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精選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榜樣的力量》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1

  讀完《榜樣的力量》這本書,想想生活中的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想要,遇到一點嘲笑,挫折便叫苦不堪,一點也沒想要超越別人,想要戰勝自我,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真是慚愧。

  看看書中的拿破崙,家裡貧窮,同學們的諷刺與嘲笑,引起了他的憤怒。為了忍受這些外國孩子的嘲笑,拿破崙覺得不應當在這些富有高傲的人面前謙卑下去。於是,他開始利用這些沒有頭腦但卻傲慢的人作為橋樑,去使自己得到富有、得到技能、得到名譽的地位。

  可見,一顆自卑的心足以走在黑暗的路上,讓自己的人生道路沒有光明,沒有溫馨,如同地獄一樣可怕。我們應該樂觀的認識一個新的自己,熱愛自己,為自己的道路鋪上光明,帶走黑暗,樹立起對生活的勇氣!

  美國擔任四屆總統的羅斯福,一生中在輪椅上度過,他沒有因為同伴對他的嘲笑而氣餒,他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可以克服困難得到成功。羅斯福沒有在自己的缺陷前低頭,而是勇敢地登上高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贏得人民的尊重!

  是啊,自卑就是在給自己新增更大的壓力,我們只有克服了它,換來自強不息的推動力量,才能讓自己即將經過的人生道路換來更多的光明,更多的溫暖!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2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了《榜樣的力量》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榜樣的力量!

  比爾。蓋茨是一個天才,他總是能準確的看到IT界的未來。他的記憶力也很強,比如他父親的朋友泰勒讓他背誦一段《聖經》中最難的登山寶訓,結果他全部背了下來,幾萬字的一段,被他一字不漏的背了下來。13歲就開始程式設計,他在上中學時他在一家公司中修正了一家公司的許多程式錯誤,但最後因為給這家公司找了麻煩,所以禁止使用。微軟建立後,他歷經所有風風雨雨,迎來了退休。

  他的主要成就是和保羅。艾倫一起建立了微軟公司,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排行榜中,連獲13年世界首富,退休後,積極投身到慈善事業中。他是一個偉大的人,在我們身邊,有哪一個是堅持不懈的?有哪一個,可以做到無論在怎樣的地方,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冰雹,都堅持散發出自己應該擁有的香氣?

  其實很簡單,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堅持,多一份細心,少一分粗心就可以成功,其實生活中,必須要有榜樣的力量來引導我們前進!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3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非常感動。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居民住宅樓裡。這個住宅樓裡的居民都把垃圾倒在巷口的那塊空地上,時間一長,就堆起了贓物,臭氣撲鼻,令人不堪入目。終於有一天,牆上出現了一行字:請上前幾步倒垃圾!很和善,但沒有用。過了幾天牆上的字變了:禁止亂倒垃圾!很嚴肅,可還是沒有用。幾天後牆上的字又改了:亂倒垃圾者罰款100元!口氣很威嚴,但依然狼籍。後來竟出現了罵人的話:亂倒垃圾者是豬狗!結果可想而知,還是沒人理睬!直到這裡住上了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周圍就再也找不到一點髒物了。因為他每次都把垃圾很準的倒進垃圾箱。這裡的居民都很感動,所以也就沒有人把垃圾倒在箱外了。

  人們的善心與良知往往會受某種外來善舉的影響,然後慢慢地改變著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我認為,讓別人影響我們的行為,不如我們嚴格自律,努力使自己成為別人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4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我從小就對他的故事很著迷,今年寒假,朱老師給我發了一本《榜樣的力量——愛因斯坦的故事》,我很喜歡,便一口氣看完了。

  它主要講的是:愛因斯坦出生在一個猶太有家庭,從小就受到濃厚的科學和哲學的薰陶,腦中充滿了奇思妙想。少年時勤奮好學,1921年42歲時就獲得了諾貝爾獎。後來因為受到納粹迫害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階學術研究所任終身研究員。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從小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並且朝著這個目標而不懈地努力和追求,最終成功了就要把它做得更好。就像愛因斯坦5歲時做的那個夢,從此他就為了解釋這個夢認真地學習、刻苦地鑽研、積極地思考,最終創立了相對論,為現代物理和核能開發奠定了基礎。

  所以我們要以愛因斯坦為榜樣,立長志而不是常立志,圍繞自己的理想而不斷的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5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們引導著我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著,瞧那李嘉誠在抗日時期轉到香港,瞧那張衡進過不懈努力發明了地動儀,我看了李嘉誠的故事後不僅深有感觸,他那積極的思想、正確的行為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李嘉誠的命運十分悲慘。他爸爸是一名校長,他經常去書房看書,後來由於日本侵入潮州,父親只好帶家人轉輾香港,李嘉誠一步一步與香港融合,出乎預料的是日本人一年就攻進了香港,父親就喪命了。他為了供養家庭只好放棄讀書進入茶樓打工,雖然工作十分辛苦但他還是挺住了,終於在18歲當上了經理,他的工作不是一帆風順的正當他要收購一家酒店時,被一家大公司搶在前面可他卻永不言敗。經過了多年的奮鬥成為了中華第一首富,可他卻勤儉節約,把錢捐給了醫院來救助病人。

  我從李嘉誠的身上學到了許多品質,它能在日本在中國肆虐時打造出一番事業是十分不容易的,曾今是一位茶樓夥計現在卻透過知識與努力成為了首富雖然有錢卻節約給醫院捐錢,讓我明白了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讓我知道了榜樣是無比強大的力量源泉。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6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讀完了榜樣的力量系列叢書,我深有感觸。

  “榜樣”的力量是無垠的,它會讓你受益匪淺;它會讓你恍然大悟;它會讓你明白人生道理……在榜樣的力量系列叢書科學篇中,有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張衡。張衡是南陽郡石橋鎮人,是我國古代的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他曾經創作出了《靈憲》、《思玄賦》等重量級文學作品,為世界人民送去了一大筆文學財富。在張衡數不勝數的故事中,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一顆好奇求知的心)。這篇故事主要記述了在張衡小時候時,他家境貧寒生活在社會底層。但是正是這樣的環境練就了張衡一顆好奇求知的心:有一天夜晚,張衡在院子裡仰著頭對著星空用小手指一點一點的數星星,一直數到了上百顆。他的祖母詢問他這麼多星星怎麼數得清?張衡回答道:“祖母,數得清。星星是在動,但它是有規律的運動。兩顆星星距離總是這麼遠。”這時,祖父走了過來,說:“孩子,你觀察的非常仔細,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勺口對著的一顆亮星就是北極星。而北極星總是被北斗星繞著轉。”張衡不相信祖父所言,決定親自驗證一下,他一夜未眠,幾次起身觀察北極星和北斗星,默默地記著。後來他終於驗證了祖父說的話。正是他這種遇事刨根問底的精神造就了漏水轉渾天儀和地動儀的問世,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常常學習張衡這種尋根問底的精神。平時,我在做題時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題不去問老師,而是自己隨便猜一個答案,導致了考試中遇到型別題根本不懂。閱讀了榜樣的力量後我決定以後遇到不理解的題就上網搜尋,或者詢問老師,向張衡學習。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它促使著我們的成長,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7

  今天我和朋友出去玩,一個朋友向我推薦了一本書,她說:“鳳兒,向你推薦本書,《榜樣的力量》,挺好看的。”我一聽,思索了一會兒說:“那這本書在哪兒啊?”她也思索了一會,說“呃……我忘了,反正是在書香江蘇了,你自己找吧。”我聽了遺憾有客氣的說:“謝啦!”

  我飛奔到家,開啟電腦,登陸書香江蘇後就開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我找到了。看完後,我深有感觸,尤其是《試一試才知道》這一篇,它講了3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講了一隻小馬駒要過河,但不知水的深淺,所以請老水牛喝小松鼠幫它測一下,老水牛說水淺,但小松鼠說水深,小馬駒沒辦法,便去問媽媽,媽媽聽了對它說:“你為什麼不自己去試試呢!”小馬駒聽了便去試,這才知道水的深淺。第二個故事講了小本傑明·韋斯特的母親讓他去照顧一個親戚家的嬰兒,在本傑明的細心照料下,小嬰兒慢慢進入了夢鄉。小本傑明被熟睡著的嬰兒的異常美麗吸引住了,他用手在扇子上比劃,好像在畫出嬰兒那美麗的`臉龐畫出來。這一切被母親薩拉捕捉到了。“你想畫下寶寶的臉嗎?”薩拉微笑著問本傑明。“我不會畫畫。我畫不出。”本傑明說。薩拉一邊指著桌子上的墨水一邊說:“你不試試,怎麼知道你畫不出來呢!試試吧!”薩拉說完便走了。於是本傑明便試試了,可沒想到本傑明畫得如此逼真。薩拉摟著本傑明的脖子,親吻了一下,對他說:“將來有一天,你一定會成為一位藝術家!”第三個故事講了森林中出現了一個怪物,大家請狐狸去看看,狐狸沒辦法只好答應了,但它不願冒生命危險,便讓好奇心極大的喜鵲去探個究竟,等喜鵲回來時,它驚恐地說:“好恐怖,差點把我嚇死!”狐狸一聽連忙大喊:“大家快逃吧。”說完,狐狸就逃了。大家也只好逃了。但其實,那根本就不是怪獸,只不過是貓頭鷹而已。貓頭像很好奇為什麼動物們會驚恐的逃跑,也不知森林會變的死一般沉寂。動物們不能做到身體力行,不能探究問題究竟,結果弄得自己倉皇不可終日。

  孩子也是一樣。孩子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會有許許多多的疑問。做家長的要意識到疑問是孩子求知的動力。猶太家長在孩子有了疑問的時候,先不忙著給孩子正確的答案,他們會因勢利導,讓孩子在疑問中探求事情的真相,藉此啟發孩子的探求慾望,這樣,孩子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將會得到加強。家長們都應該像猶太家長那樣,鼓勵孩子勇於嘗試,讓孩子不斷提升自我。

  所以,不試試怎麼知道你行不行,在今後的生活當中還有很多要你嘗試的事情,所以要勇於嘗試。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8

  美好的願望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從而對職業充滿欣喜。我用勤奮學習護理工作的知識,我用智慧掌握護理工作的技巧,我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減輕病患的傷痛,我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實現人生的價值。你知道嗎?當走向人生這新的一步時,我是多麼的喜悅啊!

  可是,你瞭解護士的工作嗎?打針、發藥、鋪床、輸液,365天,日復一日的輪迴,陀螺一般的旋轉,一個護士工作一天在病房走的路就有幾十裡之多,腿都跑腫了。給你一個真實的記錄吧:一箇中班下來,一個護士去病房裡接換鹽水瓶,來回就跑了50多趟,其中不包括輸液不暢需要重新注射的,還有重病人每半小時一次的生命體徵監測。而同時,年輕的她們還要面對患者病痛時脾氣的焦躁,家屬著急時兇巴巴的訓斥,聽著一聲聲高低的呻吟和哭喊,看著一副副扭曲的臉龐、輾轉的身軀,我的心顫抖了,我的腳步不由得向後退縮了:這就是我熱愛的職業嗎?這就是我的追求嗎?為什麼我感受不到其中的快樂?我的價值到底在哪?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這樣的疑惑經常會有,可是看過那麼多激勵人心的故事、見過病患那麼多的死別生離、自己內心那麼多次的震撼以及這一年來工作的感觸和經歷,使我的疑惑只存在於瞬間,更持久的信念是:選我所愛,愛我所擇,這就是無悔的青春和一生。

  在重症監護室工作的日子裡,我更能體會到那種愛與無悔的價值。

  一名真正的好護士不僅是技術上的頂尖人才,而且是最有愛心、最有耐心的。這愛心和耐心是上帝賜給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帶給病人的禮物。我工作在ICU,重症監護室裡發生的故事常常不動聲色地體現著“以病人為中心”。ICU實行的是24小時無陪護制度,每位住進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療、護理以及餵飯、喂水等生活照料全是由護士完成。在ICU工作的護士,都有這樣一個願望,要把我管的病人管理得乾淨清爽。每天早上晨間護理第一件事就是為患者進行全身溫水擦浴。說出來會有人不信,有時會碰見很久都沒洗澡的老人,掀開被子,全身發出難聞的汗臭味,用毛巾一擦,皮屑直掉。當我們用三、四盆水幫老人擦洗完後,他連聲說:“謝謝,謝謝,太舒服了。”

  大多數重症病人是不能講話的,及時發現問題,靠的就是護士的眼睛和經驗。“咳嗽,再咳一下,用點力氣”,我們經常在吸痰的時候,鼓勵清醒、氣道開放的病人增加咳嗽的次數,氣道溼化後患者一陣嗆咳,痰立刻從人工氣道往外噴,來不及就會噴到護士的衣服和身上,“剛才很不錯,來,再咳一次,”儘管誰都知道衣服髒了,要立馬換衣服,可我們的護士眉頭都不皺一下,繼續鼓勵病人咳嗽,清理乾淨。如果病人狀況好轉,咳嗽次數增多,吸痰有效,護士們就會很高興,也只有這樣的天使,他們的愛如此純潔。在ICU病房外家屬的眼睛裡,我們只是那進出忙碌,連走帶跑的身影,在病房裡,我們卻是病人身邊唯一的依靠。你要問ICU的護士什麼時候最高興,那麼讓我來告訴你,病人一天天穩定,一天天恢復,讓我們心裡最舒坦。在生命的單程列車上,護士高超的服務,將使人生旅途的終點得到延伸。而我們願意為那些需要的人們保駕護航。

  在我的心中,病人就好比生了疾患的樹,但願我們的幫助如陽光雨露,能給他們一個頂頂茂盛的鬱鬱蔥蔥,願他們茁壯,願他們健康;在我的心中,病人的愁苦如烏雲漫天,願我們的關懷如同和煦春風,吹走愁雲,展現陽光燦爛一片晴空。儘管我們也有過牢騷,也有過怨言,但是我們面對那在痛苦中煎熬的呻吟,無望哀傷的眼神,我們只知道我們有幫助病人的責任,減輕病人痛苦的義務。

  榮獲諾貝爾獎的特雷莎修女寫的人生戒律裡就有,你如果行善事,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於自私的隱秘動機,不管怎樣,還是要做。你今天所做的,明天就會被遺忘,不管怎樣,還是要做。我知道我們今天所做的,必然會被遺忘,但是我還是會做。是什麼讓我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是自信我有幫助病人的能力,既然穿上了這身潔白,我就會勇敢地走下去。因為心中藏著那熾熱的愛,我就義無反顧著。

  提起死人,你說怕,我相信。老實說,我也怕。可是ICU的護士卻是女人常有男人膽。因為有患者搶救無效死亡後,護士要做屍體料理,有的家屬要求幫死者穿上衣服,我們儘量滿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真的是隻有她們,不求別的,只求心安。

  我們繁忙,我們在辛苦中感受呵護使命的快樂;我們緊張,我們在勞累中把握生命輪迴的航舵;我們用溫柔的雙手,把健康送給病患。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語言、平凡的舉動,這就是護士工作的詮釋,但恰恰是這平凡,才成就了生命的輝煌。經歷著歲月的洗禮,我們領悟生命的真諦,經歷著人生的風塵,我們更堅定跋涉的步履。

  南丁格爾認為,護理人員是“地上的天使,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護理是一種科學,是一種看顧的藝術”。 選擇了護士這個職業,也就意味著奉獻,把我們的愛心、細心、耐心、誠心和責任心毫無保留的奉獻給每一位患者,用我們全部的真誠和善良為一個個無助的生命注入永遠的光芒和希望!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句話鮮明的指出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護理工作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它需要護士既要有過硬的護理技術,更要有一顆天使之心,對待患者充滿仁愛之心、精細之心、忍耐之心、真誠之心以及高度的責任心。

  擁有仁愛之心,視患者如親人,以微笑融化每一顆冰冷的心,讓他們感到親人般的溫暖; 擁有精細之心,微小之處見真情,細心呵護每一顆受傷的心靈,讓患者感到人間有愛;擁有忍耐之心,為患者耐心講解,最大限度地化解他們心中的疑慮,增進護患交流;擁有真誠之心,將心比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加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擁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醫療管理,規範化每一種治療,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為患者減輕肉體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為他們支撐起無力的生命。

  冰心老人曾說過: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越拂葉的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我想,這或許是對天使最好的詮釋吧!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既感受著人生百味,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同時也收穫著只屬於我們護理人員的快樂。在苦中我們可以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在累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自身價值的意義。

  肩負著聖潔的使命,我,願把青春,刻進樹的年輪;願把關愛,溶入生命的河流;願把奉獻,織成潔白的羽衣。讓我把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穿越荊棘,瀰漫花香,撒播在堅定的護士生涯裡。我們是生命的捍衛者,我們是健康的守護神。 讓我們用愛和微笑去呵護每一個病痛的生命,以換取更多的健康重生;讓我們用天使之心去溫暖每一顆受傷的心靈,以換取更多的愛心重生;讓我們駕起探索的飛舟, 揚起搏擊的風帆, 滿懷豪情,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為建設和諧社會,奉獻我們絢麗的青春,用愛去訴說一種永久的無悔!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9

  怎樣才能贏得成功?《榜樣的力量》告訴了我們。

  唐駿,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不被打倒,而是尋找機會,堅持下去,矢志不渝,在逆境中生存,不斷地挑戰和超越自我,最終得到了不可複製的成功。他待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細心,這樣的好性格再加上他的勤奮、才智和堅持,造就了他的成功。他的恆心、細心與耐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

  潘石屹,他的成功是挺出來的,是闖出來的。他經歷了許多挫折,被一次次地打倒,但是他又一次次地站了起來。童年過於悲慘的經歷使他有超強的勇氣,敢於嘗試,敢於堅持,敢於冒風險,不怕失敗。雖然他走的路很艱辛,路上總是有坑坑窪窪的地方,但是,他經受住了磨練,然後繼續闖,最終成功。

  李連杰,他用勤奮和汗水鋪就了他成功的道路。他不斷地堅持,堅忍不拔,造就了他的成功。他付出了許許多多的努力,不斷地總結與思考,認真地投入地做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他成立了壹基金,擔負了社會的一份責任,也讓他的人生充滿了價值。

  郎朗,他是一個天才,他驚人的天賦令世界震撼,但是,他的成功同樣離不開他的勤奮。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僅僅擁有天分是不夠的,如果不努力,還是贏得不了成功,最終只能淪落成庸碌的普通人。郎朗不是這樣,他是一個勤奮的天才,他抓住每一個機會去表現,用努力無限地挖掘自己的天分,最終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

  《榜樣的力量》告訴我們,勤奮和努力加上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放棄、勤奮、矢志不渝、不怕失敗、跌倒之後再爬起來,再加上你的好性格,勇敢創新,思考的能力,驚人的天賦等等其他的品質,你就能贏得成功。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都是對教師非常有益的資源,尤其“教師智慧卷”,讀來真的是愛不釋手。

  令我印象深刻的感人事蹟有很多,在這裡例舉一二:

  於漪先生的示範課《晉祠》之前就有所瞭解,被她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所打動,透過學生們比較好理解的字典詞條入手,對一篇說明文有更高更全面的認識,進而逐步深化,對文藝性說明文的本質特徵有了瞭解,對問題的認識能力大大加強。透過本書的介紹呢,我得以更全面瞭解於漪先生的教學裡念和方法,不僅學習先生的教學更要學習前輩對教育的赤誠之心。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意外事故”比如學生問到自己沒有準備好的問題。於漪先生曾在一次語文公開課上遇到這樣的問題,老師講到“一千萬萬顆行星”有學生問萬萬是什麼意思,全班同學鬨堂大笑。這個學生此時才恍然大悟,滿臉通紅,垂頭喪氣的坐下。於老師見狀便問大家,作者為什麼不用“億”而用“萬萬”?同學們都認真地思考起來,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得出比較滿意的答案:語言的疊詞疊韻之美影響了此處的用詞。我想也許這個問題解決到這種程度就結束了,意外的提問得到滿意的答案,但是,於老師不失時機的對同學們進行了教育,這個額外的收穫要感謝誰呢?大家的目光一齊射向站起來提問的同學,對他鼓起掌來,他本人也抬起來頭,有了自信有了笑容。每一課都有驚喜,每一課都有收穫,每一課都給學生帶來濃厚的興趣,於漪先生的教學過程不僅是在教育學生,不僅是為了講解知識,更是我們晚輩應當學習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

  唐江澎老師也是一位語文老師,但是我對這位老師的感悟評語,我更想用語文藝術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有這樣的稱呼,但是我想,這個稱呼才與他本人更相匹配。為了上好語文課,唐老師自修廣播學院的《朗誦學》,蒐集著名播音員、電影演員的錄音帶,跟著讀,對比著琢磨,並寫出一篇篇課文朗讀分析。堅持寫作,筆耕不輟,時有文章發表,屢有獲獎。下如此深厚的工夫,無外乎是為了上好四十五分鐘,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如此的課堂大家可以想象,經常有外班的學生搬凳子來聽課,講到妙處,掌聲如潮,“聽您的課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一節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學生如是說。大家都知道一分付出,一分回報,只有像唐老師如此的勤奮努力,才能換來學生的高度讚揚。我想我在被震撼的同時,更有感動,更有被一種精神向前推的潛動力。

  榜樣的力量,像一盞明燈光耀奪目,在前方指引。讀來熱血沸騰,幹勁十足。他們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朋友、一位親人、一位同事,他們同我們一樣從事著和我們一樣的工作,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什麼是平凡中的偉大,困難中的堅強,慌忙中的冷靜,煩瑣中的細緻。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11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

  學家,我從小就對他的故事很著迷,今年寒假,朱老師給我發了一本《榜樣的力量——愛因斯坦的故事》,我很喜歡,便一口氣看完了。

  它主要講的是:愛因斯坦出生在一個猶太有家庭,從小就受到濃厚的科學和哲學的薰陶,腦中充滿了奇思妙想。少年時勤奮好學,1921年42歲時就獲得了諾貝爾獎。後來因為受到納粹迫害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階學術研究所任終身研究員。1955年4月18日逝世。(.)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從小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並且朝著這個目標而不懈地努力和追求,最終成功了就要把它做得更好。就像愛因斯坦5歲時做的那個夢,從此他就為了解釋這個夢認真地學習、刻苦地鑽研、積極地思考,最終創立了相對論,為現代物理和核能開發奠定了基礎。

  所以我們要以愛因斯坦為榜樣,立長志而不是常立志,圍繞自己的理想而不斷的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12

  如果你是盲人,在漆黑的夜裡行走,你會提上一盞燈嗎?也許你會不解:盲人何須燈籠?或許你未曾想過,正是你的舉手之勞,在方便別人的同時,也避開了自己的不幸。其實,愛就是一盞燈,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輝映了自己。

  在女兒的書架中,一本橙黃色的書奪人眼球---《榜樣的力量》,女兒曾邀我一起閱讀,當時我看見她的眼中分明隱隱有晶亮閃動,我略感一絲莫名得感動,但仍讀了起來,時至今日書中的一個場景依然讓我痛徹心扉,不為別的,只為作為母親的言傳身教: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跪著手捧幾塊錢,望著一對高傲的母女老淚縱橫,“夫人我只有這些錢。”“不行,必須給我湊夠50塊。”原來這個收破爛的老人不小心劃破了女孩兒的牛仔褲,因拿不出對方要求的50元賠償,無奈之下,老人連續下跪十次……周圍的群眾憤怒了,指責這對母女的同時紛紛慷慨解囊。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此對待一位年邁的老人,其行令人髮指。其實當失誤已經發生,一切爭執責罰都無濟於事,為什麼我們不能誠心誠意的寬容別人的過失,用寬容來安慰別人愧痛的心,也讓別人心存感激呢。寬容也是一種關愛,點亮它,會慰藉彼此的內心,同時更易獲得相互的信任和尊重。

  公交車上當女兒和我一起搶著給老人讓座時,我方了悟此書對她的觸動之深,因為在她小小的心靈深處已經早早種下了一枚愛的種子,並悄然在生根,在發芽,在孕育花苞,在每個不經意的瞬間綻放,我又怎敢漠視作為父母這個身邊的榜樣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春節前夕,我們一家去廣場玩,到了廣場到處都是叫賣聲,歡笑聲。我給女兒十元錢自由消費,正準備大快朵頤一番,猛然看見前面的拐角處 “坐”著一位老婆婆。啊!老婆婆竟沒有完整的下肢!破襖上有些地方已經爛開了口子,露出又黑又舊的棉絮,面容憔悴,頭髮凌亂不堪……在她面前放著一個破缸子,每當遊人走過,她就雙手合十,吃力地對遊人說:“行行好吧!行行好吧!”可是大多數人都視而不見的快步走開了,這時耳邊傳來一個口氣不善的聲音:“準又是騙人的,快走!”其實我也不以為然,這年頭乞丐都可以成為百萬富翁,又有什麼不可能呢!但女兒卻很是不解,“老婆婆怎麼可能是騙子呢!”說完女兒抬眼緊緊看著我,我的心一動,深知我此時的一言一行會對她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只輕輕地在她耳邊說“跟著自己的心就好了”。後來女兒在作文中寫道:看著茶缸裡幾枚硬幣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刺眼。這個老婆婆應該和我姥姥的年紀差不多大,正應該是兒孫滿堂,共享天倫的時候啊!可是……我毫不猶豫的把十元錢都給了老婆婆,我相信老人的困窘絕非裝出來的。也許是因為社會上騙人的作假的事情太多,把我們的心磨得變硬了,很多人沒有了同情心,已經不懂得去關心和愛護周圍的人和事。其實同情又何嘗不是一種愛呢,只要輕輕地伸出你的手,就會溫暖一顆無助的心,也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當社會群體集體變得溫情不在,當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動著父母們的時候,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吧,共同為我們的孩子樹立起榜樣的力量,讓我們在黑夜裡,點燃一盞燈籠,去照亮身邊的人更溫暖我們自己。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13

  每篇文章,都是璀璨的智慧之花,等待著我們去採擷;書中的每位人物,都是鮮明的旗幟,值得我們去學習、去超越。以下僅是我讀書過程中感觸最深的幾點,請大家批評指正。逝者如斯,轉眼間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8個年頭了。擺脫了初登講臺的拘謹,決心努力向優秀教師的行列看齊。於是認真備課、上課、批改、輔導,積極參加教研,把握每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曾有一段時間年輕氣盛,認為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也深入了一些,認為在三尺講臺上站穩了腳跟。可是面對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社會環境與教學環境、高考的改革與課堂變革等諸多矛盾,隨著接觸的各種理念紛至沓來,思考同一問題時不同的解釋,突然間竟然發現,自己已深陷到各種資訊的漩渦,自己越來越不會做教師了。直到閱讀了《榜樣的力量》叢書,心中才釋然,不僅找到了合理的解釋,而且明確了前進的方向和方法。榜樣是標杆,是楷模,以這些榜樣為精神的皈依和行動的指南,定然會讓我的教育人生更加積極向上、絢麗多彩。在《中學教師職業生涯規劃》一文,我知道了自己在剛走上工作崗位的5年內,教齡與教學效果成正比曲線上升;第5至8年出現了一個平穩發展趨勢,是教師成長的“徘徊階段”,我現在正處於這個“徘徊階段”,雖然自己學的東西多了,但因為還不能融會貫通,所以越來越覺得自己退步了。

  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再學習、再創造,在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上上下求索,爭取早日跨過“高原期”,形成自己的對教育教學獨特見解,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我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是有一些困難的,但是我堅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即使不能到達山頂,我努力了,也就無怨無悔了。天空中也許沒有我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於漪老師195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後,長期從事語文教學,是我們語文教育界的豐碑。讀她的《加強教學的藝術表現力》使我如醍醐灌頂,首先要對學生有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想這句話應該適合我們所有的學科教師和德育工作者。有了愛,她的“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教學語言的表現力,一切以“學”為出發點”這些理念和做法就自然容易接受和應用了。我還看到她在自傳體著作《歲月如歌》裡寫道,“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都在學做教師”。

  我想這不僅是謙虛,更是一種偉大的人格。我認為,之所以是名師而不是教書匠,就在於他們都突破了“術”的束縛。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閱讀《新教育是什麼》一文,使我對朱永新教授所倡導的“使教師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促使我重新閱讀了他的《新教育之夢》,再次使我熱血沸騰。當前,教育很“現實”,以至於“理想”根本無法立足。沒有理想時,我們又整天忙於應付。我真誠的希望,每一個老師,都能像朱永新教授那樣,給自己從事的工作加上一個定語——“理想”,然後腳踏實地、孜孜追求、永不懈怠,那麼,我們在工作時或許就會幸福許多。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14

  《榜樣的力量》是一本集齊了名人故事、猶太人名言、神話的益智叢書。每天看一頁,受益多多。最難忘的是亞伯拉罕·林肯的那個故事,是林肯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在失敗中的堅持與努力,是林肯指引著我向永不言敗的精神前進!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在林肯大半生的奮鬥和進取中,他有九次失敗,只有三次成功,分別是:競選州議員成功、當選國會議員、成為美國總統。

  林肯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他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和不幸。1832年林肯失業了,可他沒有絲毫的嘆聲嘆氣和消極,他不斷地向命運發出挑戰書,他覺得勝利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他不會貪圖一時的勝利,也不會沉浸在一時的失敗,他只會朝著他心中堅定不移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前進,就拿競選州議員來說吧:

  失業後,林肯沒有沉浸在濃濃的痛苦中不敢面對事實,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他認為“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林肯心中裝著滿滿的信心去競選州議員,老天常常會給人丟下一塊絆腳石,最終林肯失敗了。在一年裡遭受兩次由如晴天霹靂雨的打擊,這誰都無法承受。之後,他又白手起家,可這家企業還不到一年就倒閉了,他用17年的時間償還了所欠的債務。屢次的失敗並沒有挫敗林肯的信心,人就是在挫折和失敗中長大的,他再一次去競選州議員,經過如火如荼的激烈鬥爭,林肯成功了!

  你們看到了吧,成是功的積累,功到自然成。但有些失敗者對於成功,一方面是焦躁不已,想要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是灰心喪氣,始終都不能從痛苦中抽離。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失敗,我們就無法從中吸取教訓和經驗;如果沒有失敗,那麼成功就會變得廉價和容易,也會失去它原有的耀人的光澤。

  林肯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關心的,不是你是否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能否無怨。”似的,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待失敗,因為失敗時常發生,而且失敗並不是意味著沒有希望,相反失敗是成功之母。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更多的失敗的辛酸,可以說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就像被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他發明電燈泡時試驗了五萬多次才成功,有人問他,你會不會經過許多試驗而失敗時是否會感到心灰意冷?愛迪生堅定地回答:“不,我拋棄了錯誤的試驗,重新採取別的方法,決不沮喪!”的確,失敗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失敗了,重新再來,失敗是登上成功的階梯。

  失敗是人之常情,不要畏懼失敗。有些人一旦失敗了,信心的火苗也就然完了,猶太人認為信心是成功之父,失敗是成功之母,兩者結合,相得益彰。有信心,不害怕失敗。成功就是你的了!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 篇15

  古語有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為了讓我知不足,明目標,求完美。爸爸給我介紹了一本非常勵志的著作——《榜樣的力量》。其中涵蓋了影響孩子一生的100個偉人的故事,讀後發人深省,感慨良多。尤其是《名相王安石》和《少年典範司馬光》兩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天才源於勤奮”的道理。

  《名相王安石》一文中介紹,王安石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少好讀書,記憶力強。10歲那年就寫出:“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乘閒弄筆戲春色,脫略不省旁人譏。”這樣的詩句,悟性極高。13歲時,王安石隨父郊遊。一天,他突然悟到:“時光如逝,不會止步。”於是,他謝絕一切應酬,閉門苦讀。他深入研究儒家經典,而且能在這些經典的基礎上求新求變。最終成為一代名相,並組織開展了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少年典範司馬光》一文介紹的司馬光,幼年時期,天資一般,記憶力還不及幾個兄弟。老師要求背誦的內容,兄弟們只背誦一兩遍就會背了,可司馬光卻要背上五六遍。又要多讀,又要熟讀,幾乎把自己的所有時間都花在了讀書上。司馬光樂此不疲,為了讓自己不浪費時間,他還給自己發明了“警枕”。正因為他惜時苦讀,才能成為歷經四朝的丞相,還主持編撰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步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無論是天資聰慧的王安石,還是天資一般的司馬光,他們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天才源於勤奮。

  歷史上,因勤奮刻苦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也比比皆是。像手不釋卷的呂蒙,晚清重臣曾國藩等。

  反觀我們自己,很多同學愛耍“小聰明”。以為讀過幾個小故事,取得過幾次好成績,就驕傲自滿,自命不凡,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結果卻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榜樣的力量》這本書在用許多名人的故事在激勵我們,教育我們,讓人動容,令人振奮。

【《榜樣的力量》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