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集錦5篇)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1

  一、試題特點

  試題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考試大綱》中要求“理解”的主幹知識為依託,對《考試大綱》中要求的“五種能力”進行了考查。例如,1、6、10、12題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12題、13題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17、30題透過理解實驗原理,分析和解釋實驗現象,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國考察了識圖能力。

  2、聯絡生產、生活實際,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例如14、23、24、28等題目靈活新穎,使人耳目一新,考查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

  3、重點考查生物學主幹知識,學生覺得學有所用。

  4、試題的難易:試題的難易程度屬中等較難,題目的覆蓋面較寬,重點知識內容的考查、題目的綜合性等都比較合適,有一定的力度,是一份優秀的試題。考查的內容對教學特別是中考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教學中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掌握,不能壓題、猜題,不能做有一定難度的題,更不能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二、考生答題情況結果分析

  考生第一題失分較多,主要原因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礎知識不牢固,基本原理不清楚。審題不細,沒有獲取題幹中的有用資訊,出錯較多,如第一大題失分較多。錯別字、寫不完整的情況比較嚴重,體現在第二題。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2

  期末考試已經落下帷幕,為了更好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特對本次的生物試卷進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績!

  本次試卷共分五個大題,滿分一百分。

  一、試卷總體印象

  本次初一生物期末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部分題目比較靈活,突出考查了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進行思維的能力,內容豐富,難易適中(知識與技能並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評價體系)。與生活聯絡:大多數題與生活緊密相連,如“5.12”汶川大地震獲救者的優勢、食品的保質期、最常見的發燒問題等,可以很高地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是本次試卷的亮點之一。

  二、得失分情況和原因進行分析

  第一大題,單項選擇,共20題,40分。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本題題型較活注重基礎,學生獲得的最高分是38分最低分是6分。失分最多的是9、17、18、20題,初一的學生大部分還沒有擺脫小學學習知識死記硬背的模式,不會自己去學習、分析問題,具體問題如下:1、個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2、學生對較活的題應變能力較差3、不會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4、不會對問題進行分析。

  第二大題,填空題,共七題,20分。也是考察基礎知識以及其運用能力,其中靈活題較多,因此學生在次題失分較多,特別是第五小題的血常規檢驗,學生沒有實踐經驗,有些知識是一知半解,成績不理想。

  第三大題,利用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本題考察的是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對圖文資料的閱讀、分析能力,本題得分情況較好,學生對這樣的型別題也很感興趣。

  第四大題,材料分析題,都是原題,其考察的是學生所掌握的基本試驗技能、實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此題體現了較強的學科專業性,此題的得分率較低,主要是學生對實驗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應用技能相對薄弱,探究活動設計環節還存在問題,看來以後還需要在實驗課上多下功夫。

  第五大題的科學探究題為亮點試題。科學探究是新課程的亮點,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本試題以學生常見的材料、事例入手,考查學生對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科學探究方法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在考查能力,鼓勵學生創新,因此對我們農村的普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失分也較多。

  三、採取措施

  從學生試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與反思

  1、要繼續深入鑽研課標,加強教研,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用新課程理念統領課堂。

  2、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把書本知識與日常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絡,教師認為學生會的學生不一定會,要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使書本知識常識化,寓教於樂,把初中生物課上成學生最喜歡的課。

  3、用一個簡單的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搞清楚每一個步驟,體驗探究過程,至少遇到同類問題可以借鑑。

  4、深入瞭解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瞭解他們的學習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相信透過我們的努力,學生的成績和實踐能力一定回與日俱增!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3

  一、試題結構分析

  (章節知識點)題號分值模組合計分值及所佔比例

  走近細胞22必修ⅰ18分

  組成細胞的分子12

  細胞的基礎結構474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細胞的生命歷程

  基因的本質62必修ⅱ16分

  基因與染色體關係

  遺傳因子的發現82

  基因實變及其他變異92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102

  動物與人體生命活動調節136必修ⅲ16分

  種群與群落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506

  二、測試結果統計分析

  題分選擇題非選擇題

  47484950

  滿分304466

  難度係數

  統計顯示學生失分的原因及主要的典型錯誤有:

  1、基礎知識不牢固,理解不透徹。

  2、概念模糊、推理不明

  如第8題,由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組合型別推斷顯性性狀,考查學生對顯隱性性狀概念的理解以及二者關係在雜交過程的推斷,不少考生由於對顯隱性性狀的概念及二者關係不明確,不能從“無中生有”(即本題的“圓×圓產生皺”後代)悟出“有”(即本題的“皺”)在親代為隱藏的性狀即隱性從而得出其相對性狀即為顯性(即本題的“圓”)。

  3、審題不清,隨意答題

  4、專業術語不專,答題不準確

  如第50題第(3)小題應答“逐級減少”而很多考生都寫成“逐漸減少”“減小”“變小”或“越來越少”等等。又如第49題第(1)小題應寫“等位基因”而不少同學只寫“基因”、還有的寫“染色體”、“同源染色體”、“遺傳物質”等等。

  三、對今後教學的啟示和建議

  1、面向全體學生加強基礎知識訓練,培養基本技能

  就肥西考區情況分析來看,本次學業水平測試生物試題結構合理,題量適中,難度適宜,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今後教學應圍繞課標,對課程資源中涉及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應強化訓練達到熟練掌握,同時避免只顧少數“尖子生”而進行“深挖洞”,應集中有限精力面向全體學生,以期全面提高學生生物學素養。

  2、把握新課程理念,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讀懂教材,領悟課標要求。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創造條件進行科學實驗,倡導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得出科學結論,這樣不僅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生物學知識的能力,也使學生學而有趣,學而有樂,學而有成,使學生找到成就感,從而主動願意去學。

  3、注重實驗教學,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4、重視圖表、文字、資訊的轉換,正確提練出有價值資訊

  圖文轉換,圖表轉換,表文轉換等資訊轉換類試題在測試題中佔了相當比重,也是近幾年高考中常考查的,平時教學中有針對性加強圖表與文字資訊的轉換訓練,培養學生讀圖、讀表,獲取資訊的能力無疑是必要的。

  5、強化訓練,增強答題用語的專業性

  針對學生會答題但卻往往答不準確、答不到位,甚至答題用語出現科學性錯誤的情況,平時教學與訓練中首先教師課堂用語必須專業準確,其次教學中應有意識地經常強呼叫專業術語回答問題,並經常強化訓練,平時檢測時嚴格要求,寧可矯枉過正也絕不“手軟”送分。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4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質量檢測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試卷題目比較靈活,突出考查了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進行思維的能力,內容豐富,難易適中(知識與技能並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評價體系)。與生活聯絡:大多數題與生活緊密相連,試題共四個大題,現將試題、試卷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一、試題、試卷分析

  第一大題:選擇題,20小題,共20分。題型合理,既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考查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從答題情況來看,出錯率較高的是第7、11,13小題,尤其是第13小題出錯率最高。學生獲得的最高分是17分最低分是6分。初一的學生大部分還沒有擺脫小學學習知識死記硬背的模式,不會自己去學習、分析問題,具體表現在: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對較活的題應變能力較差;不會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不會對問題進行分析。

  第二大題:非選擇題,5個小題,共30分。題量、難易度合適,涉及面廣。既有基礎試題,又有靈活性強的試題。(1)小題知識的掌握較差。(主要是字寫錯)(5)題錯的較多,綜合性強,學生有的理解不透(13)題學生因沒有記住而導致出錯。實驗題難度不大,85%的學生都掌握的不錯、從整體來看,學生對試題中的知識掌握比較好,但同時試題也有一定的不足,如題量比較小,靈活性不強,希望以後注意。

  二、教學反思

  從學生試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值得研究與反思

  1、加強教研。不要繼續深入鑽研課標,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狠抓基礎。把書本知識與日常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絡,教師認為學生會的學生不一定會,要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使書本知識常識化,寓教於樂。

  3、瞭解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瞭解他們的學習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措施:

  今後努力做到:

  1、一定讓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2、教師一定加強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運用知識能力。

  3、抓重點知識、難點知識。一定要講清,落實到位。

  4﹑強化書寫要求。對於關鍵字詞不僅要求記會,記準,更要會寫,寫對。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5

  一、試卷結構及特點

  (一)、試卷結構

  本試卷共分為兩個大題,第一大題:選擇題為單選,20道,每題2分,雙項5道每小題3分;第二大題:填空題,共4道,共45分分。

  (二)、試卷特點

  a.試題內容源於教材,特別注重基礎,各類知識在試題中的分佈基本合理。

  本次考試範圍是必修三的第一章至第三章。鑑於月考時著重考查過神經-體液調節的內容,因此本次考試重點考查免疫調節和植物激素調節的內容。

  b.選擇題相對比較容易,試題內容全部源於教材,只要學生掌握了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能很快的作出正確的選擇;但也有少部分題如:7、8、9、24、25、等題目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識圖分析能力、圖文轉換能力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c.非選擇題部分特別注重考查學生在充分理解生物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d.試題注重對學生攝取資訊能力、分析處理問題能力、實驗分析能力的考查。經分析,歸納其中的優點與不足,現總結如下:

  (一)、試題注重綜合能力以及實驗設計、問題分析能力的考查

  (二)、以基礎知識為主、重視能力的提高

  在本次試題中,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注重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在這份試題中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到開學後所講課本的大部分內容,尤其注重新學習的及高考考綱要求的內容,突出重點,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能很好的測試出來,並且為以後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二、選擇題分析

  綜合比較,針對高於的,教師可以簡單進行綜合總結;對於其他的正答率較低的,進行各個擊破,重點講解。

  <1>、針對高於的進行簡單的綜合總結。

  1.第1題考查的是內環境穩態。內環境的成分、理化性質處於動態平衡。內環境成分指組織液、血漿、淋巴中的成分,理化性質包括溫度、pH等。

  2.第2題考查的是內環境穩態。內環境穩態是相對的,組成成分處於動態平衡之中,理化性質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3.第3題考查的是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路,穩態是相對的處於動態平衡

  4.第5題,生活在水中的單細胞生物可以直接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5.第7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極性運輸。生長素從產生部位到作用部位是進行極性運輸,只能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極性運輸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在尖端由於單側光照會引起橫向運輸,生長素從向光側向背光側轉移。

  6.第8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兩重性。旋轉類題型:旋轉是由於離心力作用會使生長素在尖端發生橫向運輸,從近中軸側移向遠軸側。根對生長素較敏感,遠近軸側稍高濃度生長素會抑制生長,近軸側濃度低促進生長。莖沒有根部敏感稍高濃度更加促進遠軸側生長。

  7.第10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兩重性。生長素兩重性的典型表現:頂端優勢。移植時會損傷主根根尖解除了對側根的抑制。

  9.第12題考查的是動、植物激素的區別。動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內分泌腺分泌,植物沒有內分泌腺,植物激素由某些細胞分泌。激素特點:微量、高效、調控代謝。

  10.第13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極性運輸不受外界因素影響,是細胞膜上的載體特點決定的

  11.第14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兩重性。生長素在胚芽鞘尖端合成,尖端受單側光照發生橫向運輸,向光側少背光側多,生長素分佈不均引起胚芽鞘向光彎曲

  12.第15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兩重性。生長素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幼嫩部位比成熟部位更敏感。

  13.第17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兩重性。生長素兩重性:低濃度能促進生長、促進發芽、防止落花落果,高濃度時能抑制生長、抑制發芽、疏花疏果。

  14.第18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生長素可以促進果實的發育,塗抹未受精的雌蕊柱頭用於培養無子果實。

  15.第19題考查的是其他植物激素生理作用。乙烯能催熟果實;赤黴素促進細胞伸長,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脫落酸抑制細胞分裂,促進也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

  1.第4題考查的是組織液和血漿、淋巴液之間的關係。腳掌磨的水泡、燙傷的泡裡面都是組織液,可以透過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進入血漿和淋巴,水泡消失。

  2.第6題考查B細胞、T細胞相關知識點。二者都由骨髓造血幹細胞分化,只是T細胞轉移到胸腺中繼續發育,B細胞在骨髓中發育。B細胞不能呈遞抗原,二者的遺傳資訊的相同的,都由同一個受精卵分化形成。二者共同參與了病毒的免疫。

  3.第9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作用部位。本題難度係數不大,只是對知識點的考查較細,需學生明確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不同,以及瓊脂塊可以透過生長素的作用,如不能透過,B、C選項都可以,但C選項瓊脂塊收集後有部分繼續向下運輸。

  4.第16題考查的是生長素的產生。果實發育需要生長素,所需要的生長素只要來自發育著的種子。發育較差的種子不能為西瓜提高足夠生長素,導致果實發育不好或不發育。

  5.第22題考查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主要區別,屬於識記題,最主要的差別的二者合成方式不同,一個是植物自身合成,一個是人工合成。

  6.第23題考查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依據植物敏感性不同,可用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

  7.第29題考查反射和反射弧的關係,以及反射的發生需要的條件。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有完整的反射弧,若不給予足夠強度的刺激,不會出現反射活動,二者性質不同,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8.第26題考查神經遞質的作用。神經遞質是一種化學物質,只存在於突觸小泡內,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擴散作用於突觸後膜,之後被分解,傳遞方向是單向的。

  9.第27題考查神經衝動的傳遞方向。神經衝動在神經纖維上是雙向傳遞的,在神經元之間是單向的,不能由胞體傳向樹突再傳向軸突。解這道題可以在黑板上畫出簡圖,一目瞭然。

  三、非選擇題分析

  2、本題考查的是免疫方面的內容,涉及的知識點有:體液免疫的過程、免疫應用、二次免疫等。

  採取的辦法: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應注意基礎知識的講解、訓練和應用,強調概念名詞的準確性;加強基礎知識訓練,注重圖形圖示的分析能力培養。鍛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答案:(1)蛋白質或糖蛋白,B淋巴,漿(效應B);

  (2)排斥(排異),T淋巴

  (3)C,B,二次免疫應答反應快而強,記憶B,D。

  3、該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與艾滋病毒有關的增殖和免疫的內容。

  採取的辦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審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準確找出一道題的關鍵字眼,教會學生進行圖表語言和文字語言的轉換。在課堂練習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鍛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會學生正確的做題原則和正確的考試習慣。經常聯絡新舊知識點,溫故知新。

  答案:(1)RNA;

  (2)逆轉錄酶,RNA,蛋白質

  (3)免疫,非細胞生物,原核,抗生素。

  四、教學建議

  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高二的教學一方面應重在對基礎知識的真正理解及初步建構知識體系上,另一方面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相關知識的積累。而所有這些活動都應建立在真正瞭解學生的學情基礎上。所以高二的期末卷在儘量避免陳題的前提下,突出了基礎性,使真正能理解基礎知識和掌握一定基本技能的學生能得高分。總體上看,試卷基本達到了這個目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備課組的校本教研,高二備課組定期組織備課組內的章節內容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討論提出的相關教學措施與方法。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各高二教師要明確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及高考中的要求,並在教學中透過教師的設問或例題等方式進行落實,在必須要加深理解或應用要求的內容要有所拓展。在教材研究的過程中,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從知識角度尋找教學的起始點,並在起點與終點之間架起橋樑。

  2.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已有的基礎進行教學,並與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與交流,教師要明確問題的性質,對於拓展知識面或學生不具備的感性認識的問題,要有明確的材料情境,以加深感性認識,而對於已有知識的延伸並有知識完整性的問題,要有師生之間的活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正確區分不同型別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充分理解相關的概念、原理,並形成清晰的知識框架。在概念、原理的教學中,要注重事實、資料對概念、原理的支撐,同時,要注意事例教學與原理教學之間的關係,要從事例引向原理,並在此過程中進行相關的歸納,同時,將一些解題的方式、方法融入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主動參與的方式、方法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