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保險> 財產保險合同

財產保險合同

財產保險合同集合5篇

  在當今社會,人們對合同愈發重視,合同的法律效力與日俱增,簽訂合同能促使雙方規範地承諾和履行合作。那麼合同要怎麼擬定?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財產保險合同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財產保險合同 篇1

  摘 要: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是保險合同有效的必要條件。保險利益制度是保險制度的核心內容,對維持保險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的立法意義以及保險利益的產生方式,同時對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原則的適用問題進行了說明,最後提出了適用於財產合同中保險利益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財產保險合同;保險利益;問題;完善策略

  一、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的立法意義

  (一)投保人應當具有保險利益的法律規定,有助於防止投保人以他人財產進行投保的行為。確定保險利益原則,就限定了投保人僅可以自己的財產及其利益進行投保,有效地保護了社會經濟生活秩序。

  (二)對保險利益存在的要求,有利於防範道德危險的誘發。雖然保險法規定,以欺詐方式騙取保險賠償的,保險人可以拒賠。正是保險利益的存在,確定了保險人給付的範圍,使得投保人實施的這種自害行為所能獲取的賠償與其所喪失的利益相等,從而有效地遏制了這種行為。

  (三)對保險利益存在的要求,有助於限制保險責任範圍。透過確定保險利益的範圍,可以確定保險金額,這樣當保險事故發生後,即可以有利於避免因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不及時救助而導致的損失擴大,又可以做到保險賠償有依據,使保險合同真正發揮其保障作用。

  二、 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原則適用問題

  (一)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界定 在財產保險合同中, 保險利益界定不明確,當前保險法沒有具體闡述財產保險中的保險利益定義。 通常情況下, 財產合同保險中保險利益判斷標準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第一, 從形式上來講, 保險利益主要體現的是利害關係; 第二, 從經濟學角度出發, 保險利益表現的是一種經濟利益; 第三, 從法律角度來看, 保險利益屬於合法利益。

  (二)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轉移 在財產保險法中, 若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沒有保險利益, 那麼保險合同將會失效。 因此, 在簽訂保險合同時, 投保人以及被保險人必須要確保保險利益, 當發生保險事故時, 有助於依據保險利益原則得到相應的賠償。 但在實際司法實踐過程, 即使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沒有訂立相關的保險合同, 保險利益不明確, 但當保險事故發生時, 雙方卻享有保險利益。 按照相關的保險利益原則規定, 財產保險利益能夠進行轉讓, 但是對轉讓時間卻沒有相應的標準規範, 因此導致發生糾紛的機率高。

  三 、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原則適用完善策略

  (一)重新界定財產保險利益定義 首先要界定保險利益的性質, 明確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與財產保險的保險利益, 從而具體分析被保險人或者投保者對保險標的所具有的法律利益關係。對於保險利益範圍而言, 在確定的過程中, 主要的依據有四個: 一是標的物, 二是被保險人, 三是賠償專案, 四是投保人。 在保險合同上, 投保人以及被保險人首先要確認投保財產保險利益, 說明保險利益的合法性。其次, 要掌握保險利益種類以及範圍, 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第一, 財產法律享有者; 第二, 保管者所保管財產; 第三, 佔有者所佔財產; 第四, 股東財產;第五, 合同產生利益; 第六, 經營者對經營事業所期待的利益; 七是財產保險標的其他相關利益。

  (二)完善保險人的保險利益告知義務規定 在保險法中, 保險利益原則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保險合訂立過程中, 對於保險人的保險利益而言, 首先要規定告知義務。 當保險事故發生時, 保險人基於履行告知義務的基礎上可以承擔賠償責任。 在一定程度上, 完善保險人的保險利益。

  (三)強化財產保險利益轉移規定 首先, 要明確保險轉讓定義。 在我國保險法中規定, 只有在完成物權佔有轉移下才能進行標的物轉讓。 在具體標的物轉移過程中, 要以實體利益為核心標準, 明確轉讓定義。 其次, 保險利益轉移手續繁複, 隨著保險標的的轉移, 保險利益也會發生轉移, 為了確保保險人利益, 要及時告知保險人保險利益轉移狀況。 再者, 要掌握保險標的轉讓時間。 標的物在轉移前, 標的物所有人承擔風險。 而標的物發生轉移時, 風險也將會發生轉移, 買受人承擔風險, 因此要明確保險標的轉讓時間。

  四 結語

  保險利益制度是保險制度的核心內容,對於維持保險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現行的財產合同中的保險利益制度,或多或少會有寫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後的實踐和摸索中逐步完善以更好地保證投保人和保險人的正當利益。

  參考文獻:

  [1]任以順,陳夏.論新《保險法》對保險利益範圍的界定[J].金融與經濟.20xx(09).

  [2] 邵祥東.論我國保險法中保險利益規則的完善[J].咸寧學院學報.20xx(08).

  [3] 張曉一.新《保險法》中關於保險標的轉讓問題的研討[J].中國保險.20xx(07).

財產保險合同 篇2

  一、實務中的難題

  在日益複雜的民商事交往中,人們不再是機械地按現有的法律規定來辦事,在很多方面各當事人出於效率、安全等多方面的考慮來選擇一種自認為是最優的方式來進行民商事交往,而這種“最好的方式”或是違反現有法律規定或是現有法律沒有規定。例如在銀行貸款業務中,銀行為了降低貸款風險要求成為財產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這就出現了我國《保險法》上的一個新概念。對這個新概念我們如何看待,下面先介紹實務中的兩個案例。案例一:原告王某就其實際控制使用的一輛貨車向被告某保險公司投保第三者責任險和車輛損失險,保單中約定該貨車行駛證上載明的貨車所有人郭某為被保險人,保單特別約定欄中載明受益人為原告。後原告在駕駛係爭車輛時發生交通事故,遂就第三者責任險及車輛損失險向被告申請理賠,然被告以“財產保險合同中受益人並非保險法上的受益人,保險法意義上的受益人僅限於人身保險合同”、“受益人的保險金請求權是期待權,受益人只有在被保險人死亡後才享有現實的請求權”為由拒絕理賠。案例二:原告上海某暖通裝置有限公司與被告某保險公司簽訂財產保險基本險合同,保險標的為原告的廠房,被保險人為原告,第一受益人係為原告提供房屋抵押貸款的上海某銀行。在“麥莎”颱風期間,原告的涉訴房屋發生了倒塌事故,遂向被告申請理賠,而被告認為該保險合同的第一受益人是上海某銀行,原告無權主張理賠事項。案例一中王某既是投保人也是“受益人”,車主郭某是被保險人。被告某保險公司依照《保險法》認為財產保險合同不存在“受益人”,只有被保險人可以在保險事故發生之後向保險人請求補償。在案例二中,保險公司卻是一種相反的態度,即認可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的正當性,並以此為理由提出原告訴訟主體不適格的辯解。由此可見在保險實務中,銀行貸款與財產保險的繫結、責任險中的受益人等問題已經日益凸顯,但是面對此類糾紛時,我國的《保險法》顯得力不從心。我國《保險法》第22條第3款規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以為受益人。”此處只是規定人身保險合同中有受益人,卻對財產保險合同中是否可以存在受益人未作規定。正是這一缺位,導致人們對財產保險合同中受益人的效力頗有爭議,各地法院在審理“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案件”時結果也相左。我國《保險法》現有的缺位規定使得處於私法領域中原本自由的人們變得不安起來,基於這樣的考慮,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在立法上設定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並對其具體的權利義務加以明確規定。

  二、設立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的學理基礎

  傳統的保險法理論認為人身保險特別是人壽保險,以人身為保險標的,如果不設立保險受益人則可能會出現無人受領保險金的情形,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出現,各國立法上都設定了人身保險受益人。同樣,我們亦會發現財產保險中也有可能出現被保險人死亡的情形,為什麼我們的立法單就人身保險中的此種情形作了立法補救呢?

  (一)受益人的概念和功能

  1.受益人的概念:由上引我國《保險法》第22條第3款規定可知受益人可以是如下三類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和上述兩類人所指定的人(第三人);許多發達國家的立法例以及許多學者都認為受益人是根據保險合同享有保險補償金請求權的人。所以受益人實際上指的就是在保險事故發生之後可以請求保險公司給付補償金的人。我們還要注意到一點,當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未指定第三人時,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自身就是受益人,在此種情況下,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身份是雙重的,而由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指定的第三人在身份上則不具多重性,即他不具備保險合同上的其他身份。為了區別兩種不同身份受益人,我們將受益人分為廣義的受益人和狹義的受益人,狹義受益人即為第三人,而廣義受益人則是包括投保人、被保險人和狹義受益人。在財產保險合同中,一旦保險事故發生,被保險人就享有保險金請求權(實際上就是受益權),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廣義的受益人是廣泛存在於保險合同中的,當然包括財產保險合同,所以本文所探討的受益人只是在學界有爭議的即狹義概念上的受益人。

  2.設定受益人的功能:自海上貿易逐漸發展以來,商業繁榮的背後有著令人擔憂的風險。在此背景下,保險這一“分散風險,消化損失”的“經濟制度”就應運而生了。不妨這樣說,保險制度是一種消極的保值投資,這種投資是為了消化在商業往來中出現的風險。設定受益人就是為了使在危險發生時有人可獲得補償從而達到保值的原初目的。傳統的保險理論認為“誰投保,誰受損,誰獲償”,這是機械地把保險的功能與特定的人相聯絡,而忽視了保險制度的投資保值功能,因而是有侷限性的。在一份保險中,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的主體並非是唯一的,如果簡單地將損失補償原則很狹隘地理解為“誰受損,誰獲償”,則將導致受益人被限定在被保險人之上的錯誤。透過上面的論述,筆者認為設定受益人只是為了損失得到補償,實現保險分擔風險、投資保值的價值。

  (二)受益權的性質和基礎

  1.受益權的性質:受益權指的是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在保險事故發生之後可以向保險人請求支付保險補償金的權利。由此定義觀之,受益權實質上是財產權,因為受益權是透過對他人請求為一定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而享受生活中的利益的權利。財產權較之於人身權的顯著特點是具有相對性和可讓與性。此般特點決定了受益人的選擇物件可以相對寬泛,而非侷限在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之中。理論界對於受益權的理論依據主要有三種解釋:

  (1)雙合同理論,認為存在受益人的合同實質上為兩個合同,其一為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的合同,投保人有一個(受償)期待權,一旦權利得以實現,即成立第二個合同,將此權利轉讓給受益人;

  (2)雙方意圖理論,認為受益人享有受益權是基於保險合同雙方(投保人、被保險人與保險人)的主觀意圖;

  (3)法律創設理論,認為法律認可受益人享有受益權。

  透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上述三種解釋都有內在的缺陷。解釋(1)無法解決受益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欠缺問題,且第二個合同的成立有主觀強加之嫌。解釋(2)的認識與《保險法》中“受益人是由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指定”的規定不符。而解釋(3)則根本避而不答。在傳統的合同理論中,相對性是合同的一個明顯的特徵,即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只是存在於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之間。但是隨著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的出現,傳統理論受到了挑戰,因為該第三人不是訂約當事人卻享有合同上的權利。存在受益人的保險合同其實就是一個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在此類合同中,受益人並不直接參與到合同的訂立過程中去,且受益人只是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指定而與受益人的意思無關;另一方面在受益人的變更過程中亦不需要保險人同意,保險人只是對這一變更作備案而已,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受益權是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單方意志為第三人所創設的財產權。

  2.受益權的學理基礎:第一,意思自治原則。對於作為財產權之一種的受益權,具體由誰享有則是一個可基於權利原初享有者的意思自由而得以處分的結果。很顯然這樣的一種自由處分非但沒有引發道德上的危機,亦充分尊重了合同當事人的自由意志,所以立法上根本沒有必要對受益人的範圍作禁止性規定。前引案例二中,被告的理由是能夠成立的,既然原告與被告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就約定了銀行為受益人,對於這樣的自由意思表示,原告事後卻不承認,顯然是不誠信的表現。第二,商業交往中的安全與效率理論。對於不確定的危險,當事人希望透過參加保險而在保險事故發生後仍可保有保險標的的原有價值,這樣就能夠確保商業交往中的安全與效率。在財產保險中,債權人希望成為債務人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這樣的做法正是債權人希望最大限度地規避商業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因而是符合保險法的宗旨的。雖然對於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已存在債的擔保等制度,但這些制度的前提是債務人的財產是要完好存在的,一旦債務人的財產滅失,這些制度就失去了其被創設的意義。在此種場合下指定債權人為受益人無疑是更好的保護了債權人的權利,也是對交易安全的一種保護。在前引案例一中,原告王某實際佔有保險標的物,由其行使受益權更為合理,也更能體現經濟性、高效性的要求。受益權是一種純獲益權,不以負擔債務為己任,因此難免會被質疑以第三人為受益人是否有轉移資產、逃避債務。這種擔憂其實是多餘的,保險具有射幸性質,對一個不曾確定的財產權利的轉移的行為加上這樣的嫌疑是莫須有的,另外,受益人的指定也決非是毫無限制的,必定要受到特定情形的制約。

  三、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制度的具體建構

  對於作為財產保險合同標的之一的財產,我們主要是為了實現其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因此保險法傳統的理論只認可財產的所有人在保險事故發生後可以向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保險金是有其合理的基礎。也正如我在前一部分所論及的,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我國《保險法》在以後修訂時設定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是必要和可行的。雖然我們認為設立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有著現實的需要和理論的基礎,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到設定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也會帶來一些弊端。例如在車貸險中銀行作為受益人,當保險標的(車輛)出現輕微損壞時由銀行向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保險金,此時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結論是很難讓人接受的,銀行希望成為受益人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貸出款項能夠及時、安全收回,而在上述情形中車輛只是輕微損壞,根本不至於損害到銀行的債權的實現,但是對於車輛的所有人而言這樣的損壞卻可能是致命的。如果在此種情形下還允許銀行成為受益人顯然有違公平和效率的要求。所以我們認為在建構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的時候不能單純地照搬現行《保險法》中有關人身保險合同受益人的規定,而是有所限制的。從上引的案例以及司法實務中的現狀,我們認為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主要存在如下兩類合同中:第一類合同,即以保險標的滅失為保險事故的財產保險合同。保險標的滅失所帶來的損失往往比較大,此時就極有可能造成保險標的的所有人無力償還債務從而危害債權人的利益。為了更好的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應當允許保險標的所有人指定其債權人為受益人。至於排除財產輕微損害狀況的,這主要是因為輕微損害所造成的損失比較小,由所有人本身請求給付更利於損失得到彌補。此類合同的各方面特徵都與人身保險合同有著相似之處,因此在受益人指定、變更以及收益權喪失等方面的具體制度可以參照人身保險合同對受益人的相關規定。第二類合同,即符合保險標的佔有人與所有人分離的情形的合同。在資源有限的現實社會中,我們已經深刻認識到物盡其用的重要性,我們要求物之佔有人積極使用該物。在物之所有人和佔有人分離的情形下,現行《保險法》只是規定所有人可以在保險事故發生之後請求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顯然這對於物的實際佔有人來說這是不合理的。為了調動財產之佔有人的積極性,也為了讓財產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我們認為在此類合同中設立受益人也是必要且合理的。基於這樣的制度設計理念,我們認為此類合同對於受益人的規定應該不同於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的規定。首先,在受益人的指定方面,應當只允許投保人(財產的實際佔有人)指定,且不需要被保險人同意。其次,在受益人的變更方面,根據誰指定誰變更的原則,仍舊是將此權利賦予投保人。最後,關於受益人的其他方面的規定則可以參照人身保險合同對受益人的規定。

  四、結語

  透過以上的論證,筆者認為在特定的財產保險合同中設立受益人是切合社會經濟生活的實際需要的。而我國現行《保險法》對於財產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的缺位規定,不僅落後於世界立法之趨勢,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缺位給審判實務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各地出現的不同判例使得法的統一性和權威性受到了挑戰。每一法律制度的創設都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和理論指導,目前的社會現狀已表明“誰投保,誰受損,誰獲償”的傳統理論已經不能適應了,所以我們應該對原有的理論加以擴大的解釋、並創設新的制度以契合當今社會的現實需要。設立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是符合現代法治和實踐的要求的,同時也是對保險合同受益人制度的完善和補充。

財產保險合同 篇3

  編號:

  委 託 人 (甲 方) :**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代理 人 (乙 方) :

  為促進保險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 保證保險代理行為合法、公正、有序進行,並切實維護甲、乙雙方的 正當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依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及中國保監會關於保險代理的管理規定,甲、乙雙方就保險業務代理 合作事宜協商一致,特訂立本合同:

  一、代理範圍:

  1、保險險種及地域範圍

  險種名稱

  2、代理業務範圍: (1)代理推銷保險產品; (2)代理收取保險費; (3)未經甲方書面委託,乙方對所代理的保險業務無理賠權,亦不得代理甲方簽定訂立任何賠付協議或作出任何形式的賠付承諾。

  二、保費和手續費結算:

  保費和手續費結算:

  1、乙方代理甲方收取保險費,並於出具保單正本三個工作日按 甲方制定的結算程式與甲方結算該業務保險費。

  2、甲方在乙方轉交的保費到帳後五個工作日內,將代理手續費 支付給乙方。

  3、甲方按實際所收保費向乙方以轉帳形式支付代理手續費。各險種代理手續費標準為:

  險種名稱

  代理手續費比例(%)

  三、權利和義務:

  權利和義務:

  1、甲方應對乙方作好《保險法》及保險代理業務相關法規的宣 傳工作,並依據中國保監會的要求,協助乙方有關人員取得相應的資 格證書。

  2、甲方應及時向乙方提供投保單、保險條款、宣傳材料及與代 理業務相關的資料, 並負責對乙方進行包括單證管理在內的保險基礎 知識培訓和實務培訓。

  3、甲方有權對乙方代理的全部保險業務及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和 檢查,乙方須積極主動配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乙方必須在本合同規定的代理業務範圍及代理許可權內為甲方 代理保險業務。超許可權代理須經甲方書面同意,否則造成的一切後果 由乙方承擔法律責任。

  5、乙方不得將其經授權代理的保險業務轉授第三方代理。

  6、乙方應嚴格遵守中國保監會的有關規定並依據甲方制定的各 項保險代理規定、承保規定和操作程式辦理代理業務。

  7、乙方在辦理保險業務時,須使用甲方提供的宣傳資料、條款、 費率、單證及各種表格,未經許可不得隨意修改或翻印甲方的任何文 件和資料。

  8、乙方在代理銷售保險時,應如實向投保人轉告投保宣告事項, 引導投保人依法履行如實告之義務; 向投保人就保險合同條款進行說 明,並對免責條款依法進行“明確說明” 。

  9、乙方應按本合同規定按時將保費及利息劃付給甲方,甲方則 應及時向乙方按比例支付代理手續費。

  10、乙方代理的保險業務如發生保險責任範圍內的損失,乙方有 義務在獲知客戶出險資訊後即時通知甲方。

  11、乙方不得以甲方名義和信用,對外簽定抵押合同或出具擔保 函,不得以甲方出具的保單進行質押活動。

  四、代理期限: 代理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自 年 月 日零時起至 年 月 日二十四時止。但依據本合同的約定,雙方約定解除或依合同規定可單方 解除合同起,代理期限即行終止。

  五、合同的變更和終止:

  合同的變更和終止:

  1、本合同生效後,甲、乙雙方不得擅自變更,如確有特殊原因 需變更時,須雙方同意後,以書面形式變更。

  2、甲、乙雙方可在合同期限內要求終止合同,但必須提前 30 天 通知對方。

  3、乙方在代理保險業務過程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本合同自動 終止: (1)擅自變更保險條款,提高或降低保險費率; (2)在保險代理業務中有欺詐、背信、偽造文書行為; (3)串通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欺騙保險公司; (4)挪用侵佔或貪汙保險費; (5)被保監會收回或吊銷《保險代理人資格證書》或《保險兼 業代理許可證》或《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 ,或者被國家工商行 政管理部門收回或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

  4、若乙方違反中國保監會的有關執業管理規定,甲方有權終止 本合同。

  5、本代理合同終止時,甲、乙雙方應立即開始並在 15 日內結清 一切保險費、代理費及有關帳務,辦理未決賠案、保險單證等檔案的 交換,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6、本代理合同終止後,乙方不得再以甲方的名義從事保險代理 業務。

  六、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

  1、乙方如不按本合同規定繳交保費,甲方有權立即終止本合同, 並收回乙方代收的保險費。

  2、乙方如超出本合同規定的代理範圍開展業務,或在開展業務 過程中違反甲方有關業務規章制度,經甲方制止仍不改正的,甲方有 權立即終止本合同。乙方因此而給甲方造成經濟損失的,甲方有權要 求乙方賠償。

  3、乙方違反本合同的約定,致使甲方因各類表見代理行為而遭 受損失的,甲方有權依法向乙方追償,乙方並應向甲方支付違約金人 民幣 5 萬元。

  七、爭議處理: 爭議處理: 甲、乙雙方之間一切有關本合同項下的爭議應透過協商解決;協 商不成,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八、其他 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未盡事宜,經雙方協商 後補充修訂。

  甲方: 代表: (簽章) 日期:

  乙方:

  代表: (簽章) 日期:

財產保險合同 篇4

  對我國財產保險公司而言,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開發才是其健康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從某種意義上講,產品開發是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的根本,也是業務賴以存在的基礎。而保險合同設計又是產品開發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分析了我國財產保險合同中需要改進之處並提出相應的創新方向。

  一、所需保障範圍和條件可作為附屬保單、批單分別加入

  美國的商業財產保險條款中都是採用附屬保單的形式,即保障範圍和條件是單獨的,需要那一項就採用那一項,然後和其他的附屬保單及一些專門的條件事項組成一個完整的保單。例如按照保險責任來分國分為財產保險基本險、綜合險,相對應的是美國採用基本附屬保單(BasicForm)、責任範圍廣泛的附屬保單(BroadForm)和特殊附屬保單(SpecialForm)。早在美國使用標準火險單時期,就有數以百計與之相配套的附屬保單和批單,以適應不同的保險財產特點和投保人的需要。不同的附屬保單和批單在內容上都與標準火險單相銜接和配套,做到了保險合同格式標準化。例如,標準火險單、普通財產附屬保單、預防通貨膨脹批單與營業中斷附屬保單等都可以合用,避免了各種單證之間的內容重複。標準火險單不能單獨使用,它必須加上適當的附屬保單和批單。現代美國的商業財產保險分為單險種保單和一攬子保單兩大類。商業一攬子保單包括共同的保單宣告事項,條件事項、一份或多份保險責任範圍附屬保單和適用的批單,以及補充的宣告事項和條件事項。上述這些單證之間在內容上仍然相互銜接和配套,如包括建築物和動產保險責任範圍附屬保單、作為承保的損失原因的特殊附屬保單、地震附屬保單、建築商風險保險責任範圍附屬保單、建築物和動產功能價值批單等內容。

  二、加快一攬子保單開發

  現代保險業務出現綜合化趨勢,一攬子保險單能承保不同可保利益的風險。一攬子保險單首先可以給企業的經營活動帶來全面的保障,其次避免了多份保險帶來的巨大的重複成本,比如調查企業的經營和風險狀況周圍的環境風險等等,再次可以給企業和保險公司之間建立長期的友好的關係,對保險公司來說這麼大的客戶是很有吸引力的,並且有利於形成保險公司的品牌效應,透過優質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能夠讓企業信賴自己的保險產品,讓其願意並且專一購買自己的產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攬子綜合保險能夠有較低的保費這是由於成本的降低同時能夠平攤風險,使得整體的賠付率變化幅度不會很大,這也方便保險公司預期風險制定比較合理的保費但是與專業化的保單相比選擇哪一種就要看消費者的偏好,倘若投保人並不需要那麼多功能的保單,而只關注某一方面利益的保障,可能會更偏向與選擇專一功能的保險,另外一攬子保險的保費總額很大,有時候超過企業或個人的承受能力所以,更偏好專一的保險而不是綜合保險。。

  美國財產保險業的私人、商業汽車保險單、房主保險單、企業財產和責任綜合保險單的優點可供我國財產保險開發車險、家庭財產險、企業財產險借鑑。其中私人汽車保險單業除了車損險和責任險,還包括醫療費用給付條款、未保險駕駛人條款,後兩者是目前我國車險保單中空白的。美國的企業財產和責任綜合險基本的保險責任分為:財產保險、責任保險、犯罪保險、鍋爐和機器保險四大部分,除了勞工險、汽車保險、保證保險等特殊險種,其餘的保險範圍可以選擇,即加上適當附屬保單和批單。ISO設計的美國的房主保險單(HO1-8),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承包住宅、其他建築物、動產、額外生活費用支出和房租收入損失;第二部分提供個人責任保險和受害人的醫療費用保險。

  三、擴大保障範圍和增加通用條款

  以美國的火災保險單附屬保單為例。被保險人不願意購買那些保額超過他們的建築物市價的保險,而保險人擔心道德和心理危險因素也不想承保這樣保額的保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的商業財產險中有以下兩種批單可以使用:建築物功能價值批單(FunctionalBuildingValuationEndorsement)和動產功能價值批單(不包括存貨)。這些批單規定損失理算以功能重置成本為基礎。功能重置成本是指用相似的可以履行相同功能但不一定同受損的財產一樣的財產來置換受損財產的成本。

  另外很多企業或組織的動產的價值特別是待售商品的價值會發生巨大的波動(或升或降)。由於普通的財產保險不能對波動的價值提供滿意的保險,投保人或者超額投保支付了過多的保費或者就是不足額投保。申報價值附屬保單和旺季保險限額批單提供瞭解決價值波動問題的方案。在申報價值附屬保單(ValueReportingForm)中,要求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向保險人定期申報投保的營業性動產的價值。如果被保險人申報的價值準確和及時,即使損失發生時的價值大於上次申報給保險人的價值,保險人也會全額賠償損失(受保額和免賠額限制)。旺季批單通常是在簽發保單時附加上去的(也可能在保險期中間加上去),保費是在保額增加的時期按比例收取的。旺季批單適用於那些存貨價值浮動有規律的小型企業。

  財產保險合同有一些國際通用條款,如代位求償權條款、重複保險條款、爭議處理條款等。除前述的共同保險條款之外還應增補如下幾項通行條款:

  被保險人的定義條款。被保險人可以是指名的被保險人及其法定代表。指定被保險人的法定代表為被保險人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在被保險人死亡、精神錯亂或破產情況下保險人拒絕賠償,被保險人的遺產管理人、監護人、財產接管人等屬於法定代表。因此,這些條款很有必要。

  空房條款。當建築物無人居住或未被佔有連續超過一定天數後所發生的損失應予以除外不保。在這種情況下損失機率增加,部分損失容易成為全損。目前只有平安保險公司的家庭財產保險產品中已把它列入責任免除。但這一除外責任同樣適用於我國的企業財產保險。

  保護受押人權益條款。按照可保利益原則,受押人對抵押財產也有可保利益。受押人通常是向抵押人發放購置房地產的貸款,以房地產作為抵押貸款的擔保品。一旦作為擔保品的房地產遭受損失,受押人有可能得不到貸款的償還。保護受押人權益的辦法有多種,如由受押人購買等於其可保利益的保險;或由被保險人(抵押人)把保單轉讓給受押人等。在我國,針對個人購置商品住房,保險公司相繼開辦了抵押商品房保險和住房抵押貸款保證保險險種。在抵押商品房保險中,受押人透過保單上的批註優先取得等於其可保利益的保險賠款權利。事實上,只要在家庭財產保險合同中設定這一條款或批單,就毋須單獨開辦這類抵押商品房保險。如今,企業透過向銀行取得抵押貸款來購置房地產也是屢見不鮮的,比較可行的辦法還是在條款或合同中設定與前述的標準抵押條款類似的條款或批單。

  估價條款。美國的商業財產保險的建築物和動產保險責任範圍附屬保單中的估價條款仍規定保險財產價值估價是以實際價值為基礎,但也規定了一些例外,如損失2500美元以下的建築物、已出售但尚未交貨的存貨。玻璃、裝修。重要檔案和記錄等。

  鑑定(公估)條款。當被保險人和保險人對財產的估價或賠款金額髮生爭議時,就要使用鑑定(公估)條款。鑑定類似於仲裁程式,規定鑑定條款的目的是減少訴訟。

  四、建立類似ISO、AAIS的行業服務協會促進保單標準化

  我國財產產品開發的一個瓶頸就是缺乏準確、可分析的資料庫。這和我國財產保險業起步較晚,重發展速度、保險費收入增加分不開的,財產保險費率釐定由於其標的風險程度的差異,風險分級對資料庫的依賴性不言而喻。隨著中國財產保險競爭格局的形成,任何一家公司市場份額都是有限,鑑於財產保險標的風險差異大,建立同業的費率釐定組織和保單設計協會無論從整合行業資源還是促進市場競爭和保險公司的健康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在這方面,美國財產保險公司聯合建立費率釐定機構(ISO、AAIS),保險公司向費率釐定局提供損失統計資料做為費率釐定局制定純保費和成本分析的基礎,費率釐定局做出純費率供報保險公司是用,同時提供的信度、風險分級、成本分攤供財險公司參考,大量原始資料的積累,使得精算預測準確性的提高。

財產保險合同 篇5

  保險單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保險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險財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險期限:________年

  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零時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二十四時止

  保險財產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險金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附加盜竊保險:___________________

  家用電器及照相器材:_________________

  衣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床上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傢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保險金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保險金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險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保人對保險人的除外責任條款明確無誤。

  簽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保險有限公司

  出單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出單地點:__________________

  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本條款分為基本險和盜竊險兩個部分,保險人(即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同)根據保險合同的規定,相應承擔保險責任。

  第一條 保險標的

  凡是存放在本保險單上載明的地點,屬於被保險人(即參加本保險的城鄉居民,下同)自有的下列家庭財產都可以向保險人投保。

  一、衣著用品、床上用品;

  二、傢俱、用具、室內裝修物;

  三、家用電器、文化、娛樂用品;

  四、農村家庭的農具、工具、已收穫入庫的農產品、副業產品;

  五、非機動交通工具;

  六、口糧;

  七、經被保險人與保險人特別約定,並且在保險單上載明,屬於被保險人代他人保管或與他人共有而由被保險人負責的本條一至六款所列財產;

  八、其他具有法律上承認的與被保險人有經濟利害關係的財產。

  第二條 不保財產

  下列財產不在保險標的範圍以內:

  一、金銀、珠寶、鑽石、玉器、首飾、貨幣、票證、有價證券、郵票、古玩、古幣、古書、古畫、字畫、檔案、帳冊、圖表、技術資料、家禽、家畜、花、樹、魚、鳥、盆景以及無法鑑定價值的財產;

  二、煙、酒、食品、保健品、藥品、化妝品;

  三、本保險條款第一條保險標的中未列明的其他家庭財產、非法佔用的財產和正處於緊急危險狀態下的財產。

  第三條 基本險責任

  由於下列原因造成保險標的直接經濟損失,保險人依照本條款約定負責賠償:

  一、火災、爆炸;

  二、雷擊、龍捲風、洪水、雹災、雪災、地面突然塌陷、崖崩、冰凌、泥石流;

  三、飛行物體及其他空中執行物墜落,以及外來建築物或其他固定物體的倒塌;

  四、季節性、區域性暴雨積水倒灌;

  五、管道爆裂;

  六、在發生上述保險災害事故時,為了防止災害蔓延,或因施救、保護所採取的必要措施而造成保險標的損失和支付的合理費用。

  第四條 盜竊險(附加)責任

  存放在保險地點室內,本保險單上載明的財產(各種表、筆、眼鏡、打火機、無線通訊工具、手提電腦、電腦筆記本、隨身聽等經常隨身攜帶的物品除外),因遭受外來人員的撬門、砸窗、掘牆,有明顯被盜竊痕跡的損失,保險人負賠償責任。

  甲方:

  乙方:

  簽到日期:

【財產保險合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