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藝術實踐報告

藝術實踐報告

藝術實踐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藝術實踐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藝術實踐報告1

  摘要:音樂學專業教學本身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因此音樂學專業的藝術實踐活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促進專業技能水平提高;其次,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程序;第三,以實踐為視窗,架起溝通的橋樑;第四,改善專業課程設定。

  關鍵詞:音樂學藝術實踐主要舉措

  一、藝術實踐的界定

  音樂學專業教學本身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如技能課的課堂教學、課後練習、小組觀摩與專業考試等都可視作藝術實踐。但這種實踐主要是圍繞課堂教學進行的,是以培養專業技能為主的一種實踐形式。本報告所要探討的藝術實踐,是指與以上實踐形式不完全相同的、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其它多種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更為廣泛的實踐形式。

  二、藝術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1、促進專業技能水平提高

  透過實踐的檢驗,能使學生看到課堂教學和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從而積極主動地調整知識結構,提高舞臺表現能力,增強學生基本藝術素質,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程序

  參加實踐活動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程序。進行藝術實踐能及早接觸社會,增長自己的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對自身的全面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參加藝術演出活動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能力,諸如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應變創新能力等。

  3、以實踐為視窗,架起溝通的橋樑

  透過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架起了學校與社會溝通的橋樑,使教育走出相對封閉式的模式,走向廣闊的社會舞臺,有利於促進教學、科研、實踐的結合。

  4、改善專業課程設定

  透過藝術實踐,能夠使學校深入瞭解課程設定、教學與管理等方面與社會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主動進行教學改革,在與社會實際的緊密結合中,尋求高等教育的發展與突破。

  三、音樂學專業大學生開展藝術實踐活動的形式

  根據實際情況,對於學習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來講,他們參加藝術實踐活動的形式主要有五種:成立藝術團、藝術實踐周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專業彙報演出活動、音樂比賽、藝術觀摩與採風活動。

  1、成立藝術社團

  藝術社團是高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活動中最為普遍的形式。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合唱團、舞蹈團、民族樂團、古典音樂樂團及流行樂吉它隊,等等。藝術團作為音樂學專業的實習教學基地,可以在校內外開展各種演出活動,構建“基礎訓練、創作提高、綜合模擬、演出實踐”的實踐體系,來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透過藝術團這個實習基地,構建了切實可行的實踐體系,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創新能力及應用能力。

  2、藝術實踐周活動

  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周活動是以培養音樂學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的,面向講臺、舞臺,理論平臺舉辦的一系列藝術實踐活動,很好地將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與在社會中的實踐活動相結合,不僅使學生對書本知識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而且還能全面檢驗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3、組織學生進行專業彙報演出活動

  為了鍛造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檢驗專業技能,同時檢查教師的教學成果,很多學校以月為單位舉辦學生的專業彙報演出。透過真實的舞臺表演,讓學生充分掌握舞臺表演的技巧,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4、音樂比賽

  學習音樂學專業的學生應當多參加一些專業比賽,可以積累舞臺經驗,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另外,透過比賽可以借鑑和吸取參賽選手的經驗,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參加比賽活動,經常選派教師和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範圍內的音樂比賽。目前音樂比賽種類繁多,面向高校音樂教育而舉辦的比賽活動主要有:全國高等院校音樂專業技能比賽,高校音樂節,高校音樂專業師生基本功比賽,以及各個學校音樂系舉辦的技能大賽等。

  5、藝術觀摩與採風活動

  學校的音樂教學課堂因為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為了給學生補充更多的營養知識,開闊視野,各高校音樂系在音樂學專業教學中每學期邀請一些著名音樂專家學者或高校名師來學校傳經送寶,現場指導教學。音樂採風活動是一項十分有益的藝術實踐活動,能夠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科研創作能力,而且它還是挖掘民間音樂寶藏,使民族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繼承與發揚的重要手段。

  四、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的基本思路與主要舉措

  1、調整藝術實踐課程教學管理機制

  以就業為導向,形成創新性的藝術實踐教學體系,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絡溝通,共同制定和實施培養方案,並將具有較強的藝術實踐能力作為培養目標之一,進而提升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加大對藝術實踐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力度,確保必要的師資、活動經費、硬體等支撐,引導教師加強對藝術實踐活動的指導和研究;建立和完善客觀、科學、合理的藝術實踐評價機制。

  2、根據學生實際能力修訂培養計劃

  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一、二年級應以班級(年級)音樂會、專業教師教學音樂會和校內外各種演出活動為主,調動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讓更多的學生有上舞臺鍛鍊的機會;三年級應以分方向的專場音樂會和參加高級別的專業比賽為主,磨練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四年級應以培養就業能力和畢業彙報演出為主,幫助學生磨練幾首(個)保留曲目,增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強化專業教師的指導作用

  將指導學生藝術實踐的情況作為對專業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要求專業教師堅持參加其他專業老師舉辦的音樂會或指導的大型藝術實踐活動,正確評價同行的教學效果;組織學生定期舉行藝術實踐音樂會,並邀請相關專業教師在每個節目結束後進行點評,針對舞臺能力的不足提出意見,幫助學生進步

  4、塑造良好音樂文化氛圍

  一要以專業能力的培養為目的,堅持舉辦教師獨唱獨奏音樂會、音樂基本功比賽、班級音樂會、教學音樂會、主題音樂會、週末音樂會、聲樂(器樂)比賽等等,創造濃厚的音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全面發展專業技能的積極性。二要鼓勵和支援專業拔尖的學生舉辦獨唱、獨奏音樂會,積極參加高級別演出或各級各類專業競賽活動。三要定時邀請專業藝術團體、藝術家表演或者開展學術講座,舉辦各種形式的演出活動,提升學生的表演熱情與審美水平。四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安排學生到地方文藝團體、社群、學校、福利機構等基層開展藝術活動,鍛鍊學生的教學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www、17net、net

  5、處理好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活動的關係

  藝術實踐必須在保障正常的課堂教學的前提下進行,不得隨意停課去排練或演出。要在學生完成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的組織多種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使二者能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6、提高學生理論修養

  努力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水平並作為制度化的措施。固定的本科四年一次的社會實習及多個假期社會實踐,要求學生深入文藝劇團、藝術學校等專業團體學習;聘請專業藝術院校、專業文藝團體的教授學者開展學術講座、學術交流活動;鼓勵學生多聽多看多讀多寫,在不同層次的刊物上發表論文可獲得相應的藝術實踐課程學分。

藝術實踐報告2

  實踐時間:

  第九周實踐地點;midi教室時間內容;今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下一首由他自主創作的,適合男高音演唱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做《每當》這首歌曲當我第一次聽到張喜秋老師演唱的時候,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它它的這題部分非常的平緩動聽,副歌部分少有起伏,高潮部分激憤高亢,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拿到樂譜之後,我們首先分析到了該曲是一首降E大調的,從頭到尾沒有轉調,轉換調性的一首大調性的歌曲。

  它是四四拍子的,並且是弱起強收的。首先在沒做之前我們先聽了幾遍示例的伴奏,我認為做得很不錯雖然是很好但是我並不像照搬照抄因為我想發揮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下創新精神。我要借鑑它好的值得學習的部分。像它他學習。

  下一步就是給該曲配和玄除了弱起的部分其他的地方就是每一小節一個和鉉。配好了和鉉之後就開始了配器部分,這是一個關鍵環節一定要選好樂器和音色,最主要的就是小提琴也就是絃樂部分。老師講絃樂是一首好的交響樂的靈魂,所以很重要。

  我選了4個小提琴加了一把大提琴,還有貝司若干把。定音鼓很重要,還有檫。我決定先用絃樂作出來個骨架。

  選好音色之後下一步我要開始輸入了。首先錄小提琴。切記一定要開開節拍器。我先錄了前四小節小提琴第一軌錄完之後我將它挪到了小字五組。然後由於前幾小節都是一樣的部分我隨後將其複製挪到了小字四組。現在沒有任何修改,緊接著同上又做了第三軌。同樣是沒有任何的修改,然後我聽了一下效果,又了不同音高的小提琴在一起混合後效果真的不錯。只是這樣的話還不算有骨架就像是人體只有上半身是不完整的。大提琴的部分是想讓它拉和鉉。為了是它逼真一些。我採用了量化。每一毫米都要準確的拉出來。做好之後我確定沒有錯音因為有錯音是一個非常低階的錯誤。然後給老師聽了一下。老實說對就是這樣做確定無誤後我繼續做下部分下面的部分即撥絃的部分。它像節奏一樣重要。實踐時間;第十週實踐地點;midi教室實踐內容。今天我的內容是接著上週的來做。上週我做到了撥絃的部分撥絃的地方我做地是每小節一個長音在入唱之前。但是聽上去總是怪怪的。效果不是很好。然後我請教了老師他告訴我說撥絃不是這麼做的他說撥絃是‘嘣嘣嘣’的感覺。後來我聽了老師的話該了節奏型果然聽上去很不一樣。撥絃的部分我也錄了好幾個軌因為每個音都有不同的特點。聽上去骨架就出來了。實踐時間;第十一週實踐地點;midi教室實踐內容;骨架出來了該往裡面添肉了也就是加鼓還有管樂之類的了這是一個有難度的環節。他要掌握的有音域力度節奏等變化。我選定了四隻圓號,三隻小號,圓號的部分需要不斷的聽與改進。音不不能超過小字二組的F。到了小號的部分音頭很重要而且要確定音都不能冒出來。錄好之後又一遍遍的聽一遍遍の改最後完成了我的作品。獲得的成績;

  透過這次藝術實踐後我。我認真的總結了凡是就怕認真二字,用句老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覺得我個人進步很大最起碼我的節奏穩了。沒有錯音而且老師說的要求我也儘量做到了。認真的做事會讓自己充實,讓自己學會不少東西,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表準

  存在的不足

  我認為音樂是靠多多聽得聽就要聽音樂的內在。不能只聽音樂的組旋律。以後無論是聽音樂還是做音樂,都要仔細的聽他的配器部分和內聲部部分不要像外行看熱鬧似的就外行了。沒有多聽多做是我存在的不足

  改進的措施

  從今起我要多聽多做多練習在多多實踐中取得成績。

藝術實踐報告3

  20xx年2月15日服工112班全體學生懷著異常激動的心情對沈壽藝術館,南通博物館,藍印花布博物館,紡織博物館進行了簡單而又細緻的參觀,我深深感受到南通市能人輩出帶給我們的精神滋養,更能感受到我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接下來就著重介紹沈壽藝術館。

  在文化宮旁,濠河北岸有一條林蔭小道,柳蔭深處,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磚小瓦、紅漆門窗的兩層樓建築,這裡就是沈壽藝術館。早在1914年此處為張謇建立的中國最早的刺繡藝術學校女工傳習所(女工,又稱“女紅”、“女功”,舊指婦女從事的縫紉、刺繡等技藝)。現在面對濠河的八角形大門上,鐫有“繡園”二字。進門後走進小院,竹叢、盆景,顯得十分幽靜。門廳內兩盆素潔的蘭花,映襯著潔白如玉的沈壽半塑像,面龐清秀,莊嚴文靜,給人以親切之感,在胸襟上還塑有一枚獎章,象徵她往日的業績與輝煌。看到沈壽塑像就想到她平淡而又輝煌的一生,這個天資聰穎,又愛專研的古董商之女對刺繡有著天生的熱愛,她在姐姐沈立的帶領下,七歲弄針,八歲學繡。起初,她繡些花草之類,主要是一些實用性繡品。後來就將家中收藏的名畫作為藍本,開始繡制藝

  術性作品。十六七歲,她便成了蘇州有名的刺繡能手。結婚之後夫妻倆一個以筆代針,一個以針代筆,畫繡相輔,相得益彰。

  沈壽藝術館收藏了一批刺繡藝術精品,主要有:明清時代的民間刺繡,沈壽及其嫡傳弟子的珍貴刺繡作品。品種繁多:有平繡、碟片繡、雙面繡、打籽繡、彩錦繡、亂針繡。作品題材十分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飛禽走獸。當我看到看到她繡的

  《八仙上壽圖》、《耶穌像》、

  《倍克像》、《無量壽佛》、《萬年青》、《花鳥冊頁》、《生肖像》、《觀音像》、《文蛤圖》、《柳燕圖》時,無不為之傾倒,驚歎這位蘇繡大師,以其超人的智慧,靈巧的繡手終於把傳統的蘇繡工藝提高到了更為絢麗神奇的藝術境界。陳列室中還陳列了不少古今名畫的繡品,如韓熙載的《夜宴圖》、張萱的《宴樂圖》及《荷香鴨肥》、《蛤蜊圖》,古樸典雅,生機盎然,幾可亂真。其中有一幅沈粹縝女士(當年女工傳習的教師,沈壽之侄女,鄒家華之母)繡的張謇手跡,堪稱傳世精品。” 在沈壽藝術館裡,有沈壽親自設計繡制的兩件真品真跡!一件題為《馬頭》,

  1918年繡制。她把一根根細細的絲線再劈成八絲、九絲,甚至十二絲來刺繡順風飄拂的馬鬃,使人一眼看去是那麼空靈、飄逸;那馬眼則用擻和針法,摻雜深淺不一的黑白絲線,由外眶往內圈逐漸收攏,從而使瞳孔顯得更加炯炯有神。另一幅為《蛤蜊圖》:粗細不等的黑色絲線,在玉白的綢緞上勾勒出蛤蜊的外殼及一道道貝紋,活像一幅鉛筆素描,簡潔、明快而富有立體感,為沈壽於1916年設計繡制。

  進入新世紀,沈壽藝術館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和各界人士的關心,在“弘揚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城市”思路的指導下,經過沈繡藝術傳承人卜元館長卓有成效地努力,開拓創新,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令人矚目的成就。20xx年,沈壽“模擬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充分證明了沈繡的獨特藝術價值和它在國家乃至世界的藝術地位。20xx年5月,沈壽藝術館成立“中國沈繡藝術研究中心”,進一步深入研究和開發,打造精品,把“中國沈繡”這一藝術品牌推向國際市場。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瑞士、挪威、瑞典等國家的藝術家或國際友人、港澳臺同胞等紛紛前來藝術館參觀交流。不少瑞典、德國、英國的友人,每年都要來沈壽藝術館學習中國刺繡,親自體驗和感受中國傳統手工藝術,從中獲得樂趣。

  接著我們又來到南通博物館,一進大門就被其氣勢折服。門前一棵百年大樹的滄桑更是襯托出博物館的文化氛圍之濃,歷史氛圍之久。

  南通博物苑是中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民族實業家張謇於清光緒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5年1月14日)建立。是目前儲存下來的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6年1月3日),張謇又將興建中的公共植物園規劃為博物苑,佔地23300平方米,後擴大為71800平方米,建立了中館、南館、北樓和東樓。苑內有4個陳列館,陳列自然、歷史、美術、教育四部分文物與標本。中館為三開間中式平房,上部加蓋一間二層尖頂小樓。南館平面凸字形,為一座西式二層樓房。北樓為五開間二層中式樓房。東樓為一座中式樓房。苑內種植樹木花草,飼養鳥獸,並有亭榭、假山、荷池等園林建築。1912年改稱南通博物苑。 苑內文物、標本來源於各地人士和寺院捐贈、售予。1914年編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共收錄文物、標本2973號,1933年增至3605號,每號一件至數件不等。

  南通博物苑的藏品以歷史文物與自然標本並重,總數近5萬件。歷史文物以見證地方歷史的文物為主,時間跨度自新石器時期直至當代;自然標本既有反映南通地區動物、植物等自然資源的藏品,同時也廣集國內外珍貴的巖礦石、化石及珍稀動植物標本。館中最主要的就是動植物標本。有些動物雖然已經絕跡了,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標本中一窺其真面目。有些化石標本雖然已經看不出原始形狀,但是為我們研究那些動植物提供了有效的來源。

  南通博物苑繼承張謇“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

  名”的辦館理念,尤其注重科普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積極進行文化傳播,除利用自身陣地,還將展覽辦向社群或學校。形式多樣的教育工作,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近年來南通博物苑先後被定為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成為人們瞭解南通、親近科學、接受文化薰陶以及旅遊休閒的理想場所。創辦人張謇詠歎的“濠南苑囿鬱璘彬,風物駢駢與歲新”,正得到真實的體現。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從日本豐田進口的紡紗機,因為日本已經沒有那種機器了,日本政府試圖高價收購回,但是沒能夠得逞。

  南通博物館的精華就是張謇故居,那是一座西式洋房,門前有座張謇的雕像,可惜我們沒法進入,就不一一介紹了

  。

  下午我們參觀了藍印花布博物館,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於1997年建立的,是我國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產、經營為一體的專業博物館。藍印花布館竭盡全力弘揚和

藝術實踐報告4

  在石家莊第十七中學進行為期7個星期的教學實踐,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順利的完成藝術實踐工作。同時,我還在實踐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音樂這門課而言的。為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班級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剛進入校園,就被優雅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學習風氣深深的吸引祝每一個學生都那麼純真可愛。初到班級裡來自學生熱情的歡迎掌聲,我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聽指導老師的課,每一幕,每一個瞬間,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對我來說都是那樣的深刻,至今還記憶猶新。指導老師非常關心我,細心指導,每次師範講課之前都要認真備課,上課前把她課上的重點,特點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提示讓我牢記。應該用怎樣的語言對學生說話,如果與學生溝通,真是面面俱到,著實讓我學到不少東西。

  聽課實習完成之後,指導老師讓我一個走上講臺對著整個班級的學生。我一直都很緊張。直到走上講臺,我才發現一切並不是我想像的那麼可怕。從低頭一個人講,到很自信的自如的和學生溝通,是一個有點小困難但是完整也難忘的過程,就像一朵花,從含苞待放到正直花期一樣,是一個美好的過程。同學們很配合我的工作,上課認真聽我講,認真唱歌,積極回答我的問題。作為一個新人,真的讓我感動。

  不過,在這樣一個懷有叛逆的`年齡階段,難免有一些孩子是不喜歡服從的。對於這樣的學生,身為教職人員是不可以用暴力或是過激的語言的手段達到教育的目的。或許會起到反作用,後果不堪設想。在這樣一個法制社會里,人人有權利,人人有利益,學生也不例外,如果不尊重學生的利益,他會用自己的權利保護自己的利益,也就會反作用與教師。所以,不尊重學生,不善待學生就等於毀滅自己。不過善待也總是要有度的。對於如此頑皮惡作劇的孩子,同樣也要對症下藥。最重要的是,不能輕易的放棄他們。

  我在初一年級。這些剛剛小升初的孩子,都還是站在童年的尾巴上對著父母撒嬌的寶貝。在眾人面前卻以為自己已經是大人的無邪的天使。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會抑制不住自己興奮的情緒,多變的思想,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說話欲。所以上課中維持紀律是早在意料之中的。我喜歡用一些顯得自己比較人性化的道理壓制他們亢奮的情緒。偶爾也會選用一些蘊涵道理的小故事指點他們。這樣便會有一個好的開始,整節課下來也有不錯的效果。

  在講課方面,我選擇了欣賞課型別,這樣的課型可以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透過視聽唱等直觀的手段吸收他們應該掌握瞭解的知識。同樣抓住孩子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從動畫片入手。因為動畫片一直以來都深受孩子的喜愛。國外的一些動畫在我小的時候就很受歡迎至今還在熱播。說明他們真的很經典,不過這樣經典的動畫片在現在孩子的眼裡不過就是一些沒有語言對白的搞笑劇,真的讓人心寒,也應該反思一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想不只是這樣的,就算一是一部動畫片也應該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經過反覆的思考和斟酌,我找到了一個切入點,就是引用動畫片中所用的西方古典時期音樂片斷,透過展開讓同學瞭解一些西方古典時期偉大的音樂家及其相關知識。其實,只一支曲子,讓人獲得的知識也有多方面。比如曲式知識,讓學生了解曲子的框架結構;比如作曲知識,告訴學生簡單的作曲手法,讓同學也試著寫寫屬於自己的旋律;比如配器知識,讓學生認識管絃樂隊中的樂器及其聲音特點和聲部安排等等,這樣再欣賞管絃樂曲的時候,就不會盲目,稍加提示對曲子會有更多更新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但最直接的還是西方音樂歷史類的知識,通俗易懂,學生容易接受掌握。

  據調查,80%的學生不喜歡音樂書的內容,15%的學生只喜歡個別章節,5%的學生沒有態度。如果我們不能改變大的環境,那麼我們只好透過改變自己的方式來改變現狀,這樣就需要更好的與學生溝通交流,多思考探索更新的教學方式以及靈活運用拓展的外界知識素材。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中學音樂教與學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前人已經敘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說,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理論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音樂教的情況。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省重點初中,學校規模較大。該校在石家莊市地區高考成績排行第五,所以近年來生源不斷增加,所以教的好壞顯得尤為重要。石家莊市對教育的投資相當重視,學校的經濟狀況較好,裝置先進,設施有電腦、幻燈機等的現代教育裝置。

  我調查發現,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音樂學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個人的基礎程度。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樂感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加強他們的基礎知識在難度上適當減小,不過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顧上每一位同學,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老師不能平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對課堂教學工作要認真、仔細的多,因為音樂的教學課堂很關鍵。因為許多同學在課後根本不練習,所以老師提倡他們課堂動起來,唱起來,所以對於課後不練習的同學,課堂就是他們的全部。調查中,大部分的教師採用的課堂學生動起來

  唱起來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自己練習。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氣氛相對和諧。老師說本校一些班級學生的記律較差,自覺性不足,如果氣氛過於活躍,課堂就會亂哄哄,難以剋制。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實際效果為達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從而影響教學進度。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長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甚至有的學生說,老師的方法太舊,因此影響了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調查中,學生希望老師能關注他們。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後進的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一致的。調查中有一個學生問我如何看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還問我今後要是當老師的話會不會也這樣。我回答他們說:老師關注成績好的學生是因為他們能聽老師的話,而一般情況下後進生的自覺性差,經常不聽話,自然惹得老師不開心。老師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發覺,只要能多關注後進生,他們會很感動、進步很大。看來老師要用一種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學生,多鼓勵後進生這一點對於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很重要,好的溝通有利於老師更好地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更加愛學習你所教的那門課。 有的學生說學習音樂時有的老師不能補充很多的課外知識,只是講課本上有的內容,其實這些他們都能看得懂,若老師總是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認為這樣的老師不怎麼樣,水平低,進而也就不再理會老師的講解,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音樂成績就會有所下降了。他們希望老師在課堂上能講些和當前社會有關的東西,多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

  大部分學生喜歡那種上課幽默的,不愛批評學生的,能夠和學生很好相處的老師,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這樣,這種願望甚至比其他學生更加強烈。他們希望老師多瞭解他們的真實的想法,寬恕他們的叛逆心理,同他們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師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去對待他們。而且,有的學生還喜歡關注老師,對老師的衣著,對老師日常工作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感興趣。看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好好和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以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工作。

  透過以上的調查,我認為在今後的音樂教學中,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他所學的科目提高興趣了他們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績。老師可以多組織一些音樂活動課,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叫學生在自己的參與中意識到學音樂的重要性。上課時老師可以多舉一些生動、形象的例子,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感受,而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枯燥理解。對知識的解析要深入淺出,例子最好能貼近生活,最好是當下發生的,人們關注的事情,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展開討論,進而使學生興趣更進一步。

  二、正確對待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應用到現在的教學中去確實的教育史上的一大進步,它的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對教學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我認為在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同時要把握一個度,過度地使用多媒體可能回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一點從上面的調查不難發現。對一些背景的解說,我建議最好能用多媒體教學,在課件中多製作一些圖畫、

  flash,這樣會讓學生一下子對音樂產生興趣,從而帶著好奇心去學習新知識,枯燥的文字就會容易讓學生感興趣。

  三、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講尊重,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且還要求老師尊重學生,作為一個老師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也要積極地鼓勵他去學習,這樣的學生只要一有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表揚是促使差生進步的一種好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少批評學生,以鼓勵為主,即使是批評學生時,也要注意方法,語言最好不要尖銳刻薄,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批評錯的地方也應該向學生道歉,這一點恐怕老師們很難做到,其實學生的寬容之心並不比老師差,真心地向學生承認錯誤的老師可能會更加受學生尊重的,我在實和調查的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我認為語文老師最好能多參加學生們組織的一些活動。在參與中同學生交流,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組織成果給予肯定,這樣能和學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動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鴻溝,促進教育、教學更好地展開。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透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實際的水平應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變成現實。

  最後對在本次調查中給予支援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藝術實踐報告5

  摘要:本文采取實地訪談與線上發放調查問卷的方法,敘述了天津糖畫藝術的歷史以及現狀。糖畫藝術悠久,馳名中外,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糖畫藝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筆透過本次寒假實踐調查活動,以天津糖畫藝術為糖畫藝術代表,歸納糖畫藝術逐漸衰落的原因,並提出復興糖畫藝術的可行性建議。旨在增強人們對於糖畫藝術的興趣和了解,促進糖畫藝術的發展創新,並透過網際網路等現代科技進一步弘揚糖人藝術。

  關鍵詞:天津糖畫 民間藝術日益衰落 保護措施 創新發展

  一、糖畫藝術的歷史背景

  糖畫藝術歷史悠久,據說可以追述到四百多年前的明朝1,在明代宮廷習俗中,“熔就糖霜”印鑄成動物和人物,作為祀品。糖畫藝術於清朝不斷髮展,在民國時期逐漸壯大,民間俗稱“倒糖人兒”、 “倒糖餅兒”、“糖燈影兒”。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堅瓠補集》中有一首詩,真實記錄了糖畫盛行的情況:“熔就糖霜丞相呼,賓筵排列勢非孤;蘇秦錄我言甘也,林甫為人口蜜腹。黴雨還潮幾屈膝,香風送暖得全膚;紙糊閣老尋常事,糖丞來年亦紙糊。”清宣統元年(1909)出版的《成都通覽》中“成都民間風俗正月”說:“元旦日街市停貿易只有小本營生者,專售小兒女之錢,如糖餅”,並附有木刻藝人行藝圖一幅。 糖畫藝術最早起源於四川省,這與當地生產蔗糖有著緊密的聯絡。其後糖畫藝術在全國各地得到廣泛傳播,作品風格受到各地風俗文化影響,具有了一定的地域性,形成了各有的特色:四川糖畫的精湛,天津糖畫的逼真,河南糖畫的玲瓏剔透,北京糖畫的質樸等。其中成都糖畫已被列為中國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糖畫藝術題材十分廣泛,以小說、戲曲人物、飛禽走獸等內容為主。近年來,糖畫藝人為了能夠將傳統藝術與時俱進,創造性地以喜洋洋、孫悟空等卡通人物為題材來吸引顧客,甚至出現了以“保衛”為主題的立體糖畫來抒發藝人內心的情感。還有藝人創造出立體3D糖畫,大大促進了糖畫藝術的表現形式,推1見成都市錦江區民間糖畫藝術協會刊發的《“糖畫 ”藝術簡介》動了可見糖畫藝術的發展。

  糖畫製作過程非常簡單,藝人制作一幅糖畫所需時間不過兩三分鐘,但無論是藝人對於圖案的把握,還是對於炒糖火候的拿捏,都要非常講究。就熬糖而言,藝人需要用紅、白糖加上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溫火熬製,熬到可以牽絲時才用來澆鑄造型,糖的多少、水的比例都是經驗的結晶。就手藝而言,藝人需要熟悉不同圖案的畫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製作,以求一氣呵成。如果稍有遲疑會導致糖人變硬,從木板上取下糖人時將糖人弄碎。糖畫完成後,藝人要抓緊時間用竹籤粘附在糖畫上,用鐵板將糖畫取下。有時藝人還會以小螺母為製作工具為小動物“點睛”,可見糖畫做工之精巧。

  二、實地訪談與調查

  此次實踐筆者將實踐地選在天津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津門十景之一,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而且參觀遊客較多,是眾多手藝人聚集之地。因此,想要採訪到糖畫藝人並瞭解糖畫藝術的發展現狀,就必須從古文化街入手。透過實地考察我們發現放眼整個天津市市區,僅有古文化街和南市食品街兩處售賣糖人的攤位,糖畫藝人的數量逐漸減少,雖然暫時不會出現手藝失傳的情況,但是糖人藝術長時間衰退的現狀同樣不能忽視。儘管每幅糖畫價格不菲,平均每幅可達20餘元2,購買、圍觀的人群也是絡繹不絕。但現如今,把畫糖人作為謀生手段甚至一項神聖使命來傳承中華文化的藝人越來越少,這項古老文化傳統藝術正慢慢走出人們的視線。

  在糖畫藝人張福海老師創作的過程中,筆者也對其進行了一系列採訪。 張福海老師大約五十多歲,投身糖畫藝術有三十年之久,只要天氣允許他都會出攤。當初是興趣使然讓他走上了糖畫創作的道路,也正是對藝術的這份執著和喜愛使他堅持了三十年到現在。據張老師介紹,市內曾有七十多做糖畫的手藝人,但到現在還做的只有兩三人,許多人轉投別的行業,這也導致糖畫藝術逐漸衰落。在張福海老師看來,糖畫藝術更需要政府的幫助扶持以擴大糖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筆者在採訪張福海老師的同時,對圍觀群眾也進行了簡單的採訪。不少市民對於糖畫藝術興趣濃厚,攤位旁邊一直圍著許多遊客。購買糖畫的遊客多是帶著孩子2在採訪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張福海大師根據糖畫作品的複雜程度制訂了不同的價格,共有15元、20元、30元等三個不同價位,筆者粗略估計每幅糖畫平均可達20元。的長輩,也有一些約20多歲的青年,他們大多不會在意糖畫的價格,往往是為了哄孩子高興,或是為了喚起兒時的童年回憶。不過大多數遊客表示糖畫原材料的衛生情況堪憂,由於缺少固定的工作場所,其露天製作的工作環境也無法令市民放心。而且糖畫本身價值不高,其過高的售賣價格也是使不少群眾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筆者還利用發放網路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取同學們對於糖畫藝術現狀的態度,從而探究糖畫藝術衰落的原因以及復興糖畫藝術的措施。調查問卷的結果使我們瞭解了一般大眾對於糖畫的種種看法,進而幫助我們進一步作出分析,本文許多地方都是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做出,因而本文也是對調查問卷的部分反映。

  三、糖畫藝術面臨困境的原因

  (一)、糖畫藝術無法帶來巨大利益

  漫步天津古文化街,泥人張、楊柳青年畫等天津傳統手工藝品銷售店在10家以上,店內商品鱗次櫛比、玲琅滿目,遊客絡繹不絕。這種“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與手工製作模式相比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成倍的提高手工藝品的產量,透過產品大規模的傳播來提高這項手工藝術的知名度,最終實現產品的大規模盈利。現下,泥人張、楊柳青年畫等傳統藝術都採取這種大批次生產的模式,但不可避免的是手藝的失傳以及機器化本身所帶來的產品質量的下降。畢竟質量與數量不能兼得,一味地追求經濟而熱衷於機器生產不僅不利於手工藝術的傳承,對於工藝品本身也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但商人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實現自身財富的最大化,盲目地將潛在利潤大、可機器化生產的傳統手工藝進行批次生產,這使得無法進行機器生產的糖畫藝術被邊緣化,進而導致糖畫藝人生存環境惡劣,糖畫藝術競爭力不斷下降。這一原因不僅是我們預先認識到的,而且也是我們收到的調查反饋也最著重反映的。因此,如何在手工製作和批次生產之間尋找平衡,如何在保護傳統藝術和實現盈利之間尋找平衡,是糖畫乃至所有傳統手工藝術不斷髮展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二)、糖畫藝術缺乏政府有力支援

  在實踐走訪中,筆者在天津古文化街、鼓樓、南市食品街等旅遊景點、手工藝商品聚集地附近只找到兩處糖畫攤位,而且兩位藝人沒有固定的店鋪。在筆者

  居住的塘沽區、寶坻區,筆者也沒有碰到售賣糖畫的藝人。而在古文化街內,因年三十將至甚,張福海老師的糖畫攤位還要讓位於剪紙市場,被擠到廣場中央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在市政府前段時間支援下承辦的“南市食品街年貨市場”也僅有一家糖畫攤位。不僅如此,在古文化街等遊人密集的景區,藝人還要繳納高額攤位費,這增加了藝人們從事創作、生活的負擔,使得糖畫作品價格居高不下,壓縮藝人的市場。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泥人張、楊柳青年畫兩大天津傳統手工藝藝術在古文化街、鼓樓的店鋪數量不小於10家,西青區政府近年又興建楊柳青年畫博物館,為其提供了集中展示的平臺,以大力保護支援楊柳青年畫藝術。相比之下,糖畫藝術得到的政府支援以及群眾的關注程度則要少很多。而筆者所做的問卷調查也反映出了一般公眾對於傳統藝術衰敗原因的主要認識,即政府對傳統藝術的宣傳力度不夠,媒體過多的宣傳了一些商業性濃的娛樂藝術和外來藝術,擠壓了傳統藝術發展。

  平心而論,政府、企業追求利益無可厚非。大力弘揚楊柳青、泥人張等聲名遠揚的天津傳統藝術的確可以帶動旅遊業發展,增強天津市的經濟競爭力,使其成為天津有代表性的手工藝品。但與此同時,政府更應大力扶持陷入困境的傳統工藝、傳統文化,因為這些都是歷史遺留給我們乃至後人的瑰寶。糖畫藝術的文化價值遠大於其經濟價值,政府的眼光也不應僅僅侷限於當下,更應著眼未來,增強天津文化底蘊,建設文化強市。僅僅為了經濟利益而厚此薄彼,拋棄祖上傳承下來的藝術,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了呢?

  (三)、糖畫藝術“先天不足”

  從歷史上看,人們給糖畫的定位是既能把玩又能食用的手工藝品,但是糖畫的原材料是以紅糖、白糖、飴糖等熬製而成,作品儲存時間不長。而且糖畫易碎,粘帖於木棍上,攜帶十分困難。這是與其他傳統手工藝品相比不能避免的缺陷,這也使得糖畫不可能作為旅遊紀念品而受到遊客的青睞。同時,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問題關注的提高,製作糖畫的衛生狀況以及其單一的食用味道同樣無法令人滿意。不過隨著時代發展以及藝人不斷的創新,這些缺陷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緩解。據張福海老師說,他自己曾經調製原料製作的一幅糖畫儲存了兩年之久,而且在一些國際博覽會上,他也會將自己的作品放置於鏡框內,這樣就解決了儲存時間以及攜帶的問題。

  (四)、職業不平等觀念的存在

  在中國傳統社會,人們曾將人的地位和職業劃分等級,類似糖畫這類當街售賣的職業被稱為叫街,屬於下九流,可見人們當時對叫街藝人的不屑。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這種職業歧視觀念在當今社會中仍有體現。當初張福海老師走上糖畫這條道路也是興趣使然,從小喜歡繪畫,有一定的繪畫功底。但不可忽視的是他自己也是一名下崗職工,也是苦於生計才以糖畫為謀生的手段。而學藝做糖畫的人絕大部分都家境貧寒,從小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找不到工作的底層百姓才會去從事糖畫製作。這種職業歧視的傳統觀念紮根於社會,並不斷惡性迴圈,導致糖畫藝術沒有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在競爭更為激烈的當下,透過上學獲得知識技能再參加工作是絕大多數人選擇的人生道路,沒有哪位家長會因為孩子喜愛糖畫、繪畫就任其喜好,將孩子送到藝人手下做學徒。而且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每個家庭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往往無法忍受學藝過程中的辛苦。

【藝術實踐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