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鑿壁偷光》讀後感

《鑿壁偷光》讀後感

《鑿壁偷光》讀後感(精選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鑿壁偷光》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鑿壁偷光》讀後感1

  今天,我再次看完了《成語故事》這本書,這本書我至少看過三遍,因為這本書裡的每一個故事所告訴我們的道理都是令人回味的,意味深長的。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鑿壁偷光》,文章講述了主人公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窮,常常食不果腹,買不起油燈,家裡經常看不到光線。可鄰居家卻整日燈火通明。

  一天夜晚,匡衡回到家,家裡真可謂是伸手不見五指,他想點燃油燈看書,可唯一的油燈早已耗盡,無奈只好上床睡覺,可匡衡卻睡不著,便走出家門散散步,突然,他發現鄰居家的紙窗上有一個小洞,光線從小洞裡射出來,形成了一束微弱的光柱,照在地上便有一個小光斑。他受到了啟發,找來了刀在牆壁上挖了一個小洞,整個房間頓時間亮了起來。他藉著微弱的光,認真地讀起了家裡僅有的幾本書。別人告訴他,有一個財主不識字,家裡書卻很多,可以問他借。匡衡找到財主,財主爽快地答應了,可條件是給他幹活,並且不付工錢,匡衡果斷地答應了,從此,他幹完活,就向財主借書讀。功夫不負有心人,匡衡最終成為了一位大學問家。

  讀完後,我在想:生活中,有許多同學的家庭條件是很好的,有明亮的電燈,也有舒適的空調,他們卻不好好利用;他們大部分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般的日子。父母給他們買了許過有知識的書,他們卻懶得去翻它。玩電腦、看電視倒是最積極的,叫他們做點家務事,簡直是要命。再看看匡衡,為了能看書,不惜做沒有工錢的勞動,兩相對比,匡衡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同時,它還告訴我們:只要不畏困難、不放棄、不像命運低頭,那麼“一切皆有可能!”

  《鑿壁偷光》讀後感2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成語故事,其中《鑿壁偷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故事講的是:西漢時期有個叫匡衡的人,他非常喜歡讀書,但因家境貧困沒錢買書。當他得知當地財主文不識那兒有許多藏書時,便主動要求到他那兒去打工,並且不要一文工錢,只要求能借他的書看看。財主喜出望外,答應了他的要求。

  匡衡有書讀了,他很高興。但他不久又陷入了另一個煩惱之中,他白天干活,只有晚上才有空讀書,可他家中那麼窮,哪有錢買蠟燭?後來,他發現富有的鄰居家每天晚上都燈火輝煌,他就偷偷在自家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蹲在牆角,借投射進來的光線看書,直到人家熄滅燈光,他才去睡覺。就這樣,他把文不識家的藏書全讀完了,最終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讀了這個故事,我深為匡衡那種熱愛學習的精神所感動。他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孜孜不倦地學習,真的很了不起。再想想我們自己,有這麼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吃得飽穿得暖,每天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我們不但可以去書店買自己喜歡的.各種書籍,還可以到圖書館借閱。這麼好的條件我們利用得怎麼樣呢?往往是得過且過,不知道珍惜大好時光,只滿足於完成回家作業,很少擠時間閱讀課外書籍。和匡衡比,我感到羞愧,感動無地自容。

  我決心從現在開始,學會珍惜時間,珍惜優越的學習條件,在完成回家作業的基礎上多擠時間讀書,用豐富的知識武裝頭腦,學習更多本領,長大好好報效祖國,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期望。

  《鑿壁偷光》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成語故事》,裡面的一個個成語由來,不僅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而且讓我懂得了不少道理,尤其是“鑿壁偷光”這個成語由來,使我深受啟發。

  “鑿壁偷光”這個故事講了:在漢朝時期有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名叫匡衡,他的家裡貧窮,沒錢供他讀書。稍大些就幫大人做活,掙些錢來維持生活。匡衡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可貧窮的家給他讀書帶來重重困難。他不停地借書,四鄉里有書的人家幾乎都跑遍了。可就是家裡沒有燈,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在牆鑿一個洞,這樣就能看書了。匡衡幫財主幹活,不要工錢,只要借書。從此,匡衡又有新書讀了。

  匡衡這種不怕困難、勤奮好學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與她相比,可謂天壤之別呀!今天,我生活在優越的條件下,有美麗的校園,有窗明潔淨的教室,有溫馨的大集體,更有和藹可親的老師,像辛勤的園丁一樣,哺育著我們,加上家人們無微不至的關愛。而匡衡還要自己掙錢來維持生活,更談不上擁有這種優越的環境。他毅然克服了種種困難,千方百計地去獲取知識,而我在學習中,常常不自覺,做作業還要家長的督促,更何況看課外書呢。想到這裡,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應該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地學習,長大後才能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才能為祖國的建設獻出一份力量。

  《鑿壁偷光》讀後感4

  在暑假裡在,我看了許多名人小時候刻苦學習的故事,其中古代的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很有啟發。

  在這個故事裡講述了古時候,在漢朝有一小朋友叫匡衡,他非常勤奮好學。但由於自己家裡非常貧窮,不能像我們這樣坐在教室裡讀書。但他十分熱愛讀書,白天去做工,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家裡連蠟燭也買不起,他只好去對鄰居說:“我晚上也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地挖苦地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生氣,不過他家窮志不窮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把書讀好。

  匡衡就在家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出光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一點光線,用心地讀起書來,讀了好長時間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後來,匡衡成了知識大名人。

  這個匡衡故事,讚揚他小時候就有勇氣,能克服困難。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勤奮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這麼優越,我們和匡衡相比,要幸福的多。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現在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時間學習。一寸光陰一寸金,讓我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國家有用的人!

  《鑿壁偷光》讀後感5

  我讀過許多勵志的故事,但只有《匡衡鑿壁偷光》這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刻。

  《匡衡鑿壁偷光》主要是講匡衡小時候為了讀書從鄰居家“偷光”的故事。匡衡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買不起書,他就在有錢人家打工,自己不要工錢,只要求讀有錢人家的藏書就行了。可是匡衡白天要幹活,讀書的時間太少了,怎麼辦呢?於是,匡衡就在晚上幹完活以後讀書,但他沒有錢買不起油燈,晚上書上的字都看不清楚,後來他發現屋子的牆面上有個小洞,透出微弱的光,高興極了,心想:“我要是把這個洞鑿大一點,就有更多的光透過來了,不就可以看書了嗎?”他連忙找來小刀把小洞鑿大一些,從洞裡透過來光多了,從此以後,匡衡就在這個小洞邊上看了很多的書,後來匡衡就成為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讀了這個故事,我把匡衡跟自己對比了一下,發現自己沒有匡衡為了讀書的那種不怕苦不怕難的學習精神。我的家中有一個爸爸媽媽專門為我準備的大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有校園小說,有科學故事,有寓言童話,有知識講堂……我仔細想想,自己到底把書架上的書仔細認真的看了多少呢?匡衡是沒有書可讀,到處借書讀,我卻是有書讀,但不好好讀,想到自己每次看書都是草草翻過,自己喜歡的還看一看,不喜歡的連翻都不翻,而不是像匡衡那樣,博覽群書,我羞愧極了。匡衡鑿壁偷光的讀書精神感染了我,我決定改變我的讀書態度,學好各門功課,充分利用課餘時間讀書,多讀書,掌握更多的知識。

  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好像在對我說:“你可一定要學習匡衡的刻苦鑽研精神,要好好學習哦!”我看著天上的星星,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也成為一顆璀璨的小星星!

【《鑿壁偷光》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