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1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感觸最深的是——第五章“走向專業成熟”,可能是我覺得最符合我的實際,也是我們每位青年教師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夠儘快地走向專業成熟吧,我仔細閱讀著每一字每一句,想從中獲取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資訊和經驗,讓自己更專業、更成熟!

  書中說到:教師的專業成長=經驗+反思。這個公式簡單而又明確的概括了教師的成長不僅教師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科學的自我反思,這樣教師才能快速的進步和成長!教育是教育人的事業,是一種實踐性的研究活動,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將教育實踐、研究和學習融為一體,開展行動研究,不斷獲得實踐性知識,從而得到專業提升。

  在教師行業中我也工作了好幾年了,在這些年裡我總是努力認真的做好本職工作,也經常性的進行反思、總結,積累了一定的教育經驗,但我深知自己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還不夠專業和成熟。看了此書讓我感觸頗深,讓我更明確行動研究對教師的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因為行動研究能把理論與實踐聯絡起來,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性提高,讓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將教、學、做合而為一,這對於教師獲得“實踐性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及研究能力,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一,切實增強專業素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我知道每一位教師的經驗都是透過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學中獲得的,是一種實踐性知識,它是無法透過陳述和傳授獲得的,我將在以後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來面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思考我在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及時的發現問題,進而反思其原因及症狀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斷地反思、探索和創造,不斷地有所感悟、體驗和持續積累,我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型的成熟教師。

  讓我們一起不辭辛勞、潛心研究、不斷反思和探索,邁向專業成熟之路吧!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2

  這本書拿到手已經很久了,一直讓它躺在抽屜裡無心去管它,今天開啟抽屜看到了就準備好好的翻閱一下!

  給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感觸最深的是——第五章“走向專業成熟”,可能是我覺得最符合我的實際,也是我們每位青年教師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夠儘快地走向專業成熟吧,我仔細閱讀著每一字每一句,想從中獲取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資訊和經驗,讓自己更專業、更成熟!

  書中說到:教師的專業成長=經驗+反思。這個公式簡單而又明確的概括了教師的成長不僅教師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科學的自我反思,這樣教師才能快速的進步和成長!

  教育是教育人的事業,是一種實踐性的研究活動,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將教育實踐、研究和學習融為一體,做中學,開展行動研究,不斷獲得實踐性知識,從而得到專業提升。

  我是一名剛從學校畢業的新教師,在各方面都是處於學習階段,除了能管好孩子外,在上課方面也要經常性的進行反思、總結,積累一定的教育經驗,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存在著許多的不足。看了此書讓我感觸頗深,讓我更明確行動研究對教師的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因為行動研究能把理論與實踐聯絡起來,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性提高,讓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將教、學、做合而為一,這對於教師獲得“實踐性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及研究能力,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一,切實增強專業素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我知道每一位教師的經驗都是透過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學中獲得的,是一種實踐性知識,它是無法透過陳述和傳授獲得的,我將在以後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來面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思考我在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及時的發現問題,進而反思其原因及症狀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斷地反思、探索和創造,不斷地有所感悟、體驗和持續積累,我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型教師。

  讓我們一起不辭辛勞、潛心研究、不斷反思和探索,邁向專業成熟之路吧!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3

  從南京培訓回來以後,按照學校佈置的要求進行了暑期讀書,讀了《教師職業道德、心理健康和專業發展》一書,其中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方面體會很深!課改後的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新理念,要求我們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眾多理論對我影響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教師的工作僅僅是教學嗎? 記得華師大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我更感覺到“反思行為”對於我們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反思行為”可以幫助教師從每天都在進行的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方式、教育教學行為中發現自身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不斷實現自我完善。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克菲爾德指出:沒有反思的教學是“天真的教學”,天真的教學意味著,我們總是設想自己的教學行動所具有的意義和重要性與學生們所領會到的完全一致。往好處想,這種教學是天真的,往壞處想,這種教學將導致悲觀主義、內疚和懶散。作為一線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有著深刻的體會:備課時,我們始終要站住兒童的立場考慮,不能按成人的角度,按著自己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設計教學,當學生的反應不如人意時也常常抱怨學生的腦子笨,教不會,其實靜下心來反思一下,問題往往在於自己的教學。以下是一個教學片段:

  五年級借班體育遊戲教學"分四組學生利用20張體操小墊子製作一隻跳箱",在根據老師提供的20張墊子後,很快就有一組學生製作好了,我過去一看,傻眼了,東倒西歪的,我連忙解釋道:不是這樣擺的,不牢固,會倒的,可學生們聽了一臉茫然:怎麼擺?我只得擺給他們看……

  因此教學而顯得被動,其成因:

  (一)教師沒有很好地對學生進行了解,總認為學生會擺好的,學生會按照老師的意圖實施的.

  (二)教師沒有很好地預設:正因為沒有很好地瞭解學生,所以,教師的課前預設也是很無形的。

  (三)老師的需要問題要明確,不能含糊,不能誤導,因此,課堂問題就出在我老師身上,對學生的提問(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一定要明確、清楚,不能誤導。

  案例中老師不正成了“天真”的教學嗎?如果沒有反思,可能還會埋怨學生的“愚笨”呢。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後而知困”,不斷髮現一個個陌生的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學習了《教師職業道德、心理健康和專業發展》一書後,我明白了:教師專業發展還需要有“自我更新意識和能力”:教師要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為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教師要以自我教育作為教師生涯的推動力。教師職業不僅是給予也是在收穫的有意義的活動,也就是要尋找並感悟教師職業的幸福感。達到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不求自己能成為名師,但求自己能對得起“教師”這一“光輝的職業”,做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名學習型教師、一名反思型的教者。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4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關於教師專業成長的書籍,給我感觸很深,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首先我知道了教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職業,也是永恆的職業,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始終而永存,它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的興衰,是一個通向未來的職業。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對教育和教師對國家的興衰、法制存廢的重要性有過論述:“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法則存”“君師者,治之本也。”懂得了在人類歷史發展歷程中,教師用自己的心血傳授社會的論理、生產技能和文化知識,造就一代又一代適應時代發展的社會成員,對人類的生存和延續、對人類知識的傳遞與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在社會化發展程度越來越快的今天,教師的作用更顯突出,他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文明和民主的程序,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正是教師職業在人類歷史程序中的巨大貢獻,才被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譽為“太陽地下最光輝的職業”。

  思考著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弱小稚嫩的孩童,但他們是人類的未來、國家和社會的希望,所以肩負著教育的重任,應該不斷地學習,努力承擔起這份“根的事業”,不負國家和社會的使命,把她視為神聖的職業,不斷地讀她、研究她,最終做一名“人師”,當一滴社會發展歷史長河裡的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在“走向專業成熟”這一章裡,我細細地研讀了行動研究的含義、特徵、目的和重點、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是什麼,以及它所具有的系統性和開放性在哪裡。瞭解到行動研究最早出現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並在八十年代被介紹到我國的,是與教師專業化的社會需求相關聯的。行動研究以教育實踐者為主體,透過研究改進實踐,並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它要求教師要對實踐進行批判性反思,成為研究者。教師作為行動研究的主體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可以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她置身於現實的、動態的教育情景中,能隨時隨刻體察教學活動、背景以及有關現象的種種變化,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地發現與解決問題,並能根據自身的豐富經驗對教育觀點、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斷,並加以改進。行動研究的目的是為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將教育實踐行動、學習和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在實施行動研究過程中要遵循三個原則:實踐原則、動態原則和合作原則,實踐原則就是堅持實踐觀點,注意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以改進教育現狀為出發點和歸宿。動態原則強調並體現運動、變化和開放性,努力做到及時反饋、自我反思、持續調整。合作原則是要實施者和研究者共同參與研究和解決問題,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書中第六章內容是“做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告訴我們,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是主體意識的增強。最讓我關注的是老師要注重不斷提升和重建個人理論,保持自己的教育實踐在理性的.軌道上持續執行,也就是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地學習理論、實踐理論、反思成敗,體現教育智慧、教育創新。書中採用理論觀點和事例相結合來說服讀者的心,用感人的故事事例來幫助讀者的我消化理論和吸收知識,激發我“也要這樣做個好老師”。其中最精華的部分是教師自身職業的人格塑造。教育的真諦是育人,育人的關鍵是塑造人格。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讓我感受最深,“只有人格才能夠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只有性格養成性格。”以及彼得洛甫斯基的“教師自己是以整個人格來與兒童接觸的。”日本教育家柴田榮義的觀點“教師的整個職業是以教師的人格決一勝負的。”都將教師的人格擺到了重要位置上來,將教育的最高境界看成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溝通與擁抱,具有“點燃”生命的力量。完美的教師人格,可以達到“不教而教”或“無為而教”的境界。所以要求老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要不斷自我教育,終身學習,不僅提高知識和技能更應增強專業精神,注重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我的精彩”“雨傘的故事”“愛的回報”等幾個真實故事中,讓我看到老師的愛都是以孩子的愛作回報的,一個個都是“愛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老師平時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感染著、教育著身邊的孩子。所以作為教師平時對待工作一定要認真、執著,忠誠於這一份職業,要富於責任感。在日常教育中有積極的自我意識,不斷反思和調控自己的言行舉止,嚴以律己,為人師表,將終身自我教育和自我人格的完善作為職業生涯的推動力。

  書的最後部分是北京市特級教師李玉英和孩子們的故事,故事娓娓道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快樂、純淨又充滿愛的世界。用李老師自己的話說“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充實的、有聲有色的”。我要學習她用心教育,培養孩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對同伴友善、樂於助人等優秀品質,平日裡以身示教,用自己的愛來感染孩子們,用自己的真、善、美的心靈來教育孩子,做一個孩子們心中真真正正的好老師。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5

  時間都是擠出來的,這話一點也不差。書名很”理論“,書裡卻運用了大量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方法。沒有一點晦澀、枯燥的感覺,讓人愛不釋卷,書裡講的道理我深有體會,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講:教師應具備哪些人格魅力。

  一個好的老師,他在學生的心中的影響,當然首先是看得見的專業智慧,還有一種看不見的人格魅力。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常具有向師性,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如果喜歡某個老師,就會對這個老師所教的科目產生興趣,會努力學好這門學科,進而提高學習成績,有的甚至會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所以,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一個有魅力的老師,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如何做一個有魅力、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呢?讀了方賢忠教授的《教師專業發展》一書,我覺得首先要做一個愛學生的老師。無論對學生嚴厲或是慈愛,溫柔或是寬容,都基於對學生的愛。老師的愛會換來學生的信任,愛心永遠是好老師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次是教師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身教勝於言教“,教師的言談舉止、工作態度、道德風貌、生活作風、敬業精神無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每個教師都像上帝一樣,在以自己為原型捏著泥人。“第三是教師需具有淵博的知識儲備。教師的學識越豐富,教學的水平就越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也越高。能幫助學生找到多、快、好、省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也越發高大。第四是做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教師。真正能夠帶著學生讀書的,是那些自己有閱讀習慣的老師。教師只要有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就會發現問題,會反思,並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確立新的奮鬥方向和目標,用勤奮和智慧澆灌出更豐碩的成果。會以執著的精神,去感召學生追求卓越。

  博大的心胸、淵博的知識、豁達的心態、執著的精神,是一名成功的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將以此為目標,提升內在修養,努力成為一名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讀《教師專業發展》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