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小報配圖

清明節小報配圖

清明節小報配圖

  清明時節,桃花初綻,楊柳泛青,鶯飛草長,清新明朗。人們會趁著大好春光,踏青出遊。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下面為大家分享了清明節小報,一起來欣賞!

  清明節小報圖片1

  清明節小報圖片2

  清明節小報圖片3

  清明節小報圖片4

  清明節小報圖片5

  清明節小報圖片6

  清明節小報圖片7

  清明節小報圖片8

  中國清明節吃什麼食物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

  2、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麵糰裡,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3、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

  清明時節,這樣養生

  【衣】多穿幾件,有備無患

  早春的街頭,“短袖與棉襖齊飛”的情況並不少見。

  老人們常說,“春捂秋凍”。清明時節,時暖時寒、乍陰乍晴,因為早晚溫差大,人們在中午有太陽氣溫高時,可以穿著稍微單薄的衣服,但早晚如果還是那樣穿衣,就會感到涼意了。

  這段時期,不妨採用“上薄下暖,薄厚搭配”的方式著裝,最好多穿幾件,有備無患。需要時,還可搭配帽子、圍巾等小配件。

  【食】飲食宜清淡,少吃發物

  清明時節,是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發的季節,如果這時節再吃發物,很可能誘發這些疾病。所以,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羊肉、雞等;可多食時令蔬菜,如韭菜、地瓜、白菜、蘿蔔、芋頭、薺菜等。

  飲食調攝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

  【飲】菊花茶養肝利膽,散冬季寒邪

  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髮,傳統養生學認為,“春與肝相應”,因此春養肝常保健。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藉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睡】多睡不是解決春困的辦法

  春困是人體一時不能適應季節的變化,發生大腦血流量改變而出現的生理現象。

  要解決春困,多睡反而不是辦法。因為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之處於抑制狀態,人會變得更加昏昏欲睡,無精打采。

  其實,不妨經常開窗透氣,使室內空氣流通;增加戶外活動,適當增加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專案;犯困時,聞一聞風油精、清涼油或花香,或撒一些花露水;選擇聽一些動感的音樂等,都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

  【動】多活動,保持心情舒暢

  從中醫來說,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因此,建議大家穿著寬鬆衣服,多到空氣清新之處,如公園、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儘量多活動,使陽氣增長有路。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的鍛鍊方式。

【清明節小報配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