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教材使用情況調研報告

教材使用情況調研報告

教材使用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材使用情況調研報告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材使用情況調研報告1

  一、調研主題

  學科的教學與整合

  二、調研物件

  本校的全體教師和1---5部分學生

  三、調研結果

  1、各科新教材的優勢

  從各學科的教學看,大多的教師更喜歡現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顯優勢:

  (一)各科新教材學科知識性、導向性強,呈現方式多樣,豐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教學內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編寫注重縱向與橫向的設計,使教學知識過於集中進行了分散式教學,適合不同學齡段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與鍛鍊。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實踐能力的培養。改變了舊教材的只重知識不重時間的現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廣,真正體現了學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設計開放靈活,給老師、學生留有較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

  從學生的學習情況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學生學習熱情高,興趣濃,善於發言、質疑,思維敏捷,有自我表現的慾望。探究活動多,學生喜歡做,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強。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為一種新教材,教師學生在使用過程中,有其優勢的一面,但也有覺得不太適應的地方,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見教材情景,不見教學內容。尤其是數學、品社、和科學教材中特別明顯,讓人感覺內容華而不實,把教材的知識味沖淡了。

  建議:以圖為主,但要圖文並茂,這樣即使學生課上沒掌握好的,也可透過看圖、讀文意理解知識點。

  (二)教學內容設計太分散,不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

  新教材(如數學)的知識點多而分散,每一冊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個知識體系在一冊課本上要分成多個單元上,看起來好象在縱向、橫向上是連貫的,但由於知識點的分散,學生往往學下一單元前面的知識忘了,學下一冊上一冊的知識不記得了,再學習時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統計與可能性,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在不同難度上設定了這些知識,知識點分散,且每學期的內容相近,占課時太多,不利於學生對相關知識體系的掌握。

  建議:在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情況下,儘量把相關的知識點放在同一個單元,使知識系統化,便於學生系統掌握。

  (三)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學數學教材:強化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培養,忽略基本計算的重點教學,基本計算練習題目設計較少,學生很難達到計算的熟練程度,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相對較差,兩極分化現象明顯

  建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設定多種形式的計算技能培養練習,加大計算練習內容量,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四)小學科目偏多

  小學三級課程共計10多門科目,占課時數多,而且有的科目內容設定是相通的,如語文與傳統的教學,品德社會與環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學,數學與實踐活動等。他們可以。

  建議:整合這些相應的科目,讓他們互相補充、互相連結。

  (五)教學用書要有其參考的價值。

  我們現在的教學用書,對單元知識體系做了詳細的介紹,對課時教學做了引導,但沒有參考性結論、定義。尤其是一些難解問題沒有講解說明。

  建議:在教學用書上應當新增上重點內容結論、定義和疑難問題的講解說明,供教師閱讀參考。

  教材使用情況調研報告2

  為了驗證本次拍攝的小學美術錄影教材在缺少美術師資的農村學校使用的有效性,獲取實際應用的第一手資料,總結經驗和不足,為下一階段拍攝做好準備,經研究選擇大通區xx小學進行實地調研。20xx年4月2日下午,市電教館xx館長、市教研室xx老師、謝區四小xx老師、淮師附xx老師、九一小xx老師我們一行六人,在大通區電教館xx館長的陪同下來到xx小學。原定聽2節課的,但因車輛半途拋錨,耽誤了近一小時時間,結果就聽了一節課。

  xx小學是一所規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師,80名學生,實行包班上課,學校每個班級均已安裝互動式多媒體裝置,但教室未通網際網路。學校安排了一年級的學生給我們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張老師的操作下。應該說,張老師素質很高,利用光碟資源上課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雖然事先並沒有看過光碟,不瞭解授課內容,但她根據光碟播放內容,主動對課堂教學進行了組織,適時播放、暫停,對學生進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鐘光碟播放完成時,全班學生基本都繪出了手型畫,有的學生甚至畫了3張,錄影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效果較好。

  課後我們參與的老師進行了座談,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著重對存在的問題和可以改進的地方進行了探討。

  總的來說,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要讓學生覺得是在電視裡的`老師是在為他們上課,他們不是在被動的觀看。

  剛開始播放錄影片時,學生完全沒有進入角色,都在靜靜的觀看錄影,後來在張老師的提醒下,學生們才開始伸出小手,拿出畫筆,跟著電視上老師模仿。

  這說明錄影教材沒有和學生建立有效的直接關聯,在第三方張老師的介入下,學生們才意識到自己要跟著做。

  2、教學中所用例子脫離農村學生實際

  教學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雞,其他的如水母、熱帶魚等都不是農村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現這樣的名詞時,沒有具體的形象輔助,造成認知上的障礙,沒有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拓展不了學生思維。

  結果學生作業模仿較多,大部分都畫的大公雞,因為大公雞他們最熟悉;創意較少,用色也很單一。

  3、未能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錄影片中,沒有設定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內容,學生們被動觀看電視裡小朋友回答問題,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學生無法理解教學內容,領會不了教師授課意圖,造成學習目標模糊。

  4、節奏太快,學生缺少思考空間

  雖然拍攝時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但實際使用時還是覺得教學環節進行太快,缺少“留白”時間,學生無暇思考,或所有問題錄影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們根本不用思考。

  學生無法思考,不知怎樣思考,自然無法產生有創意、個性化的作品。

  5、電視機前的學生作業如何評價

  一節課完成時,老師對錄影內的小朋友的作品進行了簡單的評價,但電視機前的學生作業該如何評價?不能一節課上完了,學習目標有沒有達到,學生自己不知道。

  6、時間過長

  實踐證明,如果要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場組織教學的教師有必要進行停頓甚至重複播放;錄影片中學生做作品的時間太長,音樂和現場聲對電視機前學生完成作品是一種干擾。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認為可以從教師備課和拍攝製作兩個角度來進行。

  對於授課教師,在備課和上課時要注意:

  1、開頭要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片的開頭,要引起學生注意,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清晰知道本節課要做什麼,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農村孩子特點

  所舉例子應接近農村孩子生活實際,為他們所熟知的事物,不能離他們生活太遠。在舉出事物例子時,課件應同時展現實物,讓學生能進行對比認知。

  3、引導電視機前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設定教學活動時,明確告訴他們要做什麼,並給他們留出時間思考,形成虛擬的互動,再透過電視裡小朋友的回答讓電視機前的學生做對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終明確,本教學片拍攝目的是教會電視機前的學生,而不是拍攝現場的學生。

  拍攝現場的學生實質是錄影教學用的教具,他們在鏡頭前展現的每一個畫面、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傳遞的有用的教學資訊,是幫助電視前的學生完成學習的資源。

  因此,錄影片中的現場,生成性內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須是授課教師可控的,甚至是預設的。

  5、給出評價量規

  要給出精簡的、容易操作的評價量規,讓現場組織教學的老師能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或學生能根據評價量規自我評價。

  對於拍攝和編輯,要做到:

  1、錄影課各個環節要清晰

  要和授課教師做好溝通,根據美術課程的特點,明確教學過程的環節框架,在每個環節開始和結束時,要有明確的語音和字幕提示。

  這樣便於錄影片使用時教師組織教學。

  2、畫面要展現有效資訊

  以電視機前的學生角度,設計螢幕上應該出現的資訊。多用特寫、課件內容,完整展現教師示範和學生示範過程。

【教材使用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