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本地的華族文化及其文化產業化

本地的華族文化及其文化產業化

本地的華族文化及其文化產業化

  中秋節已經過去了一些時日,春節的腳步也近了。如果我們詢問時下的年輕人怎樣度過傳統的民俗和節日,你會期待他們怎樣的回答呢?如果他們說,中秋不過是為了吃一塊月餅,春節也只是為了拿幾個紅包,你又有怎樣的感想呢?

  傳統民俗和節日在本地已經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單調並且流於形式,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是政府為了和馬來、印度的民族節日相提並論,而保留華族的節慶假期,我真得很懷疑,會有多少年輕人還能想起過中秋節、端午節,還會記得吃什麼月餅和粽子?

  民族習俗、民族文化,在本地,似乎已經日薄西山,沒有什麼作為。難道,文化在現今的世界,真是已經變得一文不值?變得毫無是處了嗎?事實恰恰相反,《多倫多環球郵報》的一篇評論說:“《財富》論壇有一個古老而新鮮的問題:財富是什麼?在知識經濟和數位化的時代,或許,財富就是一種文化!”

  一、從韓國申報“江陵端午祭”談起

  在論述“文化就是財富”這個命題之前,先來看看為什麼韓國要把“江陵端午祭” 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端午節原本起源於中國。然而,在數千年後的今天,端午節同春節、中秋節一道,已經成為韓國的三大節日,尤其是在以江陵為中心的東部地區更為盛行。據說“江陵端午祭”在韓國已經有100多年曆史,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具有韓國民俗特色的活動體系,程式分為“釀神酒”、“山神祭”、“砍神木”、“迎神祭”、“端午巫術”和“送神祭”以及其他各種祭神活動,每項活動都有專門的祭官來主持。

  為此,韓國江陵的“端午祭”不僅從1967年就被指定為該國的“重要無形文化財產”。2003年初,韓國文化財廳進一步決定將這項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財產”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傳和無形文化傑作”。目前,韓國政府和江陵市方面為申報“江陵端午祭”已經制作了長度為10分鐘和2個小時的宣傳片、150頁的申請檔案以及詳細的照片資料等。2004年9月已經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據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於2005年7月最終決定是否將韓國“江陵端午祭”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如果僅僅因為韓國端午節歷史還算悠久(只有百年曆史)、活動內容比較完備,韓國政府就花費如此巨大的代價來申報,似乎太過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就算“江陵端午祭”除了祭祀活動,還有秋千、摔跤、假面劇、農樂和民歌等多種民俗遊戲和文化活動。“江陵端午祭”也不過是一系列精彩的民間娛樂活動,將它申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似乎還是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那麼,促使韓國大張旗鼓、樂此不疲的關鍵因素,究竟是什麼呢?

  原來,端午祭除了以上這些娛樂活動之外,還包括“亂場”,即大規模的商場與各種民俗表演共存的場所。目前,江陵市以“江陵端午祭”為中心,每年舉行大規模的江陵觀光民俗節,邀請各國文藝團體和文化界人士前來參加,該市近年來還投資100多億韓元,在拆掉了市民運動場的6000多平米的土地上建起了“端午村”。此舉極大地儲存和宣傳了這個“無形文化財產”,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各國遊客前來觀光、消費,從而大大活躍了江陵地區的就業市場,促進了江陵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一旦“江陵端午祭”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其帶來的經濟價值更是無可估量。

  由此,我們不難明白,韓國政府正是看到了文化和經濟兩者之間,其內在巨大的嫁接、共生能力,才積極致力於把無形的傳統文化轉化為源源不斷的財富洪流,為此不惜全民一心、共赴大業。據悉,目前韓國的宗廟祭奠、祭禮樂和傳統說唱“板索裡” 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二、文化產業:財富的源泉!

  誰說文化只是代表著清高、孤傲?誰說文化在今天已經變得蒼白無力?有學者已經指出,“Culture”(文化)是一個應用最為廣泛的詞彙,作為一個“通用軟體”,它有許多介面:文化中的語言、藝術、價值觀、形式、政治、民俗……可別忘了,它還有一個動人的介面……就是文化產業。在人類文明的原野上,文化產業就是文化之土和經濟之水孕育的一片蒼莽森林。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申報之舉,就形象地說明:所謂文化產業,就是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大規模工商業活動。透過市場化和產業化的組織形態,進行規模化的文化生產,從而形成不斷迴圈、不斷擴大的經濟形態。

  更為重要的是,在全球產業急劇調整之時,許多第一和第二產業如冶金、礦業、紡織、服裝業等逐漸衰落,利潤逐漸消減,而屬於第三產業的文化產業,卻在世紀之交,煥發出巨大的經濟活力,甚至誕生了全球性的企業巨頭,從而獲得了朝陽產業的美稱。美國《財富》雜誌2002年全球500強排行榜上,日本的新力公司(Sony)遙遙領先,它也是全球最大的文化產業巨頭之一,2001年的營業收入高達606億美元;而在文化產業的“娛樂”一類中,第一名就是法國的維旺迪公司(Vivendl Universal),2001年的營業收入達到513億美元。亞軍是時代華納線上公司(Aol-Time Warner),旗下擁有《財富》雜誌、《時代》雜誌、華納電影公司、CNN有線電視網路等一批強勢的文化企業。它在2001年的營業收入達到382億美元;以創造米老鼠、唐老鴨起家的華特·迪士尼集團(Walt Disney),它分佈在北美、西歐和亞洲的四大迪士尼樂園至今已經接待了2億5千萬遊客,還拍攝了數以千計的動畫片,銷售了10多億張唱片和錄音帶,2001年的營業收入高達252億美元。其他的文化巨頭還有傳媒業鉅子梅鐸旗下的澳大利亞新聞集團(News),2001年的收入也達到137億美元。另外還有貝塔斯曼集團(Bertelsmann)、維康集團(Viacom)等。這些文化企業巨頭控制了全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中的四家,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中的七家,以及全世界最重要的電視、報刊和出版集團。作為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標誌,這些跨國公司的投資動向和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文化產業的發展遠景。

  當今世界,文化產業不僅是一項新興和時髦的產業,同時也已經成為英、美、法等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在國家經濟命脈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美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最大的產業;在英國,即使是全國第二大產業,然而其就業人口市場卻是全國第一;在法國,文化部更是政府第一大部,聲譽如日中天……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推動國家經濟、穩定就業市場、引領國計民生的首要力量,並且,越來越顯示出勃勃生機。這一點,在十年前,也許人們做夢都沒有料到。

  三、文化如何轉化為財富?

  當今世界,文化產業是如此的生機勃勃,凡是與文化沾上邊的產業,其盈利所得往往就會大幅度攀升。然而,如何促使文化產業化,如何使文化轉化為財富,其關鍵因素是什麼呢?

  文化產業學者花建教授為此專門創作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做《文化+創意=財富:全世界最快速致富產業的經營KNOW-HOW》,一語道破其中的玄機:文化+創意=財富,這就是答案!

  有專家指出,文化產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唯一投資門檻可以很低,可是卻能創造出極高附加值,尤其是回收期短,而且可以透過再複製技術、重複利用的特性延長生命週期,同時,它所產生的龐大的衍生性商品,利益更是可觀。而文化產業產生利潤的根本動力就是以大量的創意和文化積澱取代資金。也就是說,文化+創意=財富。正因為文化產業的這個特點,趨勢專家詹宏志乾脆稱文化產業叫做“文化創意產業”。

  在這個大量需要“文化”和“創意”才能促生的新興產業中,新加坡面臨著怎樣的的挑戰呢?

  四、新加坡:華族文化知多少?

  先說文化。

  “產業”是“文化”眾多內涵中最富有活力的一個介面,文化產業有著自己的獨特的運作模式和結構。但同時,作為文化的一個介面,文化產業的發生、發展以及運作又必然地和它的其他介面,如語言、傳統民俗、意識形態、價值觀等等有著直接的聯絡,並深深受制於這些介面的'影響。

  在新加坡,以華族文化為例,新加坡人對華族的語言、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民風民俗、藝術形式,又有多少的掌握和了解呢?相信許多人,對於華族文化在本地的敗壞程度都有著切身的感受。當一個族群日漸失去了本民族的語言能力,除了黃皮膚還僅留一點殘存的民族記憶之外,你還指望他對自己的民族習俗、民族文化、民族價值觀能有多少的瞭解和認同呢?更遑論他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產業化、國際化能有多少作為。有人說,華文的學習已經引起了本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正在探討如何提高全社會認識華文學習重要性的問題。李資政也指出:“華文看來會越來越重要,我們必須讓父母們決定他們是否要讓孩子掌握更高程度的華文,即使那意味著必須犧牲英文的學習時間,換句話說,就是以華文取代英文,成為孩子的主要用語。” 但人們不難發現,語言只是文化中的一個介面,語言≠文化!

  僅僅為了與其他族群交往,或是達到經濟謀生的實用目的,掌握一種語言,而忽視或者放棄另外一種語言,這也許是必要的、無可厚非的。但是,當文化──而不再是語言──成為創造財富、帶動國民經濟騰飛的主要動力時,那種認為僅僅基本掌握了一種文化中的語言就足以應付世界的人,將會很快發現,這種想法是多麼的膚淺和幼稚。有人說,我們現在不僅要提倡雙語教學,還要提倡雙文化教學。但是,毀掉一種文化很容易,重新瞭解和掌握它卻需要假以時日。君不見,雖然傳統文化在本地已經是苟延殘喘,而那些對傳統文化深惡痛絕的人仍然咒罵著它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哪裡還有心思像韓國一樣,謀求傳統文化的產業化和現代化呢?

  如果說傳統文化在本地經濟中無什作為,通俗文化又如何呢?開啟電視,港臺韓日影視劇集,鋪天蓋地而來,長期佔據著本地電視傳媒的黃金檔,而本地的電視製作又有幾部輸出海外呢?再看綜藝節目。相信,把吳宗憲、張菲、張小燕稱為娛樂本地大眾的“天王”、“天后”也不足為奇。就算是打入國際市場的本地流行歌手孫燕姿、阿杜,也不過是經由海外文化企業精心打造,而為海外文化企業大賺其錢的“搖錢樹”而已。當我們津津有味地欣賞這些娛樂節目的同時,又有誰計算過,有多少S$ 正嘩嘩地流入了人家的口袋呢?不僅如此,我們的消費者在心甘情願掏出鈔票的同時,還發自內心、滿懷深情地說聲“謝謝你!”(當今世界,文化企業的這些文化產品就具有這樣的魔力)當然,我們有“梁家班”這面大旗,還沒有使得新加坡臉面盡失。不過,梁志強也在為本地的編劇人才之奇缺而叫苦連天,他不得不親自操刀上陣,教導本地人如何看電影,如何寫劇本……

  五、新加坡:創意的空間在哪裡?

  說了文化,再說創意。

  創意,像文化一樣,也是本地人心中一種說不出的痛。上至政府總理,下到平民百姓,人們都在為本地的民眾,長期以來不敢冒險、缺乏創意而感到憂心忡忡。原因何在?“從某個方面來說,我們也算是經濟成就下的受害者。長年以來,新加坡一直以來都能達到全民就業,人民也因為有穩定的工作而過著相當舒適的生活。投資創業的報酬和風險看起來並不相稱,大環境也不支援這種企業。”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張銘堅先生的這段話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正如人們所熟知的,安全無虞的都會環境、共通的英文工作語言、精英的領導機制,以及高效優質的政府運作,這些都是新加坡著稱於世的法寶。但在創意稱雄的今天,如何把所有因素調動起來卻是一個新的、更大的挑戰。

  據說,政府正在準備實施“科技企業21總計劃”(Technopreneurship (T21) Masterplan),試圖透過改變教育、發展有利的環境、加強硬體建設,以及提供相應的財力、物力等措施來改變社會的觀念,以使社會大眾能以比較積極的心態來看待失敗和挫折,並且認同它在學習過程中的價值。這項計劃能否為新加坡帶來創意的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尾聲

  有位著名的廚師說過,富人和平民所需要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做成什麼食品,怎樣吃法,在什麼場合吃、和誰一起吃、伴著什麼音聲吃……就有天壤之別。小小的月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中秋月餅,原本就不單純是一種食物,其後有著豐富的內涵:從周代的“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活動,到漢代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直至唐代,又把中秋月餅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得小小的月餅更加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大興。

  由此可知,吃月餅從來不僅是為了溫飽,不僅是為了“吃味道”,而是為了“吃內涵”、“吃情調”!前者是生理的需求,後者就是文化含量的追求。面對當今這個文化創意產業急速增長的時代,我們與其問,中秋節的月餅還能吃多久,不如問,中秋節的月餅應該怎樣吃,吃什麼?

【本地的華族文化及其文化產業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