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會考知識點

生物會考知識點

生物會考知識點15篇

  在平時的學習中,不管我們學什麼,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會考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物會考知識點1

  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物:

  ①水(約60-95%,一切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②無機鹽(約1-1.5%)

  有機物:

  ③糖類

  ④核酸(共約1-1.5%)

  ⑤脂類(1-2%)

  ⑥蛋白質(約7-10%是一切活細胞有機物含量最多的,幹細胞中含量最多的)

  水在細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對生物的意義

  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自由水:(佔大多數)以遊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動。(幼嫩植物、代謝旺盛細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劑②運送營養物質和代謝的廢物③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無機鹽離子及其對生物的重要性

  1.細胞中某些複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Fe2+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葉綠素的必要成分。

  2.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細胞形態、滲透壓、酸鹼平衡)如血液鈣含量低會抽搐。

  動植物體內重要糖類、脂質及其作用

  1.糖類C、H、O組成構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質種類:

  ①單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脫氧核糖(構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麥芽糖(植物);乳糖(動物)

  ③多糖:澱粉、纖維素(植物);糖元(動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類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陽光

  2.脂類由C、H、O構成,有些含有N、P

  分類:

  ①脂肪:儲能、維持體溫

  ②類脂:構成膜(細胞膜、液泡膜、線粒體膜等)結構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維持新陳代謝和生殖起重要調節作用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

  蛋白質的化學結構、基本單位及其作用

  蛋白質由C、H、O、N元素構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單位:氨基酸約20種

  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並且他都連結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結構通式:肽鍵: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

  分子式有關計算:

  脫水的個數=肽鍵個數=氨基酸個數n–鏈數m

  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個數-水的個數╳18

  功能:

  ①有些蛋白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

  ②催化作用,即酶

  ③運輸作用,如血紅蛋白運輸氧氣

  ④調節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⑤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核酸的化學組成及基本單位

  核酸由C、H、O、N、P元素構成

  基本單位:核苷酸(8種)

  結構: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脫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鹼基(有5種)A、T、C、G、U

  構成DNA的核苷酸:(4種)

  構成RNA的核苷酸:(4種)

生物會考知識點2

  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並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透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並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透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透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生物會考知識點3

  一、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

  1、在發育過程中,某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們在形態、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2、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

  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

  神經組織: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

  結締組織:支援、連線、保護、營養等功能。

  3、人體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二、植物體是由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最終形成植物體。

  1、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3、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種皮保護細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菜豆種子(子葉兩片),沒有胚乳;玉米種子(子葉一片),(有胚乳)。

  子葉和胚乳裡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種子植物比苔蘚和蕨類植物更高等,能產生(種子)是一個重要原因。

  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松、杉、側柏、銀杏和蘇鐵)種子裸露,外面沒有保護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都是被子植物。

  4、種子萌發所需外部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乾癟的種子或胚被昆蟲咬壞的種子不能萌發)(儲存時間過長的種子,胚已經死亡)也不能萌發;(正在休眠的種子)也是不能萌發的。

  5、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水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後,(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6、芽中也有(分生組織)。芽在發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它是由細嫩的莖、葉和芽組成,枝條上的(芽)又能發育成新的枝條。

  初中生物會考備知識總結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糖類: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質,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況下,脂肪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

  維生素: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的發育,增強抵抗能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缺乏時,皮膚粗糙,夜盲症

  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時,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缺乏時,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缺乏時,佝僂病(如雞胸、X形或O形腿等)、骨質疏鬆症

  水:約佔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無機鹽: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如: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消化系統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

  分泌消化液,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參與脂肪消化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並與消化液混合。化學性消化:透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

  1、血漿: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載氧氣。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包圍,吞噬細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可以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血紅蛋白:紅細胞裡含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

  貧血:血液中的紅細胞數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

  血清:血液凝固以後,血塊周圍出現少量黃色透明的液體。

  血液功能:①運輸氧;②運輸養料;③運走二氧化碳等廢物;④吞食病菌;⑤調節體溫。

  2、血管的型別及特點

  3、心臟的結構

  上面心房左心房:連肺靜脈

  (連靜脈)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

  四個腔下面心室左心室:連主動脈

  (連動脈)右心室:連肺動脈心臟房室瓣:心房與心室之間瓣膜,只能向心室開

生物會考知識點4

  1.染色體變異的型別?結構變異的型別?結構、數目變異;缺失,重複,倒位易位

  2.物理和化學致變因素各舉三例

  3.什麼是基因突變?有什麼特點?

  4.變異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畸變

  5.圖解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

  6.單倍體育種有什麼優點?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簡述單倍體育種的過程

  7.遺傳病預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親結婚、遺傳諮詢、避免遺傳病患兒的出生、婚前體檢,適齡生育。

  8.秋水仙素使染色體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能夠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

  9.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哪些?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古生物化石。

  10.生物進化的趨勢和一般規律?由簡單到複雜,由水生到陸生

  11.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本觀點

  12.現代進化學說的基本論點

  13.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變異、選擇、隔離

  14.生物多樣性包含哪三個層次?遺傳、物種、生態系統多樣性

  15.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6.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三大類?就地、遷地、離體保護。

生物會考知識點5

  1.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哪些?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生物化學,古生物化石。

  2.生物進化的趨勢和一般規律?由簡單到複雜,由水生到陸生

  3.達爾文進化學說的基本觀點

  4.現代進化學說的基本論點

  5.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變異、選擇、隔離

  6.生物多樣性包含哪三個層次?遺傳、物種、生態系統多樣性

  7.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8.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哪三大類?就地、遷地、離體保護

生物會考知識點6

  生命活動的基礎

  組成生物體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基礎。

  生命現象的出現

  多種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機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

  生物組織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

  顏色反應: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有關有機物產生特定顏色。

  還原糖(葡萄糖、果糖)+斐林→磚紅色沉澱;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成橘;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產生紫色反應(注意: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成分和用法)

  三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考試佔比12~15%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常考的真核生物:綠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黴菌、蘑菇)及動、植物。(有真正的細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藍藻、細菌、放線菌、乳酸菌、硝化細菌、支原體。(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的細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是真核。

  顯微結構模式圖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化學成分:蛋白質和脂類分子

  結構:雙層磷脂分子層做骨架,中間鑲嵌、貫穿、覆蓋蛋白質

  特點:結構特點是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是選擇透過性。

  功能:①保護細胞內部②交換運輸物質③細胞間識別、免疫(膜上的糖蛋白)物質進出細胞膜:

  1.自由擴散:高濃度運向低濃度,不需載體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動運輸:低濃度運向高濃度,需要載體和能量。意義:對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營養和離子吸收,常考小腸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紅細胞吸收鉀離子,根吸收礦質離子)

  細胞質基質內含有的物質和細胞質基質的功能

  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細胞質。

  功能:含多種物質(水、無機鹽、氨基酸、酶等)是活細胞新陳代謝的場所。提供物質和環境條件。

  線粒體和葉綠體基本結構和主要功能

  線粒體:真核細胞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狀、棒狀,具有雙膜結構,內膜向內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工廠”。含少量的DNA、RNA。

  葉綠體:只存在於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基粒上有色素,基質和基粒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RNA。

  其他細胞器的主要功能

  內質網:單層膜摺疊體,是有機物的合成“車間”,蛋白質運輸的通道。

  核糖體:無膜的結構,橢球形粒狀小體,將氨基酸縮合成蛋白質。

  蛋白質的“裝配機器”高爾基體:單膜囊狀結構,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植物中與有絲中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中心體:無膜結構,由垂直的兩個中心粒構成,存在於動物和低等植物中,與動物細胞有絲有關。

  液泡:單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貯藏(營養、色素等)、保持細胞形態,調節滲透吸水。

  真核細胞的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真核細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質。功能:是遺傳物質複製和儲存的場所。

生物會考知識點7

  應該牢記的知識點

  1、種群的數量變化有哪些?

  包括增長、波動、穩定、下降。

  2、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⑴、環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間、氣候、敵害等。

  ⑵、內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齡組成,性別比例,遷入率、遷出率。

  3、種群增長曲線:

  ⑴、“J”型增長曲線:

  ①、條件:食物、空間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

  ②、若種群初始數量為:N0,年增長率為λ,則t年之後種群數量為:Nt=N0λt

  ⑵、“S”型增長曲線:

  ①、“S”型曲線:種群經過一定時間的增長後,數量趨於穩定的增長曲線。

  ②、K值:為滿載量。即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數量。

  應會知識點

  1、“J”型曲線:在自然界中有類似細菌在理想條件下種群增長的形式。

  2、K/2點:種群增長速率時刻。

  是漁業捕撈、森林採伐的理想時期。

  害蟲防治應在此點到來之前開始。

  3、種群數量波動和下降的原因:

  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

生物會考知識點8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礦質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種。

  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

  1.礦質元素吸收:交換吸附,主動運輸(需能量),與呼吸作用參與。

  2.利用:

  ①多次利用:K離子,N、P、Mg形成不穩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時老組織受損)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穩定的化合物。(缺少時新組織受損)

  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結構複雜、不溶於水的大分子有機物,經過消化,變成為結構簡單、溶於水的小分子有機物。

  2.營養物質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無機鹽等在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透過消化道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轉換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轉給其他化合物(如:丙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脫氨基作用:氨基酸透過脫氨基作用被分解成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轉變成為尿素而排出體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為糖類、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動物體內能夠合成的氨基酸,透過食物獲得的氨基酸。它們是甲硫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種。

  8.糖尿病:當血糖含量高於160mg/dL會得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於糖的利用發生障礙,病人消瘦、虛弱無力,有多尿、多飲、多食的“三多一少”(體重減輕)症狀。

  9.低血糖病:長期飢餓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會出現頭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狀,喝一杯濃糖水;低於45mg/dL時出現驚厥、昏迷等晚期症狀,因為腦組織供能不足必須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

生物會考知識點9

  1、細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2)原因:已分化的細胞具有本物種全套的遺傳物質.

  (3)幹細胞:動物和人體內保留著少量具有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2、細胞全能性的證明例項

  (1)植物組織培養證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2)克隆動物證明了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也具有發育的潛能.

  3、可作為證明細胞全能性的例項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①起點:具有細胞核的細胞;②終點:形成完整的個體;③外部條件:離體、營養物質等.

  注:種子發育成植株不叫全能性.

  4、細胞分化程度與全能性的關係:分化程度越低的細胞全能性越高.

  5、細胞全能性比較

  (1)動物與植物: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2)同一個體:受精卵>生殖細胞>體細胞;

  (3)同一細胞:剛產生的細胞>成熟細胞>衰老細胞.

生物會考知識點10

  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細胞分化:個體發育中,相同細胞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分化的意義:普遍存在的。經分化,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細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癌細胞的特徵、致癌因子

  1.癌細胞特徵:無限增殖、形態結構變化、癌細胞表面發生變化(易擴散、轉移)

  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輻射)、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變內因:原癌基因啟用。

  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徵

  細胞內水分減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膜通透功能改變。

  本章實驗

  1.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誌。

  2.有絲裝片製作:解離(15%鹽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鹼性龍膽紫)→製片

  生物的新陳代謝

  考試佔比18~20%

  ★會考重要內容

  酶的發現

  “酶的發現”幾個實驗

  酶的概念

  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酶的特性

  高效性、專一性(實驗討論題)酶催化作用需要適宜溫度和pH值。

  ATP

  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結構式:A—P~P~P中間是兩個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線斷裂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釋放30.54KJ能量)

  方程從左到右時能量代表釋放的能量,用於一切生命活動。

  方程從右到左時能量代表轉移的能量,動物中為呼吸作用轉移的能量。植物中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生物會考知識點11

  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名詞:

  1、染色體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種生物體細胞中全部染色體的數目、大小和形態特徵。觀察染色體組型的時期是有絲分裂的中期。

  2、性別決定:一般是指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

  3、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叫做性染色體。

  4、常染色體: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叫做常染色體。

  5、伴性遺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它的遺傳方式是與性別相聯絡的,這種遺傳方式叫做伴性遺傳。

  語句:

  1、染色體的四種類型:中著絲粒染色體,亞中著絲粒染色體,近端著絲粒染色體,端著絲粒染色體。

  2、性別決定的型別:

  (1)XY型:雄性個體的體細胞中含有兩個異型的性染色體(XY),雌性個體含有兩個同型的性染色體的性別決定型別。

  (2)ZW型:與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雄性,而異型性染色體的個體是雌性。蛾類、蝶類、鳥類(雞、鴨、鵝)的性別決定屬於“ZW”型。

  3、色盲病是一種先天性色覺障礙病,不能分辨各種顏色或兩種顏色。其中,常見的色盲是紅綠色盲,患者對紅色、綠色分不清,全色盲極個別。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於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的相應位置上沒有什麼色覺的基因。

  4、色盲的遺傳特點:男性多於女性一般地說,色盲這種病是由男性透過他的女兒(不病)遺傳給他的外孫子(隔代遺傳、交叉遺傳)。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傳給男性)。

  5、血友病簡介:症狀——血液中缺少一種凝血因子,故凝血時間延長,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種伴X隱性遺傳病,其遺傳特點與色盲完全一樣。

生物會考知識點12

  初中生物會考知識重點

  1、生物圈(定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

  生活環境:生物的生存空間和它周圍的各種影響因素。

  2、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佈的因素。

  分類:①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溫度、水、土壤性質等②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問題的一般過程:①提出問題②作出假設③制定計劃④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⑥討論和交流。

  4、光對鼠婦生活影響設計對照試驗幾點注意事項:①實驗結束後把鼠婦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②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對照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數③只用1只鼠婦做實驗,結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婦做實驗,可以減少偶然因素。

  5、生物與生物之間關係

  捕食關係(兔以某些植物為食,狼以兔為食)

  競爭關係(水稻和田中雜草爭奪陽光、養料、水分等)

  合作關係(螞蟻、蜜蜂等群體生活的昆蟲)

  寄生關係(蛔蟲、豬肉絛蟲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動物的體內)

  6、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生物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和改變著環境。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溼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7、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8、生態系統組成:⑴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9、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吃與被吃的關係而形成的鏈狀結構。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許多條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線。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階”動物。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物質和能量沿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能量流動: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物質迴圈:全球性、反覆出現、迴圈運動

  11、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得越多。

  12、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從總體看,一個生態系統中,植物多於草食動物,草食動物多於肉食動物。

  13、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複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如:森林生態系統比草原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強)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14、生物圈範圍:以海平面來劃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16、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生物的生存依賴於環境,以各種方式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初一生物基礎知識點

  1、生物學時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具有區別於非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透過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澱粉等有機物(2)生物能進行呼吸鯨魚噴水(3)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人可以通過出汗、撥出氣體和排尿將廢物排出體外;植物落葉(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葵花朵朵向太陽(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機器人、鐘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蟲是生物。

  3、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要有明確的調查目的和調查物件,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選取一部分調查作為樣本,調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樣調查;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圖書館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搜尋;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圖示、音像資料。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環境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範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為準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約20千米左右的圈層。水圈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大多數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內的水層中。岩石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但人類的活動可以達到生物圈的各個圈層。

  6、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7、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必需攜帶的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有淡水、營養物質(食物)、空氣(氧氣)。

  8、生物的生存依賴於一定的環境(魚離不開水)。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分為生物因素【捕食關係(生物和生物之間最常見的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等】和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空氣等。

  9、探究的一般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10、對照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試驗中光是變數,其它條件是定量)

  1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描述的是氣溫對植物的影響。

  12、生物在生存發展中不斷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適應:駱駝適應炎熱缺水的環境;駱駝刺適應乾旱環境;海豹適應寒冷的環境;旗形樹是對大風環境的適應)(改變:植物的防風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就是生態系統。

  植物—生產者

  生物部分動物—消費者

  生態系細菌、真菌—分解者

  統組成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和水等

  14、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15、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階”動物。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越多(富集)。

  16、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線,形成了食物網。

  17、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18、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1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在生物圈中有著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其中森林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溼地生態系統具有淨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的生態系統。

  初二生物考點知識

  動物的主要類群

  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腸動物,這類動物的主要特徵是:生活在水流緩慢的淡水中;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2個胚層構成;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2、渦蟲是典型的扁形動物,這類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3、血吸蟲和豬肉絛蟲是比較常見的人體寄生蟲。

  二、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

  1、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裡,靠吸食小腸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體呈圓柱形,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體表包裹著一層密不透水的角質層,起保護作用;消化管的結構簡單,腸僅由一層細胞組成,可消化小腸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別發達,生殖能力強;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只能靠身體的彎曲和伸展緩慢地蠕動。

  2、蚯蚓的身體呈長圓筒形,由許多相似的環形體節構成;蚯蚓身體的前部有幾個體節界限不明顯;蚯蚓的體壁有發達的肌肉,肌肉與剛毛配合可以完成運動,腸壁也有發達的肌肉,腸可以蠕動,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溼潤,體壁內密佈毛細血管,氧氣可溶於體表的黏液裡,然後進入體壁的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3、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細長,呈圓柱形,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鉤蟲、蛔蟲、饒蟲都是常見的線形動物。

  4、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常見的環節動物有蚯蚓、沙蠶、蛭。

  三、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

  1、目前已命名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軟體動物殼內柔軟的身體表麵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稱為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質形成的物質形成的。雙殼類動物可以用足緩慢地運動,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2、節肢動物是最大的動物類群,目前已命名的種類有120萬種以上,佔所有已知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昆蟲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

  3、蝗蟲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感覺器官有一對觸角,三個單眼和一對複眼,口器用於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有三對足,善於跳躍;有兩對翅,適於飛行。觸角和足等是昆蟲的附肢,分節。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此外,體表有氣門,用於呼吸;身體表麵包著堅韌的外骨骼。

生物會考知識點13

  1、原生質:指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質,包括細胞質、細胞核和細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核酸和蛋白質。如:一個植物細胞就不是一團原生質。

  2、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參與生化反應,運送營養物質和新陳代謝的廢物。

  8、無機鹽:多數以離子狀態存在,細胞中某些複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動物缺鈣會抽搐),維持酸鹼平衡,調節滲透壓。

  9、糖類有單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動、植物細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後能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蔗糖、麥芽糖,動物細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後能生成許多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澱粉和纖維素(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動物細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10、可溶性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

  11、脂類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生物體內主要儲存能量的物質,維持體溫恆定。)b、類脂(構成細胞膜、線立體膜、葉綠體膜等膜結構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具有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殖過程的作用。)

  12、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連線,同時失去一分子水。

  13、肽鍵:肽鏈中連線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鍵(-NH-CO-)。

  14、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個肽鍵。

  15、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有幾個氨基酸叫幾肽。

  16、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17、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決定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氨基酸在結構上的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線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18、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遺傳資訊的載體,核酸是一切生物體(包括病毒)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9、脫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類,主要存在於細胞核內,是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此外,在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DNA。

  20、核糖核酸:另一類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簡稱RNA。

生物會考知識點14

  一、 生物的遺傳現象:

  生物的性狀傳給後代的現象,叫遺傳。

  動植物的性狀主要是透過生殖細胞而遺傳給後代的。

  二、 染色體和基因:

  細胞核記憶體在的一些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染色體。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父方和母方)存在,生殖細胞中成單存在(人體細胞23對,人的生殖細胞23條),它由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中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在體細胞中存在,生殖細胞中成單存在。

  三、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當細胞內控制性狀的一對基因,兩個都是隱性(aa)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就會表現,否則(AA、Aa),為顯性性狀。

  顯性(大寫A) 隱性(小寫a)

  四、 禁止近親結婚

  血緣關係越近的人,遺傳基因越相近,婚後所生子女得遺傳病的可能性越大。

  五、 生物的變異現象

  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

  六、 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七、 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八、 變異在生物進化上的意義

  九、 變異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生物的進化

  一、 生命的起源:

  原始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原始的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的物質。

  二、 生物進化的歷程:

  植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單細胞動物

  原始生命 原始苔蘚類

  原始藻類 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蕨類 原始被子植物

  動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鳥類

  原始魚類 原始兩棲類 原始爬行類 原始哺乳類

  進化原則: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三、 人類的出現:

  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人由森林古猿逐步進化而來。

  植物從種子植物脫離水的限制,無脊椎動物從節肢動物脫離水的限制,脊椎動物從爬行動物脫離水的限制。

  四、 生物進化的證據:

  主要證據為化石(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複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層裡,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層裡,成為化石的生物越複雜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最古老的地層中沒有生物化石。

  五、 人工選擇:

  選擇者:人 結果:滿足人類的各種要求。 速度:較快。

  概念:根據人類的需求和愛好,經過不斷選擇而形成生物新品種的過程。

  六、 自然選擇

  選擇者:自然界各種環境條件。 結果:適應環境,不斷進化。

  速度:形成新物種需要漫長歲月。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透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

  第三章 生物與環境

  一、 環境的含義

  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點,主要還是指存在於它周圍的影響它生活的各種因素。

  二、 生態因素: 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

  非生物因素DD陽光、溫度、水、空氣等

  生物因素DD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三、 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1、 環境影響生物

  2、 生物適應環境

  3、 生物影響環境

  四、 生態系統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

  五、 生態系統的組成

  植物DD生產者(無機物光合作用 有機物)

  生物部分 動物DD消費者(使用有機物)

  細菌真菌DD分解者(有機物DD無機物)

  非生物部分DD陽光、空氣、土壤、水、溫度等

  六、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關係,形成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相互關聯的食物鏈形成食物網。如:草 兔 狐

  七、 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八、 我國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我國裸子植物的資源,佔居全世界的首位。

  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揚子鱷、鹿,植物中的銀杉、金錢松、珙桐等為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1、 許多野生動植物可以用作藥材。

  2、 能提供大量的工業原料。

  3、 為人類提供食物。

  4、 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九、 環境汙染

  大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土壤汙染、噪聲汙染

  十、 環境保護(基本國策)

  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我國陸續建立了數百個自然保護區,如四川臥龍、王朗和九寨溝等自然保護區(大熊貓、金絲猴),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銀杉)。對嚴重汙染環境、浪費資源、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企業,實行限期治理或停產治理等措施。從我做起樹立環境意識,培養愛護環境的!

生物會考知識點15

  1.眼球的折光系統?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

  2.反射弧的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3.突觸單向傳遞的原因?突觸遞質的釋放為單向的

  4.脊髓的功能?反射,傳導腦的高階功能?條件反射

  5.激素調節的特點?高效性、特異性

  6.列舉垂體分泌的各種激素?生長素,促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性腺激素

  7.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分別是?機體完整的皮膚和黏膜,吞噬作用,特異性免疫

  8.頂端優勢的原理?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積累在側芽部位,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頂芽優先生長

  9.生長素的化學名稱?吲哚乙酸

  10.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上的用途?培育無籽果實,促進扦插枝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11.自主神經也叫什麼,作用是什麼?植物性神經;調節控制內臟器官的活動

  12.建立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是?無關刺激與非條件反射在時間上的結合,即強化

  13.神經衝動在一個神經元上的傳導形式?生物電

  14.聽覺和平衡的感受器?耳蝸;前庭器

  15.甲狀腺素的作用?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髮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16.激素調節的基本方式?負反饋

  17.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種疫苗

  18.生長素的作用

  19.胚芽鞘向光性生長的原因

  20.聽覺形成的過程

【生物會考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