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天人合一的道教用玉思想文化內涵

天人合一的道教用玉思想文化內涵

天人合一的道教用玉思想文化內涵

  天人合一的道教用玉思想

  道教是我國最本土的宗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與文化思想,道教對於玉的認知也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玉的尊崇和信仰。道家認為玉是自然界的精華,具有生命,可以生長;玉能通靈,可以飛昇;玉是陽精之物,服之可以延年益壽。

  新疆和田玉黃皮白玉籽玉濠梁觀魚

  《莊子》裡一篇記載莊周惠施同遊濠梁觀魚的事蹟。是說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儵魚遊得多麼悠閒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

  從邏輯上講,惠子佔了上風,因為人和魚並非同類,作為人,肯定無從知曉魚的心理;但從審美情趣上講,莊子的話,更有說服力,因為人是感官動物,有著高等的審美情趣,可以從魚在水中的動作、狀態,以及由此傳遞給人的直觀感覺,來感知魚的快樂與否。

  莊子是從最高本體“道”出發,對物與我,物我兩相忘的理念的感悟,超越了魚與我的限隔,真正達到了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道教是我國最本土的宗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與文化思想,道教對於玉的認知也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玉的尊崇和信仰。道家認為玉是自然界的精華,具有生命,可以生長;玉能通靈,可以飛昇;玉是陽精之物,服之可以延年益壽。

  所以漢代人在這樣的思想的影響下,認為人死後,只要把玉器覆蓋在屍體的表面,便可以保佑屍身不朽,靈魂昇天。在這樣的信仰下,漢代玉衣應運而生,因此,漢代的葬玉習俗非常盛行。

  在和田玉的發展歷史中,從來都是充斥著迷信幻想的味道,比如和田玉可以辟邪、致病、與人身體的互動影響等,從根本上講是上古神器或祭祀禮器的殘留影響,也是道家思想對玉文化的不停滲透造成的。這在現代人看起來是滑稽無科學根據的`,然而在禮玉思想衰落的古代,卻一直處於流行狀態。

  在道家思想中,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西方人總是企圖以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掠奪自然,而東方先哲卻告誡我們,人類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個部分,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體。“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處不在,甚至在中國特有的茶文化中,由蓋、碗、託三件套組成的茶盞就分別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諧統一、缺一不可。

  雖然儒家思想讓玉文化走下神壇,然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讓玉德的宣揚和存在被無限附會,唯心主義的唯物表現方式也表現地淋漓盡致,是中國文化的特色表現形式,也使和田玉文化從產生、採掘、製作、擁有、把玩各個方面都可以讓環境與個體結合起來,相互依存,並體用合一,這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最直觀體現。

  宋代以後,隨著“釋道儒”的合流,以及道家思想從出世向入世的轉變,道家對於玉文化的體用方式淹沒在統治階級對於玉的把玩之中,玉能養身,玉能護身的自然合一思想,只能零星地從道家典籍,道家學派言論中捕捉到了。

【天人合一的道教用玉思想文化內涵】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