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仨》讀後感1

  很多人瞭解楊絳,多半源於錢鍾書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情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

  但楊絳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過戰爭與動盪,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裡始終保持不爭不慌的狀態。

  亦如她自己所闡述: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她和錢鍾書先生興趣相投。他們都熱愛著自己工作和看書,都喜歡在閒暇時出去"探險"。他們都會"偷空看書","以勤補拙"。他們是彼此的伴侶,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楊絳先生是錢鍾書先生的"賢內助",是他最賢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曾說錢鍾書先生有“痴氣”,稱他為“呆大”。也就是說,錢鍾書先生有時候像個呆子似的,不諳事理,家務活也不會做。同時,這也意味著,楊絳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的瑣事。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與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時,楊先生很溫和,善於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況。

  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賞認可,彼此相愛著。

  “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錢鍾書先生諄諄囑託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覺得阿圓很多方面都很像錢鍾書先生,比如,看書翻頁翻得很快、"過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們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樣,彼此獨立工作,一家子都滲透著文化氣息,都有書生氣質。即使各自的年齡都大了,生活依舊充滿著樂趣。正是他們相似的性格,對生活的態度、追求一致,家才會有其樂融融的氛圍、才會有羨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於平凡之處蘊含溫情,不移,不易,不離,不棄。

  但是,正如楊絳先生在後文所說的,"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將靈魂深處失去摯愛的悲慟,化為綿長深情的文字。

  楊絳先生身上無疑體現著中國女性最高的處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風暴,也能平穩度過,內心依舊安然。"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我們仨》讀後感2

  楊絳在人生遲暮時寫的書——《我們仨》,沒有半點的文飾和賣弄,只是在聽一位老人娓娓道來她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讀來讓人有溫馨的感動………

  她看著女兒錢瑗和錢鍾書相續的離開人世,只能一個人思念他們仨……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一直是讓我豔羨的,他們兩可謂是典型的“書呆子”“書痴”,所以也許月老早就為他們牽了線才讓他們在清華相遇,後來兩人出國留學,國內發生戰亂後回國,抗戰,解放戰爭,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他們就這樣相孺以沫的,當然後來還有他們的女兒一道走完了一生……

  他們從來都是與世無爭,與人無求,不事權貴的,他們只求能有一份自在的閒適和從容,他們也許物質貧困,卻是知識的富有者,精神上的貴族,在他們,知識全不是為了賣弄。“我們要江青給的房子?”,錢鍾書這老頭用如此輕蔑的語氣如是說。而在如今這樣一個被金錢灼燒的社會,在車水馬龍,夜夜笙歌下,這種愛情,這種做學問的態度,這種處事的姿態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可悲呢?我時常在想我們所心心念念追逐的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還是我們只是愛上了理想的贗品而已?這個世界上獨立的人多,自由的人少,而自由亦不靠索取得來,像他們那樣活出真性情實屬罕見了。我們往往只是做著這肉身的奴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是失了自己。梭羅在讀完哈佛後放棄了平常人走的路,他獨自去了瓦爾登湖畔生活,他感受到一個人若心境知足,他便宛若置身天堂。確實,世俗人眼中的成功也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我們無需奉為定律,如若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而去做一件事,像他們仨,即使世人笑我痴,而又何樂而不為呢?

  “陪他走的愈遠,愈怕從此不見”,他們的女兒錢瑗與世長辭後,楊絳的這種擔憂就愈加強烈了,然而老病相催,歲月總是不饒人的,錢鍾書第二年也走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他們從此失散了,她清醒的認識到以前他們寄居的寓所只是古驛道上的客棧而已,而家在哪裡?她還在繼續尋覓

  也許我們都在尋覓………

  《我們仨》讀後感3

  楊絳先生著書《我們仨》,我再一次細細品味了一遍,而這次閱讀完,我決定把內心的感受寫下來,並將在未來的時光中持之以恆寫讀後感,以此激勵自己不斷讀書不斷進步。

  楊絳先生百歲高齡提筆寫書,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書中講述了楊絳先生重溫與丈夫錢鍾書、女兒錢瑗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歲月,那些單純樸素又盛滿溫情的親情故事。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獨特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用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7月伉儷二人赴英國牛津求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回國後直到1998年女兒和丈夫相繼去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難忘經歷。

  如果讓我寫“我們仨”,我也會像錢瑗一樣,儘管到了六十歲的時候還是會細細回憶我和我的父親母親,我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點滴生活。我會寫父親是多麼疼愛我,從小到大對我不打不罵,以身作則,以理服人;我會寫母親是怎麼教育我,做一個善良、誠實、勇敢、勤勞、平和的人。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也沒有永遠,當一家三口相聚相守時,要時常想到人生道路盡頭總會相散,珍惜與家人的團聚,努力讓生活變得甜潤快樂,就如楊絳先生一家三口伉儷情深子女孝順,深愛“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4

  終於慢慢地安定下來。

  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終於也無聊起來,我是最怕閒下來的,也最怕被別人甩下。於是不斷的找可以豐富自己的方式,好好撿起書來。

  曾經看過一句偉人說過的'話,只看經過至少幾百年沉澱依舊流傳,受人吹捧的書籍。這句話讓我對很多現當代的作家以及作品嗤之以鼻。殊不知自己錯過了很多經典。

  知道楊絳是在錢鍾書之後,大學時代她的《我們仨》總總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我卻從來沒有為它駐足。近幾年陸陸續續從報刊雜誌網路得知她的名氣。這個滿頭銀髮的世紀老人安詳的坐在書桌旁,讓人頓生佩服。

  況且人一長大,總會更傾向於家庭,處理家庭的藝術。特別想了解這樣一位偉人是怎麼在最親的兩個人(丈夫和女兒)死後寫的回憶錄,怎麼安定的過餘生。

  這本書楊絳以一個妻子,一個媽媽道來家庭的瑣碎,三個人平淡中的小幸福。完全沒有你想象中的遙不可及,有的只是小日子,夫妻之間的相互扶持,共同前進,女兒與父母的成長與陪伴。

  我從外界知道的錢鍾書是一個高傲,不可一世的作家。然而在妻子筆下的他僅是一個與世無爭,不太諳世故,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妻子幫忙的普通的丈夫,只是默默的學習,默默的教導學生,傳授知識的文人。

  楊絳是一位偉大的女人,本也是出生書香門第,大家閨秀,想來很多事情都無法料理卻還是跟著鍾書從英國到法國,再回到國內不停的奔波,作為一個妻子,還要漸漸的熟悉柴米醬醋油鹽之事。一定是相互的愛情才讓這繁雜的家務變成生活的樂趣吧。

  錢媛,知道她也是由於他們的父母,總覺得她沒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優秀,應該過得很自卑,錢氏夫婦也可能會不太認可這位孩子。我是多麼的膚淺,一個人的美好豈能用所謂的外界的功名來概括呢。她這個乖巧的,有天分的孩子,在楊的筆下就是她的丈夫錢的化身,很多時候像極了她的爸爸。這想必是愛的一重高境界吧,因為我也會經常從我媽媽的耳邊幸福的說我和爸爸的很多相像之處。

  我原本以為如此有名的一對作家應該過著殷實的生活,可是並沒有,我也以為他們不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就可以隨隨便便的成功或者更加的知名。他們在國外省吃儉用,還不斷地想盡辦法努力豐富自己。回到國內也是經常性的兩地分居,為生計奔波。生活的苦並沒有壓倒這樣一個美好的家庭,他們有的只是樂觀的面對與迎接,三個人共同的扶持,這是個多麼偉大與和諧的家庭。圓圓這個美好的女兒曾經還為了要照顧父母要終身不嫁,最終還是父母勸服了她,你就完完全全沉浸在這個美好的幸福的家庭中。

  晚年的錢氏夫婦過得並不好,看著讓人非常的辛酸。由於時代的關係,兩位老人體弱多病還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這也只能怪時代給予那時人民的苦。

  曾經以為轟轟烈烈才是生活的本色,也聽過看過太多的曬幸福,過分歪膩與爭吵,於是植根於腦底的就是這個婚姻與家庭的模板。殊不知平平淡才是真的真。

  走過這些,楊絳是多麼辛苦,看著女兒和丈夫在兩年內相繼離世,這世界上自己最最親近的兩個人永遠的離開了自己。即使現在有了固定的房子也只是一個旅舍般,心卻沒有了歸宿。她心裡是經過了怎樣的翻江倒海,才達到如今的心如止水。

  願這位百歲老人,安安穩穩,靜靜地享受最後的時光。

  《我們仨》讀後感5

  20xx年5月25日,電視新聞、報紙及各大新聞媒體,都重點報道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世紀老人離世的訊息,她就是楊絳先生。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而更為大家所知曉的就是她是錢鍾書的夫人。一個滿腹才華卻甘於人後,一個一直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人。甚至在暮年她也堅持筆耕不輟地翻譯與寫作。《我們仨》是楊絳先生20xx年出版的散文隨筆,那年她已93歲高齡。

  這本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正如楊先生所說,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在夢中。起初開始讀的時候,有些看不懂她的這個夢在講些什麼。古驛道、小船、也只能理解面上的意思,並不能一下就能抓住作者的所要表達的意思。其實,究竟是什麼意思上網一搜便可明瞭。但是我認為那就失去了閱讀的樂趣,也失去用心去體會作者,與之心靈溝通的緣分。後來隨著閱讀的深入,主線漸漸浮出水面,這個夢,夢中之境,所見、所想、所感,就是他們一家在一起走過的最後一段人生路的寫照。欲揚先抑,開篇就深深的抓住了我的心。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1997年和1998年對於楊先生來說是最為灰色的時光。相知相愛的愛人、唯一疼愛的女兒相繼離她而去,恍然間失去了這世上兩個至親至愛的人,其中的痛苦與悲涼可想而知。我無法想象是怎樣的一種至上的心境支撐著她,仍然堅強、精彩地進行著一個人的餘生。直到閱讀到這裡:“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遇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少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這樣平淡的心態,這樣豁達的追求,我解開了心中的迷惑。當人與人之間共同建築的情感城堡固若金湯時,生離死別就不足以摧毀這座城堡。人不在了但是精神力量還在,晚年的楊先生必然是報著這樣的精神力量,依然延續著她一個人的精彩。

  雖然我已被楊先生的文字深深地帶入到當時的場景中,看到動情之處也會被深深打動,淚眼婆娑。但是隻是能感到楊先生只是在敘述,並沒有從內容上看到絲毫悲觀的文字痕跡,而是處處洋溢著思念之情。我真的非常羨慕他們這個樸素的大家庭,住著一屋子與世無爭的人。這三個人,任何一個人都能稱之為他們那個領域的翹楚。但是他們生活得那樣真實,那樣和諧,那樣地超凡脫俗,我由衷地欽佩這樣的人。在我們當今這個看重名利的社會,如果身邊真的有這樣的人,恐怕也會被人投以異樣的眼光。這樣低調、這樣不要名、不爭利的人,多少會被人看作異類。當我們還在為他們這樣平淡而難以理解時,我看到楊先生這樣一段話:“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認,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一下,我頓悟,又有些羞愧。我們往往習慣於用自己的價值觀,或者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去衡量別人,殊不知真正看淡這一切的,才不會以別人的思想意志所操控。大智若愚地處事,去看待這個世界,身邊的人。返璞歸真,找回最初的自己。一切只順從與自己的內心,與他人無關。或許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心態要健康吧。現代醫學也在證明,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是健康長壽的秘訣。楊先生105歲辭世,或許與這也不無關係吧。

  夫妻之間、父女之間、母女之間,三人之間的親密而溫暖地相處著。父親錢鍾書與女兒錢瑗的感情,書中是這樣記錄的:“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看到這我忍俊不禁,這樣的長幼關係亦父、亦兄、亦友,擺脫了嚴父的面孔,相處起來反而更輕鬆。而女兒一樣深愛著她的媽媽。錢瑗去世前不久,心中還掛念著媽媽的一日三餐,還特地寫信教給媽媽做飯菜。事實上,當時她自己已經都無法進食了,可贊她生命垂危之時心中還不放心媽媽。儘管她忍受著疾病和治療的折磨,還在利用在病床上的有限時間,把過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寫下來留作紀念。對家人的那份不捨,那份沉甸甸的愛,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仍然難以釋懷。附錄中錢瑗在病床前寫到“牛兒不吃草,想把娘恩報。願採忘憂花,藉此謝娘生。”我的眼淚不禁流下,為他們這一家至真至美的親情而感動。

  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心靈庇護所,我深諳這句話的道理,一個家庭的和諧與美滿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強大。陽光雨露也好,風雨飄搖也罷,擁有心念愛恨全都攢在一處的一家人,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