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交通/運輸/物流/倉儲> 現代物流發展趨勢分析

現代物流發展趨勢分析

現代物流發展趨勢分析

  1、引子

  新中國的現代物流業,如果從引進概念的1978年算起,與改革開放的程序基本是同步的。各地政府換屆後想發展的勢頭更為強勁,2010年國民經濟增長的幅度應該超過預期目標。況且中國經濟總量基數較高,在第二產業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將帶來物流規模的進一步擴張。據預測,201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長幅度不會低於18%,物流業增加值佔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可達10%左右,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基本上可以保持在2009年的水平。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計算機網路、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的普及,物流活動的範圍、物流速度也進入迅速的發展階段,物流業正向全球化、網路化和資訊化的方向發展。正是透過計算機資訊科技的應用與發展,才可能把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綜合起來作為整體進行管理,使物流進入現代物流發展階段。透過搭建“物流資訊系統”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資訊共用,從而為使用者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事實證明,現代物流業已成為提升中國進入全球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2、企業物流服務的現狀

  對於中國企業物流服務的現狀體現在物流研究缺乏綜合性.我國物流理論研究的兩大領域―――物資流通和交通系統,不論是物流戰略規劃還是物流經營管理理論的研究,都從研究者固有的立場和視角出發,片面地強調某個區域性的功能要素,缺乏綜合性,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對於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理論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時部分理論研究與實踐嚴重脫節,理論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強。在企業物流管理上,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路,同時在物流運作中也缺乏對個人電腦、人工智慧/專家系統、通訊、條形碼和掃描等先進資訊科技的應用。21世紀後生產企業把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的焦點從生產領域開始轉向非生產領域,包括採購、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分銷、售後服務等物資流通活動以及有關的資訊活動。但中國企業缺乏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的理念,沒有將物流看成為最佳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於附屬地位,大

  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採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在“經濟全球化”、“物流無國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美國的企業在與日本企業競爭時,尚感覺到了壓力,他們紛紛實施歸核戰略――企業集中資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核心主業,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並在全球範圍謀求物流外包或與全球的外部企業締結戰略聯盟,以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我國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的速度很難趕上市場變化的速度,因而企業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強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將自身不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3、物流的提升

  現代物流業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國依託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迅速把現代物流發展由起步階段推進到了逐步提升的新階段。在推進過程中,對資源整合、業態發展、功能定位、結構調整等進行了初步構想,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借鑑外地成功經驗,按照突出重點、適度扶持培育的原則,對現代物流業發展制訂了扶持培育政策意見,重點對物流專案建設、工商登記、繳納稅費等給予一定期限、一定範圍、一定幅度的政策優惠,從而有效地促進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3.1、我國現代物流發展趨勢

  隨著資訊科技的普及應用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現代物流越來越顯示出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其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1、物流運作系統化

  大規模的、系統性的生產作業要求物流作為生產銷售供應鏈條上的一個系統環節,將生產、銷售、配送、運輸、物流資訊處理等分散的跨越各部門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作為一個系統來管理,使物流活動各作業環節統籌協調、整體規劃、有效執行,促使生產、採購與市場保持同步,形成以服務客戶為主的綜合能力,節約流通費用,提高流通的效率,實現整個系統的最最佳化。

  3.1.2、物流服務網路化

  完善的物流網路是現代高效物流系統的基礎條件,地區性物流網路、全國性物流網路、全球性物流網路是現代物流系統不可缺少的資源。物流資訊已經從“點”發展到“面”,以網路方式將物流企業的各部門、各物流企業、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等連在一起,實現了社會性的各部門、各企業之間低成本的資料高速共享;從平面應用發展到立體應用,企業物流不僅以較低的成本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而且還要求物流服務向多樣化、綜合化、網路化發展。

  3.1.3、物流管理資訊化

  物流現代管理是應用現代資訊科技改變傳統企業物流管理,實現物流管理資訊化。沒有物流的資訊化,任何先進的技術都無法應用於物流領域。資訊收集採用條形碼技術,透過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和網際網路進行資料交換,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術基礎上實現產品跟蹤,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來處理和控制物流資訊,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訊服務,減少物流環節,提高物流服務系統的快速反應效能。

  3.1.4、物流活動全球化

  網際網路技術的出現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加速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程序,使企業的發展趨向多國化、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物流的發展,物流網路的規模越來越大,運營越來越複雜。為了實現資源和商品在國際間的高效流動與交換,各國物流系統相互“接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全球資源最佳化配置的要求,物流運作必須向全球化的方向發展,以最低的費用和最小的風險,最佳的方式與路徑為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提供服務。

  3.2、我國物流資訊科技的應用現狀

  我國物流產業的總體規模目前還比較小,發展水平也比較低。這一方面是由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階段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是在物流領域還存在著許多影響和制約資訊科技應用的因素。

  3.2.1、資訊科技應用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還比較低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物流資訊科技的應用取得了長足發展。現代包裝技術和機械化、自動化貨物搬運技術在我國已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物流活動中的貨物運輸的散亂狀況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運方式。但由於以信

  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物流企業正在向資訊密集型發展,而條形碼、EDI、網路這些用以處理大量資訊的技術和手段,儘管在我國企業中開展得較早,但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條形碼僅侷限於大中型企業,零售企業並沒有完全實現條碼化;EDI的應用範圍相對集中在進出口企業與海關、商檢等管理部門,網路技術還處於起步探索過程。由此可見,現代物流資訊科技的落後已成為我國物流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3.2.2、資訊化意識的提高,但仍處於起步階

  近年來,從企業到政府部門對物流資訊化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各類企業積極開發物流資訊平臺、應用綜合性或專業化物流管理資訊系統,各級政府也把物流資訊化作為一項基礎建設納入發展規劃之中,進一步加大了對物流資訊化的投資力度。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處於起步階段。資訊化對企業運營生產環節的滲入層次還較低,即使在資訊化水平較高的大中型物流企業,其企業網站的'功能仍然以企業形象宣傳等基礎應用為主,作為電子商務平臺的比例相對較少,大約佔16.67%。同時,已建資訊化系統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倉儲管理、財務管理、運輸管理和訂單管理,而關係到物流企業生存發展的有關客戶關係管理的應用所佔比例卻很小,已成為制約中國物流業發展和競爭能力提高的技術瓶頸。

  3.2.3、物流技術研發力量的不足,創新與應用環境差

  從總體上講,目前國內物流人才匱乏,技術研發力量嚴重不足,無法和國際同行競爭,理論研究和實際運作比較滯後,缺乏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主流資訊科技,導致技術應用成本普遍過高。與此同時,在應用環境方面,我國物流業存在標準化程度不高,標準化適用範圍有限和實施力度不足,立法力度不夠,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各地區、各行業的管理制度與管理辦法可操作性差,相互衝突等問題。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落後,物流技術領域缺乏具有宏觀指導能力和促進技術交流的權威機構,我國物流賴以發展的環境大大落後於物流發展形勢的要求。

  3.3、資訊科技在現代物流中的應用

  在現代物流核心活動的各個層次中,高效率的物流活動有賴於資訊科技的全方位支援。從物流裝置的自動化到物流程序最佳化乃至整個供應鏈各項資源的視覺化,資訊科技成為貫穿所有物流活動的關鍵要素。

  3.3.1、電子資料交換技術(EDI)

  電子資料交換技術是一種在公司之間傳輸定單、發票、物流資訊等作業檔案的電子化手段,它透過計算機網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資訊,用一種公認的標準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企業之間的資料交換與處理,包含資料標準化(報文)、計算機應用(軟體及硬體)、通訊網路三個構成要素。為EDI發展帶來了生機,大大提高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實用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3.3.2、條形碼技術

  條形碼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由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對應字元組成的標記,用以表示一定的資訊。條形碼技術具有製作簡單、資訊收集速度快、準確率高、資訊量大、成本低和條碼裝置方便易用等優點,從生產到銷售的流通轉移過程中,條形碼技術起到了準確識別物品資訊和快速跟蹤物品歷程的重要作用,它是整個物流資訊管理的基礎。條形碼技術在物流的資料採集、快速響應、運輸應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極大地促進了物流的發展。

  3.3.3、無線電射頻技術(RFID)

  無線電射頻技術是利用無線電波對記錄媒體進行讀寫,射頻識別的距離可達幾十釐米至幾米,且根據讀寫的方式,可以輸入數千位元組的資訊,同時,還具有極高的保密性。射頻識別技術在物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倉庫的雙通道通訊選擇指示、倉庫迴圈點數核實和標籤列印(如線路標籤)和閱讀包裹上的ZIP碼。它適用於物料跟蹤、運載工具和貨架識別等要求非接觸資料採集和交換的場合,由於RFID標籤具有可讀寫能力,對於需要頻繁改變資料內容的場合尤為適用。近年來,行動式資料終端(PDT)的應用就是利用射頻技術將PDT儲存器中的資料隨時傳送到主計算機,可以方便地獲取客戶產品清單、發票、發運標籤、該地所存產品程式碼和數量等。

  4、利用資訊科技促進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主要措施

  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有賴於資訊科技的提升.資訊科技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國現代物流發展趨勢和我國物流資訊科技發展現狀.詳細分析資訊科技在現代物流中應用的基礎上.並提出了利用資訊科技促進我國現代

【現代物流發展趨勢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