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元節> 中元節的來歷作文

中元節的來歷作文

中元節的來歷作文精選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元節的來歷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元節的來歷作文1

  中元節還是一個佛教節日,稱為“盂蘭盆節”,也稱“盂蘭盆會”、“盂蘭盆齋”、“盂蘭盆供”。盂蘭盆節緣於佛經故事《目蓮救母》。

  盂蘭,梵語音譯,意為“倒懸”,盆意為“救器”。目蓮是當年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弟子大目犍蓮。他是個大孝子,他在修證佛法的過程中開發出了智慧和身體的潛能,有“神通第一”的美稱,能夠用“天眼”觀察世界。他發現自己過世的母親一直在地獄裡吃苦,卻無力救贖。便在釋迦牟尼佛跟前悲泣和求法,佛便告訴他,須集天下佛弟子的慈悲和智慧功德的和合之力,感召他母親迴心向善才行。

  在佛典《佛說盂蘭盆經》裡,佛還對目蓮說,你僅救度這一世的父母是不夠的,要生起菩提心,還應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和一切苦難眾生。佛為目蓮唸誦《盂蘭盆經》,並囑咐他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備百味飲食,以祭其母,並供養十方僧眾,以此可解脫母難。佛教徒便據此神話傳說興起盂蘭盆會,並逐漸傳為追薦祖先的常例。

  近代民間在七月十五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這不能不說是佛教盂蘭盆祭的遺風。據《佛祖統記》載,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齋”開始於南朝梁武帝時期。

  唐宋時期,此日已經成為民間祭祀祖先的一個重要節日了。

中元節的來歷作文2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中國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雖然在他們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還有天神和地只的存在,但是卻以“人鬼”作為中心信仰。

  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這便是臺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中元節的來歷作文3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節日的慶祝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個月。

  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佛教強調孝道;道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來源:

  佛教徒慶祝中元節的儀式稱為“盂蘭盆會”,慶祝中元節不僅是為了拜祭死去的親人,對佛教徒來說,這也是紀念目蓮的日子,藉以表揚他的孝道。

  目蓮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根據《大藏經》的記載,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四娘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指示,於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

  道教徒相信,從農曆七月初一起,陰間開啟鬼門,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間來接受奉祭。人間為了免受鬼神的干擾傷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設“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以安撫那些無主孤魂。

【中元節的來歷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