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中國歷史與政變的典故

中國歷史與政變的典故

中國歷史與政變有關的典故

  1、沙丘之變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在沙丘突然暴病死亡,趙高扣住秦始皇發給長子扶蘇的詔書不發,與丞相李斯密謀偽造詔書賜扶蘇自殺,擁太子胡亥即位。

  當時秦始皇長子扶蘇遠在河套監軍,扶蘇的“老師”大將蒙恬手握30萬大軍,扶蘇完全可以把秦始皇暴卒渲染成被趙高、李斯、胡亥等人弒殺從而起兵南下,趙高等人又能如何?

  當時秦軍主力一支在屠雎、任囂、趙佗指揮下南征百越,另一支則是扶蘇、蒙恬駐防長城的軍團,咸陽附近的“守備隊”豈能是蒙恬“野戰軍”的對手?誰能保證任囂、趙佗等人會千里馳援幫助“秦二世”?

  可惜扶蘇不聽蒙恬之言,從而不僅喪失了皇位,更葬送了帝國。

  2、董卓之亂

  公元189年幷州牧董卓進入首都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帶入洛陽的軍隊不過區區3000人,實力不如袁紹所部禁軍。騎都尉鮑信勸說袁紹誅殺董卓,袁紹不敢發兵從而錯失良機。

  當時東漢中央禁軍主力尚存,丁原等人也不服董卓,董卓大軍主力遠在趕赴洛陽的途中,若此時袁紹振臂一呼,根基不穩的董卓很難廢立成功。

  可惜袁紹優柔寡斷,這一次被董卓搶了先機,後來又被曹操搶了先機,於是家大業大隻能為人作嫁。

  3、高平陵之變

  公元249年稱病賦閒在家的司馬懿聯合朝中大臣蔣濟、高柔等人以太后的'名義關閉城門發動政變。

  當時大將軍曹爽與皇帝在洛陽郊外狩獵,曹爽倘若接受“智囊”桓範的建議挾天子前往許都召集“野戰軍”攻入洛陽“平叛”,司馬懿手中的京師衛隊顯然不是“野戰軍”的對手。太后的位置再高,也不能越過皇帝。

  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的曹爽竟然不能效仿,只能身死家滅牽連曹魏名存實亡。

  4、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秦王、天策上將李世民率領心腹70多人在宣武門外伏殺上朝的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

  宇文泰開創的“府兵制”被隋唐沿襲,沒有皇帝詔令不能調動大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即使是長孫無忌等文臣參加也不過區區100多人,李建成的東宮衛隊多達20xx多人且有薛萬徹等名將統帥,軍中實力派李靖、李績、秦瓊等人觀望。

  李世民能夠奇襲得手實在驚險,後來魏徵也說倘若太子李建成接受自己的建議李世民早就難保。

  5、多門之變

  公元1457年“太上皇”朱祁鎮在石亨、曹景祥等人攛掇下發動政變,廢掉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鈺。

  當時“野戰軍”兵權掌握在北京保衛戰首席功臣兵部尚書于謙之手,皇帝依舊是朱祁鈺,倘若於謙以朱祁鈺的名義討伐“叛亂”,上千人組織的多門之變頃刻化為齏粉。誰能保證於謙會“按兵不動”坐視當朝皇帝被“太上皇”廢黜?

  這些“政變”似乎都太過兒戲,但是發動者竟然都冒險成功,難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就是這般充滿故事傳奇?其他的政變例如陳橋兵變沒有一點難度。

【中國歷史與政變的典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