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秋節> 中秋節習俗的日記

中秋節習俗的日記

關於中秋節習俗的日記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習俗的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秋節習俗的日記1

  今天是中秋節,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先來到姥姥家,我們一起吃了午飯,姥姥給我一個大月餅,裡面有四個蛋黃,很好吃。吃完飯我和哥哥一起去李家村萬達廣場玩童子軍了!

  我們穿上保護服,帶上安全帽,我和哥哥一起上童子軍三層玩,我一點都不害怕,童子軍有鐵環、輪胎、鋼絲、繩子、大網、積木塊組成的各種各樣的關卡,要我們闖關。哥哥後來還上了四層,四層很高,我開始有點害怕沒有上,下次我會試試。今天玩童子軍的孩子特別多。

  晚上,我們一起回奶奶家,爺爺奶奶為我剝好了我愛吃的一碗核桃,一晚石榴。奶奶給我做了豐盛的飯菜。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一家人團團圓圓,很開心!

關於中秋節習俗的日記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關於中秋節習俗的日記3

  中秋節是我喜歡的節日,人們會吃月餅、掛燈籠、燒烤、觀月。

  爺爺奶奶跟我說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民不聊生。人間有個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站在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這時,我插了一句話,說:“爺爺奶奶,古時候不是有十個太陽嗎?為什麼后羿只射下九個太陽呢?”爺爺說:“因為后羿覺得,人間沒有太陽不行啊!”我恍然大悟,爺爺繼續說了起來。後來后羿娶了嫦娥,並把不死藥交給她保管。但是嫦娥吃了不死藥,飛到月亮去了,后羿只能看著月亮懷念她。所以就有了中秋賞月的習俗。

  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中秋節有月餅吃,還可以燒烤,中秋節也很美,我愛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習俗的日記4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關於中秋節習俗的日記5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我最喜歡過中秋,因為可以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一邊聽媽媽講故事。

  不過今年的中秋下雨了,不能賞月,但我們一家人還是坐在一起吃月餅。記得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一起賞月,那天的月亮圓的像一面銅鏡,高高的懸掛在夜空中,照得那個夜晚很美麗。“你看那月亮裡面有一個身影在浮動,媽媽告訴我說,”那就是傳說中的嫦娥,她是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以中秋節是用來表示團員和祝福思念遠方的親人,希望他們能夠幸福快樂,我點了點頭,終於理解了中秋節的意義了。

【中秋節習俗的日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