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一課的知識點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一課的知識點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一課的知識點

  上學的時候,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一課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識要點]

  一、秦的暴政:

  (1)繁重徭役:修阿房宮、驪山陵墓、修長城、修馳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萬人,脫離農業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2)沉重的賦稅:農民要將收穫的2/3上交國家。

  (3)殘酷的刑法:人民動不動就受到嚴刑峻法的處治。

  秦二世更加殘暴。

  二、陳勝吳廣起義

  1、起義的原因:

  根本原因:秦朝的殘暴統治激起農民起義。

  直接原因:徵發漁陽誤期。

  2、起義時間:公元前209年

  領導人:陳勝、吳廣

  地點:大澤鄉

  3、起義經過

  ①在陳建立政權②進攻咸陽

  4、結果:失敗。

  5、意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反抗殘暴的統治。

  三、劉邦項羽起義。

  (1)農民起義戰爭

  項羽:鉅鹿之戰,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

  劉邦:直逼咸陽,秦滅亡。

  (2)楚漢之爭(公元前207——前202年)————爭奪帝位。

  四、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

  [難點解析]

  1、本課線索:

  秦的暴政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劉邦項羽起義,推翻秦朝楚漢戰爭劉邦建立西漢。

  2、秦末農民起義得到天下人響應,說明了什麼?

  說明秦朝統治已失去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

  3、有人認為:“如果陳勝吳廣在前往漁陽的途中沒有遇到大雨,秦末你們戰爭就不會爆發。”對嗎?請評述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因為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它主要表現在:(1)秦始皇廣建宮殿陵墓(2)繁重的賦稅、徭役和兵役。(3)嚴酷的刑法,有族誅和連坐。(4)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以上幾點表明了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必然性。

  途中遇雨而誤期,只是戰爭爆發的偶然表象。因此,如果陳勝吳廣在前往漁陽戍邊的途中沒有遇到大雨,秦末農民戰爭也會爆發,只不過是時間上的遲早問題。

  [重點考點]

  1、秦朝的暴政有哪些?(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殘酷的刑法)

  2、秦末農民起義的原因是什麼?(秦的暴政激起農民反抗)

  3、陳勝吳廣起義的時間、地點、結果、意義?(見知識要點)。

  4、項羽破秦的重要戰役是(鉅鹿之戰),這是推翻秦王朝的最關鍵的戰役。

  5、西漢的建立時間,建立者。(公元前202年,劉邦)

  6、劉邦項羽領導的兩支起義軍在鬥爭的前期是(農民起義)戰爭,後期是(爭奪帝位)的戰爭。

  7、最後推翻秦王朝的.是(劉邦)領導的起義軍。

  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

  四大文明古國,是中國內地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地域屬伊拉克)、古埃及(位於西亞及北非交界處,今地域屬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範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

  初中歷史學習方法與技巧

  興趣記憶法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歷史感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有了力量的源泉。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情趣呢?培養學生的興趣可以從多方面入手。例如,可以用生動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情趣。在講歷史課時,教師要經常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生動的故事往往能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緊跟教師的思路認真學下去,達到應有的效果。

  結構梳理法

  初中生要想學好歷史一定要學會梳理歷史知識點的結構。即抓住每個專題的歷史知識提綱挈領的進行高度歸納概括,使其在對本部分內容系統學習掌握之前,在頭腦中有一個較為清晰的知識結構輪廓,給人一種一目瞭然之感。這樣以來,就會在學習時抓住根本,同時也會消除畏難發愁的心理。然後只要本著萬變不離其宗的原則進行學習,所有具體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一課的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