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1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裡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我閱讀了《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讀完後深有感觸,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讀後使我的業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包括了三部分:教師與學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它將新的學習論和教學論及其教學設計技術貫穿全書。採取了以學校學習和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為基本線索,介紹和剖析學與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環節的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論述了學習型別與教學條件的相互關係,學生人格特徵與教學處理的相互影響,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互動作用,等等。

  從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教育面臨著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使教師隊伍具備良好的素質。要更新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學教育的物件是青少年學生。學生的發展既是教育目標,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據。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髮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我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徵,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就必須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所以我們教師要知道學生認知能力、動作技能和態度與品德學習的過程和有效學習的內部與外部條件。

  4、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才能使習得的學習論原理轉化為教學技能。為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5、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並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2

  假日裡我閱讀了皮連生主編的《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讀完後深有感觸,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息息相關,《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反省,既不害怕正視自己短處,又要努力探究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更要經常總結自己的或他人的成功經驗,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讀過這本書後使我對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從《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中學教育的物件是青少年學生。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髮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徵,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2、我國教育面臨著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階段。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素質。要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3、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這樣才能為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4、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並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學與教的心理學》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瞭解學生的特點,並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 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分析問題,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侷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 閱讀這本書深有感觸,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使我們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3

  眨眼,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已經六年多了,從一個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懵懂女孩,到一個經過兩個教學迴圈,經歷班主任和備課組長的磨練,我對教材更熟悉,對學生的心理更瞭解了。但是,我還經常反思:為什麼學生的成績還沒很大的提高?為什麼沒有完成預期的計劃?一些知識點為什麼說了那麼多次學生還沒記住?諸如此類的問題經常困擾著我。最近,又拿起了皮連生的《學與教的心理學》一書,在如何成為專家型教師和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方面又有新的體會。

  一、在專家和新手的對比研究中,柏林納總結出:根據當時的教學情景與學生的反應和要求來安排教學專長獲得的一個標誌,也是專家教師與新教師的差別。每次備課,我往往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如何達成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讓課堂的發展完全按照自己預設的軌道進行。但是,往往我是沒有備好學生,很多時候設定的題目太難太多,導致學生沒有按預期完成任務,課堂氣氛沉悶;往往也沒有預測教學中會出現的狀況,而對學生出乎意料的情況招架不住,沒有作出恰當的引導。然而,一個富有教學機智的老師,善於觀察課堂,觀察學生的反應,並能根據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反應隨時改變教學內容,最終能達到以直覺的方式對教學活動立即作出反應,並輕鬆、流暢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和梅爾尼克的過度練習對提高學生記憶效率很有幫助。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保持材料最初減少很快,後來逐漸減慢;兩端的材料容易記,中間的材料受到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的影響而容易忘。我們的學生往往對每一模組第一單元的單詞最熟悉,中間學的單元沒有任何印象,後來學的單元有點印象。其實,可以讓學生早讀時從不同的單元讀起,不要每天都從第一單元讀起。另外,早上和晚上是一天中記憶力最好的時間,因為它們各自只受到後攝抑制和前攝抑制的影響,也可以讓學生利用好早晚的時間進行記憶活動。

  梅爾尼克研究了過度練習的量對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作用,發現最佳過度練習是50%。在背單詞或範文時,學生常常是讀到剛剛會背,或者寫到正好能記住就不願意再多讀多寫。雖然他們暫時掌握了,但一定時間後容易遺忘。而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背書的時候,如果讀10遍就能達到背誦的要求,那麼最好讓學生在讀5遍。其實,學過的知識遺忘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我們稍微鼓勵學生並運用理論知識引導他們如何記憶,遺忘就會減少了。

  《學與教的心理學》除了在教學上給了我很大幫助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也讓我體會很深, 如本書提到的:提高學生自尊的建議中,要避免不利的比較和競爭,鼓勵學生與自己以往的成就水平相比較;說服是教師培養學生良好態度與品德的一種重要方法等等。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4

  讀過這本書後使我對心理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本書中的很多理念解決了我在心理教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不僅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瞭解學生的特點,並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分析問題,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侷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

  書中從職業的角度來看,將教師的成長歸結為教學新手成為教學專家的過程:

  1、新手水平。

  新手水平的教師是師範生或剛進入教學領域的教師。在這個水平上,教師的任務是學習一些陳述性知識,如一般的教學原理、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等,並熟悉課堂教學的步驟和各類教學情景,獲得初步的教學經驗。

  2、高階新手水平。

  高階新手水平的教師是具有兩三年的教齡的教師。他們的言語知識與經驗相融合,教學事件與特定知識相結合。

  3、勝任水平。

  並不是每個教師都能夠達到勝任水平的。其教學有兩個特徵:能有意識地選擇要做的事;在教學活動中,能確定教學事件中的主次。此水平的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有較強的自信心,但是他們的教學技能仍然達不到迅速、流暢與變通的水平。

  4、熟練水平。

  熟練水平的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反應有敏銳的直覺力。他們從不同的教學事件中總結共性,形成事件間的模式識別能力。

  5、專家水平。

  在處理課堂教學事件時,專家水平的教師不是以分析和思考的方式有意識地選擇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教學活動,而是以直覺的方式立即作出反應,並輕鬆流暢地完成教學任務。我感覺自己目前還是處於高階新手水平,這條教師的修行之路還很漫長,需要自己不斷地去摸索,不斷地去改進。

  閱讀這本書深有感觸,書中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使我們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5

  去年第一次閱讀《學與教的心理學》,它讓我瞭解到“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我寫下了自己的收穫: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將是他最重要的事情。為此,作為數學老師,我們應抓好學生數學學習中“讀、聽、講、寫、用”的五種學習……

  在上學期,在學校品質課堂管理的課堂檢查和科組的課堂檢查中,發現我們的課堂上存在了很多的問題,學生隨便插嘴、故意搗亂、搞小動作、不認真聽老師的講解、不聽從老師的命令、做練習不動腦、做事拖拉;課堂亂成一團,老師對此卻無從下手……..針對這些問題,我想從書中找找原因和解決的方法,所以今年再次閱讀,我選擇性地閱讀《第十四章課堂管理》。

  我主要從課堂管理的維持功能和課堂裡的控制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課堂管理的維持功能

  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持久地維持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學生的心理活動始終保持在課業上,以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1.當課堂教學面臨新的情境時,透過課堂管理,使學生迅速適應課堂情境的變化。

  2.當課堂裡出現師生關係和學生關係緊張時,透過課堂管理,緩和與解決各種衝突,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

  3.當課堂裡出現紀律問題時,透過課堂管理,維持課堂紀律。

  4.當課堂裡發生心理問題行為時,透過課堂管理,調節學生的過度緊張和焦慮,減輕心理壓力,維護心理健康。

  二、課堂裡的控制

  1.實施有效控制。課堂教學進行過程中,學生有可能因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干擾而發生問題行為。因此,課堂管理必須實施有效的控制,一方面透過控制課堂紀律和設定必要的課堂結構以預防問題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則需要透過心理輔導,矯正各種問題行為。

  2.教師的自我控制。課堂裡的不少失控往往起因於教師本身的失控。要想有效管理課堂,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重視自我控制,當面對一個新的課堂,或者再次面對一個曾經讓自己非常棘手的課堂時,不少教師很容易焦慮過度,內心裡充滿著緊張不安和擔心害怕,唯恐出現課堂混亂和失控。要知道,世界上並沒有常勝將軍,任何一位教師都有可能出現管理失誤。關鍵在於善於從失誤中吸取教訓,努力將教訓轉化為經驗,就有可能不斷減少失誤而成為課堂管理的能手。

  有些教師容易因課堂出現紀律問題而憤怒,有的還會大發雷霆,這時很有可能失去理智,出現過激的管理行為,甚至導致體罰或變相體罰。因此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在課堂發生的問題行為,避免以自己的粗魯去壓制學生的粗魯。學會自我提醒,可以在備課本的醒目處寫上“制怒”方面的警句,當自己激動起來的時候,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使自己迅速平靜下來。

【學與教的心理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