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教師語言藝術

教師語言藝術

教師語言藝術

  “藝術”一詞的語義,中西語言都從語源上進行釋義:希臘語中,“藝術”一詞兼有“美的作品”和“創造、技巧、技藝”等兩種涵義;古漢語中,“藝”釋為植、為治,善植善治者為技能也。所以也具有技巧和美的涵義。因此,在此基礎上,我認為:語言藝術,既是指語言使用者駕馭語言的能力和技巧,又指語言給人的一種美的感受。那麼,我們老師的語言藝術也不外乎這兩個方面:

  首先,教師講究語言藝術的必要性和教師語言的特點。

  人們常說:“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什麼樣的教師就能教出什麼樣的學生。”的確,教師的言行猶如學生思想成長的自然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三伏寒。”說的很有道理,可見,我們老師講究語言的藝術是很有必要的。

  教師的語言很特別,可以說,時時刻刻,處處時時,都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我認為教師的語言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影響滲透方方面面。不僅在授課時,而且參透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乃至思想等方面。

  2、語言形式多種多樣。不僅表現在純粹的語言方面,而且形式多樣,比如:教師的衣著、姿態、對學生作業作文的評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微笑等都代表著一種語言資訊。

  其次,教師的語言藝術:能巧妙地處理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突發問題的能力和技巧。

  1、巧設沉默,引導注意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血氣方剛,講課的時候,我最不能容忍和看到的是學生開小差、小聲說話、做小動作的現象,總是採取粗暴的方法,可是收效甚微,後來,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總是停下來,保持沉默,果然,這種無聲的語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2、借用“抒情議論”,激發行為

  有時候,課堂氣氛很不活躍,一連提幾個簡單的問題,卻無人問津,著實讓人尷尬,每每此時,我就會來一段抒情或議論,比如:“什麼人生的美在於出手之時”、“愛拼才會贏”、“什麼機不可失”、“你行,我更行”等等,這樣一來,同學們有的開始躍躍欲試了,有的乾脆“出手”了。這樣透過老師的巧妙引導,消除了學生怕答錯,不敢答的心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能動性。

  3、利用名人,產生效應

  在教學中如果用心觀察就會發現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生的個性千姿百態,我們要藝術性地創造條件,讓其個性充分張揚,教學中我經常使用一些名人代號:“詩人”、“學者”、“評論家”、“散文家”、“語言家”、“書法家”、“畫家”、“歌唱家”等稱呼我的學生,這樣學生既得到了美名,又給了他們發展的動力。

  4、暗中有明,露中有隱

  俗話說:“一家人哪有鍋不碰碗的時候?”學生之間鬧些小矛盾也是常有的,每當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時候,我總是輕輕地用一句話分別問他們:“你的做法都對,是這樣嗎?”這樣一來,不用老師多說,他們便各自回答:“不是,我也有錯。”再往下,就更好處理了。

  一次單元測試,選擇題只有一名學生全部做對了,試卷發下去後,這個學生便在其他學生面前炫耀自己,我微笑著走過去扶摸著他的頭說:“其他的題也都做對了吧?”這名學生低下頭回答:“不,也有錯的。”我用巧妙地語言消除了這位學生自滿的心理。

  5、幽默詼諧,意寓言外

  一次課上,一名女生回答問題的聲音很小,後邊的同學開始嘀嘀咕咕,轉移注意力了,為了扭轉這種局勢,這位女生答完這後,我說:“這位同學的回答得很好,可惜,我一句也沒有聽見”,同學們都笑了。

  還有一次,我正在講課時發現有一個學生竟趴在桌上睡著了,我示意一下同學們說:“對作者的看法,已經有人在不住地點頭了。”同學們會意地笑了,這位同學也不好意思地主動站了起來。

  6、一語雙關,意在其中

  一次,在校園內不經意間發現一名學生,跟在老師後面學老師走路,我走了過去,他以為我會批評他,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我卻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低下頭作尋找東西的樣子,他看了會兒,也走過來幫我找,邊找邊問:“老師,你找什麼呀?”我說:“找禮貌。”他的臉一下子紅了,我一看達到效果了,便撫摸了他的頭一下,無聲地離開了,從那以後,每次和他相遇,他總會迎上一句:“老師好!”這樣,避免了和學生的正面衝突,又達到了教育他的目的。

  7、遁辭以隱意,緩衝以委婉

  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使教師不便、不忍,或者語境不允許直說的東西。於是,這就需要我們說話人故意迂迴曲折地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事物,來烘托本來要直說的意思。這是語言藝術中的一種“緩衝”方法。它能使本來也許是困難的交談變得順利起來,讓學生在比較舒坦的'氛圍中接受批評或建議。

  一次,我發現本班一個女生與別班的一個男生有早戀的現象,便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初春時節,氣溫回升,有一朵小花,耐不住寂寞,便競先開放了,不料,乍暖還寒,一股寒流襲來,結果,過早地結束了燦爛的生命。這說明,她開得太早了,還沒有到開放的季節,否則,是經不住風吹雨打的。事後,他們果然,悄無聲息了。

  8、問者謙謙,言志諄諄

  我們提倡師生平等,那麼在與學生交流中,對學生提出問題時要用謙虛的態度,給學生以真誠感,使學生產生平和從容的感受,增強自信,形成坦誠信賴的心理感應,從而傾其所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要求講究問話的藝術,我認為可以以下兩個方面嘗試:

  1、陳述語氣+疑問語輟

  有時候,對一些問題有的學生是知而不答,有的是雖知而不敢答,這時我們要用這樣的口氣,比如:“你能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建議嗎?”“不知你意下如何,願意交流一下嗎?”“能先談談你的看法嗎?”等等。

  2、延伸提問

  如果一次提問未能達到自己的問話目的,可用延伸提問,比如:“為什麼呢?”“能具體一點兒嗎?”等。

  9、評語親切感人,富於人情

  我們教師與學生的書面語言主要表現在作業和作文的評語方面,我們在寫評語的時候,也要講究藝術,不能總寫一些冷淡的批語:比如“語言不通順”、“中心不突出”、“結構不合理”等,學生一看,對寫作就更沒有了興趣,所以,我們首先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很大的讚許,然後再從文中找出一兩個重要的缺點,用鼓勵性的語言提出今後的發展方向,切不可找的太多,顯得一無是處,這樣藝術性的評語,從學生角度來說,自己得到了認可,自然缺點也就容易接受了,那麼,我們教師的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正可謂“一石雙鳥”。

  10、切勿高捧,弄巧成拙

  教學中,為了達到鼓勵學生的目的,我們很容易走入兩個誤區,第一、就是一味地讚揚,一堂課成了“真棒”課堂,有的學生甚至回答的一點也不著邊際,其他的同學也聽出來了,老師還是說:“你真棒!”弄得學生也不好意思。第二、有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髮言,常說:“不知同學們有何高見?請發表!”雖然從表面上看,這種問話很好,但效果很差,十有八九的學生會半天不出聲――高見?誰敢肯定自己的見解高人一著呢?這樣一來,誰還好意思開口呢?本來想發表看法的一些學生尤其是程度較差的就更不敢吭聲了。這樣,反而弄巧成拙。

  以上僅是我從教學中得到的一些體會而已,更談不上藝術,最後,我以《讓我們彼此微笑》這首小詩作為我今天的結束語吧!

  讓我們彼此微笑

  微笑一下並不費力,但它卻產生無窮的魅力,

  受惠者成為富有,施予者並不變窮,

  它轉瞬即逝,卻往往留下永久的回憶。

  ……    ……

  它可使疲勞者解乏,也可給絕望者以勇氣。

  如果偶爾遇到某個人,沒有給你應得的微笑,

  那麼將你的微笑慷慨地給予他吧,

  因為沒有人比那不能給予別人微笑的人更需要它。

【教師語言藝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