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斷舍離》讀後感

《斷舍離》讀後感

《斷舍離》讀後感(精選4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斷舍離》讀後感(精選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斷舍離》讀後感1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曾經風靡一時。

  日本是個以會收納為榮的國家,每個成年人都要必須學會多種收納方式,特別是女性。這一點,從很多書籍和影視中都可以看出,日本的媽媽們在家就是一刻也不停的收拾整理,物品要按季節分門別類收拾整理,就連垃圾也要按類別分好整理。

  斷舍離非常適合不太會收拾的人,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念。的確是這樣,氾濫的物品,收拾起來耗損了我們大部分精力,讓我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就會覺得很累。學會了斷舍離,就是學會了不收拾的收拾法。

  首先,從最小的一個空間開始,如一個抽屜。然後從自己經常用的物品著手,比如杯子、餐具、衣物等等。看看自己哪些東西是每天都用的,每週用的,每月用的,甚至是每年用的,或者幾年偶爾用的物品。那些每年都難得用上一次的東西,就可以捨棄了。

  學會斷舍離,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從而也會找到真正的自己。書中提到的故事:香織本來對生活感到茫然,連看電視也是不停地換臺,後來毅然將四十英寸的電視捨棄掉,整個人從此豁然開朗。

  在本書中我學到了精髓。物品要為人服務,而不是人為物品服務,選擇和當下的自己相稱的東西,在這樣的過程中,就不需要收拾了。

  斷:購物時三思而後行,不需要的東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須的物品。

  舍:收拾沒用的破爛兒,賣掉、贈送物品,縮小喜好範圍。

  離:脫離執念,瞭解自己,愛上自己,心情愉悅。

  書上說:物質過度的泛濫容易讓人感到疲憊,從而感受不到快樂。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實的自己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己。

  1、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

  2、透過限制總量,更加嚴格地篩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味。

  3、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掉進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記了“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品味”。

  4、所謂斷舍離,就是訓練自己成為能夠信賴的自己。

  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必要的物品,讓生活變得簡單輕鬆。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享受生活的陽光。

  《斷舍離》讀後感2

  山下英子的這本《斷舍離》表面上看是教我們如何整理雜物,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本質上來看,透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是什麼,在人生的每一個轉折點都應該懂得適當捨棄,任何事物並不是越多越好。

  與大多數同齡人相比,我認為我的收納整理能力還是較強的,但仍然有找不到東西的時候,有些東西急需的時候找不到,就好像它騰空消失了一樣,但不需要的時候它卻莫名其妙地出現了,這就說明我的收納方式仍有待提高。

  “想要幸福,我們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具體有三步:斷,停止負面的思考模式;舍,順從自己的心,割捨既有;離,鬆開“多就是好”的念頭。”

  “一言以蔽之,斷舍離就是——透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為技術。換句話說,就是——透過收拾家裡的破爛兒,也整理內心中的破爛兒,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總而言之,斷舍離就是透過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間,讓自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看不見的世界。”

  “因此,要採取的行動是——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到處氾濫的破爛兒。透過不斷重複斷和舍,最後會到達這樣的狀態: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於遊刃有餘的自在的空間。”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廣大勞動人民總是不斷在做人生加法,而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絕大多數人們都已步入小康社會的生活水平,那麼,面臨紛繁雜亂的物質,我們是否應該適當做些生活減法呢?

  人們都說思想決定行為,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本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即“並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的確是這樣,相信很多人也都熟悉網路上常推出的類似於“21天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挑戰吧,正是人們在一段時間內堅持某些行為,而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思想。換言之,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

  本書強調,斷舍離是一種不收拾的收拾法,這是什麼意思?

  首先,“收拾,是一種篩選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篩選必要物品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兩個維度,一個是我與物品的關係這條關係軸,另一個是當下這條時間軸。換句話說,收拾就是要捫心自問某件物品與當下的自己是不是確實有關係,進而對物品進行取捨、選擇的過程。”

  其次,“在施行斷舍離的過程中,我們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基於關係軸和時間軸的收拾工作。從行動上講,就是扔掉——舍。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東西放進垃圾袋再扔進儲藏室的話,那不叫收拾,那不過是把東西改變一下形態換個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動。而斷舍離要做的,是把用不著的東西扔出家門,徹底切斷它們與自己的關係。”

  只有對當下的自己合適且必需,也確實在用的'東西,才會留在你自己的空間裡。

  一旦形成了這種三思而後行的習慣,你就真正實現了“斷”的狀態。而斷舍離的含義就是,在“斷”與“舍”的交替裡,脫離對物品的執念,達到輕鬆自在(離)的狀態。

  最後,“選擇和當下的自己相稱的東西,在這樣的過程中,就不再需要收拾了!”

  篩選物品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際關係。

  一旦透過斷舍離提升了自我形象,那麼別人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他生活得那麼精緻,可不能隨便拿個粗陋的東西送他就了事了”。慢慢地,你就會感覺到,周圍人對待自己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可見,這種篩選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變自己與他人關係的力量。

  我現在就要回家把用不著的東西都包紮起來啦!

  《斷舍離》讀後感3

  “物品要用才有價值。”

  “物品在此時、當下,應出現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處於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出美感”

  這幾句話出現在這本書的末端。

  咳咳,我覺得呢,《斷舍離》這本書對於我來說,感覺比較的囉嗦,乾貨總結可以更加簡潔明瞭一些,不過這也許就是日本人的特點吧,日本人比較多話,廢話很多,話癆國家的特色。(看日劇多了以後是這樣覺得的)我認為也有一部分和日文翻譯成為中文有一定的關係,因為說實話翻譯了,語句上來說總會有一點奇怪的。

  從整理自己的空間來整理自己的人生,這應該是一種哲學,我們的空間之所以亂,並且有很多自己不需要了的物件,還不是因為我們對著自己想要什麼還有不想要什麼而不懂取捨,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這樣,買東西的時候也並不是什麼都能夠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而走到超市裡面,銷售員一推銷就很容易被影響,之後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

  現代人感覺比較難找到自我,手機、電子裝置都比較難離手,我們有時候上網看到別人覺得不錯的生活、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實際上自己如果也擁有了,也許也不是那麼的快樂,這本書也講究活在當下,不必為了某個將來的某一天而做了非常多的準備,因為我們也不知道現在的自己和未來某一天的自己是否想法一樣。

  不得不說這本書很有瑜伽修煉人的感覺,因為我認識的瑜伽老師,或是身邊做瑜伽的朋友都很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想法,對物質追求也不是那麼的多,自己很舒服,讓別人也很舒服。

  這本書更多的是推崇一種自在自由的生活方式,不必為了一些外界的因素而讓自己那麼辛苦,壓力那麼大,就比如說作者在書中講到的“我曾經嘗試在講座上提問題:有了或許很方便,但即便沒有也不會傷腦筋的是什麼?當時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單身女性的答案是男人。”

  其實我也有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在日本和在中國的人民素質的問題,日本人可能更講禮貌一些吧,什麼都會表示的恭恭敬敬的,在街上看見很奇怪的人,比如在父母眼裡的同性戀(我覺得還很正常但是長輩們接受不了),日本人可能也不會投射太怪異的眼光,而在中國可能還會被圍觀什麼的,所以我認為在中國可能會比起在日本來說,自由度會需要隨著人們的素質提高而提高,畢竟還有很多事情受到傳統因素或者是其他的因素的影響的。

  最後總結就是,這本書並不是完全講整理物件的,而是告訴人們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做自己當下的想做的事情,從物件反映出來的生活上的問題,需要市場去解決和思考。

  《斷舍離》讀後感4

  斬“斷”物慾,“舍”棄廢物,脫“離”執念,走在“自在·隨心”的路上。

  第一次接觸山下英子老師和她的《斷舍離》,是在抖音好書分享會上,演員陳數關於《斷舍離》的分享。

  陳數老師認為《斷舍離》強調立足當下,透過整理、疏通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從根源上達到對物品的斷舍離。人待物如此,人生更應如是。所以生活中,陳數老師多次讓自己停下來,去感受生活,去給生活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

  因為忙碌所帶來的物質,並不一定等同於現在你所看到的和獲得的價值,你所以為的忙碌也許只是碌碌而為,隨之帶來地也僅僅只是機械式地成長,而你丟失的可能是有計劃的見識,健康?亦或是因為忙碌而忽略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我想這大概就是陳數老師所理解的有關斷舍離的部分,捨去不必要的物質和慾念,停下來,感受生活和人生。

  而這一點很多初次嘗試斷舍離的大眾並沒有意識到,因為之前沒有斷舍離的意識和概念,所以並沒有深刻理解山下英子老師所著書的真實目的,只是簡單地實踐斷舍離,比如他們認為斷舍離的實質就是“扔東西”,於是最直接的行為,就是拿生活中的書籍和衣物類品開刀,認為扔了就好,扔了就不亂了,沒有從根源上認識斷舍離的含義,長期以往無法做到堅持,最後不了了之,鮮有成就。

  其實斷舍離最核心的概念並不是單純地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進則出,出則進的迴圈反覆,二者缺一不可,在實踐過程中儘可能地做壓縮生活的減法運算,比如“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為不需要的“雜物”減肥;在考慮物品是否應該被留下時,思考的主語是我,而不是物品。如果從這個層面出發,你就獲得了斷舍離過程中的初步成功。

  實施斷舍離,實則是幫助我們剔除泛而無用的“物品價值觀”,積極甩掉惰性,採取行動,促進生命中物質和精神的新陳代謝,迎來嶄新的輕盈人生。而執行斷舍離過程的每一步都是加分運算,儘管在實踐中,每一個步驟的得分點都很低,但我相信,只要身心合一,全力集中,從細微之處著手,不斷從小事上積累小成功,增加成就感,就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完成“斷舍離”和麵對人生路上的大困難。

  就如《斷舍離》一書中所講的,斷舍離的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因為你每天都在用的東西,非常容易作用於潛意識,如果你在擇物交人的每一步,都做到了斷舍離,相信你的人生一定簡單而快樂,人生一定輕盈而豐富。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很應景: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命運。

【《斷舍離》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