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1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古老的民族藝術,獨特的風俗習慣,這些,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具特色、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民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如剪紙、陶瓷、刺繡、年畫、皮影、風箏、等等,內容大多寓意著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百花園。滲透著豐富的歷史、政治、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如端午節的龍舟、粽子,元宵節賞花燈和猜謎,中秋節的月餅……這些風俗已成為全民性的娛樂活動。它們像大河流水中翻滾的波浪,是中國人的瑰寶,並籠罩著中華大地,使人感到驕傲。

  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藝術博大精深、絢麗多彩。如京劇,國畫等等,各地優美動聽的民歌、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蹈、風韻別緻的民樂、情趣盎然的畫面,都盛開中華民族的文明之花,點綴我們的生活。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2

  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以前流傳下來的文化;從深層涵義來說就是:文化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的總體表徵。但,隨著現在電子產品的出現。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早已忘記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其中還包含了名家文化,道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等等。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戲劇(越劇、粵劇、京劇、崑曲、黃梅戲、湘劇、徽劇、漢劇、皮影戲、川劇、崑劇臉譜、川劇臉譜、京劇臉譜);剪紙;建築(長城、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臺樓閣、井、石獅、民宅、秦磚漢瓦、兵馬俑);中醫(中醫、中藥、《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歌、賦、《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四大名著);節日(元宵、寒食、清明、元旦、中秋、端午、臘八、重陽、除夕、春節);服飾;武術(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內家外家、太極八卦)……

  隨著傳統文化的沒落,我們作為中華兒女要肩負起拯救傳統文化的責任:

  (1)我們要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的優點;

  (3)我們要吸收世界各地文化的優點,將它們與中華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取長補短;

  (4)我們要呼喚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新文化;

  (5)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6)我們只有瞭解社會發展趨勢,才能真正得出全面、中肯、成熟的結論。

  傳統文化,最主要的詞就是文化。我們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文化,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會想文化不就是知識嗎?但,在現代文化中的傳統可能只剩下酒文化、茶文化、根雕文化、古董文化,甚至是繡花鞋文化。

  在以前,難道人們只會喝茶、喝酒、繡繡花鞋嗎?在現在,難道人們只會喝茶、喝酒、繡繡花鞋嗎?我們應該往這個問題的深層去想;但我們首先弄懂“文化”這一詞的根本含義,才有可能知道文化是什麼?只有知道文化是什麼,才能知道中華的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但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弄懂的,需要我們長期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弄懂這個問題。

  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曾為它們的進步、繁榮昌盛而自豪;也曾為了它們的落後而感到傷心。

  文化,它們有繁榮的時候,也有衰敗的時候。在我們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為,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群體或社會階級與他人的接觸交往中習得的思想、感覺和活動的方式。文化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獲得知識、技能、體驗、觀念、信仰和情操的過程。他強調,文化只有在社會結構發揮功能時才能顯現出來,如果離開社會結構體系就觀察不到文化。

  法國人類學家C·列維—斯特勞斯從行為規範和模式的角度給文化下定義。他提出:“文化是一組行為模式,在一定時期流行於一群人之中,……並易於與其他人群之行為模式相區別,且顯示出清楚的不連續性”。

  英國人類學家R·弗思認為,文化就是社會。社會是什麼,文化就是什麼。

  這就是歐洲三位人類學家給文化下的定義。

  我們要好好的守住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但我們在守住的同時,也不要閉關鎖國;我們要多吸收外來文化,取長補短。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3

  我們身為中國人,傳統文化是我們最不應該忘記的東西。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每個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下面學大為大家介紹的'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作文,希望大家能夠了解。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麵。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裡,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麵就這麼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麵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擀麵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看著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餃子煮熟了!嘴裡吃著餃子心裡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人都又不一樣的視角,對於傳統文化來說也是這樣。希望同學們能夠透過上文的我眼中的傳統文化作文,能夠有不同的視角,正視我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4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軟實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是思想、道德、智慧的結晶。

  傳統文化是人類前進的動力。北京故宮,敦煌莫高窟,秦皇陵兵馬俑……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見證。如果沒有傳統文化承傳,就不會有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化。

  有時,我們的生命因為社會的進步而拉長。但更多時候,我們的生命因為有文化的薰陶而更有價值。傳統文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泱泱華夏的偉大,更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之魂。我們終日奔波勞碌,疲憊不堪,不免心靈的空虛。這時,你讀一讀唐詩,誦一誦宋詞,你看一看王羲之的書法,閱一閱唐伯虎的畫卷,你的精神會為之一爽,你的心靈會為一顫。汲取傳統文化的乳汁,使我們的思想昇華。

  我們在經濟上講求“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那麼,我們在文化上也同樣應該享有這樣的權利,履行這樣的義務。

  傳統文化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它的意義不言而喻,但它的偉大價值還在於走向世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才能夠充分體現它的偉大,它的朝氣蓬勃。傳統文化並不會因“傳統”而過時。

  “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德文化節”,“中美文化節”,中國傳統文化香飄四海,溢滿五洲,這都是我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現。沒有一位“老外”看了不發感慨,沒有一位外來遊客不被中國傳統文化而感動,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靈魂所在。

  歷史的進步並沒有讓遺留下的文化孤獨的停駐在歷史長河之中,而是攜著它,一步一步地跨越時代,跨越未來,站在現代社會的最前端,用傳統文化的內涵引領我們走向更富有厚重文化氣息的明天,為建設和諧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以更加積極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

【傳統文化藝術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