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精選12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西方哲學史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1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哲學家羅素享譽世界的一部學術鉅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廣博的學識在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羅素有一句名言:“一種哲學要有價值,應該建立在一個寬大堅實的知識基礎上,這個知識基礎不單是關乎哲學的。”羅素本人就是這句名言的實踐者。他的哲學著作涉及學科之多,令人歎為觀止。評論家認為:“羅素的學識比他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淵博……”懷特海形容羅素“是柏拉圖的一個對話的化身”。我想,學識淵博,視野開闊是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學史》中,作者從人類的第一個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著筆,向讀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紀以來,直到近代哲學的發展輪廓;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幾乎任何一個重要的哲學觀點我們都可以在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評述。在書中,作者對這些哲學觀點的評述清晰而明智,表現了一個學術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歎服。如評述柏拉圖關於閒暇產生智慧的表示質疑,對此,作者作了詳細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圖的這種思想與近代思想作比較,推出柏拉圖該種思想存在的明顯問題;然後作了一系列的假設,假設柏拉圖的思想或者說假想成立,經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後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來,把政府交託給他們,這仍然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擁護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認真閱讀此書,我發現我收穫的不僅是對西方哲學史的瞭解,還有對羅素慎密的邏輯和極強的推理能力的學習。我覺得讀一本好書,我們的目的不要只侷限於瞭解書中所介紹的內容和情節,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達出來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以及要學習作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學習,精於學習,在閱讀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著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說: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效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它教人理性,激勵人們無所無忌的去學習哲學,研究哲學。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2

  大凡看到哲學這個詞,腦子中第一個反應,便是枯燥,這和我們所受的應試教育有關,記不住的概念,選不全的多重選擇題,再是用什麼什麼原理去解釋什麼什麼的正確性。事實上,這個學習的結果,只是讓我們記住幾個概念、條條綱綱的八股特點區別,實在無助於我們哲學氣質的培養,哲學思維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學氣質和思維是指理性,理性是什麼,追求公義,也就是正義,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這個詞的含義,哲學是什麼羅素給了一個既模糊又明晰的定義。哲學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羅素接著給出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是指一切確切的知識(我們知道科學的一個特點是可重複性),而神學則是超乎確切知識外的教條。羅素在“確切的”、“教條”這幾個字下面都打了著重號。而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塊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塊無人之域就是哲學。個人認為:羅素這個分法和中國象棋盤很象,科學是漢界,神學是楚河,而哲學則是中間的鴻溝。當然如果你的思維是動態的,你應該已經想到了,中國的陰陽太極圖才是羅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魚是科學,黑魚是神學,而白魚和黑魚似連非連的那部分擠撞區就是哲學。白魚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學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學”,黑魚的眼睛是白的,則表示神學也許有一定成分的“科學”,這個比喻解釋羅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為,這有助於摒棄非此即彼的中國式思維。

  羅素接著說,哲學像科學一樣訴諸於理性而不是訴諸於權威,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啟示的權威。這裡傳統的權威是指國家機器的強力,啟示的權威則是指神學中的教條,上帝旨意之類。既然哲學和科學一樣理性,那哲學存在的必要在哪裡呢羅素認為,科學回答不了思辨的心靈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而神學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經不象過去幾個世紀那樣令人信服。羅素舉了好多思辨的心靈所感興趣的問題,個人認為遠不如這三個直觀:“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當然羅素的問題層次較高。象這三個問題在實驗室裡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說,神學家的答案已經失去光輝。而哲學恰好來鑽研這類業務。可能有人要問,那進化論又是什麼個人認為進化是白魚黑眼上的一點,我在上面提到,科學的一個特點是重複性,到目前為止,碳水化合物還不能合成出靈性,簡單地說是細胞,也就是說進化的源頭還沒找到。

  我們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這麼無聊的問題上,羅素認為一是歷史責任,二是面臨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幾億個恆星,而我們人類只是一顆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們是無助的,還是宿命的面對浩瀚的星空,孤寂埃羅素說:“在顯明的希望與恐懼之前而不能確定,是會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沒有令人慰藉的神話故事的陪伴下,我們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話,我們必須忍受這種不確定性。”羅素認為忘卻問題以及聲稱已經找到了確鑿答案都是無益的,如果我們忘記了我們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們會對許多重要的東西麻木不仁;而神學的武斷,說我們對無知而具有知識,則會產生對宇宙的狂傲感。個人覺得無神論的狂傲是無知,神學家的狂傲則是誤知。

  我們再回到羅素這篇緒論的開頭,來談談哲學的特徵。羅素說,“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與倫理,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就科學這個詞最廣泛的意義而言。至於這兩種因素在哲學家的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如何,則各個哲學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同時存在,這是一個問題,但也確實如此。心靈往哪裡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揮,只有你的心靈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還是一個迴避不了的烙印問題。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3

  以前看過很多哲學的書籍,看的我是霧裡看花,一頭霧水啊!這段有時間了,從頭又讀了一遍哲學,終於讓我知道什麼是哲學了。就是一般比較有思想的人,整天吃飽之後,玩的沒玩的之後,問一些讓人頭大的問題。比如說,世界是什麼,我們是怎麼來的,宇宙是怎麼來的,人為什麼而活的。

  自己問自己之後,開始的時候又給不出答案,就編造一個,結果又得蒙對了,有的蒙錯了。一些有權利的人也去猜,猜完就說是對了。不讓別人反對他,有人反對就弄死。比如哥白尼就被弄死了,還有著名的蘇格拉底也悲劇了。西方的哲學和東方的哲學不一樣,西方的哲學偏於理性,以邏輯為手段,來研究世界時什麼。東方的哲學偏於感性,以陰陽為基礎,結合四象八卦,生萬物。我們不研究世界是什麼,但是我們尊重世界的法則,講究順其自然,按照世界的變化去行事。

  西方的哲學是首先要推崇希臘哲學,也就是古希臘哲學。這裡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麼,由什麼組成的,以及他們之間是怎麼變化的。研究這些問題的一些牛人有記載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和行為問題被提出來了,就是說,真理的問題,那句“吾愛吾師,我更愛真理”的話大家就知道了吧。由於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出來了,就會有人站出來了,說好多東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位,他們去除糟粕,取其精華。把哲學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後就是倫理問題,說實在的,我一直沒有弄明白倫理到底說的是什麼,好像是說,人的靈魂和世界還有社會之間的關係。但是是什麼關係不太懂。

  隨著人類的進步,基督教出現了。基督教的出現,帶來了很多神話的東西,被稱作神學。有很多人研究和信奉這個東西。結果就著書立院,出現了經院哲學,也出現了教會。教會以信仰為背景,以神權為手段,以統治者的身份出現了。人類還在進步,科學的大門已經找到了,但是還沒開。但是人類還是向著真理出發的,以當時的科學水平,發現很多經院哲學是錯的,有人出來反對。結果也是悲劇了。歷史的必然規律是:一個出現,就會伴隨著另一個消亡。自然哲學的出現(科學)打擊了經院哲學,經院哲學為了生存,只能改變了,變得更玄乎了。自認科學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這個就叫做經驗哲學。既然是經驗,就自然出現個人主觀色彩,大家就是出來理論一番。理論的最後結果一般是,出來一個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評判。以批判的眼光對待問題。這裡面也參雜著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其中黑格爾的辯證法到現在還很實用。到現在的實用主義哲學登上歷史舞臺,看看身邊的人,都是實用主義,不喜歡理論。各個問:有什麼用啊?問這種話的人,我想還是先讀讀書吧,之後再問吧。要不會讓人笑話的。因為理論是基礎,理論很重要的。不要問他有什麼用,比如問你:剛出生的小孩有什麼用啊?與此相同,理論就是剛出生的小孩,等他長大了,就知道他有什麼作用了。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4

  生活中許多事物都存在一個維度的兩個極端。羅素說,文明人之所以與野蠻人不同,主要的是在於審慎。

  他為了將來的快樂,哪怕這種將來的快樂是相當遙遠的,而願意忍受目前的痛苦。作為一個小學老師,我對這句話感受頗深。我們說一個人,從自然人接受教育逐漸轉變為社會人,其實也可以算是從“野蠻人”到“文明人”的過程。家長常常對年幼的孩子不愛學習而抱怨,可能會警告孩子,“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掃大街”,但事實卻讓人悲傷,孩子就是不愛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背得滾瓜爛熟,實際行動卻毫無改觀。於是老師逼,家長逼,大家都患上了強迫症,哪怕孩子作業全做完、複習全複習好,只要他不在學習,大人就感到不爽。而且大多數時候,孩子的學習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或者我們常說的“讀書是為了自己”,在觀念上,本能地認為這是一種外界強加給他的痛苦,只是迫於無奈才去完成,並不是一種理性的“審慎”。於是,有的教育觀念就認為,孩童時代就是應該玩耍,小學階段就是不應該有回家作業。

  那麼這算不算是對“野蠻”的一種放縱呢?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教育總是在兩個極端中受夾板氣。口頭上喊“減負”,操作上是“加壓”,學習負擔重了孩子受不了,沒有回家作業了家長又不放心。從來沒見教育部因為研究生考試壓力大而要求大學生減負,因為他們已經足夠“審慎”了。我覺得,正是因為小學生自身沒有將人的一生視為整體的認識,而僅僅關注到當下的快樂,與社會、學校、家庭因為對學生未來的關注而對當下施加巨大壓力,所以教育上才會有那麼多衝突。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5

  記得小時候看西方哲學史就對伊壁鳩魯情有獨鍾,走近有點時間就重讀更加喜歡。雖然他對自然界現象的解釋和猜測錯誤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兩千年的時光,照亮今人的心靈,真是夠強大,夠深邃。

  試舉幾例:

  ——在所有的慾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於虛幻的意見產生的。

  所謂“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滿足就會痛苦的慾望,比如飢餓、渴、冷。要滿足這些慾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謂“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帶來快樂,但是沒有也不會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飲。他似乎把性交放在了這個檔次。

  所謂“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對名利權力的過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豎立雕像”。

  ——能帶來寧靜的最佳辦法就是簡單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們從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會硬要我們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過簡單的生活,因為它掙錢太少,或者滿足不了自己的虛榮心。其實對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從從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夠勝任愉快的工作。

  ——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免除身體的痛苦和靈魂的煩惱。

  將生活的目標確定為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這就是伊壁鳩魯所主張的。聽上去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生活中,各種誘惑太多了。我們不知不覺就會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標,名呀、利呀、權呀。讓我們以伊壁鳩魯的這段話共勉:

  ——無論擁有多麼巨大的財產,贏得多麼廣的名聲,或是獲得那些無限制的慾望所追求的東西,都無法解決靈魂的紊亂,也無法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6

  深夜推薦喜歡哲學的2套收藏書,羅素《西方哲學史》和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羅素《西方哲學史》按照邏輯的次序,從古希臘師徒三聖賢開始,淺顯易懂陳述到歐洲文藝復興的近現代哲學家思想流派。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開創非理性主義先河,以學術論證的方式探討認為生命意志存在的價值。

  哲學可以影響到方方面面,從國家意志到個人生活,包括創造性科學、藝術、音樂、文學、意志力學、美學,甚至是戰爭;包括幸福、快樂和孤獨!當然,哲學的思想光輝也是不著一物的來到人間,閃動著生命和真理的光輝。

  文化有體系,思想有喜好。每個哲學家創造的知識體系架構也可以影響到個人,古希臘三賢是顛覆性的進步;近代叔本華是尼采和托馬斯·曼的啟發著,羅素是悲劇和誤解性看待尼采的(包括尼采被希特勒褻瀆),以及後來尼采和瓦格勒鬧掰,而叔本華和尼采卻又鄙視和顛覆康德和黑格爾,中間這些卻與他們所處的時代休慼相關,這中間也許就是:一個不懷偏見的人,就是哲學家的外行。

  對我們的啟發是什麼呢?也許就是這個時代,用悖論的話說就是:這個傻戳戳的時代!哈哈

  超越時代,也許是對我們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7

  今天是開始學《西方哲學史》的第一天,雖然只翻了兩小節,但卻學到了很多,就這兩小節就已是滿紙乾坤,想想這羅素也是厲害,能寫出這樣系統的書。我真的是很好奇看全本英文原著的感覺是會有多爽啊。

  在第一小節中,我知道了,原來,公元前6世紀希臘崛起了,開始出現哲學,給周邊的文明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

  知道了原來埃及的神學和巴比倫的神學是不一樣的,埃及崇尚死亡,信奉輪迴,而有金字塔;而後者的文明有黷武的血性,且其宗教更加關注幸福。不僅於此,古巴比倫的科學成就也是巨大的,連我們今天一直延續的一天24小時,一週360度,都是他們提出來的,那時的哲學同科學是緊密聯絡的。

  古希臘極盛一時的邁錫尼文明大約存在於公元前1600到前100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屬於青銅時代晚期,繼承了來之愛琴海地區的來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時間大約為公元前25000到前1400年,屬於青銅時代早期。

  而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文明孕育出了第一個產兒,學成荷馬史詩的盲人詩人荷馬,而同時期的東方地區也誕生出孔子、佛陀瑣羅亞斯特等。世界的發展,不管哪個地區,基本上都是同步的,都是在同一個軸心線上發展的。

  奧爾弗斯叫的誕生算得上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他的誕生,形象了人們生活,使得哲學觀念深入生活當中。

  讀完到這些有趣的事件,讓我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真的為之傾倒。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8

  前段時間,通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此書名為哲學,但西方所謂哲學乃為科學之科學,統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將此書視為歐洲文明發展簡史亦不為過。通讀猶如囫圇吞棗,卻也得出了些心得,現依據閱讀時的隨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脈絡清晰而以。本文相當枯燥,請選擇性閱讀。

  按照歐洲歷史學派對古代社會的劃分觀點,將近代之前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兩者分界線是公元476年歐洲奴隸制社會的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中古與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紀文藝復興的光輝照耀整個歐洲。也就是說分成這麼幾個階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時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時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世紀,1500年之後又劃分為近代、現代等。

  對照中國歷史年表,發現東、西兩個當時幾乎決裂的、獨立發展的文明之間竟有如此巧合。(此處所說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統歐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晉朝滅亡,至此中國文化最高速發展的時代結束。

  公元十四世紀,明王朝建立,中國在經過短暫的元代統治之後,傳統學術界遭到毀滅性打擊,繼而進入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上古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文明猶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發展狀態。

  中國傳統漢文化思想體系得到建立和確認,形成了以儒、道、墨、法為主,尤其以儒家為正統的思想體系,此種體系綿延至今,之後數千年,中國再沒建立新的完整思想體系,只是對先秦思想體系得承襲、融和、分支和發展。史學上的極端觀點認為,秦以後中國就再也沒有思想家了,而晉以後連真正的知識分子都很難找到了。

  西方社會將古希臘稱為經典時代。那時期建立起來的哲學、科學體系被稱為經典哲學、經典數學等。丟番圖建立了代數學,歐幾里德著有《幾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窮舉和趨近概念是微積分的原始思想。經典哲學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結束了“前蘇格拉底”時代哲學家單一以自然為研究物件的哲學體系,從此,哲學將人本身作為研究物件,並由此開始了倫理學、政治學、法學等重要社會學科的研究。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9

  文藝復興是少數學者和藝術家的運動,宗教改革也並不能突破神學的藩籬。在哲學層面上,十五、十六世紀的西方仍然處在精神矇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學的啟明星為其拉開了黎明的大幕,從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到萊布尼茨,不同領域,他們在推動了西方哲學的發展。羅素的這部《西方哲學史》帶我們重新回顧西方哲學發展的那幾百年,梳理西方哲學的發展。今天我就來淺談一下科學對西方哲學的影響。

  天文與物理為科學奠基,對中世紀哲學觀的衝擊,始於天文學的領域。哥白尼提出日心學說的可能性假設而被教會燒死,他最偉大之處,可能正在於不以權威教條和直觀感覺,而以事實依據做判斷,並且大膽提出假設的精神,這也正是科學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學的衝擊是必然的,西方湧現出了許多的天文學家,泰寇·布剌、布拉赫、開普勒、伽利略等,他們有的支援舊天文學,有的支援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證明了開普勒的一些推論假設。他在力學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慣性定律。但是異端思想的泛濫當然讓天主教會倍感威脅,於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審判,並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個年代,科學之路可謂荊棘重生,險象重生,科學家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做科研。終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在英國的牛頓取得了最後的成功。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推匯出了行星理論中所有事實。

  這四位科學的先驅,將十七世紀的歐洲引向了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科學的昌明刺激了哲學的進步,十七世紀的哲學仍然帶著神學的桎梏,同樣需要開拓者們披荊斬棘,為我們開闢道路。弗蘭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詳,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時又強調信仰的勝利,對哥白尼和開普勒的學說嗤之以鼻,對正在發生的科學事件也一無所知。托馬斯·霍布斯則在政治哲學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他主張極端的王政政見,在《利維坦》和《公民論》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但每個人都希望自身自由,又希望能控制他人。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的出現,對近代哲學體系的創立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被稱為西方近代哲學的三座豐碑。他們很好的繼承前輩的理論,併發揚光大。

  與很多朋友初讀這本書的感受一樣,讓人感覺枯燥且晦澀難懂,考驗個人意志,單單從這一點上來說,完整讀完這本書的人就有很多收穫。對於哲學,我是非常感興趣的,它能讓你從不同的視角審視這個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本書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10

  本週繼續閱讀羅素《西方哲學史》,並對如下的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一個判斷雖然不見得比另一個判斷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後果這一意義來說,它卻可以比另一個判斷更好。這就暗示了實用主義。"

  讀到這句話,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學》中學習第六章決策時,講到行為決策理論時提到了西蒙的"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並不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即停止搜尋。就比如我們買電腦,電腦的品牌多種多樣,我們會綜合自身的用途、預期價位、實用性等來進行選擇,在這個範圍內挑選自己滿意的電腦並作出決策。

  前兩天聽老師的錄音講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該呆的那個位置上。那怎麼就不失位?靈活。其實"滿意性原則"就是一種靈活,不應該在難以抉擇的時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滿意的選項,在一定範圍內學會適度的降低目標,也會是最優的結果。

  第二,亞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學說所主張的是,適度的資產才最能夠與德行結合在一起:"人類並不藉助於外在的財貨才能獲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財富要藉助於德行;幸福無論是存在於快樂,還是存在於德行,還是兼存於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靈上與性格上有著最高度的教養卻只有適度的身外財富的人們的身上才能夠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無用的身外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們的身上找到的"

  拋開亞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同意以上的觀點。身外財貨是需和德行、品質相稱的,比如醫生要有"醫德"。醫生需要有過硬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要有"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只有"德""才"兼備換來的."自身財貨"才是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為當今社會風氣過多的抬高了"身外財貨"的價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義,即鄉下財大氣粗、沒什麼品味的有錢人。所以一些商販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圖,卻早已對"誠信"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現代的偶像劇,動輒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裡,租的起一套豪華單身公寓。或者遇到一個"霸道總裁",從此鹹魚翻身。

  針對這些虛構的偶像劇,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對於正處於追偶像劇而又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會對這樣的生活抱有幻想,這就是在傳播一種錯誤的社會風氣,傳達一種不勞而獲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財富是要藉助於德行的,需要與德行、高尚的品質相稱的。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11

  《西方哲學史》我選取了梯俐、伍德編著的版本。正因看到有些書上評論說:它擁有更通俗的解釋和客觀的立場,因此就選取了它,望讀能讓自己對哲學史有個基礎性的瞭解。此刻花了一個多月的時刻把它讀完了,但留在腦子裡的東西不是很多,還好,我做了筆記,能夠隨時翻來看看,而不用整天抗著那本厚厚的書。

  這本書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希臘哲學、中古哲學、近代哲學。每個部分後面也包括了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以及哲學流派。當然凡是影響重大的哲學家和流派所做的說佔的資料都是比較多的,如柏拉圖,奧古斯丁,康德等人。當我翻開第一頁的時候,我驚訝的是它講的是自然主義哲學,這點讓我很不解。正因我總覺得自然是跟科學有關聯的,跟人文扯不上關聯。而到讀了後面的具體資料時,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樣一回事。正因哲學的起源和發展是離不開一些條件的,而自然條件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的希臘哲學是自然主義的哲學的一個原因吧。在這個部分裡,人們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構成的的本質,是戶外還是靜止?讀完這個環節的時候,我已經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麼構成的了。但當我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思考的時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卻有個疑問:馬克思關於世界本質的認識是不是也存在問題呢?後面主要講了希臘哲學頂峰時期的狀況,即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個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於這三個人物無論是文學還是教育學都是講的很多的。我覺得這個時期的哲學是任何一個年代都無法超越和凌駕的。有人說蘇格拉底的思想到此刻都影響著西方人,也有人說蘇格拉底推動了西方科技的發展,由此可見這時期的哲學的價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學,我對這部分哲學很感興趣,源於我對宗教的興趣,正因我是在三種宗教信仰的包圍中成長的,但是我沒有宗教信仰,多種宗教環境讓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終都把宗教當成了一種文化,我也始終不能明白他們做禱告、禮拜以及跪拜的行為。個性是我的同學中不少都是都穆斯林,他們一向告訴我說,你不是穆斯林,因此你不能明白作為穆斯林的驕傲和自豪,當然你也不能明白我們的拜功。我確實感受不到他們的那種虔誠,正因我總覺的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就應是一個無神論者,為什麼還會篤信虛無的神會賜予我們所有呢?這是我的一點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實讀這一部分時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當這時期的哲學家大談特談神或者是上帝的時候,我開始懷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們那麼多論述後,我竟然出現了堅信上帝存在的傾向,還好,這個時刻很短暫,我是唯物主義者,由此我覺得宗教對人的“殺傷力”很大。我是帶著神秘感來讀這部分哲學的,但是最後並沒有多大的神秘感,因此我覺得中世紀的哲學,正因某種原因提前給自己蒙了一塊麵紗,面紗背後,其實什麼也沒有,但是中世紀的文化藝術,還是很值得人們去欣賞的,我比較喜愛以中世紀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和電影,原因是充滿了激情,浪漫,自由與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學,他離我的年代比起前兩部分是近的,可在明白上卻趨向了一種複雜。當應對這個部分的時候,我很激動,正因不會像中世紀帶著宗教的束縛,而是一點點的展露出科學精神的曙光,用科學的規律性的東西去解釋世界和禮貌,心裡彷彿一下子亮堂了許多。儘管如此,但它並沒有完全同經院哲學決裂,神學的偏見依然存在。然而當哲學走到康德那裡的時候,他說,休謨把他從“獨斷的睡夢中喚醒”,同時他也把我從理性的夢中喚醒了。他說:“一向到此刻為止,哲學是獨斷的,它往前行而沒有預先批判它自己的潛質,此刻務必批判或開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潛質”。於是有了他的三個批判,對我而言,是種風暴。正因我沒有懷疑過理性,而且崇尚理性。此刻看來,我有點錯了,理性也會存在問題,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當讀到黑格爾的時候,我再一次激動了,正因有部分資料我能夠明白。之後我才找到了原因,是正因我所學習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一部分是源於黑格爾的哲學。我覺得他的偉大不僅僅是提出自己獨具特色的觀點而且促進了哲學史和宗教史的發展,在他之後產生一批哲學史家如費舍、策勒爾、文德爾班等。再到之後,我覺得哲學真的是飛躍了,但是也越難解讀了。我對胡塞爾真的是提不起興趣來了,海德格爾給我比較詩意的感覺,看到他彷彿看到美麗的詩意的棲息的生命,但是他的《存在與時刻》讓我很痛苦。還是很喜愛他那句話: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織著因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杯具性的焦慮和苦惱。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句話,讓我有了活著的勇氣,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開,此刻看開了,死生相互依存,活著是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種活的方式。一向都用這些話來安慰自己,正視死亡和杯具!我想我會堅強的應對……生活中隨之而來的一切!

  這本書讀完我總體的感覺就是:腦子一邊是水,一邊是麵粉,攪攪成了漿糊。我覺得如果不對裡面具體的人物及著作做詳細的閱讀的話,僅憑史上帶給的資料,是很難讀懂這些哲學思想的。通讀之後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當別人提起伊壁鳩魯,施特勞斯,伯格森等人的時候,我不再陌生,但是也只能到達見過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覆去閱讀做到整體的把握,給我的專業學習帶給幫忙。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 篇12

  哲學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時教科書裡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論中所介紹的哲學,看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後,我對哲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風趣,簡直能夠當一本稍微深奧一點的笑話書來看。這是促使像我這樣沒有耐心的人看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平時學習馬克思所說的哲學,或許是因為是編製成教科書供我們學習的原因,那裡面所說的資料總是異常深奧而又枯燥無味,致使我看到甚至聽到“哲學”這兩個字我就覺得沒意思,可是羅素筆下的哲學,讓我忘卻了這種恐懼,他論述清晰,把其他哲學家原本很深奧難纏的東西講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淺出。

  這本書從希臘禮貌開始,一向到19世紀的西方哲學家都有描述,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有所闡述的哲學家的基本觀點、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敗的地方,所以讀來讓人對浩如煙海的西方哲學史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得不承認作者對於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的深刻的瞭解和把握。

  正如在緒論中作者說的: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社會環境塑造著哲學,而哲學又反過來影響環境。因而要理解一個時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學。十分深刻的話。我們此刻很多人對於此刻中國的種.種現象不理解,或者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實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的哲學思想有所瞭解後對於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種.種情形、怪狀都會有所瞭解和欣然接納,這就是哲學受到環境的影響,反過來又影響環境的一個最切合實際的例子。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絡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它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也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的發展。羅素說過,哲學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說不是個人孤立思考的結果。社會環境和已往各種哲學學說對一種哲學學說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因而,羅素在本書中,總是把每一個哲學家看作是時代的產物,又考察他們對時代的影響。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著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能夠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讓我明白了,哲學能夠是一門淺顯易懂、實在的學問,而不是隻是學者口中的遙不可及的知識。這本書讓我對哲學懂得了很多。

【讀西方哲學史有感】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