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師說》教學設計

《師說》教學設計

《師說》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說》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並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後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麼,老師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說》來探個究竟吧!

  2、關於“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說》、《馬說》等。

  3、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為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行χ,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群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

  三、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裡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語篇脈絡梳理

  1、語篇品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裡,老師也就在哪裡。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裡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裡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裡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物件,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

  體會: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著,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裡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為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了大的,我看不出(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說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笑),他們就說:“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麼!

  品味:“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 。

  體會: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湧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

  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說》贈給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為的慨嘆“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體會:

  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說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內容結構:

  第一段:

  正面闡述:

  ⑴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下定義。

  ⑵ 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⑶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結論。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二段分論點: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據:

  三個對比:

  ⑴ 縱比: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今之眾人……而恥學於師

  結論: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⑵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⑶ 橫比:

  巫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恥相師。嗚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係,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第三段:

  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師道關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

  第四段:

  寫作緣起:李蟠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寫作特點賞析

  1、論證方法:

  ⑴ 下定義、作結論: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餘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⑵ 對比論證: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透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⑶ 引用論證: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說“古之聖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2、語言特色:

  ⑴ 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⑵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又稱連珠,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線,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⑶ 豐富的語氣表達: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附:韓愈名字的傳說】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說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去群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說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裡。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悅色地說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嘆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她,接著說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說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說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人求言實,火求心虛,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人個新名字。

【《師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