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我的清明節作文

我的清明節作文

我的清明節作文【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清明節作文1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裡,想起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隨著清波盪開,盪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瞧,飄飄灑灑,悽悽冷冷,絲絲細雨,溼潤心頭,也喚醒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雜亂,又似乎很有律動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輕輕地走在這林間路上,享受著這難得的安靜。低頭沉思,想起那個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樣,沉醉於這清明雨之中。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但細雨紛紛,讓人感受到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於是,他寫下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時節雨紛紛。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裡,我理所當然地想起已故的親人。他們走,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溼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喜歡,很是喜歡。喜歡寫這首詩的高明的詩人,寫得自如之極,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喜歡清明,那種感覺,很是輕鬆很是愜意。楊柳拂過心頭,悄悄地盪開那顆憂愁的心……

我的清明節作文2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記憶中的清明節為何總是雨紛紛,每每到這個時節,雨是最溫和的,也不知道為什麼。

  一直往山裡走,沿途都是山林,腳下的路也變成了泥土路,伴隨著小雨,顯得溼滑。剛開始能碰見幾個披著蓑衣的農民,越往裡走,除了幾聲斷斷續續的鳥聲,再沒人影可見了。老爸在前面帶路,我們已經好幾年沒回來過了,“應該是這條路。”前面是一座山丘,依稀可以看見墓碑和土上晃眼的清明節用品,“你家的墳還不確定在哪兒?”老媽給爸遞了把雨傘。“這不好幾年沒回來了嘛。”我們繼續向上走去,“下雨這泥土路滑,踩著草小心滑倒了。”中間被人踩出一條路,沒什麼草,路兩邊都是荒廢的田地,長滿了雜草,下面還有幾棵板栗樹,該是爺爺生前種的。

  等到了墓前,草七零八落的長著,前幾年放的用品都褪色了,被土蓋得也差不多了,石柱上也有裂痕和被雨打溼的蜘蛛網。媽拿出菜放在墓前,爸點上蠟燭,還有幾把冥幣,我爸總說冥幣就是拿來騙死人的,還不如生前待父母好點。然後往火盆裡扔紙錢,“以前沒什麼錢給你們花,讓你們好好頤養天年,現在多燒些給你們,你們在天上想吃什麼就買來吃,別捨不得。……”

  爺爺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我也只記得小時候好不容易回趟鄉下,就總愛拉著爺爺大街小巷裡跑,儘管他弓著背,拄著柺杖行動不便。也最愛和奶奶在爐灶旁生火,她一人便可以邊生火邊做出一桌子菜而我呢,在廚房後面弄堂裡逗雞玩。媽媽遞給我幾炷香,讓我拜拜他們,我跟著他們行了作揖一樣的動作,“保佑身體安康……”爸爸一邊拜一邊說。不知怎的,覺得很不自然,也不知道為什麼。

  雨還在下,像在說話,夾著涼風,拂過臉頰。蘇軾在《江城子》中曾寫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對亡妻的思念,也是對逝者的追憶。我童年的美好記憶,都伴隨著爺爺奶奶的身影,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還活著,但願那是個沒有疾病和痛苦的極樂世界。

  隨後,雨大了些,但依舊那般綿柔,落在臉上,就像誰的手在撫摸著你的臉頰,安撫著你的心靈。

我的清明節作文3

  中國的清明節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一個祭祀節日。清明之時,人們要去給先人掃墓,這是“思時之敬”。掃墓時,要剷除雜草、擺放上貢品、燃燒金銀元寶、上香禱祝,表達對先人的懷念。

  雖然那樣的儀式讓人感到十分隆重,但焚香燒紙不利於環境,於是我們今年沒有選擇傳統的祭祀方法,而是採用了文明祭祀。雖然我們的貢品只有一盆黃菊花,但那是我們的一份心意,也是國家倡導的祭祀形式。其實,祭祀的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掃墓時心懷敬意。

  清明除了祭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盪鞦韆、踢蹴鞠等。其中,現在金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就是吃清明粿了。相信大家都吃過清明粿吧,但你知道怎麼做清明粿嗎?我可以告訴你哦!因為我包過清明粿。

  奶奶把“青”(一種植物)用石灰浸泡,之後再放到石臼裡搗碎,並和糯米粉混合揉成麵糰,揪成一個個小糰子,就像胖娃娃一樣。之後在小糰子裡裹進香噴噴的餡料,有鹹的,有甜的。

  但是我一開始包的時候也很不熟練,才包了幾個,清明粿就都露了餡,於是我像一隻洩了氣的皮球一樣躺在椅子上,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大人們就鼓勵我,說我一定能行,於是我又激起鬥志來。我一個勁地練,熟能生巧嘛!又試了幾次,我終於能包出像樣的清明粿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可是,金華的清明粿可不是包完了就行的,我們還缺最後一步呢!那就是“壓花”。壓花時,要把包好的清明粿放進模子裡,再用手一壓就好了。但是勁可不要使太大,不然可就成了清明碎粿了!

  那上面的圖案千奇百怪,有的如展翅欲飛的天鵝,有的像正在準備起跳的青蛙……那樣子十分生動、有趣。我看著一個個自己壓出來的粿子,青青的、扁扁的,上面的圖案栩栩如生,真是讓人垂涎三尺啊!

  瞧,這個清明節我過得可充實了!雖然沒有出去玩耍,但我體驗了傳統的清明習俗,感受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是最大的收穫!

我的清明節作文4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祭奠。後來,民間也仿效在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固定的風俗。在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爽,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出勃勃生機。古代詩人也留下了關於清明節的詩句,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已家喻戶曉。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在我們國家有二十五個民族都過清明節,雖然各地習俗不同不同,但掃墓祭祖是各地節日主題。

  天正晴朗,抬頭只見綠葉成蔭,柳絮紛飛,正是一個好天氣。我帶著鮮花,紙錢和一些水果等去了奶奶的墳墓前,天氣雖好,但我的心卻充滿了悲傷。在我心中,一直認為清明節是個悲痛的節日,它總時一次次撕開我失去奶奶的那道傷疤。奶奶雖然在我四歲時候走了,陪伴我的時間不多,但我卻對奶奶的印象深刻。他是一個慈祥的老人,臉上總是掛著和諧的微笑。小時候作為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總有幾分調皮,幾分天真,幾分淘氣。那次我和小朋友一起去玩兒,玩兒什麼已不記得了,只記得跑的太快摔傷了腿,大聲哭泣。在屋子做飯的奶奶趕緊把我揹回了家給我擦藥,但我卻認為她把我弄疼了反咬了她。現在想來,的確很後悔,抬頭只見人們一個個的充滿悲傷,沉重。其中還有一個孩子問旁邊的婦女說:“媽媽,你不是帶我來看外婆的,外婆在哪兒?”婦女聽完後說:“外婆去了很遠的地方。”說著在眼眶中打轉的淚水也像斷了線的珠子滾落下來。“看來人們和我一樣悲傷,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節日?只會帶給人悲傷,痛苦,淚水。”這樣想著,對清明節的厭惡更多了幾分。

  這時小男孩乖巧的給婦女擦了擦眼淚說:“那媽媽帶我來這兒,是不是祝福外婆能在那裡生活的快樂呀?”我的心一震;祝福,第一次聽到這樣說清明節的。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清明節是一個讓人難過的節日。我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水果,鮮花,紙錢等,這些不都是用來祝福已故者嗎?我恍然大悟,原來清明節的含義不是悲傷,而是祝福!

  我想,我在也不討厭清明節了。

我的清明節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我坐在電腦前,用寫網文達形式來表達我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昨天,是我們姐弟去給父母掃墓的日子,遺憾的是,我卻不能去,因為我感冒了,在發燒。真的很想念他們,不知道兩位老人在天堂過得幸福麼?我想一定的,因為他們終於能夠在一起相依相伴一輩子了。

  清明節是一個特別傷感的日子,每一個失去親人的家庭,都會在今天,格外的思念自己已逝的親人朋友,我,更加想念我的父母,每到這個時節,我的思緒就會隨著春風,飄到了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過去,他們都在我的身邊,父母那慈祥的笑臉,時時刻刻的在我眼前。

  如今,一切都已經再也不復存在了,我再也看不到他們,至今我始終無法相信,她們已經離開我,離開我們每個人,離開了這個世界,記得媽媽下殯那天,我們進入弔唁廳送媽媽的情景,我們哭著,當時真的好想再摸摸她的臉……好想再擁抱她一下,彷彿那是最後的訣別,進了那扇門,人就真正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堆灰塵…

  周圍的一切我都聽不見,只聽見那家人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包括我…

  今天卻沒有去看望你們,我躺在床上徐徐的向窗外看,心中依舊是不平靜的,此時此刻,眼前又浮現了她們那張笑臉,還是那麼清晰,她們好像在對我說:“什麼時候再過來看看爸爸媽媽,你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姐弟們好好相處呀。

  爸爸媽媽,我不能去給你們掃墓了,希望你們不要介意,我真的很想去看你們的,可是我在發燒呀,媽媽,雖然是4月了,雖然是春天,可是天氣也還是涼,你一定要多穿點衣服…生前你們一生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樸素了一輩子,現在和父親在天堂,你們一定不要委屈了自己,要吃好的,穿好的,不要讓兒女惦記…

  爸爸我真的很想念你…真想吃您做的蝦米餅,您做的糖葫蘆,還有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疙瘩湯…可是你都不能再做給我吃了…

  4月,春風吹拂,黃花遍地;天空陰鬱,春雨連綿,而我的思念,隨著那微微的風,早已飄到了有我最親最愛的親人的地方……

  爸爸媽媽,天堂保重,我知道你們在天上會看著我……女兒在這裡哭拜二老了。

我的清明節作文6

  今天是清明,所以放假了一天,我們準備組織去果園看看,各種樹的花,瞭解春天的生機勃勃。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月4日至4月6日之間,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要去踏青,尋找春天。

  到了下午,我們集合之後,便開始上了路了。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看見了許多用粉筆畫的圓圈,裡面好像寫著什麼字,上面還蓋著紙燒完的灰。我不明白那是什麼,便問媽媽:“媽媽,你看地上用 粉筆畫的圓圈是什麼意思?”“這是那些遠離家鄉的人無法回家上墳,所以在這裡燒些紙錢,祭奠和懷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希望他們在冥界過的更好一些。”媽媽回答道。

  我們在路上悠閒的騎著腳踏車,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說,時而笑……不知不覺,就到了果園。

  走進果園之後,先看見了蘋果樹、桃樹、杏樹、杏梨樹等幾種果樹,其中杏樹開的最好了,一朵朵潔白的小花,那麼聖潔。只要輕輕搖一搖樹枝,那白色的花就像雪一樣紛紛揚揚的飄灑下來。

  走到前面,在往果園深處走,你可以看見一從綠油油的小苗,仔細觀察會發現在綠葉的掩護下,有許多小白花藏在哪裡,有的還是花骨朵呢。

  等享受完美景後,我們開始返回了,在返回的途中有看見了玉蘭花、迎春花和梅花,他們依依不捨的在跟我們打著招呼,爭先恐後的再跳入我的眼簾,想讓我欣賞他們的美麗,感受它們的魅力,分享它 們的快樂。

  我們今天走進了春天,看到了漂亮的花,欣賞了美麗的景,感受到了春的勃勃生機。春天,充滿了能量,孕育著希望。此時,果園花朵爭豔;秋天,果園瓜果飄香,美麗的果園將會是碩果累累,一片豐 收的景象!我期待著。秋天,我一定要再去果園,收穫果子……

我的清明節作文7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傳統節日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埋葬著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裡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裡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裡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裡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的眼裡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傳統節日清明節最好的詮釋吧!

我的清明節作文8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著爸爸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的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著指頭盼,為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媽媽便早早的煮上為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後媽媽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著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裡盪鞦韆,霎時樹林上空便盪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媽媽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裡迴盪,我們便隨著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後,媽媽便領著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裡,幫媽媽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後媽媽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說媽媽,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悽慘,經常淚流不止。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為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絡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孃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媽媽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後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麼傷心,好希望爸爸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裡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為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我的清明節作文9

  每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於清明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著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說,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解掌握。

我的清明節作文10

  在中華傳統節日中,除了春節,我最喜歡的就要屬清明節了。因為清明,我們全家老老小小又可以聚在一起了。

  清明一大早,我們坐車來到了莪山公墓山頂。我捧著兩束菊花,爸爸手持鐮刀,媽媽拎著響炮,大姨父扛著鋤頭,小姨、大姨、表弟和表姐拿著供品,我們走在一條山路上。

  石板上長滿了青苔,剛下過蒙蒙細雨,地上滑溜溜的,小路兩旁長滿了蒼翠欲滴的竹子,土地中冒出了五六個筍尖。

  爸爸拿著鐮刀,在除草;小姨父掄起鋤頭,挖出墳墓邊上的枯葉枯草;大姨父用掃把,把小姨父挖出來的垃圾掃到一邊。

  “砰砰砰……”身後放起了響炮。小姨那兩歲半的小兒子聽了,拍著手笑道:“過年嘍!大媽媽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人們一聽這話,都樂了。

  掃完外公的墓,媽媽她們三姐妹去掃曾祖母的墓了,爸爸他們還在打掃,我們三個小孩,等不住,自己走路下山去了。

  “啊!”到了半山腰,走在最前面的表姐發出一聲尖叫。我和表弟湊過去一瞧,在一個土坑裡,有一隻刺蝟。我們連忙下山,告訴了小姨夫。小姨夫找來一個桶和我們一起上山,我們回到土坑前,小姨夫用兩根手指拎起了一根刺,再把刺蝟放進桶裡。

  到了莪山家裡,那刺蝟一直捲成“刺球”,想玩都玩不了了。於是我和表弟在這五六年沒人住的房子裡尋寶。這以前是大姨的家,這幾年大姨在勝峰開廠,她們一家都住那邊去了,但這房子裡還有很多沒有搬走的東西。

  先來到玩意兒最多的大表姐房間裡,先從衣櫃搜起,弟弟隨意一看,啥也沒有,我卻不信邪,非要自己手搜,動手一翻,就看見衣服底下有一部粉紅色的蘋果手機,但沒電了。又在下一個櫃子看到一把玩具刀,在抽屜裡,發現了一個二階魔方,又在其他房間裡找到了三部舊手機和一瓶沒開封但過期的雪碧。

  雪碧是不能喝了,魔方又不會玩,我一看這些手機的充電插口,家裡一個也沒有,拿了也沒用,於是只帶著玩具刀。

  在大人眼裡,清明節是鄭重且悲傷的,但在我們小孩眼裡,清明節卻有無限樂趣。

我的清明節作文11

  今年的傳統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傳統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傳統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傳統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禮拜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裡到學校就已經溼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禮拜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傳統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樣,那裡的和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裡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裡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傳統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裡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著,人也只好撐著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裡面養著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汙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我的清明節作文12

  今天是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著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傳統節日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久而久之,傳統節日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裡。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著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著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著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著……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著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我的清明節作文13

  中邦有很多節日,我唯獨愛好清明節,由於清明節有許多有趣的事件,別急!下點我會緩緩給你說說:

  據說柳有辟邪的息用,所以,每遇清明節降臨之際,人們都會在從家的大門頭上掛一些柳枝,我還聽媽媽說:“清明不戴柳,逝世了變成大黃狗。”替此,我們一大早就起床了,而後在小外公的帶領下,我和大明舅舅、小船舅舅、小浪兄弟手拿鐮刀,叫苦不迭地往砍柳枝,這棵柳樹長得非常旺盛,一眨眼的工夫,柳枝被小外私砍了個精光。你一抱,我一抱,他一抱,總算把這些柳枝抱完了,寬闊的門前被我們晃謙了柳枝,大家慌手慌腳的編訖柳帽來,眼望他們的柳帽鈍要編佳了,可我的還在是“甜蕎粑粑還沒動邊呢!”我急得哇哇大叫,爸爸聞聲了,立刻跑過去學我,我依照爸爸的.方式,一會過婦,一個惟妙惟肖的柳帽展示在我的面前,我趕緊戴伏本人疏手織的柳帽,在我的指揮下,大家排成步隊站惡,活像一支小八路。

  這時,媽媽叫吃飯的聲音擊斷了我們的“軍營生涯”,跟著媽媽的叫嚷聲,我們來到桌前,哇!用染飯花染的黃糯米飯,金黃金黃的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實讓人饞涎欲滴。

  吃功飯,媽媽跟大舅媽用刀切了一塊拳頭這麼大的肉,抬在火上暖了熱,我答媽媽這是幹什麼,媽媽說“這鳴刀頭,拿到墳上祭祀老祖宗的。”在大己的率領下,咱們端上茶、酒、黃飯,拿著色彩斑斕的吊錢,去到老祖人墳前,按輩分從大到小開端祭祀,祭祀時,我感到最乏味的是單手摺十磕頭磕頭時,我察覺所有的大人皆會想思有詞的說著什麼,我刨根問頂,最後末於清楚了:“那是大人期求老祖我保福保佑、保佑我們齊野人平安全安多多領財等。

  小敵人們,你們家鄉的清明節也共我們一樣有趣嗎?歡送你到我的家城過清明節到時,我必定要用染飯花染良多的黃飯邀請你;用大芡草根煮無數一個紅雞蛋讓你品味個夠!

我的清明節作文14

  這天,陽光明媚,微風中似乎還有些涼意。在這個春風拂面的清明時節,我們去溼地公園踏青。

  路上,我非常興奮的觀賞著路邊的風景。桃樹已經開了花,粉紅粉紅的,給馬路增添了幾分生氣。花壇裡的草有紅色的,還有綠色的,襯托著那粉紅粉紅的花朵。春風像媽媽那溫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 的臉。我迎著春風,不一會兒就到達了溼地公園。

  剛走進溼地公園的大門口,那迷人的景色就把我迷住了。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的樹木都已抽出嫩綠的新芽。往裡走有一個大湖,湖邊上栽種著許多花花草草,它們爭奇鬥豔,競相開放。 看,那雪白的櫻花,一簇簇,一串串。還有紅色的櫻花也開了,滿樹花朵開得火紅,一朵朵,一團團,像孩子們的笑臉。最漂亮的要數那桃花了,奼紫嫣紅,遠遠望去,好像從天上落下來的一片片朝霞 ,散發著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吸著香氣,好像總也聞不夠。走近一看,有的桃花半開半合,只綻開兩三瓣,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桃花全開了,露出黃色的花蕊,在枝頭怒放著;有的含苞欲放,好 像一個等待出世的嬰兒。總會引來一隻只勤勞的小蜜蜂,它們圍繞著一朵或兩朵花不停的飛,有時停在那上面吸點花蜜。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再往裡走,我們發現了一大片漂亮的油菜花地。金燦燦的油菜花連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美麗極了。我不由得深深呼吸,那香味沁人心肺,讓人心曠神怡。那誘人的香味還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 一時間,我彷彿進入到了一種幻想的情境當中。我在油菜花中跑著,跳著,笑著。真象是“待到油菜花開時,我在叢中笑”。

  不知不覺,我們都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溼地公園那美麗的景色仍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過。我不會忘記今天,這個陽光明媚的清明時節。

我的清明節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說到清明就連著那綿綿的細雨,踩著鬆軟的泥路,攜一束黃白色的花,於或深或淡的哀思中探訪草叢樹林深處的那方墳冢。這是一個帶著憂傷色彩的節日,承載著的是對逝者的悼念和憂愁。

  沒有一個節日是像清明這樣莊嚴而沉痛的。它的沉痛來源於那個忠臣的傳說:在患難之中給重耳“割股充飢”介子推,卻在晉文公稱霸春秋之際毅然決然地帶著母親歸隱山林,即使被熊熊烈火活活燒死也不改志向的堅持和氣節著實令人欽嘆。為了紀念這個用功之臣,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就成了禁火日,天下百姓只吃“寒食”。“悲哉,足下”這樣一個無火的忌日註定就該是清冷沉痛的。

  商業化的今天清明的那些瑣碎傳統也早已被人遺忘在腦後。相傳在古代,清明節有插柳的習俗,傳說柳是可以避邪的,所以在這一天大人小孩會在門前屋後插上柳條,還可以在頭上戴柳枝編制的帽子。據說插柳的風俗,亦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

  但清明也不盡是哀傷和憂愁的,清明時節溫暖而溼潤的氣候,卻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民間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即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是一個萬物“吐故納新”的時節,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所以清明這一天也有了踏青的習俗。

  不管是祭祀緬懷,還是插柳踏青,繁忙的現代人都應該記住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這個不是用來慶祝的節日。在這一天攜家人走出快節奏的生活,帶上祭奠的菊花,緬懷一下已逝的親人,感受一個“吐故納新”時節裡清明的景象!

【我的清明節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