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音樂鑑賞,上好,如何,國中

音樂鑑賞,上好,如何,國中

怎樣上好中學音樂鑑賞課

  隨著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音樂學科在我國基礎教育佔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中學音樂學科教學發生了重大轉變,其不再僅侷限於向學生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培養學生音樂基礎能力,還拓展到培養學生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這點在中學音樂課程學習中表現為培養學生欣賞和體驗音樂美,感悟音樂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因此,中學階段的音樂教育十分關鍵,尤其是中學音樂鑑賞課,更是培養學生鑑賞能力的重要平臺。

  一、中學音樂鑑賞課教學現狀

  從中學音樂鑑賞課的教學現狀上看,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教師和學生,都普遍表現出對音樂鑑賞課的忽視,仍然認為音樂教育只是中學教育的“冷門”、“偏門”學科,教師教與不教、學生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具體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呈現出“學生不感興趣,教師不以為然”的現象。本文從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角度出發,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對中學音樂鑑賞課的興趣,並有效提高其音樂鑑賞能力。

  二、上好中學音樂鑑賞課的策略分析

  (一)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在中學音樂鑑賞課中,學生的情感體驗是音樂欣賞過程的重要環節。無論何種音樂,都蘊含創作者的情感,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賞析的過程中,首要的任務是讓學生領悟音樂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情感,這一過程稱之為情感體驗過程。那麼,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音樂作品中的情感,提高其鑑賞感受呢?教師需結合多種音樂要素巧妙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和創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感情,從而提高對音樂的鑑賞享受能力。比如筆者為了讓學生感受音樂中的情緒變化,通常會將班上學生根據不同力度、音色和速度分成組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後引導他們分角色演唱,以此將作品中抽象的情感化為具象的聲音。學生在演唱過程中既掌握了相關的演唱技巧,又真切感悟到了作品中情緒的起伏變化。

  (二)結合多媒體手段,創設音樂情境。

  資訊化時代,多媒體的'高速發展,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在教育領域,其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創設情境,是當前音樂鑑賞課堂教學中最常採用的模式之一。教師透過多媒體手段,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學生在意境中真實地感受從音樂作品中傳遞出來的資訊和力量,從而真切欣賞和感受音樂的真善美。筆者在《飄逸的南國風》鑑賞課上,就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一幕幕美麗的雲南風光,一下子就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南國,再配上優美的音樂,學生們彷彿進入了一個神奇的音樂殿堂,盡情享受南國音樂的美與南國文化的深厚底蘊。透過這樣的方式,很容易激發學生喜歡音樂,樂於上音樂鑑賞課的情感,進而促使其更加主動地探索和了解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

  (三)引導學生用心感受音樂。

  音樂真正的美,只有真正用心聆聽、感受的人才能得到。從中學音樂教學現狀,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教師和學生對音樂的重視不夠,自然而然無法真正做到用心感受音樂。要想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就需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各種條件和環境,引領學生喜歡音樂,愛上音樂,真正學會用心欣賞音樂的美。比如筆者在帶領學生欣賞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時,就先跟學生詳細講述了莫扎特創作此曲的背景,包括生活的困頓、精神的壓抑、經濟上的匱乏等。學生是很感性又很善良的群體,當他們一邊聽教師講述莫扎特生平的苦難事蹟,一邊欣賞莫扎特的音樂作品時,心中很容易就湧起無限愁緒和感慨,彷彿親眼見證莫扎特所遭遇的苦難和在苦難下進行創作的心境。這種透過心與心的感悟,加深了學生對《第四十交響曲》的理解,他們真正從心裡明白了為何《第四十交響曲》是“含著眼淚的微笑”。

  中學音樂鑑賞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透過音樂鑑賞,感受音樂的美,瞭解音樂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情感,並最終獲得美的感受和愛的體驗。因此,音樂教師應當提高對音樂鑑賞課的重視度,精心設計每一節音樂鑑賞課,讓學生在傾聽和感受音樂的過程中,漸漸懂得欣賞音樂的美,並且愛上音樂。

【音樂鑑賞,上好,如何,國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