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1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進行了反思。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反思

  新課改實踐中求真務實,超越自我的批判精神從來都是教師學科發展的核心動力。反思我們相對落後地區(其實差距很大)歷史學科的教學,仍有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反思一:重視史學理論的學習運用

  新課程突出文明史觀的地位,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整體史觀)、社會史觀、生態史觀等新史觀也得到重視,但唯物史觀的傳統(正統)地位動搖了嗎?傳統史觀與新史觀的結合對很多年青教師來講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離開唯物史觀的指導地位(徹底拋棄階級鬥爭史觀—革命史觀),那我們的史學標準又是什麼?難道神學史觀、宿命論史觀、英雄是史觀、實用主義史觀不會抬頭?我們堅守的意識形態陣地能放棄嗎?如果專家能為教師編寫一本史觀理論方面的導向性書籍,教師認真地學習研究後,也許能夠處理好唯物史觀和新史觀的關係。當然,我們需要和而不同的開放意識,關注現實的現代意識、放眼世界的全球意識、辨證思維的歷史意識、多元創新的發展意識、前車之鑑的成長意識和論從史出的證據意識,但史學的靈魂(唯物史觀)是不能模糊不清的,它關係到我們培養什麼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反思二:整體把握課程資源,取捨有度

  由於缺乏先進理念的系統學習和指導,相當一部分教師對課程標準理解粗淺,淡化其核心指導地位,往往抓住教材不放,並輔之以教輔資料,結果教學呆板,思路狹窄,拓展有限,沒有深度。但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尤為關鍵,大到一個模組,小到一節課、一個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處理好新舊教材的關係,要特別重視新教材增加的內容,新教材中沒有涉及的舊教材內容教師必須堅決放棄。(2)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必須吃透每節課的重、難點,拓展有度。(3)不能死扣教材,中學歷史教科書是歷史高考命題的核心資源,但高考命題也會重視其他各類命題資源(歷史類資源、歷史題材類文學藝術影視作品資源、非歷史類資源),對其進行開發與利用。教師應正確理解高考題與教科書之間對立統一關係。要善於運用教師自身的人力課程資源、學校圖書館、歷史音像資料、家庭、社群、歷史遺存、校本課程、網際網路等課程資源。(4)靈活多樣的教學設計,重視教師用書的引導作用,在教師自身經驗和教學實際(學生基礎)的有效結合中進行多種設計選擇。

  反思三: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進

  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流程引領著教學方法的新潮流。作為教師首先要積極響應,至少掌握一兩種新模式,關鍵還是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師(教法)和學生(學法)的角色關係,必須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準確把握創新的課堂核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個性創新。要客觀辨證地審視傳統教學法,講授法至今仍然是非常好的最見教師功底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年青教師首先要運用好這一方法(多看百家講壇,肯定受益匪淺),我們不應一說改革就六神無主,或者飄飄欲仙,必須腳踏實地,做到傳統和現代的有機結合。教師要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隨便拿一個課件,照“件”宣讀一節課,這樣肯定不行,在課件資源十分豐富的條件下,必須注意兩點:(1)學生的實際水平(地區差距);(2)取捨有度,切忌濫用課件,華而不實。在學習中積累,在積累中創新,形成自己特色且符合實際的教學法,促進學生的成長髮展。

  反思四:學生社會價值觀的養成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樹立不斷完善自我,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和關注民族與人類命運的崇高人生理想。要落實這些培養目標,首先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和社會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學中要走出知識文化的狹隘圈子,站在文明的高度,促進學生的發展。要弘揚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道德(儒家倫理為核心的合理部分)中所蘊涵的民族精神,糾正多元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錯誤觀念和短視意識,不能看著學生成為道德成長中的“白眼狼”。要引導學生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中快樂成長。要關注現實,在自我意識膨脹和性格脆弱的獨生子女教育時代,培養堅強意志和合作精神尤為重要(事實上被忽視了),這是我們歷史教師責無旁貸的使命。培養學生對國家的忠誠是歷史課程不變的真理,也是歷史教師永恆的追求。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2

  新課程標準及教材實施後,新舊課程有很大差別。舊課程功能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單純追求學生認知的發展,而新課程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主體性,重視個性的發展。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面對新教材,我們應該怎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呢?

  一、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實踐

  課堂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的過程。課堂教學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方向。在課堂上應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空洞抽象的講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地實踐活動將使人終生難忘。

  在古代世界歷史教材中,講述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楔形文字有什麼區別?此問題若按書本講解讓學生死記硬背,難理解難掌握。我們不妨讓學生先分別動手書寫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再比較二者異同。這樣,課堂上學生自然會細心觀察,用心雕塑,興趣盎然,記憶深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體性也得到體現。

  二、討論相互交流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靈活的組織方式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學生對一個問題認識模糊時,當闡明一個問題需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時,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各抒已見,共同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

  例如:學習七年級上冊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的設計中就運用了“問題探究性”教學策略。①漢武帝以前和漢武帝時期,西漢對匈奴的政策有什麼不同?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②漢初和親與漢元帝時期的和親效果有何不同,原因何在?③如何評價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和親的歷史作用?如果你是王昭君,面對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的和親請求,你是否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如果你是漢元帝呢?

  學生透過激烈討論,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彼此交流,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鍛鍊了學生雄辯的口才,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三、分組活動彼此合作

  課堂是學堂,學生要學會學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當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後,合作學習更成為一種需要,透過課堂內互動,讓不同思維在合作中碰撞,讓他們發現問題,激勵他們去探索,去創新。

  例如,述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在人類程序中的影響。

  把全班分成小組,每組任務明確,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收集資訊,最後每個小組把各自的經歷、報告向全班介紹交流。因每個人會有各自體會,這許多體會的匯合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這裡,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師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既重視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又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交流分享,讓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當然,不能把自主學習等同於放任自流的自學,為保證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教師要建立積極的、寬鬆的課堂環境,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把更多的課堂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同時,由於學生的發展極不平衡,教師在合作學習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相互學習。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流程:“個人獨立探索———小組研討———集體交流——師生總結———質量控制———小組獎勵”。

  四、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現代歷史學習方式的運作以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為先決條件。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學習歷史不再是負擔而是享受。課堂學習已不能滿足學習的需要,課外自主安排學習。視歷史老師為良師益友,產生了主動與之對話的強烈願望。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我思考、自由探究,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創新立異,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尊嚴,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給予適當講解和點撥,適時解疑釋疑。

  例如,在學習世界近代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時候,我要學生自己瞭解:貝多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讓學生找到貝多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一個從教會(接受)、學會(理解)到會學(舉一反三)的過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與、體驗、感受,透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使學習過程成為培養興趣、提高能力、展示個性、積累知識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關心,並從探究中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課堂上是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教師應該信任學生,解放學生,調動學生,促進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自己探索,自己創新。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3

  新課改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引起了巨大反響,成績顯著。我市初中在新課程實驗中已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高中新課程改革也即將在全省推行。說實話,在高中課改方面,我們都沒有實踐經驗,但在對初中課改的不斷研究、總結以及對其他省市高中課改的學習借鑑中,本人深深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相對與傳統教學的巨大優勢,但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本人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由傳統歷史教學向新課程轉變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傳統歷史教學與新課改的關係上尤為突出。本人就此發表一些個人觀點。

  一、教學理念:由傳統理念轉變為新理念,是實踐新課改的前提

  新課程畢竟起步不久,許多老師對新課程瞭解的並不多,即便是在課改區,一些老師也只是被動地參與。我想,我們老師如果還是以傳統的教學觀念來參與新課改,將是很危險的。長期以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我們習慣於從教師的角度去觀察教學的實際問題,把教師看作是教學這個舞臺上的主角。評課也大多從教師的“教”這方面出發,應該說,“教”的如何確實是我們教師基本功的重要體現,但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問題,具體地說,就是要從教師教得如何這一角度,轉變為學生學得如何的角度上來,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據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校教育的目標,是要使學生透過學習活動,不僅學會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交往、學會審美等。在當前大力提倡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教師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時,我覺得應該完成以下理念的轉變:第一,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有選擇地重點培養一部分學生,而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第二,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僅僅著眼於學生歷史知識的培養,而要著眼於知識、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態度、價值觀等,促進學生全面而和諧的發展;第三,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施行“標準化”教育,讓所有的學生按同一標準達到同一目標,而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為核心;第四,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升學以及就業,而要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否則,我們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歷史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它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如果我們教師能在教學理念上由過去的以知識為核心轉變為以人為核心,那麼,我們的新課改實施起來就會順利的多。

  二、課堂教學:借鑑傳統,開拓創新,是實踐新課改的保障

  我們教師樹立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後,應該有創新思維來組織我們的教學活動,畢竟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即使教師的理念再新,如果無法將其運用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無法真正使我們的學生受益,那麼新課改就會猶如紙上談兵,名存實亡。

  筆者在聽取了我市一些新課程觀摩課和在山東工作的一些朋友的反饋情況來看,有三類情況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第一類,表面熱熱鬧鬧,實則空洞無物。新課改的精髓,是讓學生儘可能多地參與,在參與中思考,在思考中獨立,在獨立中創新。但是,學生的參與性決不能簡單化、膚淺化甚至庸俗化。比如老師的講解雖然是傳統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但在引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方面仍然有著其不可否認的優勢,即便是在發達國家,它也一直被廣泛應用。但在我們一些課改區,似乎只有老師講的越少甚至不講,才越能體現新課程的新理念。有的學校甚至還硬性規定每一堂課只能講十五分鐘甚至更少。還有的完全將一切放給學生,不切實際地強調自主學習,甚至出現了任何內容的教學都讓學生唱主角、教師做陪襯的局面。課堂要有一定的表演,但得適度。有人主張,要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但是,犧牲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必然是膚淺的。對“新課標”下的教學改革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索與嘗試,是無可厚非的,然而一旦做過了頭,總讓人擔心又會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將本來提倡百花齊放、張揚個性的“新課改”引到甚至是逼到了另外一條死衚衕——從一種僵死的模式引入到另一種僵死的模式。這裡需要申明的是,本人絕非新課改的頑固派,如果學生的表演恰到好處,又能真正讓學生學到東西,我是舉雙手贊成的,比如我市公開課中出現的學生以戰地記者採訪方式表現二戰歷史和一些戲劇表演就很成功。

  第二類,你來我“做課”,你走我“上課”。山東的一位朋友告訴我,在他們區裡,區教研員是經常到學校聽課的,而教研員對課的指導一貫強調“少講,甚至不講,把時間留給學生”。因此,只要有教研員聽課,老師們一節課一般只講十幾分鍾,其餘時間放給學生去發揮。但是,“如果沒有人聽課,我們還是按老辦法來上課,否則的話,一堂課總是表演來表演去,花招不少,學生根本學不到東西怎麼辦?”其實,在我們身邊,有人聽課,就拼命“排練”,平時則又我行我素的老師並不在少數。向這種遊走於傳統教學與創新教學之間的做法,很無奈,也很悲哀。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4

  課堂教學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主渠道,因而也是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主戰場。教學理念和觀點的體現、課程標準的落實、新編教科書的運用等,往往是透過課堂教學的實踐和課堂教學的質量展示出來。新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課堂教學呈現出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鐘的課堂裡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是,認真審視一下目前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些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是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面,是我對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的一些粗淺認識,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寶貴的想法,以便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共勉。

  一、實行新課程改革,不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

  新課程在推廣和實踐過程中,給人一種把傳統教學“推倒重來”的感覺,在處理新課改與傳統教學關係時,存在一種“全盤肯定”與“全盤否定”的思維傾向,應該引起重視。

  我認為應處理好新課改與傳統教學的兩個辨證關係:

  一是繼承性和創新性的關係:與新課程要求相適應的教學改革不能脫離“歷史”,要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進行改革。目前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和證明的行之有效的優秀教學傳統思想和做法有哪些?傳統教學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能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對培養人才要求的實際?在推進新課程實驗程序中,我們要如何繼承和改進傳統的教學思想和做法?新課程要求教學實施與時俱進,改革、發展、創新。但發展什麼?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發展?用什麼標準來檢驗教學實施改革、發展、創新的成敗呢?我認為要服務於每一位學生成人成才全面發展的大目標,改革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圍繞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性、主動性,用課程新理念反思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採用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著力點。

  二是理論前瞻性和現實操作性的關係:新課標理論的.前瞻性與歷史現實環境侷限的矛盾,是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也是廣大師生深入進行新課程研究實踐的主要障礙。在目前大環境下,我們不能空談觀念更新,而應該實事求是,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界的各種研究成果,融合新課程理念,踏踏實實研究歷史教學法,並自覺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解決實際操作性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要在新理念指導下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轉化為個人教學行為習慣。

  二、重視過程與情感目標,但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強調“要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歷史新課程從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的特點出發,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

  一些老師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後兩者。對歷史教學任務的理解從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上看,有一些教師忽略對具體知識的傳授,表現為在課堂上少講或不講新知識,或是上課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一來,學生缺乏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瞭解和掌握,缺乏對歷史的具體感受,因而很難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甚至很難展開討論。教師這樣安排,可能是認為應當讓學生來建構新知識,或是認為講多了就會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教學的活動難以深入,使得學生和教師都處於尷尬的被動狀態。我們知道,歷史教學的任務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表述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教學的目標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整體目標的具體體現,都不應該忽視某一個方面。而且,正是由於歷史本身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才使得歷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形成歷史學習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生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一切活動都難以展開,一切能力也都難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生成也會成為空泛之談。所以,現在要注意避免對教學目標整體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確地理解歷史教學的任務。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透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三、倡導教學形式多樣化,但不能丟棄教學重點。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積極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瞭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

  而對教學內容重點的把握,一堂課的時間有限,需要選定重點的內容,組織重點的活動,而重點活動是應該圍繞著重點內容來設計的。但現在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不是圍繞著重點內容展開教學,而是捨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節性的問題組織討論;或是對重點的內容輕描淡寫,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內容上。

  教學沒有重點,就不能帶動全面,就沒有突破,也就難以給人以深刻印象。而選錯了重點,也就選錯了方向。確定一堂課的重點內容、重點問題、重點活動,是教師在備課時的一個重要的方面,需要認真地考慮分析。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但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學生是認識活動的主體和學習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透過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達到。教是為了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體現在學的方面,體現在學生認識的轉化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上。如果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使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學協調有效地進行。因而新課程倡導學生的主體任用,“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裡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這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誤區。

  新課程下教師的角色確實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合作者轉變,但是教師的作用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應該加強。這是因為,在長期的接受式的教學中,學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師和書本提供的現成的結論。而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由於學生的知識經驗、智力水平遠不成熟,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助。初中階段學生們所獲得的歷史知識是有限的,辨證的思維能力不強,有些觀點難免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應該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與學生一起去尋找真理,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五、教學手段現代化,不能等同於教學現代化。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以其資訊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於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提供豐富的歷史學習材料,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

  但是,有些教師卻使多媒體成了課堂的中心。有些教師在一節課的時間裡,圖文、動畫、音訊、影片等無所不包,學生不斷地接受視覺、聽覺上的刺激,課堂上熱熱鬧鬧。可是學生就象一臺機器,被動地接受多媒體這臺“機器”的“灌”。還有的教師以多媒體的運用代替“人”的主體性的發揮,出現“電腦開啟,學生鬧開,教師跑開”的不良現象。有的教師以多媒體手段排斥其他教學手段,無限推崇軟體教學而忽視傳統的優秀教學方法。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必要的,但並不是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是實現了教學的現代化,並不是製作了新奇生動的課件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技術如何與課堂講授緊密配合,使師生的活動與技術的支援成為一種同步的過程,而不是分離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播放錄象多長時間效果更好,要不要對影視材料進行剪輯?運用網路上的材料和影視文學作品於歷史教學中,是否要有必要的區分和交待?這是我們教學中使用選擇多媒體時要把握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從頭到尾地演繹課件,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很難突出教學重點,淺化難點,使用多媒體只能是捨本逐末。此外,多媒體所用的時間過長、頻率過快,也不利於實現師生互動。總之,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目前為止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替代不了透過師生交流與溝通而進行的知識傳遞與情感交流。每位歷史教師要牢記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切不可喧賓奪主。教學中,要根據實現教學目標的需要,恰當地選擇,並與常規的、甚至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課件的數量或質量,而忽視了多媒體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

  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歸屬和落腳點,解決現存問題、推進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對我們來說任重道遠。

【新課程改革歷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