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人類學》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1

  在哲學中,要從三個方面來了解一個東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換句話來說,要了解一個東西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它是什麼。所以我閱讀的第一本書是哈維蘭的文化人類學。

  文化人類學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上這堂課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仔細思考這五個字,文化和人類都是大概念的詞彙,包羅永珍。可是透過這本書,我對文化人類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或者說更具體的明白它到底是什麼。

  首先,文化人類學是什麼?書中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概念,人類是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時代的人,試圖形成關於人及其行為的可靠知識,既涉及與他們想區別的東西,也涉及他們共享的東西。而文化學強調對史前史和新近西方文化的研究。具體來說,文化人類學可以劃分為考古學,語言人類學和民族學。考古學研究物質遺存。語言人類學研究人的說話能力,民族學研究現在的文化。這些答案解決是什麼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要研究文化人類學呢?從共性來說,所有的學科就是為了幫助人類更好地生活。從文化人類學自身的特點來說,文化對社會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文化具有共享性,因為人們分享共同的文化,他們能在社會中良好的生存,並且和他人建立相互依賴的關係,社會成員透過共同的身份感而團結在一起。研究文化人類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與社會融合。

  二、文化是可習得的,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不同的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不同的文化並且學習先進的文化。

  三、文化是整合的,處在文化社會的我們能對文化有全面而清晰的認知。研究文化人類學,可以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文化,發揮文化更大的作用。其實聯絡我們高中的知識,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第三,我們要如何學習文化人類學?文化人類學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具體來講,我麼可以從上面三個分支來考慮如何學習。

  首先,考古學研究過去的文化,我們要了解人類文化的起源以及加強對人類祖先的認識。

  其次,在語言人類學方面,我們要掌握語言的性質以及在當下社會環境不斷髮生語言變化。

  第三在民族學上,我們要關注當今社會的萬事萬物。它包含人的成長,生計模式,經濟體制,性與婚姻,家庭和家戶,親屬和繼嗣,政治組織,宗教等等。這些都值得文化人類學重要的研究物件。最後,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實地研究和調查文化,得到最科學的答案。

  總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對文化人類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2

  人類學就是對人類過去和現在所有的生物複雜性與文化複雜性的研究,是關於人的科學,它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它包括,生物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文化人類學。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研究人類學對當今世界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人類學則是從文化的角度研究人類種種行為的學科,它研究人類文化的起源、發展變遷的過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差異,試圖探索人類文化的性質及演變規律;其最有成就的工作是對人類婚姻家庭、親屬關係、宗教巫術、原始藝術等方面的研究。作為人類學的分支,文化人類學的深入研究有利於促進其他人類學方面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人類學乃至世界的發展。文化人類學也有很多分支,增強每個方面的研究,對人類生活的進步有很大作用。

  古典進化論學派是文化人類學史上的第一個學派,它的誕生可以說是文化人類學作為一個學科正式誕生的標誌。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人們在人類研究方面更加註重人的生理方面,即人的生物性。所以開始的人類學注重解剖等行為。

  但是自從達爾文進化論提出,人們對“人”這種動物開始有了清晰的認識,所以人類學開始去關注一些與人有關的問題,可以說達爾文對人類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古典進化論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是第一個在科學意義上為“文化”下定義的人,他認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個複合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以及作為一個社會人員所習得的其它能力和一切習慣。”古典進化論學派認為文化是獨立創造的並且他們堅持這三個觀點:

  一、用人類本質的一致性觀念來說明文化發展的單一性。

  二、各民族文化都循同一條路線向前進化,目前各個社會發展的不同程度實際上代表這條路線的各個階段,各階段在程式上是固定的,只是時間上的不一致罷了。

  三、整個世界依然是自然法則所掌控的。

  傳播論學派則把人類文化或社會中的變化歸因於物質文化和習得行為從一起源社會散播到其它社會。傳播學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德奧歷史傳播學派,另一部分是英國極端傳播學派。傳播論學派認為文化的傳播是歷史發展過程的主要內容,全部的人類文化史歸根結底是文化的傳播、借用的歷史。我本人比較贊成傳播論學派的觀點,我也認為在歷史程序中文化傳播的影響大大超過了文化的獨立創造。因為我覺得隨著社會的進步,世界各地的交流也不斷加深,流動的人口以及工商業很容易就引起文化的流動。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我國四大發明的傳播,以及我國茶文化對世界各地的影響。

  如今四大發明使世界各國受益,不可否認其獨立創造的確很重要但是若是這些東西沒有傳播出去沒有經過外國人的發展與改造它根本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作用。正如英國開始並沒有飲茶的習慣,直到他們在荷蘭商人那裡見到了中國的茶葉後才興起茶文化一樣,這世界並不是每個地區亦或是民族都有獨立創造文化的條件,所以我也認為文化傳播的功能更大一點。

  第三個學派是文化歷史學派,他們認為文化人類學的一般任務是研究“社會生活現象的總和”,透過這種研究來“構擬”人類文化和文明史。但他們所主張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國的一般歷史而是指各個民族的具體歷史;因為每個文化集團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歷史,而他們認為只有具體的東西才是歷史的可靠的。

  禮,在中國過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是封建統治者維持社會秩序,等級制度的工具。如周禮。同時,禮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根本,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我覺得這也是人區別於其它物種最重要的標誌。我認為禮儀、儀式與節慶,是多數人作為社會個體為了適合社會需要而產生的一種被大眾廣泛接受的行為,是特定人群裡的一種文化符號,有區分不同文化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來說,儀式是具有表演性質的,是一種“秀”。

  雖然我對這個說法開始不太能接受,總覺得這是對儀式的.褻瀆,但話說回來,沒有作秀就沒有關注,我們今天很多文化的流失正是缺乏這種“作秀”的精神。我覺得我們應該改變自己對待禮儀、儀式、節慶的態度,學會用自己的熱情去感知,它們就是我們所持有的文化的果實,否則我們的傳統文化終將離我們越來越遠。

  世界各地由於地域以及文化的差異其所表現出來的飲食文化也大不相同,一個民族的特質往往能形成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同樣一種食物,有些人認為很美味而另一些人則覺得很噁心。比如說皮蛋在中國人眼中非常好吃,但美國人確認為其難以下嚥。這就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生活文化環境不同造成的。

  在我們中國,大家喜歡圍成一大桌,大家都在盤子中夾菜,筷子你來我往不亦樂乎。然而西方的人卻每個人面前擺一個單獨的盤子,非常注重獨立思想,並且主人也不會去給客人夾菜,服務周到就是他們對待客人最大的熱情。我覺得這樣的飲食文化就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西方國家深受海洋意識的影響人們推崇冒險追求個人的獨立價值而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深受宗族倫理制度的影響,人們很少注重自己的獨立個人的自由。所以就造成了這種飲食文化的差異。總之,我認為飲食文化的差異可以映襯出文化的差異。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並且對世界各地有著重大的影響。相對於英國茶文化的高雅日與本茶文化的“和敬清寂”,中國的茶文化已達到了一種雅俗共賞的狀態,這也表現出我國茶文化的發達。在中國的街道,你可以看見大大小小的茶館,這裡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人人面前一碗茶,這樣簡簡單單的就可以度過一下午的時光。

  同時在中國“高雅”的茶道中也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思想內涵,飲茶有三個階段: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飲茶之道,是指飲茶的藝術,也可說是飲茶的方式技藝;飲茶修道,是指透過飲茶來正心修身、志道立德。在飲茶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成為真君子;飲茶即道則是最高的境界了,“道”就是真理、本源,它存在於世界萬物之中,說不定你在喝茶的時候對心中一直不能釋懷的事頓悟,獲得另一個世界。中國雅俗共賞的茶文化是一種藝術,不僅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更是一種人生的藝術!

  語言在人類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語言與文化也有很多聯絡。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語言是文化重要的載體,文化對語言也有制約作用。我們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這樣的例子,比如說為什麼我們今天能夠研究古代的文化,很重要的而一個原因就是古代留下了很多可供我們使用的文獻資料,從這些書面語言中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古代的文化。

  再說語言與文化的關係在我們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不僅這些方言現象並且它們的變化與發展都會表現出了文化的差距!為什麼東北話和吳儂軟語聽起來完全是不同的感覺,一個粗獷滄桑,另一個則盡顯“小家碧玉”。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兩地的文化氛圍完全不同,所以所孕育出的人的性格差距也很大,自然所說出的語言也大有不同,這就是文化對語言的一種制約。

  還有就是最近幾年盛行的網路語言、神馬都是浮雲、快到碗裡來……其實這些網路語言都是社會生活文化的一種反映,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將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只屬於某個時段的“流行語”。其實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由種種原因,我們每個人作為個體所看到的所能夠感知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為了不被個人的狹隘視野所矇蔽,為了能用自己有限的視線看到無限的世界,文化人類學的存在是非常有意義的。透過表現出不同群體之間的共性與差異,讓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人群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這無疑會促進人類文明的程序。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3

  在田兆元編著的《文化人類學教程》一書中曾寫到:宗教是一種把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異己力量幻想為超人間力量的社會意識形態。在人類社會中,宗教是客觀存在的一種歷史現象,它與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層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隨著宗教的發展,它逐漸形成了對超自然力量信仰想適應的一整套宗教教義、宗教戒律、宗教經典、宗教制度、宗教組織和宗教活動的體系。在現實生活中,宗教還是一種社會實體、社會組織、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

  本書對其總結為三點:

  1、解釋功能;

  2、文化交流功能;

  3、教育功能。

  探索、研究和解釋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精神現象是人類文化領域中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宗教文化在這方面擔任了前科學的解釋功能。當人類難以用理性和實證方法來解釋世界現象時,宗教文化就透過其特有的直觀性、猜測性的幻方式來填補這個“真空”而作出種種解釋,具有前科學時代解釋世界的特殊功能。

  人類的文化是多元的。宗教作為一支獨特文化元,它在世界各種文化的相互影響中,具有特定的交流功能。印度佛教自釋迦牟尼創立以來的許多年曆史中,佛教文化由印度傳播到東亞、東南亞、南亞廣大地區,影響十分深遠。在佛教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各國透過對佛經的翻譯、註釋和創新,不僅發展了佛教本身,而且成為東方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宗教教育是宗教文化得以源遠流長的基礎。這是以宗教教義為核心,透過一定的制度,以不同的方式對信教者進行的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致有五種,即堂式教育、學校教育、神職教育、傳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國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信教者有一億多人。佛教、天主教在中國都有傳播。不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對於一個如此複雜的大社會,宗教對其的影響自然不可輕視。

  宗教提供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一套評判社會行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體系。作為一種社會實體,宗教又有它實體方面的社會功能,它為社會提供一種組織社會的形式,一套調適和整合、凝聚社會的機制和體系。宗教的社會功能是上述兩種功能的綜合,成為社會的一種控制系統。宗教乃是人類社會生活之結合的標誌和象徵,起著團結整個社會的作用,從而把宗教視為社會存在的根本結合因素,具有構成社會標準價值體系的功能。中國一個如此大的國家不僅地域廣闊,而且人口眾多,假想沒有宗教的存在,大概會為如此的地域分佈而遜減一分色彩,還會導致缺乏一定的凝聚力吧!

  宗教在日益增多的國際交往中,也為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做出貢獻。透過宗教界的國際友好交往,可以與國外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徒開展聯絡,增進了解,加強合作。這對於宣傳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壯大我國的綜合國力,反對戰爭,保衛世界和平以及促進科學文化的交流,都有積極作用。例如,中國、韓國、日本三國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對於二戰以後增進三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維護亞洲與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趙樸初居士譽為“黃金紐帶”關係。

  我國佛牙、佛指舍利巡禮緬甸、斯里蘭卡和泰國,對於密切我國同這些國家的傳統友誼,宣傳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獨特的作用。所有這些,充分發揮了宗教的國際交往功能。此外,透過與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宗教徒的聯絡,在愛國一家的基礎上,為促進祖國統一,實行“一國兩制”的構想發揮了積極作用。

  可見宗教在今天的作用仍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宗教在文化人類學研究之中具有重要地位。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4

  具有動物性的人類嘗試回過頭來理解他們所創造的文化。人從什麼時候從猿分化?從進化樹其它生物那裡觀察到的普遍行為是如何人化的?人的社會效能從其他生物的進化過程中找到母本嗎?自達爾文1858年提出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以來,關於人類學的討論一直眾說紛紜——如果進化論本身是站得住腳的話。

  人類學是個寬泛又縝密的學科,透過語言、心理、歷史考古、民族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研究人類發展的大小規律;文化是人類學的核心要義,文化的存在使人在濡化中自我發展;人類學家在近幾十年民族誌研究中取得了突破,隨著倫理和道德的討論推動研究的總體程序;物種起源的多樣性使人在各種性狀上相異,但生物性變異卻被人為地貼上文化性的標籤;語言和交流訊號是文化人類學研究的有趣方面;由於社會認同,作為不能自我獨立的人在人格上難以掙脫桎梏,包括性別認同;各個地區人們有不同的生計模式,對於它們的或好或壞不能就某一種文化認同而一概而論;原始部落和資訊社會有著不同的經濟體系但因循著極為相似的經濟原理;人與人聯合成為社會單位最基本的形式是婚姻和家庭,這伴隨著性與道德的爭論;作為家庭內部的親屬和繼嗣在不同文化環境中有著各異的安排與側重;人還會因不同的社會標籤各自抱團,以直接或間接地謀求更多利益;政治、權力與暴力在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靈性、宗教與超自然力量不約而同地遍地開花並影響深遠;藝術,作為特殊的智慧標籤始終伴隨人類的生產與社會活動;或遠或近,無數社群或種族曾今、正在或將要面臨巨大的變遷;時至今日,人類學在全球化挑戰中應謀求新的角色......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5

  本書更多的是從文化角度來闡述人類學這個領域。為了徹底深入地認識人類思想、行為與生物性的複雜性,所有人類,不論何時何地,都必須納入研究視野。

  人類社會是由具有複雜情感和各種抱負的個體組成的,在研究時必須尊重他們的情感和抱負。科學革新的最大障礙往往是概念之鎖,而非事實之鎖。種族是一個製造分裂的範疇,對待差異和對自身所屬人群優越性的錯誤觀念。不同的膚色只是皮膚對不同氣候產生的適應,與生理和心智慧力沒有關係。人類學家力圖避免陷入族裔中心主義(認定自己文化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信念)。

  最早研究的人類學因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學者的介入而使得學科得到全新的闡釋(原先只有西方視角)。每種文化都是在社會中習得的、共享的、基於符號的、整合的和動態的。時空環境中,將過去的行動與那些現在和將來的行動連線起來,就能產生一種自我連續感。在任何事情上文化都必須在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間達成妥協。

  文化人類學在學術上有兩大要素:民族誌(主要基於田野工作的、對於特定文化的詳細描述)和民族學(以比較的、歷史的視角對不同文化做出的研究和分析,它利用民族誌敘述來發展人類學理論,以解釋為什麼群體之間存在某些重要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所有個人在出生時其人格發展的潛力方面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是相同的,他們成年的人格則是生後經驗的產物,因而被賦予了文化差異。

  以價值觀來教化兒童,使其通曉社會法則,學會成為社群有用一員的技能,是所有社會都會遇到的一大挑戰。對許多少數民族來說,復興已消亡的語言或者與現有語言的消亡做抗爭,是維護其文化認同感的尊嚴感的一部分。為了長久生存,人類文化必須適應不同的環境和變動的情形。人類社會發展出了和他們可獲得的自然資源相協調,並受到棲息地限制的文化基礎結構。

  任何地區的民族都會發展其獨特審美的形式(音樂的、視覺的、口頭的、運動),用以來象徵性地表達、理解和共享對於各種形態美的感知。在文化變遷中蘊含的主要機制有自發變遷(創新、傳播和文化遺失--手推車在沙漠變成駱駝)和強制性變遷(種族文化滅絕、合成、復興運動、反抗和革命)。人類人格評定唯一有意義的標準在於人格和社會常規之間的聯絡。

  文化不是隨即發生的。文化是一個綜合體,因此基礎結構或經濟基礎的變動都會對這個社會的社會結構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聯的元素造成影響。藝術常常反映出一個社會的集體觀念、價值觀和最關心的事務。精神失常是文化建構的精神疾病。每一種生計模式不僅包括資源,也包括有效採集和利用它們的技術,以及最適應於某個社會需求的勞動生產方式。為了適應特定的自然環境、應付獨特的政治經濟挑戰,每個群體建立起了特有的社會設定,即所謂的子女養育任務、性別關係、家戶與家庭結構和居住模式等。因為親屬關係及家戶的紐帶並不總足以應對人類生存中遇到的那些挑戰,所以人們也會依據性別、年齡、共同志趣和社會階層而組成群體。有關物品生產、分配和消費的一整套組織安排構成了各種形式的經濟體系。

  社會中的階級差異並不總是清晰和顯著的,而在於一系列廣泛而持續的細微特權存在。人類學家對不同靈性和宗教信仰、習俗的跨文化研究時,試圖中立地看待所研究人群奉為神聖的任何特定歷史傳統、信仰、儀式。為了維持秩序和其政治組織(隊群、部落、酋邦和國家),採取各種各樣的行動:內化控制(文化控制、社會控制)、外化控制、戰爭。

  在所有社會(從最大的到最小的),人們都面臨著‘誰獲得了什麼,在何時、何地以及如何’的挑戰。這是政治的挑戰,它還包括組織、競爭和控制權力。無視其他文化和其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在世界上造成嚴重問題的一大原因,尤其在互相作用與互相依賴的狀況為全球資訊交換和運輸系統的發展所改變的當代。

  工業化世界(並逐漸擴充套件到世界各地的大都會地區)中等和上等階層的生活水平是建立在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巨大消耗率基礎之上的;也就是世界人口的極小部分利用著這些珍貴資源中的大部分。無法克服文化偏見會導致嚴重的經濟後果,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由於全球化將買賣自然資源、商品和勞動力的全國市場、區域市場和當地市場相連線,世界各地的人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在自然環境被強大的新技術所急速改變的同時,長期建立的生存實踐、經濟佈局、社會組織和與此相關的思想、信仰和價值觀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當結構性的力量破壞危害個人以及社群追求健康、平等、有尊嚴的生活的人權時候,意味著結構性暴力(即由非個人的、帶有剝削性質的,以及不公正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制度導致的身體和(或)心理上的傷害,包括鎮壓,環境破壞,貧困,饑荒,疾病和夭亡)日趨嚴重。

  書中還談及人類與靈長類的比較;多偶制;跨文化視野中的另類性別模型(陰陽人),涉及雙性體徵和跨性別複雜型別的研究使我們認識到存在多種性別選項,從而揭露刻板影響的謬誤。

  書中事例鮮明,章節分明,分類詳細。這是一個讓讀者留下印象深刻的介紹性書籍。

【《文化人類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