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國學> 國學觀後感

國學觀後感

國學觀後感(15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國學觀後感1

  就在今天,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這部影片。透過這部影片,我受益匪淺,不僅得到了很多知識,而且發現了自己的部分問題,更瞭解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首先,在這部影片的第一部分“我愛記詩詞”,我就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大毛病——古詩詞積累的太少。雖說偶爾能答上來幾個,但會得還是少之又少。在這種時候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平日裡總是順著自己的性子看些自己喜歡的書,對像古詩詞這種我不感興趣的書,我總是碰也不碰。唉,我的閱讀性還要更廣泛才行啊!

  然後,在第二部分“名家對對碰”中,我則汲取了很多知識。例如“乾坤的意思是天地”“宇宙的宇的意思是空間”“規矩的意思分別是圓規和距尺”……它讓我瞭解到了很多以前聽都沒聽過的知識。

  還有最後一關“美德大考驗”。這一關事實上是讓我獲益最大的。因為它交給我了怎樣做人。它教給我誠信是立身之本,教給我要樂於助人,教給我做任何事都要有禮貌,還教給我禮儀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

  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難得能看到這種富含人生哲理而又不失風趣的影片,我期待著這種影片越來越多,更期待著能像小名士一樣做到“仁、義、禮、智、信”的人越來越多!

國學觀後感2

  今天我看了《國學小名士》。那些選手們都知識豐富、精神飽滿,表現也很好。

  《國學小名士》有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這個環節是選手們根據提示的關鍵詞背出相應的詩詞。第二環節是名師對對碰,這個環節是由三位小朋友扮演一些名人,選手選一位“名人”,那個“名人”問選手一個問題,答對加分,答錯扣掉相應分數。第三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這個環節是在一些選手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一些道德考驗。

  我最喜歡的環節是美德大考驗,因為這個環節中有許多我們經常遇到卻不知道怎麼解決的事。比如考試時旁邊的同學趁老師不在向我們要答案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從美德大考驗中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暫時不要理他,因為考試時幫他就是害他,等考試結束時再幫助他解決疑難問題。

  從《國學小名士》中我不僅感受到了選手們的詩詞積累的多,還知道了一些沒學過的詩詞,而且知道了要善良、要幫助別人,但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確定幫不幫。

  《國學小名士》能讓我們增長知識,學到道理,是一個很好的節目。我很喜歡!

國學觀後感3

  古詩是什麼?要讓兒時的我來說,那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難以理解的句子。而這些難以理解的句子,在考卷上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在低年級時,背古詩對我來說是最複雜不過的了,背個詩簡直比登天還難吶!可當我今天看了《國學小名士》後,我看到各位哥哥姐姐們那脫口而出的背詩速度,實在讓我驚呆了!他們口中那一句句優美的古詩,都是祖先留下的財產,這一份份財產,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燦爛文化的啟明燈,照亮了我們對古詩熱愛的激情。

  可是自從有了電腦、手機這些高科技的東西后,大家有什麼問題就會使用它們查詢,可以搜到很多的滿意答覆。正是因為如此,大家才變得很少去透過書籍查詢資料。那就更沒有多少人會去在意故事詞了。

  我透過看《國學小名士》對古詩詞加深了理解。古詩詞已不再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了,古詩詞是每個中國人必須瞭解的文化,古詩詞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也包含了我們祖先的智慧。

  中國,隨著時間的流逝,語言也發生了多次的變化,從古人說的文言文到現在說的白話文,文言文現在也成了學習的一種,它們都被挖掘了新的價值,這種價值是無價的。

  我對《國學小名士》裡的哥哥姐姐們都讚不絕口,我要向他們學習,多積累古詩詞,多瞭解祖國文化,多看些好書,多儲存有用的知識。

  同學們,讓我們向祖國的璀璨文化走去吧!讓我們向古詩詞的方向前進吧!

國學觀後感4

  最近這幾天,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

  這個節目裡參賽者的表現讓我十分敬佩,因為他們能背出那麼多的詩句,還知道很多歷史典故,都可以稱為“國學小百科”了。再加上他們說的詩句,有的我連聽都沒聽過,所以我更加敬佩他們了。幾位扮演小古人的小同學也十分有趣,經常逗得我捧腹大笑。

  令我記憶最深的便是美德大考驗這個關卡了——

  我從這一關學到了好多道理。

  有一期考驗的是大家禮讓的美德,吃飯上菜的時候故意沒有按人數上大蝦,而是少上了一隻大蝦,看大家怎麼做。

  果然大家中了圈套——都沒有做到禮讓,雖然他們沒有人讓出自己的大蝦,但是他們在吃飯的時也都彬彬有禮的,我就總是做不到。

  在家裡數我的年齡最小,大人們也都不和我計較,像吃大蝦這樣的事,基本上是想吃多少吃多少,從沒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妥之處,想吃啥就吃啥,也從來沒有想過給別人倒水、夾菜等等。

  在學校裡的時候,同學們雖然都年齡差不了多少,可是有時候也沒有做到相互之間禮讓,有的時候還會和別人吵架。現在想想這也是很不對的,不管對家人,還是朋友,應該講禮貌,不能和別人爭爭搶搶,要做到謙讓,這才是中華美德啊!

  中國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我不可能一下子都學會,可是我要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的嚴格要求自己,爭取也做一位“國學小名士”!讓我們攜起手來,弘揚傳統文化,樹立美好品行!

國學觀後感5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生必背的,可對於我們來說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兩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國學小名士》,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國學小名士電視誦讀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讓青少年透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經典誦讀》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後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倍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我要多看書讀報,來豐富我的知識。看完後我有了深刻的領悟:應未雨綢繆――我無論做何事都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希望讓我們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她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精神的化身。

國學觀後感6

  經典,是醇香的美酒,隨時光的醞釀逐漸散發出李白的豪邁,陸游的矜持與李清照唯美的惆悵。經典,是參天古木,雖然那一道道被歲月所割的溝壑中,充滿風霜雨雪,但枝頭所孕育的卻是時代中最有希望的少年。經典,是無形的',它與國人的鮮血所交融,同音符般在血脈中流淌、沸騰。俗話說:“無巧不成書”,今日有幸觀看《國學小名士》,它似一隻潔白的飛鴿,引領著我來到純潔的淨土,用國學滋潤了我乾癟的心靈,激起了我學習國學的熱情與渴望,立下努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標。《國學小名士》流程簡單,規則明瞭,卻使選手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踐行傳統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短短30分鐘的影片,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思索著、掂量著,心間久久不能平靜。靜靜的、仔細的,聆聽一條條人生道理,如中國首富李嘉誠曾說:“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又如高爾基說:“走正直誠信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他們的語言彙集成一滴水穿過我的軀體,用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沖淡了我心頭上那片迷茫,滴入心湖裡,漾起一圈圈漣漪。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洶湧江水淘盡黃沙萬里,流露的是燦爛星辰。澎湃的時光之流,吞噬了意志與感情,可水底間永駐的卻是浩渺銀河般的中華文明。

國學觀後感7

  每天早上起床就是看《百家講壇》,今天聽的是喻大華教授評說《嘉慶王朝(五)——洪亮吉大案》當把洪亮吉流放新疆後,地方上發生了一場罕見大旱,先是老百姓拜神祈雨,後來各級官員向天求雨,大到極致的官員也沒有用,無奈皇上只好親自向天祈雨還是沒用。實在沒有辦法,想到了大赦天下,仍然仍然是滴雨不下。於是嘉慶想到了洪亮吉,在他親自含淚寫完詔書(相當於自我檢討,嘉慶覺得委屈所以流淚)後,一場大雨傾盆而下。

  這是迷信嗎?應該說不是,因為從老百姓到當官的祈雨應該是過了很久的時間,從時間上來說,也許本來就是到了該降雨的時候,再者嘉慶本身就有點心虛,如果說他對洪亮吉不是心存不安,他不會覺得自己應該受到懲罰,他作為一國之君能夠自我檢討非常不容易,在他內心深處其實早就知道自己錯了,只是一直不願意承認,直到這場大旱讓他把這份內疚顯露無遺。

  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這個底線就是牽制自己的行為,甚至也會讓自己倍受折磨,當自己無法逾越自己的時候,就會產生一些恐懼,於是就會用一些行為救贖自己。於是人的信仰便產生了,不斷的用一些行為來救贖,只求自己問心無愧。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沒有了這種種的自我約束,內心沒有一種道德的天平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全靠著所謂的法律法規來制約,約稱“樹無皮則無命,人無臉則無敵”,那麼,後果無法想象,而一個人真的什麼都不在乎了,活著還有意義嗎?

國學觀後感8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正是《國學小名士》的口號,當然,也是作為中華兒女需要做到的。

  就在這幾天,我觀看了齊魯網少兒頻道《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也正是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且不說複賽怎樣怎樣,就看總決賽場上的選手知識是多麼的淵博、思維是多麼的敏捷、反應時多麼的靈敏,就憑這一點,我們就就應向他們學習。

  還有就是總決賽第一個環節的第一題:用帶有家、國的詩詞來回答。這是我想到了一幅對聯,上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只有我們不斷地去關注自己的國家,少年強才國強,我覺得這才恰恰是舉辦這個《國學小名士》這種比賽的好處所在。因此呢,這兩個字在中國詩詞當中能夠講,無窮無盡的在表達著。

  再就是第二題:用帶有親、情的詩詞來回答。那麼我覺得這詩詞中的親情在我們流傳的過程中,起了一種給我們民族世世代代感情教育的作用,它使我們的情感受到了陶冶、得到了昇華。再看最後,在十二位“國學精英”中,總冠軍誕生了!她,就是劉康寧!

  透過觀看,千古美文的神韻,華夏禮儀的儒雅,彷彿在這次比賽中悠然再現。在朗朗的誦讀聲中,不僅僅讓我瞭解了歷史、體味了人生、豐富了知識,更主要的是讓我喜歡上了傳統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懂得了如何來做一個新時代的美德少年!

國學觀後感9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而國學,是我們中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首屆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中,我為每一位選手的精彩表現所折服,他們對古代詩詞的領悟和運用,讓我羨慕不已。他們對古典知識的瞭解,肯定也是閱讀過大量的書籍,掌握了很多的知識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他們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昔日的刻苦努力。對比之下,我感到很慚愧,因為我有很多寶貴的時間,都是在玩鬧和嬉戲中度過了。

  透過觀看這次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讓我深刻的認識到,國學經典,傳承的美德,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健康的成長。《弟子規》、《論語》、《三字經》,這些寶貴的古代文化都在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懂規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譽。書裡的內容,都是教導我們向善,教導我們在生活中做人的道理。現在的我們,幾乎都是家裡的寶貝,在家都是被父母寵著,做著現代版的小皇帝。可是,我們有去想過孝敬我們的父母嗎?有替別人著想過嗎?甚至連分享的美德都做不到吧?

  學習國學,學習中華民族文化,我們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要學以致用,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積極的加入到國學的行列中,弘揚民族文化,讓我們每個人都誠摯有愛,活力充沛,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和諧富強!

國學觀後感10

  國學,是我們中國的特色。而“國學小名士”就是一個讓我們親近國學的機會。“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就是它的主題。

  “誦讀經典”就是要多誦讀古詩文,從中體會其中的含義,還可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上。“漫卷詩書喜欲狂”讓我們體會到了開心,“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讓我們學會了珍惜時間。我們就是在誦讀古詩文中提高寫作水平,提高閱讀能力的。

  “傳承美德”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發揚美好品德。我們中國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可現在,碰瓷、詐騙、貪汙、搶劫比比皆是,讓我覺得非常痛心。其實,我們隨時都可以幫助別人,弘揚美德。比如說在公車上給老人讓位,攙扶老人過馬路,撿到失物歸還原主等。特別是要文明對待外國人,不要因為自己的不良行為給祖國丟了臉。

  “知行合一”就是自己知道的要與自己做到的一致。比如說在考試的時候,別人問你答案,你明知道不能告訴他答案,卻還是告訴了他。這是典型的知行沒有合一,這是不對的。

  “學以致用”就是學過的東西,要用上。如果學過的東西沒用上,那我們學的東西有什麼用呢?只有學到的東西學以致用,它才是有意義的。

  我覺得我們應該親近國學,學習國學,發揚國學,應用國學,感受國學之美。

國學觀後感11

  國學,我們對於這個詞,可能並不陌生,但這並不表明你熟知它。看過《國學小名士》這個比賽,我真正瞭解了國學的博大精深。這個週末,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的總決賽。裡面的哥哥姐姐都十分厲害,個個都熟讀經詩,你說上句,他們立刻就能說出下句,真是熟能生巧啊。

  第一個環節,初露鋒芒。以國家為主題,詩句中必須有“國家”二字。他們都堅持了二十多輪,要是我,恐怕連第一關都過不去。第二組,以親情為主題,句子中須有“親情”二字。他們同樣優秀,也堅持了二十多輪。

  第二個環節,舞文弄墨。幾個提示後,幾位哥哥按下搶答器開始搶答,這些讓我根本聽不懂的題目,對他們卻是小菜一碟,令我十分佩服,佩服。

  第三個環節,棋逢對手。回答成功一個題,即可下一次棋,題與棋可謂是雙重考驗,想贏得這場比賽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第四個環節,冠亞對決。誰是冠軍,誰是亞軍,就要從這場比賽知曉了。先由評委說出上聯,兩位姐姐對出下聯。這上聯對出下聯可是十分困難,正如評委所說,對好則天衣無縫,對不好,那就只能出局了。如果換作我,肯定一關都過不去。

  看了這次比賽,我意識到與優秀選手之間的差距。

  我堅持每天讀一篇好文章,背誦一首詩歌,從小事做起。

國學觀後感12

  在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但到底何為國學呢?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

  其實,國學就是中國自己本土發生的,有著中國特色的許多學問,這些學問不是在中西文化溝通以後才產生出來的,而是在東西文化溝通前就已經存在的中國文明與中國學問。19世紀末以來,隨著西學的衝擊和刺激,為了有別於西學,才提出了“國學”這個概念。

  國學,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更是一種起源於原始太初而傳承於歷史現實的正在繼續的中正文明、和諧文化,是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是中華兒女的血脈、精神和靈魂,是中國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國學,是治國平天下之學。修齊治平,是真正中國文化的核心追求,很能完整地表達國學的精神,表達中國文化的特點與內涵!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觀後感13

  今年寒假,我觀看了山東省第三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節目。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喜歡較真、喜歡的發問的大哥哥。他熱愛傳統文化、博聞強識、豪氣十足。在國學小名士的舞臺上,他勇敢展露個性,盡顯少年朝氣,他就是來自臨沂市費縣一中高三二十二班的朱博遠。他的座右銘:“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使我感觸很深。

  透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這句話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句話也使我明白了: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也就是說,“淡泊”、“寧靜”不是求清靜,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透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 透過觀看山東省第三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節目,從中讓我學到了很多國學知識,使我受益匪淺。“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個大賽的主題也在各個參賽選手身上體現了出來。

  透過觀看這個節目讓我知道了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國學的知識,繼承併發揚國學,讓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就像決賽中第二環節“學以致用”的題目:“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我也要以這些大哥哥、大姐姐為榜樣,努力學習國學知識,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國學觀後感14

  回眸歷史,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年的洗禮,它承載的文化,就像夜空中的流星,給人們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在這個高科技發達的21世紀,大快人心的手機和電腦已經使人們淡忘了古典詩詞的韻律美和境界美。所以,為了讓歷史不斷線,為了使傳統經典中的知識和精神更好的傳承,我省舉辦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比賽。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每天都是同樣的開頭,每天都有意外的收穫和驚喜我是一名初中生,很享受詩詞朗誦,享受其中的韻味,享受投入其中的感情。可以說,雖然我不是一位古典美女,但我對經典的古詩文非常喜愛,喜歡它的抑揚頓挫,喜歡它的朗朗上口。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四書五經,唐詩宋詞,一字一句都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可是,對於現在的大部分中學生來說,古詩詞就是一些極難理解而又極適合於寫在試卷上的句子。但是,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國學小名士》中的參賽選手用他們稍加思索,便可回答問題的速度真切地告訴我們:古詩詞,是需要理解的。

國學觀後感15

  伴隨著小鳥的歌聲,踏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我早早的來到了學校。為紀念孔子誕辰2562週年,作為孔子理事成員單位,我校特舉辦了“誦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經典誦讀成果展示彙報演出活動。

  同學們透過吟、誦、唱、舞等形式去追尋先賢的足跡。

  我們十分期待這次演出,演員們的動作、眼神、歌聲,都使人情不自禁地鼓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六(1)班同學帶來的快板“信”,她們像是一隻只蝴蝶,拿著快板在風中自由自在地表演。演出接近尾聲,在歌聲、笑聲、掌聲中本次活動拉下了帷幕。

  透過這次活動,我認為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首先要有孝道。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被稱為“固執的小老頭”,他就是謝延信。他不僅孝敬自己的父母,還孝敬岳父岳母,他的妻子去世後,他用自己的雙手支撐這個家。自己每天除了上班,一回到家就做飯、洗衣,給岳父擦身,給岳母燙腳,就這樣堅持了33年。我雖然還小,但為爸爸媽媽做一些小事我還是可以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美好生活,我們又該怎樣來回報他們呢?那就是孝。我想,現階段最大的孝道,應該是努力學習,將來能有出息,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少年智慧,國可興邦。良好的道德品質,豐富廣博的學識,是祖國建設必須的人才。紮根沃土,歷練學識和德行,做美德少年,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是我今後不懈努力的方向!

【國學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