觀察到孩子的各種學習習慣,有針對性的、有目的透過多種方法,有效的引導孩子,慢慢地朝著良好習慣方向發展。

中班教育筆記13

  我帶的是幼兒園中班,小傢伙們彷彿有無窮的精力。星期一午睡時,鼕鼕特別興奮,就是不願意睡覺。

  我雖然有睏意,但也要陪他玩遊戲,可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鼕鼕看見了:“老師,你怎麼哭了?”“我沒哭。”“沒哭怎麼眼裡都是眼淚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裡怎麼會有淚呢?”鼕鼕撓撓頭:“是因為我不願意午睡嗎……對了,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流淚了。”“對,乖鼕鼕,觀察的可真仔細。”我拍拍他的腦袋。為了防止她要為我為什麼打哈欠會流淚,我趕緊先問他問題:“打哈欠是會流淚,你知道還有什麼情況下會流淚嗎?”鼕鼕興奮起來:吃辣椒是會流淚;丟掉西奈的東西會難過得流淚;生病很痛苦是會流淚;哈哈大笑事業會流淚;做錯事挨批是會流淚;還有媽媽看電視有時也會流淚……在我的啟發下,鼕鼕說了許多不同情況下流的淚。我又接著問他,喜歡什麼時候的淚,不喜歡什麼時候的淚?為什麼?這下鼕鼕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過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該如何減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淚,如,生病時要堅強,小夥伴之間要友好相處,沒做錯一件事,要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說到這裡,小傢伙想起累了:“老師,你是打哈欠流淚的,打哈欠說明你困了,咱們睡覺吧!

  ”嗯!”在心底為鼕鼕懂事兒高興的同時,我決定午睡後趕緊找資料查閱一下淚水的成因,以準備回答鼕鼕可能要提到的問題。

中班教育筆記14

  讓孩子快樂享受每一天

  【案例背景】

  每天和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打交道。他們的純真給我帶來無限的快樂。他們的頑皮令我總是喋喋不休的叮囑,他們的好動總是令我眼睛不離左右。見到孩子們我都覺得很快樂,那孩子們來到幼兒也很我一樣快樂嗎?我想每個孩子的回答都不是一樣的。面對生活,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樂觀是快樂的根源。而保持樂觀的惟一方法,就是緊緊抓住生活的每一次快樂。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怎麼讓每個孩子都快樂享受每一天?

  【案例描述】:

  情景一:

  早上的晨間活動,是孩子快樂一天的開始,我分給每個孩子一個皮球,啟發孩子球的多種玩法。孩子們玩得可起勁了,卻見陳子超小朋友一個人獨自在教室裡玩,怎麼“請”他,他都不出來。小朋友有時和他一起玩活動時,玩著玩著他又一個人孤伶伶地。我走到他身邊問道:“你為什麼不和小朋友一玩,你看好朋友們都等著你。”“我不想玩”他翹著嘴巴說。“怎麼啦!能跟黃老師說說嗎?”“我不高興,我想一個人在家裡玩。”

  在開學的這幾天裡,我都觀察到子超的臉上,沒有笑容。經過家訪,知道他的父母都在國外,把他寄養在一位年邁的老人家稱他為“伯伯”。那位伯伯是性格內向的老人,受他影響。子超也變地越來越內向。沒有交流的空間。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特意每天都和子超談談心,讓小朋友們多多找他玩。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負你沒有”、“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等語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總處於弱者或被動地位。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慢慢地子超的臉上有笑容了,有時和小朋友玩時都發快樂地笑聲。有時還會跑到我的身邊說:“黃老師,我喜歡你,喜歡小朋友。”“你快樂嗎”“我到幼兒園,我很快樂,我很高興。”

  【案例分析】

  《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努力使每一名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我們嘗試針對孩子的實際水平,適當降低標準去要求他、鼓勵他,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會使孩子從不難獲得的成功體驗中獲得自信,並爭取更大進步。

  教育是一門個性化很強的藝術,所以也找不到一種通用的方法適用於所有的孩子。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請你記住,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只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我感覺到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小心的呵護,或許你覺得孩子小,不懂事,教師過分一點也沒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教師在孩子的生活中佔居著特殊的地位,孩子通常從教師的言行中來判斷老師對自己是否滿意,教師鼓勵性的評價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使他們終生受益,反之則會在其心靈中投下陰影。

  1、教師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多表揚他,鼓勵他,和他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使他把對自己的依戀轉移到老師身上,願意和老師親近,喜歡聽老師說話,能高高興興來園。

  2、教師應為幼兒多創造遊戲的機會,在遊戲中教會幼兒如何與別的小朋友相處,如何搭積木,如何遊戲等,在遊戲中學會合作與分享。

  記得贊可夫說過:“個性的發展,在孤獨和隔絕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兒童集體的內容豐富而形成多樣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案例描述】

  情景二:

  片段一:一天,朱子妍正在進行晨間活動,高高興興地跑到“建築角”準備拿積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積木全倒翻在地上。範俊凱生氣地大聲說:“你怎麼回事?!真討厭!快把積木撿起來!”子妍呆呆地站著,悄悄地走到活動室一角的桌邊……“我不喜歡幼兒園,我生氣了,不高興了!”子妍大聲地哭起來。

  片段二:一個麗雅走出活動室,恰好一個亮亮往裡跑,亮亮把麗雅撞倒在地上,忍不住大哭起來。我忙跑過來,對說:“哎呀,亮亮不小心撞到你了。”接著我轉向亮亮問:“怎麼辦呢?”亮亮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時麗雅想哭又忍住了。我對麗雅說:“臉被淚水弄髒了,來,黃老師用紙巾替你擦擦。”我幫麗雅擦乾淨臉,整理好衣服後,說:“讓老師看看,喲!真漂亮。”麗雅笑了。

  【案例分析】

  從以上實錄的兩個片斷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兩個幼兒在遇到意外情況以後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受到責備驚慌失措,一個得到安慰破涕為笑。可想而知,這兩個幼兒接下去的情景:一個處於驚恐狀態之中,而另一個則能以一種愉快的情緒投入新的活動。不同的教育方式產生了正反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見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行為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當關鍵的。

  【案例反思】

  透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兒園是幼兒第一次較正規地步人的集體生活環境。對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起決定性作用。馬斯絡的五個層次需要的理論說明,當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滿足後,就會有更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幼兒在心理方面有哪些基本需要呢?情感需要、獨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納、獲得成功、智力刺激。《綱要》也明確提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援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一.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

  為了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幼兒園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首先,教師要不斷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同時,教師要規範自己的教育行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貫認為正確的做法都應該作深刻的反思,極力避免不經意中使幼兒稚嫩的心靈受到創傷。

  幼兒從小家庭進入集體環境,會有許多不適應,如生活上吃、睡、穿脫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緒上的依戀,不熟悉老師、同伴、環境,產生不安全感;人際關係上的不協調,不象在家中可任意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獨生子女沒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輪流著玩的經驗,常會為玩具發生爭吵哭打等不良行為、產生不愉快情緒;行為約束方面還不太理解集體的規則,不會很好地和老師同伴配合遵守,過多的紀律約束難以適應,缺乏自制力等。消極的適應會產生消極情緒,積極愉快的體驗會產生積極的心理。師生關係和班級氣氛會對幼兒心理產生重大影響,其中教師是關鍵。

  二.建立良好的順生關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努力接納幼兒的想法與感受-------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恰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師生活動。”綱要著重提出了教師應對幼兒尊重、理解,體驗、感悟幼兒行為的要求。

  教師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兒,有寬容友愛的態度,有適當的感情表現,積極合理的語言動作等,使幼兒對老師充分信任,主動和老師接觸,樂意聽從老師的要求,以積極的態度培養自控能力。同時要形成民主、熱忱、歡迎的班級氣氛,創設良好的與同伴、老師交往的環境,滿足幼兒內在的心理需要。實踐證明,規範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行為,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不僅有利於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且有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則有可能給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使孩子向著不正確的方向發展。

  三.教師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

  在活動過程中發掘各人的長處,在得到同伴。老師的讚許和尊重的同時,感受到自己的集體中的位置,當幼兒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後會產生積極情緒,激發其主動積極地學習.教師要重視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特別對性格內向、膽小、活動能力和交往能力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視。

  你期望孩子快樂嗎?給他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給他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給他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給他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他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他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給他一個衝突,讓他自己去討論;給他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給他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他一個目標,讓他自己去努力。當你挪開雙手,把孩子能做的事情還給孩子時,你會發現:獨立的孩子很快樂!

  此案例的成功之處—把愛的教育融入、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引導和鼓勵孩子們用觀察的眼睛發現“身邊的愛”,用細膩的心靈體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記得有這樣的句話——“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是生命與生命交往與溝通的過程”花有花的光彩,葉有葉的榮耀,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一名班主任,讓我快樂。

  做班主任很累,但我為每天能與這麼多活潑的心靈接觸而高興,為每天能在不同程度上與那麼多富裕思想的生命溝通而激動,為每天都能提升自己而興奮不已。

中班教育筆記15

  今天美工課的任務就是給三隻水草和三個小魚吐的泡泡塗上顏色。怕幼兒們不會,我先在黑板上示範。從油畫棒盒中拿出深綠色舉起手來告訴幼兒水草這個顏色,然後塗上,拿出紅色、藍色、綠色說:“看好,魚泡泡分別圖上這個顏色。”示範完我就分下油畫棒,寶貝們都興奮的塗起來。

  可是我發現一向調皮好動的小虎卻沒有動手,憂慮的看著畫紙,我頓時心生怒火,走到他跟前但還是和藹的問:”小虎,別的小朋友都快畫完了,你怎麼不快畫呀。“”老師,那回我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看到的水草不是這個顏色的。“我突然感到欣喜,這是一個動腦子的孩子。”那是什麼顏色?“我好奇地問。不會表達的他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然後用手指著淺綠色。”那魚泡泡呢?“他的表情更痛苦了,”可是我看到的魚泡泡沒有顏色“。我在想,對於小班的他們對於未知的繪畫世界應該有自己的想象。

  於是,我示意小朋友們先停一停說:”小朋友們,對不起哦,你們可以將水草和魚泡泡畫成你們看到的或者喜歡的顏色。“果真,寶貝們更興奮了,趕緊換彩筆,嘴裡還嘟嘟囔囔說著我喜歡這個,我喜歡那個......

  等到美工課結束,我看了看,五顏六色的水草,各種顏色的魚泡泡,真的也很漂亮,寶貝們高興極了。

【中班教育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