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基於中國傳統繩結的紋樣設計及應用探索

基於中國傳統繩結的紋樣設計及應用探索

基於中國傳統繩結的紋樣設計及應用探索

  中國傳統繩結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智慧的古人將一根繩子編織出了燦爛的傳統文化,經過漫長的歲月積累沉澱,它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的視覺文化符號。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古國,我們孕育在一個濃厚文化氛圍的國度中,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程序飛速推進,傳統的手工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因此民族文化的發展需要引起重視,將大眾的視角線逐漸轉向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產物中。如何將這種傳統的優秀手工藝傳承和發展下去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中國傳統繩結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術,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作為古時“女紅”中的一項,經過世代相傳,在漫長的歲月積累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意蘊。繩結的形式多樣,應用廣泛,其用途不同,所蘊含的意義也大相徑庭。經過不斷的摸索和演變,繩結不再僅僅是單純的手工技藝,更承載著中華民族所獨有的精神。在文化遺產繼承中,文化的信仰、民族的習俗、社會的發展氛圍都是精神文化的範疇。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從古至今從未停息,傳統繩結文化也隨之流傳至今,並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被廣泛地傳承。傳統繩結文化在演化的程序中不斷變遷,它以無形的狀態存在,深深地紮根在傳統民族文化的底蘊中,以傳播的方式對民族文化進行傳承。

  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髮展,全球文化迅速傳播,世界審美趨於同一化,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關注度與認同度不斷地削弱。以及外來文化的不斷衝擊,給予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對當下傳統民族文化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性。在繩結文化上普遍存在單一化的手工藝傳承方式,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且文化語言的傳播力度在平面紋樣視覺傳播上,具有一定的缺失。

  基於中國傳統繩結中的紋樣所具備的文化傳承價值,在視覺語言化的社會形態背景下,對繩結進行試驗探索。透過視覺化的現代語言特點,來詮釋傳統繩結的民族文化魅力。本課題所研究的中國傳統文化領域,以中國傳統繩結作為切入點,從現代設計語言的角度,將中國傳統繩結的立體造型轉換為二維的平面紋樣。透過對繩結中的紋樣進行整理,對其造型特點、紋樣語言設計和吉祥寓意進行實驗性探索,並應用在傳統節日中。透過平面中現代的設計理念和形式語言進行不斷的實踐嘗試,整理構建出具有中國傳統繩結領域的紋樣梳理體系以及紋樣的特點,探索現代化的紋樣語言路徑和設計的方法總結,為中國傳統繩結中的紋樣領域提供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和視覺語言特點,並廣泛地推動繩結文化。

  最終將這種設計路徑和方法,應用在傳統節日中,助力於中國傳統繩結文化基因的傳承,從而實現新時代下繩結中紋樣的設計語言,並將其與傳統節日中的視覺表達形式相結合,以吉祥寓意紋樣特點,來呈現傳統節日文化的視覺符號性和時代的延展性,從而推動中國傳統繩結的傳承與保護。

  中國傳統繩結的發展歷程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古國,傳統繩結文化源遠流長,它始於上古,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例如唐代的銅鏡圖案中繪有口含繩結的飛鳥寓意永結秦晉之好。明清時期,人們開始將它命名,將它賦予吉祥寓意之類的含義。例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餘等等。繩結技藝在鼎盛時期傳入民間,在漫長的文化積澱中,傳統編結工藝帶有各個時期的民族特色,豐富的文化底蘊。

  結繩記事是文字發明前,人們所使用的一種記事方法。即在一條繩子上打結,用以記事。“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繩結的開端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普遍存在相關記載,河姆渡人有紡織用線的出現,夏商時期出現編織的雛形,春秋時期出現編織物,商朝之後手工編織物普及。唐宋為興盛時期,繩編運用在服飾上,明清時期繩編即中國結普遍運用在日常生活的領域中。如服飾、紐扣、香囊、荷包等。

  繩結紋樣的種類

  2.1繩結概念

  繩結是以繩打出的各式各樣的“結”。結含有多種寓意,例如用繩所打的“花結”有盤長、方勝等。在我國古代繩編技藝記載為數不多,是我國三大傳統手工藝之一。

  2.2繩結紋樣的種類

  繩結的種類基本分為三種:a、基本結:平結、雙錢結、雙聯結、十字結、萬字結、八字結、琵琶結、三環結、雙環結、秘魯結、紐扣結等等;b、變化結:桂花結、繡球結、十全結、復翼盤長結等;c、組合結:如意吉祥結、方勝結、壽字結、戟結等等。

  2.3繩編紋樣的規律

  中國傳統繩結的形成源於編法的特點,線與線之間的穿插、疊加、纏繞所產生不同的肌理,因此帶來的不同繩結的文化寓意,線上與線之間的微妙穿插中形成獨特的視覺感官效果,其特點為:

  a、平均對稱:對稱給人以視覺平衡。以中心線為基準各個方位之間相互緊密聯合,線之間的纏繞以一根或者多根首尾相連線而成。我國傳統民間繩結藝術的特點是左右對稱、均衡對稱。我國曆代講究中和之美,天地方圓均以對稱為美,將自然界中的對稱與人文相結合,這也是我國設計領域中的一個原則,它寓意著吉祥平和。

  b、節奏井然有序:透過線的相互重複和組合變化,不斷地重組結合展現規律的繩結紋樣節奏,統一整潔的紋樣特點。

  C、繩子的數量上:單股繩子的紋樣走向一般以順序化、整齊的單向走勢。雙股繩結可單向、交叉、層疊的形式展現。三股紋樣形式豐富皆可用以上的編髮形式。三股以上的繩結紋樣,以一個繩結紋樣單位頻繁出現,重複運用。

  繩結紋樣的再設計及應用

  繩結透過線與線之間的'穿插、縮、編、抽、盤旋、纏繞、疊加等,以多種工藝技法在井然有序的方式下組成。在基礎造型上,以其固有的規律進行變化組成新的繩結作品。這些繩結本身隨著歷史流傳至今而自帶深刻的吉祥寓意,這一視覺符號語言已深入民族心中。在繩結中的紋樣表現手法上,吉祥寓意是最具有其特點的表現形式,因此透過前期的實踐性探索得出最具代表性的繩結包括:十全結、萬字結、三環結、桂花結、吉祥結、繡球結、復翼盤長結、如意吉祥結和方勝結。再運用上一節中的實驗結果,來探索繩結中的紋樣具有吉祥寓意的現代語言設計,以合理的方式運用到生活中去。 在現代設計中我國傳統的紋樣語言不僅僅是外觀上的表現,更深層次的是在於其內在的意向美感,沿用傳統的形式語言和其深層的含義,取其吉祥寓意的手法,來解讀現代繩結紋樣的視覺符號語言特點,從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現代化紋樣語言符號。從古至今,傳統紋樣融入文化語言符號,介入情感和吉祥寓意的形式,來展現我國民族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將紋樣中具有吉祥寓意的紋樣根據實體物件的大小進行再設計,選取手機作為媒介,透過三種傳統紋樣形式裝飾手機殼。在第一個紋樣中,其造型與傳統節日中的燈籠形狀相近;中間的圖形則是傳統紋樣的重複形式設計;最後一張是單一的傳統紋樣線條組成。其配色都是以傳統色彩為主,與主題相呼應。把傳統紋樣的語言應用在現代化的高科技產品中,這樣更容易達到傳播的效果。

  中國繩結紋樣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傳統繩結紋樣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的發展歷經數千年的變遷與演化。我國傳統民間繩編藝術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創造力、表現力。我們應當充分學習和繼承紋樣的精髓,將其尤為運用到現代的社會發展當中,並賦予新的設計理念符合現代化社會的需求。

  傳統繩結紋樣設計呈現在現今生活中是人類發展歷程的表現語言,它是人們用來界定人類發展歷程的現代化詞語。在當下的社會發展中傳統民族文化不僅僅是人們腦海中的人文意識形態,而是實際的文化遺留產物。傳統繩結文化在社會的生活運用中融合在我們的周邊領域,它也可以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當新舊時代之間的產物仍然生存在夾縫中,我們應當予以傳承和發展,在與時代相互碰撞中行走得更長更遠。

【基於中國傳統繩結的紋樣設計及應用探索】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