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規劃及測評> 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

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

實用的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四篇

  光陰如水,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我們又將迎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先來制定一份職業規劃吧。但是你知道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1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二學生,就讀於河南財經學院,是財政金融學院20xx級金融一班的一名學生。本學期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結業論文要求寫一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為了做好這份規劃書,我認真分析了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等各個方面,另外利用學校提供的北森職業測評軟體認真的做了測評,並得到較為可信的測評報告。本規劃書就是依據測評報告結果並結和自己個人分析的做出的。

  一、自我評估

  本人興趣廣泛,尤其愛好音樂,讀書,喜歡鑽研。性格偏內向、不擅言談。但為人誠實,做事認真,不怕困難,敢於拼搏,積極進取。具備從事精細工作的耐心。樂於幫助他人,朋友不多但個個真誠,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也願意為了夢想而努力奮鬥。

  二、金融行業未來發展評價

  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和證券業,屬於經營貨幣和資本業務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具有較好變現能力和流動性,屬於高人民幣資產的行業,人民幣升值將吸引國際資金大量流入,對金融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各個研究機構也從行業中觀角度闡述了看好行業的發展前景。

  三、職業的選擇

  金融學專業,就業面比較廣。較主要的有三個型別:從商、從政、學術。對我個人而言,我選擇從事商業經營的職業方向。將來就業可以是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非金融企業(主要是作財務和投融資分析)。

  四、職業生涯規劃方案:

  大學在校期間的學習任務規劃:

  1,總的規劃:透過大學的學習,努力學好自身專業知識,掌握必要經營管理技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強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在寒暑假期間參加短期社會工作,至少賺夠自己的生活所須。積累自己的人脈,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企業領導能力。總結出適合當代中國國情的創業方向。

  2,具體規劃方案:

  20xx-2008學年第二學期:

  1,四月份:考取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

  2,六月份:考取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證書。

  20xx-2009學年第一學期:

  1,十二月份:考取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證書。

  20xx-2009學年第二學期:

  1,考取金融專業英語資格證書。

  2,複習備戰明年的研究生考試。

  20xx-2010學年:

  1,全力備考,心無旁騖。

  畢業後的職業生涯規劃:

  這五年主要是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領導能力,資金儲備。

  職務目標:從企業的一般職員到企業部門經理(理想中是外資或合資企業)。

  ·能力目標:熟練處理本職務工作,工作業績在同級同事中居於突出地位;熟悉外資企業運作機制及企業文化,能與公司上層進行無阻礙地溝通。鍛鍊自己的領導能力,並且積累自己的人脈、金脈、知脈。

  ·經濟目標:五年年薪平均5萬以上。

  20xx年以後規劃:

  職務目標:創業。

  能力目標: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講水平,具備組織、領導一個團隊的能力;與相關公司決策層有一定的溝通;具備應付突發事件的心理素質和能力;有廣泛的社交範圍,在業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經濟目標:年薪10萬以上。

  五、成功標準:

  我的成功標準:一個人樹立了積極向上的目標,經過了努力奮鬥,有了正面的收穫,就是成功。

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2

  “90後”大學生是今大學生主體,其就業問題是社會、學校、家長關注的焦點。90後大學生有著顯著的特點,在行為、感情、思維、認知等方面追求自我實現,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樂於接受、追求新生事物理想,但與現實有較強的衝突,在職業理想、目標、規劃、學習動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本研究對南通高校大學生職業理想目標情況調查,分析其原因並提出相應對策,為大學生職業輔導提供理論基礎。

  一、大學生職業理想、目標規劃定位的特點

  1.對理想和職業理想目標的定位

  目標是職業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著職業價值和職業行為。從調查結果看不同年級學生對理想有較高的認識,達到90%以上,但個體職業理想目標確立程度不高,不同年級之間略有差異,與大學生學生認識能力,對職業的感性、理性的認識,以及師長的引導、傳道、解惑,朋輩的幫助及其他教育途徑的促進有關。大四學生職業目標高於其他年級,這與將走出校門,對就業的認識加深有關。在期待的職業傾向方面,各年級學生都期許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比例達到50%以上,同時希望得到工作穩定和高收入的回報,並希望能實現自身價值。

  2.對學習的態度和學習動力狀況調查

  明確理想、職業目標和職業規劃有助於尋找自我最佳人生位置,激發個體進取的內在動力。調查發現高年級學生傾向於努力學習,但高年級學生特別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比例高達23.44%。在學習動力因素方面,大學四年級學生學習動力來源於找到好工作的比例達到78.13%,低年級學生也到50%及以上,反映出各年級學生功利的心理特點。調查還發現當前大學生對科學研究的熱情較低。

  3.對未來職業的發展和職業儲備狀況

  大學階段,培養職業綜合素質,進行職業儲備是大學生主要任務。從調查情況看,學習方面,低年級熱情明顯高於大四學生,但總體需要程度依然較低。在積累人脈方面,高年級需求程度高於低年級。在發展興趣能力方面,低年級學生需求比例明顯高於高年級學生,這與低年級學生自身能力有關。在積累社會經驗方面,各年級學生需求相差不大,有積極積累社會經驗的期望。在職業儲備方面,學生普遍認為希望獲得社會閱歷、學識能力,特別是低年級大學生。對於資金、人脈等方面需求高年級學生高於低年級學生。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大多數學生普遍認為應該靠自己,其中低年級希望值高於高年級學生。整體也期望依賴父母,其次親戚朋友。

  二、影響大學生職業理想目標及轉換的主客觀因素分析

  1.基礎教育功利化,學生目標易模糊

  當前基礎教育開展素質教育,但缺失理想信念教育,特別是中學教育,使高考呈現出的功利化色彩。進入大學前期,理想不能完全與現實匹配,大學新生易出現理想迷茫模糊。其次,大學新生從基礎教育教師的指揮棒下的受眾者變為自己的指揮棒,角色迅速轉換使得學生不能立刻適應。第三,大學生自我認知能力不高,社會自我與生理自我不協調發展,從而表現出對職業理想信念的模糊。

  2.大學生自我教育欠缺,學習動力不足

  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但當前大學生,自我認知、教育能力薄弱,適應能力差,引起學習、人際交往不適應大學生活,不能構建起明確的自我認知,自我定位。理想的失落和學習的迫不得已,加劇學生苦惱,缺乏自信心,造成情緒波動,注意力渙散,對前途擔心[1]。此外,高校偏重於灌輸說教,學生封閉在“象牙塔”裡,忽略了發揮自我主體性作用。在素質培養方面,對學生積極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不夠,大學生對自我教育的意義認識不深,出現潛在自我、現實自我、理想自我,三者不能協調轉化,引起大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3.競爭環境不和諧,衍生功利性思想

  當前就業壓力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某些崗位夾帶一些利益關係的選擇,此生態環境的影響在社會被或多或少誇大,並在大學生中傳播,造成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易挫傷,助長厭學風、關係風蔓延。在此影響下一部分大學把學習目的定位成個人利益的實現,偏重於個人,過多關注個人利益得失,而缺少思考集體和他人利益,出現個人事業心強與社會責任感弱的錯位。在學習方向上體現目標偏離,學習動機狹窄[2]。另外,部分學生過多地投身於各種活動,片面追求在組織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上有更大收穫。

  4.理想職業教育環節薄弱,定位不明確

  目前高校理想教育定位不夠明確,對職業道德、職業理想的重要意義強調不夠。在教育過程中,高校過分依賴於輔導員。在日常煩瑣的事務中,輔導員缺少精力去深入研究相關職業規劃教育理論,即使其他渠道也往往強調、灌輸既定的規範知識,忽視對大學生獨立思考、判斷能力與行為習慣的'培養與教育。在職業規劃教育方面,課程缺乏系統性,落實不到位,學校往往根據要求開展幾場模擬招聘會、組織幾場就業講座、宣傳就業政策、發傳單等形式草草完成,因此對大學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和推薦工作實際效果並不樂觀,沒有達到預期目標[3]。

  三、引導“90後”大學樹立理想、規劃職業目標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1.把握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黃金期,科學化引導

  職業理想教育是進行科學、合理職業生涯設計的動力因素。大學初期,是學生自主意識逐漸加強,學著擺脫對老師、家長等長輩過多地依賴,嘗試獨立面向社會,自主處理問題的學習期。因此,職業理想教育應抓住大學生思想、意識交替的黃金時期,引導大學正確認知自我,分析自我,結合大學生開始接觸社會的經歷,對其進行系統化、科學化分析,讓學生主動、理性地探索職業理想,進行職業規劃。隨著大學生自我認識提高,知識儲備的增加、能力的增強、接觸社會的增多,對社會人才需求的瞭解、對理想職業規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引導學生做什麼,怎麼做,從而達到主客觀與社會實際有機統一。

  2.創新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教學方式,知行合一

  在教育過程中,施教者要積極參考學習借鑑國內外職業教育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教學有章,教法無形,擺脫空洞說教、教條式灌輸。教育是理論與實踐統一併昇華的動態過程,一方面,增加教師與學生的多方面、多層次互動,實現師生教育雙主體化;另一方面,多給學生提供磨鍊和體驗的情境機會,創造實際的或重複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並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這是學生不可替代的、自發產生向上延伸的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過程[4]。

  3.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針對性,有的放矢

  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為自己的成才和發展訂立的心理契約,對未來美好的承諾[5]。教育者需要引導大學生從感性的職業規劃認識上升到理性規劃行為。首先,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年級進行層次分類輔導,遵循其職業理想的發展和調整過程的規律性,進行職業世界再認知,職業自我再認知。其次結合大學生性格、能力、興趣、知識儲備、人格、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運用弗蘭克·帕森斯“特徵-因素”理論、霍蘭德型別理論等理論,進行針對性輔導,使大學生正確認知自我,評價自我、發現自我潛能、特點、優勢,弱勢。第三,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並不斷實施。

  4.把握大學生理想信念動機引導,提高學習動力

  動機是動力的來源,不同的動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如思維方式,心理因素,熱情、持久力等方面。崇高的理想,正確的理想價值觀,有利於大學生在學業上奮發圖強、鍥而不捨,在事業上刻苦勤奮、追求卓越。反之,雖然只能保持一時的熱誠,但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容易放棄,併為自己的不成功找藉口。動機教育是長期的過程,受教育學生動力往往會出現思想行動不一致及反覆的過程,所以要持續不斷地把理想教育深入到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環節中,使學生在心靈有觸動,真正入耳、入心,並轉化為實際行動。社會是複雜的,也會隨之變化,只有在正確理想目標的指引下,才可以幫助大學生不斷調整自己,保持持續奮鬥的動力。大學生在高尚理想心靈促動下,能自覺將祖國需要和個人利益相結合,把人生的生活理想、職業理想、社會理想有機結合起來,則有利於實現自己的夢想,又利於探索創新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形成良性迴圈,進一步激發學習動力、自覺性與興趣。

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3

  即將就業的在校大學生總會面臨很多就業的問題,他們對於自己的就業方向以及職業規劃很迷茫,這樣很不利於他們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找到合適的工作,那麼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呢?

  很多在校大學生認為只有走出校園,開始工作了,那麼才需要職業規劃。其實最早的職業規劃應該是高考選擇專業甚至文理分班時就確定了。否則的話,選擇了自己不適合的專業,在學校裡或者進入職場後,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精力以及財力成本。而已經進入大學校園,雖然晚了一步,但是比起已經踏入職場的職業人來說又是早很多步,把握時間,確保了自己少走彎路。那麼一般來諮詢職業規劃的學生大概都是遇到了什麼困惑呢?

  原前程無憂校園招聘部與高階客戶部高階經理、 資深大學生職業能力提升教練;曾為包括微軟、IBM、三星、摩托羅拉、騰訊、中移動、奧美、西門子、寶潔、宜家、西安楊森、友邦保險等一系列世界500強及知名企業提供過校園招聘指導與服務的萬學教育ACT職業能力培訓李志強老師就來問我們詳細解答最重要的兩個問題。

  第一, 所就讀的專業自己不感興趣?或者覺得專業就業方向自己不適合?

  那麼進入大學校園,大一學習完基礎課,如果覺得所就讀的專業不適合自己,一般院校大二開學會有一部份名額,有一次轉換專業的機會。但是如果自己沒有拿到這個名額或者過了大二還沒有轉換,那麼既然塵埃落定,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發展方向後,只能在保證自己順利完成自己本專業課程的同時做好準確就業方向的準備工作。現在很多大學生就屬於這個情況。因為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那麼以後畢業就業也很自然不想再從事這個方面的工作。但是職業顧問認為,現在大學生就業困難,求職偏離專業方向競爭力更是比不上專業對口的學生。所以在剩下的兩年時間裡,我們根據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你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職場現實環境因素,根據你的職業傾向以及價值觀確定其最佳的職業發展方向,明確其畢業後適合且能切入的有發展的工作平臺在什麼行業崗位以及包含哪些因素的企業平臺。併為實現這一就業目標規劃好在校行之有效的安排,做好就業準備工作,針對性的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第二, 自己希望往專業相關方向發展,但是就業範圍廣,自己根本不知道切入哪個起點是自己適合的,有發展的?怎麼樣去發展?發展路線是怎麼樣的?

  大學生求職專業相關工作困難,萬學ACT李志強老師認為,表現在一方面是不清楚自己適合切入哪個起點有發展;另外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能力在什麼位置,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因為現在大學教育注重專業知識的教導,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對職場要求以及背景內容不能系統化的瞭解,和市場需求脫離實際,當然這個是學生自己無法改變的。那麼無力改變大環境的背景下,自己都必須行動起來,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否則畢業後需要走更多的彎路,浪費更多的的時間精力。

  比如小安的情況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主修企業管理,專業基礎知識涉及到管理學、經濟學、財務學、法學等方面的內容,多而不專。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特點結合主客觀條件以及職場行業崗位相關連性以及發展趨勢作出正確選擇。那麼如果你也是這樣,你需要確定好適合的職業發展路線後,必須規劃好在校就業準備工作,包括知識的再學習以及相關實習活動,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在簡歷面試上進行了相關輔導,為其順利就業發展做好前期準備。

  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因為沒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職場狀況確定自己準確的職業定位和規劃,拿著簡歷與求職書到處求職,希望找到好工作。但是結果是求職困難,就算進去了,也覺得好象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往往做不長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一直在探索自己適合的職業發展之路,和同齡人的差距愈來愈大。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只有到時候屢屢碰壁了才會再想起。

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4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是邁進大學就該認真思考的問題,這對於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強化學習動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學很可能是你最後一次可以將大部分時間用於學習的人生階段,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可以擁有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斷修正自我的成長曆程;更可能是你最後一次能在相對寬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理想環境。如何利用好這樣重要的人生階段呢?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的規劃,這個規劃越早越有價值。

  1、一年級,多參與各種學校組織的活動,多涉獵各個領域,多聽一些講座,順利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過度,特別是心理上的過度,重在體驗各種未知的事物,以便把握自己的性格和興趣所在。

  2、二年級時,須對自己的整個大學、職業生涯都有個整體的規劃了。大學的活動只穩定地參加其中一種,開始廣博地讀書,開始嘗試做兼職。

  3、三年級上學期,可以繼續做兼職,或是擔任學生幹部/或繼續參加大學某一項活動,但這時記得,自己一定要做出點深度,不能維持在淺嘗輒止的水平了。而且,三年級是讀書的最佳時節,心智成熟,思考能力養成,足可以博覽群書。三年級下學期開始準備考研或就業,考研從三年級下學期準備最好,不可過早或過晚;就業最佳準備期就是大三下學期,關於就業的技巧、心態調整等一系列知識此時看最合適。大三下學期時不再過多地參與無關的活動。

  4、大四上學期進入考研的集中複習或就業階段;大四下學期爭取實習機會或試用期,至此大學生生活結束。此時,讀書已經應該成為一種習慣,思考成為我們具備的一項能力了。應該運用大學四年所學知識和累積的社會經驗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

【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