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高中歷史《兩極世界形成》說課稿

高中歷史《兩極世界形成》說課稿

高中歷史《兩極世界形成》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歷史《兩極世界形成》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課從三個方面說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局勢的重大變化——以黴素味厚的兩極世界格局的形成。作為開篇第一課,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兩極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國際關係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轉折點,又是兩極格局到多極化趨勢轉變的起點,因此本課有著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以及高中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冷戰表現和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認識美蘇冷戰對二戰後國際關係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全面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理解美蘇兩國對峙中各自採取的政治、經濟、軍事措施;就美蘇兩國在“冷戰”狀態下的對抗和矛盾的機會對世界和平和國際關係進行深刻分析和理解。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圖片、影片的演示,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透過課堂討論和問題探究,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美蘇爭鋒是兩大陣營的對峙,實質是美蘇國家利益的爭奪。

  “冷戰”背景下美蘇雙方的激烈爭奪給世界和平與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

  3、重點和難點

  本著歷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美蘇冷戰的表現和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難點:兩極格局對二戰後國際關係發展的影響

  二、教法學法

  1、學情分析

  授課物件為高一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辨證思維能力,能較為全面地看待問題,初步具備了查詢和收集資料、獲取有效資訊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些都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2、教學方法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根據學案做好課前預習,初步建立知識體系。

  (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整合課本資源,採用情境教學法、閱讀指導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等。

  3、學法指導

  利用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視學生的參與,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合作性、創造性,促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三、教學過程

  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環節中我設計了四個環節: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創設情境、匯入新課——合作探究,師生互動——分層訓練、鞏固提高。

  首先——課前預習、自主學習:提前下發學案,學生根據學案做好預習。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步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

  其次——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xxxx年3月19日作為急先鋒的法國率先轟炸了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事隔5個月後,戰事依舊。法國為何成為北約軍事轟炸的急先鋒?1949年法國成為北約成員國,1969年法國宣佈退出北約,xxxx年法國又透過投票重返北約,法國為什麼對北約朝三暮四,北約卻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今天我們大家透過本課的學習就可以解開這其中的秘密。

  設計意圖:透過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再次——合作探究、師生互動

  我將教材整合為四部分:兩極格局形成的背景、過程、主要對抗形式和兩極格局的影響。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問題,透過合作探究來突破重難點。設計意圖:突出重點,條理清晰,有利於學生構建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

  一)兩級格局的形成的背景

  利用多媒體顯示五則材料,分別是德國、英國、法國、美國和蘇聯在二戰後的狀況(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讓學生閱讀材料,分析二戰後兩極格局形成的背景,理解美蘇兩國國際利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衝突是兩極世界形成的根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有效資訊,提升學生材料解析能力。

  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

  利用多媒體顯示:兩極世界的形成的框架——兩極世界的形成的標誌——兩極世界的瓦解的標誌

  ,讓學生在教材中快速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熟悉教材,形成對知識體系的整體認識。

  三)兩極格局主要對抗形式:冷戰

  1、冷戰的含義:教師介紹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清晰地掌握概念,有助於理解本課重點。

  2、冷戰的過程

  多媒體顯示三幅圖片:1946年“鐵幕演說”;1947年杜魯門國會諮文;1991年蘇聯解體。利用圖說歷史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冷戰的過程:冷戰序幕(1946年鐵幕演說)——冷戰形成的標誌(1947年杜魯門主義)——冷戰的瓦解(蘇聯解體)。

  設計意圖:形象直觀的圖片,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心靈又受到強烈的震憾。加深對歷史變遷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冷戰的表現

  利用多媒體演示影片,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冷戰的表現,並以表格的形式總結。

  設計意圖:打破時空限制,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圖文聲像並茂,形象逼真地再現已消逝的歷史現象,創造了歷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冷戰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以小記者採訪的形式突破本課難點:把學生分成五組人,分別扮演民主德國人、朝鮮人、古巴人、中國人、和越南人,一名學生扮演小記者,分別採訪五國人,讓他們分別就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國際國內形勢對自己生活帶來的影響發表言論。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冷戰對國際關係的影響是:全面冷戰和區域性熱戰。

  設計意圖: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歷史問題的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理念。

  四)兩極格局的影響

  辯論:正方:兩極格局有利於世界和平;反方:兩極格局不利於世界和平。

  設計意圖:歷史課程是人文教育的基礎課程。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使學生樹立對國家、對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此處及時昇華了本課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兩極格局下美蘇雙方的激烈爭奪給世界和平與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但由於美蘇雙方勢均力敵,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正確認識,落實了本課對於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

  最後——分層訓練、鞏固提高: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學生分組討論學案上的高考真題和課時訓練題,發現並提出問題,小組間互相講解,教師適時對易錯題或難題給予方法上的指導。

  設計意圖:高考真題訓練有助於學生在學習中把握高考方向;分層訓練是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小組間共同探討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愉悅,更提高了學生對歷史的感悟和表達能力。

  四、板書設計

  簡潔明瞭的板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輕鬆掌握本課知識。(略)

  以上就是我對《兩極世界的形成》的說課設計,在充分理解課標、把握學情的基礎上,透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問題設計,力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和情感。由於準備時間倉促,教材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再加上本人水平有限,因而難免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高中歷史《兩極世界形成》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