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G組《有理數的乘方》案例分析

G組《有理數的乘方》案例分析

G組《有理數的乘方》案例分析

  下面我來總結一下大家對這一案例的分析:

  1、 你認為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使用了什麼教學模式?

  答:共同點: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中使用了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模式和探究性教學模式。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陳老師在計算機上用 Math3.0 演示乘方運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能讓學生很直觀的看到2的n次方的結果,這樣做既直觀易懂又節省時間。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模式包括三個教學環節:問題情境、假設――檢驗、整合與應用。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中沒有體現其中的環節。有些老師選擇了這種模式,我覺得有待斟酌。

  2、你覺得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中體現了哪些教學策略?體現在哪裡?

  答:陳老師的教學設計體現的共同點是:①情景教學策略:課的開始,用摺紙的活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②探究式學習策略:陳老師透過摺紙引出新課後,運用問題,層層引入,啟發學生探究出有理數乘方的概念;不同之處:

  (1)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教師由小學時學的正方形面積公式、正方體體積公式等入手去引導學生學習當前學習任務中的知識,並幫助學習者區分新材料和以前學過的材料,引導學生把n個相同的因數a相乘的運算叫做乘方運算。讓學生先從熟悉的知識入手,這樣更易掌握新知識。

  (2)啟發式教學策略:如:在“冪的符號規律探究”中,老師透過逐漸深入的引導性問題,讓學生逐步找到規律。

  (3)動機教學策略: 透過摺紙活動喚起學生的認知興趣,引起學生學習的需要和興趣。喚起了學生的“認知內驅力”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陳老師設計用 Math3.0 演示乘方運算,你是否認同他的設計?給出你的理由。

  答:本組的老師都很贊同使用Math3.0 演示乘方運算。用Math3.0能很直觀的看出2的n次方的結果這種不容易計算的數,而且非常的準確方便,便於教師教,也有利於學生學,把計算軟體與數學結合起來,更直觀地顯示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對前面陳老師從摺紙遊戲到乘方運算的一個正確檢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產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加明顯。使學生加深對乘方運算的認識,得到感性的認識,進一步體會和理解乘方的含義,體會到乘方的優勢,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有助於本節課目標的完成。

  4、你覺得陳老師的教學設計在創設情境、問題設計、知識擴充套件等方面有哪些優點?

  答:在創設情境方面 :陳老師在這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合適的學習資源,透過老師的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自己在探索中求知。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趣味性,還培養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能力。透過動手操作使知識自然呈現,為匯入新課作好了鋪墊。

  在問題的設計方面: 陳老師能夠面向全體同學,提出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降低了學生學習乘方概念的難度。 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層層深入環環相扣。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思,有所獲。這也體現了陳老師注重因材施教。

  在知識擴充套件方面:最後一環節中的作業設計,既有必做題又有選做題,適合不同程度的孩子練習。同時陳老師在作業的佈置方面採取了密切聯絡生活和實際練習相結合。特別是百萬富翁與“指數爆炸”這一作業,既有趣味性,又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5、對於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你有什麼改進建議?

  答:共同點是:大家都比較贊同陳老師對於這節課教學設計的。陳老師的教學設計流程基本上是一節完整的數學課,可以體現出新知的呈現方法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以及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聯絡。體現了教師對知識的關注度,也體現了課堂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

  我們組認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在小組交流中進行歸納總結,在組與組的競爭比賽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教學設計中還要體現對學生的評價。

  以上是我對我們組成員對《有理數的乘方》案例分析的一個總結,不當之處還請老師和各位同仁批評指正。謝謝!

【G組《有理數的乘方》案例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