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重陽節>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彙編9篇)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1

  農曆9月9日是傳統節日——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老人們在這一天裡都來慶祝自己的節日,有的在公園裡表演節目,今天還有好多老人去遊大唐芙蓉園。在24個節氣中叫霜降,霜降的到來,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

  今天還是馬奶奶的生日,我最喜歡馬奶奶了,她也很喜歡我,她總是很關心我,不論從我的學習還是我的身體情況,下午寫完作業我給馬奶奶打電話祝她生日快樂,她非常高興地說:“果果還記得奶奶的生日,奶奶真高興!”媽媽告訴我,奶奶從小關心你,調整你的身體,把你的身體養的棒棒的,我們就要記住奶奶對我們的好,剛好今天重陽節又是馬奶奶的生日,我們就要祝福馬奶奶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我還要祝福我的奶奶爺爺、姥姥姥爺、老奶奶老爺爺天氣變冷了,及時加衣服,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祝天下所有老人身體健康!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2

  重陽登高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

  重陽賞菊、飲酒、對弈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 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鍾繇 ,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

  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

  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3

  重陽節各地風俗

  (1)陝北

  重陽節在陝北正式收割的季節,有首歌唱道:“九月裡九重陽,收呀麼收秋忙。穀子呀,糜子呀,上呀麼上了場”。陝北過重陽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麵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裡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的頭上,以之避邪。

  (2)江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3)莆仙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舊俗,要蒸九層的重陽米果,我國古代就有重陽“食餌”之俗,“餌”即今之糕點、米果之類。宋代《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閩酒麴》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溼,明珠顆顆喚郎嘗”。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果改製為一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乾,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淨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干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一些地方的群眾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裡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4)土家族

  對重陽節,黔東北土家族較為重視,須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重陽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說。

  (5)雲南

  在滇西的一些鄉村,每年九月重陽節,老人們都會相約到一塊,泡製著一定摻上了收穫在七月間的金銀花的茶。那是特別的飲品,儘管那些茶與那些金銀花都是滇西山間隨處可採的東西,卻被端到了重陽節的餐桌上,成為招待客人的上品茶飲,問題不在於金銀花茶的藥用,而是有一個植根於滇西山鄉的傳說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來世上,草木一秋,人不外乎是一棵有一點點思想的草罷了,那麼短暫的一生,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失誤和缺點,而金銀花在當地人們思想裡就是解除失誤的靈丹妙藥,把它加入茶中,便成了解除痛苦的瓊漿玉液。

  (6)山西

  九月九日,山西的農村婦女習慣休息一天,不幹農活。嫁出去的閨女,習慣回孃家過節。

  (7)北京

  北京人在重陽節時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意思是“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8)惠州

  重陽放紙鷂可說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氣候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恰當。清明前後為雨季,春雨不斷,這時顯然是不適合於放紙鷂的,而重陽前後秋高氣爽,勁風不斷,人們按傳統習俗要登山登高,進行戶外活動,此時放紙鷂,天時地利人和,是頗多為適合的。

  (9)臺灣

  臺灣重陽節慶,配合九月吹起的無雨北風,有放風箏的競賽習俗,如臺灣俗語所說:「九月九,風吹(風箏)滿天哮」。競賽中,當敗者的風箏落地,成為眾人搶奪的獵物時,那就是「風吹(風箏)斷落土,搶到溶糊糊」。

  (10)香港

  除了遵循重陽節的一些普遍習俗外,香港行家指出,秋季是吃大閘蟹的季節,但重陽節過後大閘蟹的品質會更佳,重陽節為吃大閘蟹的最佳時機。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4

  因為我不知道“重陽節”名字的來歷,所以我就和媽媽上網查了資料,原來“重陽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中國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是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重陽節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不由得我就想起了那首王維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5

  祭祀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朔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袛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農曆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誌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儀式。

  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習俗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節祭灶的習俗,由此可見古代農曆九月祭祀大火星的蛛絲馬跡。

  佩茱萸

  茱萸是一種中藥植物,古人認為把茱萸插在頭上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不老,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

  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非常普遍。在重陽節這一天或插茱萸於頭,或佩帶茱萸於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被認為可以辟邪。

  射箭

  古代時,人們喜歡在重陽節時開展騎射遊樂。南北朝時期,皇廷曾規定每年的重陽時,武官們必須練習騎馬射箭;唐代,朝廷允許五品以上的官員,齊集於玄武門練習騎射;清代,射獵、射箭、騎射、賽馬曾成為北京城重陽等民俗節日裡必有的比武遊樂專案。

  吃重陽糕

  “糕在漢語中諧音‘高’,是生長、向上、進步、高升的象徵。”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在上面鋪乾果、棗、果脯的,也有在上面放肉絲的;而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上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賞菊飲酒

  重陽節與菊花的聯絡較為密切。重陽節首先是一個關於菊花的.節日,過去又叫“菊花節”。據傳,賞菊和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後人效仿之,遂有重陽賞菊宴飲之俗。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

  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盛開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在古代,菊花被認為是君子的象徵,古人對其評價極高。在街道兩側點菊燈、搭菊花山,在燈下賞菊等都是古代流行的重陽習俗。

  除了賞菊,古人還會共飲菊花酒。這種酒用菊花雜和黍米釀成,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古代被認為是延年益壽的長命酒。

  古代的官府也會與民間同樂。明清時期,每逢重陽節,各地官方會辦一些“菊花展”,讓百姓觀賞。商鋪也會買很多菊花,裝飾自己的門戶庭院,整條街都非常漂亮。

  歸寧父母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有一風俗就是凡有出嫁女兒者,都備名酒、糕點、水果,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孃家,謂之“歸寧父母”。其時食花糕,並取片糕搭在女兒額頭上,一邊搭一邊還祝福女兒:“願兒百事俱高。”這個風俗至今在一些地方仍一直流傳。

  登高遠眺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其由來大致有三:一是登高避災的傳說,二是古人的山嶽崇拜,三是在秋日草木開始凋零之際登高“辭青”,與陽春三月的“踏青”相對應。唐代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杜甫的七律《登高》。登高所到之處,沒有一致的規定,一般登高山、高塔都可。

  到了魏晉南北朝,重陽已為民間普遍重視。晉人周處《風土記》中記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酒,謂登高會,又名茱萸會。”又《齊人月令》中說:“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以泛之,既醉而還。”晉朝詩人謝靈運為了重陽節登高,還製作了一種“謝公履”,前後有活動屐齒,上下山時可分別取去前後齒,使登高更為方便。

  另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這便是東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

  明清時,北京地區登高頗盛,《燕京歲時記》雲:“京師謂重陽為九月九。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提壺攜楹,出都登高。南則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北則薊門煙樹、清淨化域等處,遠則西山八處。賦詩飲酒,烤肉分糕,詢一時之快樂也。”不論文人百姓,都喜歡登高後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貴戚富家則帶上幕帳、烤具、車馬、樂器,登高臺、土坡,架起幕帳、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並唱戲奏樂,聽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陽於北海東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並架藍布圍障,防止閒人偷看。在玉淵潭釣魚臺等處,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宮御花園裡也有登高之山。

  在廣州地區,遊客多於重陽登上白雲山,飲酒賦詩,熱鬧非凡,影響至今。在上海,附近無山丘,便把滬南丹風樓及豫園的大假山作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熱鬧。至民國年間乾脆又登二十四層高的國際飯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東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閣等等,也都是登高勝地。尤其是滕王閣,因了唐代王勃於重陽節時在閣上寫出千古名文《滕王閣序》,更聞名天下。至於湖北江陵龍山上的紀念晉代孟嘉落帽的落帽臺古蹟,也吸引著許多遊客。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6

  香港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在香港是法定的假日。香港開埠以來,節日一般依據華人風俗而放假,其中清明是春祭,重陽放假,順理成章作為秋祭,故重陽拜山是香港人特久的風俗。

  重陽到,香港市民或舉家登高,或掃墓祭祖。由於香港的主要墓園都在山上,掃墓的同時也實現了登高,頗切合時節。

  在重陽節前幾日,香港市民就陸續開始掃墓,特區政府也提前公佈了墓地附近的交通安排,並提醒市民注意防火。

  這些掃墓人士大多以一個或數個家庭為單位,帶上豐富的祭品和香燭來拜祭先人。

  據筆者的香港朋友介紹,許多香港人掃完墓、看望過先人之後,再舉家帶上吃喝,去野外郊遊。所以清晨去墓地的各公路特別擁擠。

  重陽祭祖習俗源於原居民

  據史料記載,香港重九祭祖的習俗,源自在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鄉廖族。廖族時至今日仍然保留此習俗,其秋祭的場面甚為浩大。不過,在參與人數和祭祀形式及規模方面,均有別於新界原居民以族為單位的祭祖活動。

  資料記載,新界原鄉民重九祭祖,通常分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掃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掃墓,由數家至十餘家人不等;第三次是大眾掃墓,即全村同姓,無論已遷出或分居各地都共同祭祖,結隊前往掃墓。

  族人一般都帶備燒豬、三牲酒禮,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抵達祖墳時,部分人取石堆砌爐灶,煮備傳統的盤菜,另一部分人則清理墳旁雜草,掃除垃圾。

  惠州重陽節的習俗

  在惠州民間,重陽節不僅是登高的節日,還有放風箏的習俗。

  重陽節放風箏是惠州較為獨特的習俗。惠州民謠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由於氣候原因,惠州地區重陽節期間風力適中,又不會下雨,秋 高氣爽,所以惠州人就把春季的時令娛樂移到了重陽節。

  據當地民間傳說,重陽節登高能給登高者帶來好運,連續三年登高則能時來運轉。現在重陽節登高最為壯觀的是羅浮山,每年重陽節前夜(農曆九月初八)十多萬登高者陸續登上羅浮山的頂峰飛去頂,通宵等待日出。人們在山頂圍坐,互相祝福。日出時,煙花、炮竹響徹雲霄,與初升的太陽交融在一起,頗為壯觀,羅浮山登高成為嶺南重陽節的盛事。

  老北京有哪些重陽節習俗

  吃花糕

  “中秋才過近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吃花糕是老北京重陽節時必不可少的。 花糕,又稱菊花糕、重陽糕,吃花糕源於“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徵“步步高昇”之寓意。舊時老北京花糕種類繁多,一類是餑餑鋪裡賣的烤制好的酥餅糕點,如糟子糕、桃酥、碗糕、蛋糕、薩其馬等;一類是四合院裡主婦們、農村婦女用黃白米麵蒸的金銀蜂糕,糕上碼有花生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五仁;還有的是用油脂和麵的蒸糕;將米粉染成五色的五色糕;還有的糕中夾鋪著棗、糖、葡萄乾、果脯,或在糕上撒些肉絲、雞鴨肉絲,再貼上“吉祥”或“福壽祿禧”字樣,並插上五彩花旗。花糕那時也像月餅一樣用於饋贈親友。

  不僅民間風行製作吃食花糕,在清代宮廷裡,重陽節時也要舉行“花糕宴”。周密寫的《武林舊事》一書中記載:“九月九日重陽節,都人是月飲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上也說:“九月蒸花糕,用面為糕,大如盆,鋪棗二三層,有女者迎歸,共食之。”

  要吃花糕哪裡買:“北京清真小吃第一店”護國寺小吃店推出的“登高小吃禮盒”,包括切糕、芝麻糕、紫米糕、豆麵糕等綿軟小吃,取其諧音“高”,祝福老年人高壽,家人“步步高昇”。據護國寺小吃店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還為節日推出了“壽桃提籃”,包括9根9.9米長的壽麵、9個壽桃和9個壽餅, 寓意長壽,閤家團圓。

  賞菊、飲菊花酒

  賞菊、飲菊花酒是老北京人度重陽節的另一項風俗。菊花,秋之驕子,其色豔麗,富於神韻,其品堅貞,經霜不凋,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睞,邊賞菊,邊飲菊花酒,邊吟詩作賦不可謂不滋潤。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俗最早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作詩、飲酒、愛菊出名,後人效仿他,遂有重陽賞菊的風俗。

  老北京人經常赴天寧寺、景山公園、中山公園的唐花塢等地去賞菊觀景。天寧寺位居舊京近郊廣安門外,原地勢較高,可登臨遠眺京城,舊京時這裡的殿宇雖已破舊,但古樹參天植物花卉繁茂,花團似錦,尤以多姿貌美的菊花繁多而聞名古城,成為金秋登高賞菊遊樂的好地方。清李靜山《增補都門雜詠》曾有詩曰:“天寧寺裡好樓臺,每到深秋菊又開,贏得傾城車馬動,看花猶帶玉人來。”

  佩戴茱萸

  佩戴茱萸是老北京重陽時的傳統。茱萸全稱吳茱萸,又稱越椒,是一種芸香科植物,它有散寒止痛、溫中止瀉、開鬱殺蟲之功效,古代有“吳仙丹”和“辟邪翁”之稱。老北京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於是人們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除了佩戴茱萸,也有頭戴菊花的。到了清代,北京人過重陽節的習俗還有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登高

  老北京重陽盛行登高,每逢農曆九月初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即景山)去登高拜佛祈求福壽平安,並觀覽京城風光,皇后妃子們則在故宮的御花園登臨堆秀山登高眺望。在民間,達官貴人、文人墨客或登臨自家花園的假山亭臺,或在舊京城內外爬山登高一覽山景和京城風景。那時老百姓登高主要是赴西山八大處、香山、五塔寺、北海、景山五亭、陶然亭等處所,一般全家或三、五好友同行。《燕京歲時記》書載:“凡登高,必賦詩飲酒,食烤肉,洵一時之快事。”

  如今登高已是人們增強體質的體育旅遊活動。值此佳節,不妨全家來一次登高,心曠神怡的同時也可盡享天倫之樂。

  那時還有一風俗,要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孃家,取片糕搭在女兒額頭上,一邊搭一邊還祝福女兒:“願兒百事俱高”。凡有出嫁女兒者,都備名酒、糕點、水果去接女兒回家,謂之“歸寧父母”,所以重陽節又稱為“女兒節”。這個風俗至今在北京郊區一些地方仍一直流傳著。

  老北京重陽節的風俗眾多,雖然有些風俗逐漸淡薄,但如今在民間,登山登高、買菊賞菊、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的風俗仍盛行不衰。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7

  閩東地區

  吃九重糕

  重陽節有吃重陽糕的習俗,福建重陽節的糕品種繁多,而且各地也不相同。其中較有特色的是福州地區的“九重糕”。如民國《閩侯縣誌》卷22《風俗·歲時》載:重陽“食九重糕,上插小旗。”這種九重糕(福州方言高即糕)共九層,層層相聯又可一一掀開,籍符重九之意。

  祭拜媽祖

  海峽女神媽祖是於九月初九這一天在湄洲羽化昇天的,至今莆田湄洲島上還有“昇天古蹟”的摩崖石刻,還流傳著媽祖當時羽化昇天的美麗故事。所以重九節這天,莆田人民有拜媽祖、求保佑的風俗。

  閩南地區

  補重陽、吃雞進成年

  閩南人習慣在重陽日進補,稱為“補重陽”。民間多以家禽肉燉當歸、川芎、黨參等中藥吃。《漳州雜詩》寫到漳州的重陽節俗:“菊酒茱萸典不傳,重陽只樂眼前天,番薯芋柿力子果,吃罷芝山看紙鳶。”可見閩南人在重陽要吃地瓜、芋頭、紅柿、板栗這幾樣正當時令的食材。近年來鐵皮楓鬥、金線蓮等受大眾青睞的滋補品也合時宜地進入選擇行列。

  閩南民間還有一個獨特有趣而且保健強身作用的“吃雞進成年”節俗。這一天,凡是年滿15歲的少男少女,人人都要進食一隻用“十全大補”藥,或用中藥田七、人參、高麗參等名貴滋補藥材燉熬的全雞,男的吃雄雞,女的食雌雞。當地民間諺語用“重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形容。

  送順風、脫草鞋

  舊時閩南重陽還有獨具特色的民俗“送順風”。閩南自古有海上遠洋貿易的傳統,海上貿易一直是閩南經濟的重要命脈。閩南九月東北季風起,俗稱“九月展秋風”,前往南洋的帆船便紛紛揚帆啟航。在親人們將要遠洋之時,親朋好友都會準備公雞、線面、名貴中藥材和家鄉土特產,上門饋贈或設宴餞行、敘別,祝其一路平安,俗稱“送順風”。來年的四、五月,商船平安歸來,則親朋好友們又要來送禮、探望,為其接風洗塵,俗稱“脫草鞋”。廈門水仙路口海邊有望高石,據說便是舊時九月送親人出海,四五月盼親人歸來佇立的地方。

  閩西地區

  過火海(僅三明部分地區)

  每年九月九的後塘廟會是中村鄉後焦村後塘自然村人最隆重的節日。在這一天,勤勞樸實的村民吃完齋宴,紛紛準備祭祀貢品,開始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跳銅”祭祀禮並做好“過火海”前籌備。廟堂裡供奉的是客家之神“歐陽真仙”。村民們用紙鋪墊,在紙上倒入大量木炭並點燃,一些老人用兩張方桌拼搭成的“開光”臺,在開光臺的木桶中老人點上一根蠟燭,用符紙燒,然後再點燃廟堂中的木炭。炭火慢慢點燃,老人開始儀式準備,全程敲鑼打鼓,七旬老人閉眼跳舞,炭火燃燒旺盛,七旬老人閉眼趟火海,場面相當震撼。“過火海”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活動,是為了給四里八鄉的嬰兒祈福,祛病消災,寄託了村民們無限的美好希望。

  閩北地區

  討七彩線,燃金絲

  南平政和縣在重陽佳節之時,家裡孩子未滿十六歲,就要到各家去討七色線,請陰陽法師唸咒語,把七色線打五個節,掛在小孩子衣襟的鈕釦上,祛災祈福。這天,大奶廟請陰陽法師為孩童“過關”,凡十六歲以下的男女按歲數(一歲一兩)用麻搓成線圈,俗叫“金絲”,線上爐焚化,以祈保兒女平安長大。俏皮的孩子常往爐內搶未燃著的“金絲”,用來放風箏。新中國建立後,隨著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祈保兒女平安之俗已無。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8

  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沿傳至今的重陽佳節。它又有一別名,叫做老人節。

  每到這一天,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人們往往都會帶著老人、孩子前往街市、高山上觀光、遊覽,好不熱鬧!

  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歡笑聲、叫賣聲融成一片。超市裡有數不甚數的重陽佳禮。人們爭相購買各種年糕、甜餅,臉上都帶著燦爛的微笑,其樂融融,大家把東西買回家擺成了豐盛的宴席。高高興興的吃起來。

  在高山上的景緻可就不一樣啦。大家手拿茱萸,扶老攜幼,一起攀登雄偉壯觀、高聳入雲的高山。登上以後。人們一起談心,一邊遠眺,可開心啦,在深秋果,果實豐收,水稻金黃,滿地都是充滿香氣的萸葉,真可謂:

  重陽佳節茱萸香,

  深秋果實水稻黃。

  萬人年糕桌桌配,

  可樂美酒暖心腸。

  中國眾多傳統節日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重陽節。它代表著幸福和歡樂,洋溢著豐收和喜悅。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9

  重陽節廣州人習俗

  每當重陽來臨,人們便三五成群或全家結伴來到蓮花山、白雲山、大夫山、滴水巖、十八羅漢山等登山覽勝。許多都是在重陽日到來的前夜就開始登山,並備好食物和帳篷,露宿山頂,等待日出。

  1:雲山登高

  “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在民間,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生祛病。

  而在廣州,百姓自然也喜歡登高,但與賞菊、插茱萸的習俗略有不同,街坊登高尋九菖蒲。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民俗專家葉春生昨日給廣州日報記者介紹說,鄭仙即先秦方士鄭安期,曾在廣州白雲山一帶行醫賣藥,傳說某年瘟疫流行,為了拯救民眾,他在山上採仙草九菖蒲時失足墜崖,駕鶴成仙。另一傳說是秦始皇早就命鄭安期前往嶺南尋找長生不老藥,鄭安期在白雲山覓得九菖蒲時,不幸墜崖,乘仙鶴飛昇。

  葉春生說,其實九菖蒲不存在,現實中菖蒲多為三節。但出於對鄭安期的感激和敬仰,人們在其飛昇處建了“鄭仙祠”,又以飛昇之日為“鄭仙誕”,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登山拜祭。

  “新中國成立不久,為了復興鄭仙誕,當時廣州市政府巧妙決定,把鄭仙誕與重陽節登高合二為一。從此,重陽節前一晚,很多廣州市民就連夜上山露宿,希望能採到晚上開花且很香的九菖蒲,向鄭仙祈福。”葉春生告訴廣州日報記者。

  2:祭祖緬先人

  按照農曆,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秋交接的時間界標。清明是春祭,重陽作為秋祭,重陽拜山也是嶺南風俗之一。

  如資料記載,香港新界原鄉民重九祭祖,通常分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掃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掃墓,由數家至十餘家人不等一起祭祖;第三次是大眾掃墓,即全村同姓,無論已遷出或分居都共同祭祖,結隊前往掃墓。

  而在廣州,春祭與秋祭,祭祀的物件又有不同。葉春生告訴記者,重陽拜新山清明拜老山的傳統。如廣府地區,族人一般都帶備燒豬、三牲酒禮以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抵達祖墳時,部分人取石堆砌爐灶,煮備傳統的盤菜,另一部分人則清理墳旁雜草,焚燒紙錢。也有人離開祖墳前,鳴放爆竹,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心想事成等。

  廣東各地重陽習俗

  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南雄府九月九日請茅山道士建王母會,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婦女都會前來參加。陽江市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臨高縣民重陽節早起,大家齊聲高喊“趕山貓”,以此為安和富利之吉兆。

  廣東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清遠連州保安鎮的重陽“大神”盛會已持續千百年。每到重陽日家家戶戶貼門對,村村寨寨結綵門。盛會最引人注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搖高神”、“扮故事”等節目。

  佛山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舊時的重陽節,掃墓人士大多以家庭為單位,帶上祭品上山拜祭先人。而今的重陽節則由上山掃墓祭祖演變為家中祭祖。

  廣東省和廣西省,以客家人為主,至今仍然保留著重陽節祭奠祖先的習俗。農曆九月初九,在粵北客家地區有許多客家鄉民稱之為“九月節”,每逢這一天,客家人往往要扶老攜幼登高望遠、賞菊賦詩。

  尤為獨特的是還有不少地區流傳著中原古俗——浸泡菊花酒。曬乾的嫩菊和些許菊葉與蒸好的糯米相混合後,撒上一層客家酒粬,保溫發酵數日後,初步釀成菊花酒。將這些菊花酒液封壇後放置於陰涼處,直至第二年重陽,一家盡情開懷暢飲。

  潮州人過重陽節不但有放風箏的習俗,還會製作美味的“油麻團”作為祭品。放風箏,潮州人叫做“放風禽”或“放風琴”。這是因為風箏都是以飛禽或相似飛禽的形狀製作而成的,所以有此稱謂。又因潮語的“禽”與“琴”諧音,故又稱之為“放風琴”。

  在潮州地區,當地人用“油麻團”作為祭品也有一定的來歷。因為“油麻團”的“團”,潮人在這裡讀“緣”,“團”正好與“緣”的讀音相同,因而古時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陽節“結緣”的重要習俗,其意是結個良緣。重陽節當天,左鄰右舍之間互相探訪,互贈“油麻團”。

  重陽放紙鷂也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氣候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恰當。重陽前後秋高氣爽,勁風不斷,人們按傳統習俗要登山登高,進行戶外活動,此時放紙鷂,天時地利人和,是頗多為適合的。

  廣東各地重陽節飲食習俗

  江門:吃山口墟牛肉

  牛肉墟本來只是水步鎮山口墟的一個特定的墟日,每逢重陽節開墟。2007年開始,開墟時間延長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一至重陽節。而每年到牛肉墟買牛肉和吃牛肉的人也逐漸增多,不僅有台山本地人,還吸引了來自珠三角的大量遊客。2008年牛肉墟舉辦第一屆牛肉節後,台山水步鎮牛肉墟開始名聲鵲起。

  台山牛肉墟,從一個地方性墟集,逐漸發展成一個民俗旅遊景點,每年農曆九月初一至重陽節期間都吸引來自各地10多萬的遊客。在水步鎮山口墟村道兩旁以及山坡的幾百畝地上,有四五十個搭建起來的帳篷式的牛肉檔、牛肉超市和飲食攤檔,牛肉美食應有盡有,如美味牛骨湯、姜蔥炒牛肉片、牛腩蘿蔔煲、炆牛仔骨等。

  相傳清光緒乙未年(1895年),水步橫水族人在重陽節這天在山口墟宰一頭牛為工匠加菜,剩下的牛肉則由眾人自由購買。有一名大江鎮沙浦人蔡氏買了二三斤牛肉回家,他的母親正好患痧症,危在旦夕,出痧是忌吃牛肉的,但其母親拼死吃了幾塊牛肉,吃後病症減輕,不久奇蹟般痊癒,此奇事遠近相傳。第二年九月初九是墟日,專賣牛肉。買得牛肉者,還拿著從北帝廟院子正門入而從側門出才回家,以求消災避禍。後傳說為九月初九重陽節趕山口墟、吃山口墟牛肉,就可祛病除痛,吉祥如意。從此之後,九月初九趕山口墟、吃山口墟牛肉成為該地最著名的民俗活動。

  清遠連州:炸油餈、蒸米粉

  清遠連州保安鎮的重陽節抬“大神”盛會已持續千百年。每到重陽節,保安鎮日家家戶戶貼門對,村村寨寨結綵門。盛會最引人注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搖高神”、“扮故事”等節目。

  清晨六時許,輪值的村整理隊伍,扛好彩門、彩旗,抬香案,吹八音,有四人抬著大神轎,步行上福山寺。扮大神者穿上龍袍,戴好面具和帽子,坐上大神轎。炮響三聲,鞭炮齊放,前面兩人打銅鑼,扛彩門、彩旗,儀仗隊緊跟,接著是四名大漢抬起“大神”轎,轎的後面打著黃綾傘,還有人擔著兩個銅鑼,舞龍舞獅隊緊隨其後。“抬大神”廟會,數萬人參與,人山人海,場面極其熱鬧。活動高潮在出神隊伍遊行時;高神由大人扮演,還有兒童扮演的歷史故事人物和舞龍隊、舞獅隊、樂器隊等;高神每到一處,鞭炮齊鳴,鼓樂喧天。

  保安人好客,重陽節家家炸油餈、蒸米粉,用豐盛的酒菜款待賓客。

  潮州:吃“油麻團”

  潮州人過重陽節不但有放風箏的習俗,還會製作美味的“油麻團”作為祭品。在潮州地區,當地人用“油麻團”作為祭品也有一定的來歷。因為“油麻團”的“團”,潮人在這裡讀“緣”,“團”正好與“緣”的讀音相同,因而古時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陽節“結緣”的重要習俗,其意是結個良緣。重陽節當天,左鄰右舍之間互相探訪,互贈“油麻團”。這是潮人重禮儀,講團結友愛的具體表現。又因潮人對此節日的傳說,與全國各地有所不同,主要的:一說是日是太陽公公生日;另一說是“九皇誕”。相傳“九皇誕”是以紀念“九皇爺”來紀念漢族封建政權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的隱語。故自古以來,潮人便有以“油麻團”和應時水果祭祀太陽公公或“九皇爺”,並有持素一天之俗。

  “油麻團”是用白糖和油麻、花生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吃起來會有香甜酥脆之口感而令人垂涎,就是單純的地豆(即花生)也很是惹人喜愛的,在民間便有“地豆香(讀為蜂),嘴頭熱”之說法。但是,“油麻團”吃多了是易於“上火”,故平時很少見到有人做此買賣,只有到了重陽節的前幾天,市面上才有出現做此買賣的攤檔,餅食店也才擺出 “油麻團”來。這是到了重陽節才能見到“油麻團”的緣故吧。

【重陽節的風俗習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