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讀《藝術的故事》有感

讀《藝術的故事》有感

讀《藝術的故事》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藝術的故事》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藝術的故事》有感1

  亞里士多德說:“我們無法透過智力去影響別人,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小時候,我們都愛聽故事。曾有這麼一個故事,即使我們聽到感覺無聊之極,“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在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其實,有科學資料統計,愛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基於感官的求知,植根於腦海,深埋於心智,即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不會改變愛聽故事的習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即使很努力去做一件事,可還是不成功,要不就是離目標值相差太多,於是我們在論及成功與否的原因時,很多人會歸結於命運、風勢、人和、技藝等,事實上我們常常忽略了一點就是我們之所以失敗是我們還不會講故事而已。

  “講故事將會成為21世紀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著名作家丹尼皮克在《認同感用故事包裝事實的藝術》一書中指出道。確實如此,會講故事,代表個人口才能力強以及組織語言的邏輯思維好。會講故事,代表著我們能地向這個世界較準確地表達我們的想法和創意。會講故事,往往是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品質之一。未來社會精英人才的必備技能之一就是口才了。“故事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告訴,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所以才是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包括我們在營銷產品的時候,說服客戶和投資商,引導他們走進產品的創意過程以及營銷策略。

  品牌的打造也和講故事有關。原因在於品牌的塑造是要挖掘出一個有生命的原型,並透過故事進行包裝,從而達到自身影響力和客戶的認同感。大多票房極高的電影,美國電影行業塑造的超級英雄系列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呢?就是因為他們會講故事,塑造有生命力、有內容情節的電影品牌。

  書中還有一個觀點,“最好的故事從不教人新東西。相反,最好的故事認同讀者的想法,使每個讀者感覺到他們的想法是聰明的,可信的,還會提醒讀者他們是最正確的。”會講故事的人受到歡迎,在於講的故事引起讀者共鳴,在心理學上叫做共情現象,勾起讀者相似的記憶和情愫。

讀《藝術的故事》有感2

  讀完一本著作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藝術的故事》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埃及,一個被籠上灰色面紗的神秘國度,金字塔,木乃伊,獅身人面像...還有被人們口口相傳的危險詛咒,這一切的詭秘,不由得激起我們對於埃及的強烈好奇和探尋。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必然有其藝術歷史的彌留,並伴有著古老的烙印在這個民族血液中的特殊含義,當我們親手揭開那層面紗,看到藏在她背後的奇妙藝術世界。

  藝術與信仰

  埃及美術的產生與發展與他們的宗教信仰有著莫大的聯絡,他們崇拜太陽神,水神等其他諸神,在宗教的發展中,為了維繫宗教的核心思想和內涵,必然需要用一些客觀的方式是展現以及延續他們的信仰,由此便誕生了一系列埃及藝術品,而在當時,在他們的眼中,這些並不是為了審美的需要或者有著藝術的價值,並不能被稱為是藝術品,而是他們的信念必需品,是民族宗教信仰的必需品。

  在埃及,被學者們發現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拔地而起,以及其中精美的葬品和壁畫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曾是一個輝煌的國度,世世代代掌握無上王權的國王,以及成千上萬的勞動者和奴隸所共同鑄就的一個國度。其中國王被認為是掌握權力的神人,相信法老是神的化身,是太陽神之子,在埃及人的眼中,要使靈魂到達了冥界,並繼續生存,就得要使其肉體金剛不壞才得以保全,因此,便出現將國王的屍體製作成木乃伊這一行為,以達成他們內心所向往的永生。相應地,隨之而來的是作為墓主人的永生住宅,其內壁裝飾和結構修建,也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的重中之重。也正是這些原因導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畫等一些列藝術的產生。

  建築的威嚴

  埃及美術建築追求體量巨大,雄偉壯觀,由此給人一種至高無上的威嚴感,這一點在金字塔上顯而易見。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蹟之一,其中最為有名的胡夫金字塔,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個國王胡夫統治時期,該建築原高145.5米,底面成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塔身有230萬塊巨石組成,而每塊巨石大小不一,分別重達1.5噸至160噸。而如此宏偉的地理標識,不是大自然的天造地設而是埃及古人們的鬼斧神工。據考證,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動用了10萬人花費了20年時間。由此可見,宗教信仰提供給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是多麼的強大,直至現在人們仍對著幾千年前的奇蹟歎為觀止。由於人們對於太陽神的崇拜,也賦予了金字塔是作為法老起上天的天梯,就是這樣一座天梯又以角錐體呈現,意味著是刺破青天的太陽光芒。如是,在《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

  雕刻的藝術

  作為同樣是為了保證法老永生的方式,除去木乃伊以外,他們還會叫來雕刻家,用堅硬的花崗岩雕刻出國王的頭像,放置在無人可見的墓中,而法老也藉助雕像得以長存。在保留帶來的歷代國王雕像中,我們可以看出,雕刻家們並沒有選擇以精雕細琢的方式去一一展現法老們的五官細節,他們在意的只有最基礎的東西,而其次的細節皆被忽略。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來,這些頭像並不乏美感,雖然有著幾何圖形的刻板影子,但又不僅僅是停留在原始幾何的生硬,依舊形象動人。當時的埃及雕刻家將對於自然的觀察跟總體的勻稱相協調,兼顧平衡,使得天平的'兩端得以均衡,而使得在肖像中向我們展現出了其古老悠久而又真實生動。

  對於自然幾何的深刻把控,使得我們能夠欣賞到當時生動有趣的埃及壁畫和浮雕,在當時,人們並不理解透視,以至於在他們的筆下呈現出的壁畫讓我們第一眼難以理解,但在那時,繪畫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具有審美價值,而是為了另一種目的的服務,藝術家們以儘可能的把他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保留下來目的,好不好看不是關鍵,完不完整才是他們秉持著的原則。這些壁畫,看似不符合視覺邏輯,如同兒童繪製一般,但實際上,他們在繪製過程中有著他們所堅持著的嚴格規則。無論是描述哪一樣事物,他們都是從其最具特性的角度去記錄。而正面律便是最能概括這一藝術特色的規律,以這種方式來表現人體,能夠最大程度上地將人體的所有重要的東西都展現出來,而遵循這規律原因也是為了奉獻給死者一個完整的軀體。

  除此之外,在埃及壁畫表現中,術家想表達的也不僅僅是其對於事件的描述和人物的外形,在繪製過程中,在繪製過程中,也要傳達出這幅畫中人物的意義,會透過刻意地放大重要人物或是將重要人物展現在畫面視覺的中心位來體現人物地位的尊貴。

  永恆的藝術

  埃及藝術最偉大的特色之處,就在於在他的建築,雕像,壁畫等一切藝術品中能夠延續著統一法則,在每一個領域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一以貫之,從而形成屬於其自己民族的民族風格,形成永恆的藝術,永恆的風格。

讀《藝術的故事》有感3

  《藝術家的故事》這本書適合我們這樣的青少年或是兒童閱讀的書,這本事是由48個故事組成的,一共為7個章節,分別是“喜劇巨星”卓別林,雕塑大師羅丹,“印象派化的始祖”莫奈,全能天才達芬奇,詠唱生命之歌的柴可夫斯基,與命運抗爭的強者貝多芬,還有音樂使者莫扎特。這幾個題目鮮明的告訴我們它寫的是關於一些名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前言還告訴了我們這些故事是在21世紀發生的,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紀,少年兒童是未來的主人,在他們兒時所形成的興趣、愛好、志向將印證在他們未來的一生。

  現在我們大家也都發現了,大多數的家長都在採用填鴨似的教育方法,給孩子們造成了極大的痛苦,正如一頭不想喝水的牛,人們總想用蠻力把它的頭按到水中喝水……。這倒不如用講故事的方法教育孩子,有人認為閱讀名人做事是成年人的事,其實對一個很多方面已經定型的成年人來說,這隻能算是錦上添花而少年兒童具有天然的可塑性,他們每閱讀一個名人故事,就會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進行一次雕塑,就像在他們不斷升級的硬體中增添了一個又一個優秀的軟體……。

  這本書很適合青少年或兒童閱讀,因為這裡的48個故事能影響孩子的一生。你還在等什麼,快來看吧!

【讀《藝術的故事》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