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1

  本單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為主題編排的。故事從春遊那天的午餐講起。當小夥伴們發現瑪莎不吃午餐時,都從不同的方面表示了關心。有的說沒有午餐吃將是很難受的事,有的說揹包可能丟在哪裡。而安東把一大半面包放在瑪莎手裡,他關心的是瑪莎需要吃午餐了。這些關心,瑪莎最需要的是什麼呢?這個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說明一個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聽了延雙梅老師執教的這一課,我感受頗多。

  一、教學設計渾然一體

  抓住“小夥伴”從課題匯入,從字理教學上引導識字“夥”,理解夥伴的意思,由此引出故事,檢查預習中幫助學生理清了脈絡,知道了課文講的是瑪莎和哪幾個小夥伴的故事?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讀到了小夥伴是怎樣關心瑪莎的,生字教學在其中自然生成。

  二、隨文識字興趣盎然

  課文中要求認識的生字較多,教師巧妙的運用字理教學引導學習“餐”、“共”“夥”等字,讓枯燥的生字教學也變得生氣勃勃。孩子們又透過小組活動開動腦筋,運用自己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合作交流,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氛圍。而學習生字的過程蘊含在了課文朗讀之中,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隨文學習生字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學習。

  三、練習有層次有重點。

  課堂練習讀詞語、擴詞、讀句子、讀故事,層層推進,環環相扣。

  總之,教師的精心準備才有精彩的課堂呈現,願我們語文教師都能深入鑽教材,讓課堂更加時效。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2

  今天,我認真觀看了黃老師執教的《三個小夥伴》,認真學習了教學設計、效果分析等內容,很有收穫。黃老師認真備課,做到教材與學情分析準確、全面;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重點、難點突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問題解決指向明確,教學設計格式規範。教學環節相對完整、過程流暢、結構清晰;教學組織形式多樣,方法有效。一是體現小組合作學習。學習2-5自然段,它們遇到問題什麼困難?怎樣怎樣解決困難?透過小組學習,解決問題,體現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主體性和教學互動性。二是重視朗讀。在學習第6自然段,透過老師範讀,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高興來。三是教師恰當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四是教師還注重練習,採用填空的形式把文章內容說一說,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較好完成本節課既定的教學目標。希望黃老師指導朗讀再到位,提高學生朗讀的能力。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3

  《小夥伴》一文以春遊為題材,寫了瑪莎丟失揹包以後,幾個小夥伴對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故事童趣盎然,意蘊深刻,旨在教育孩子要用實際行動幫助自己的小夥伴。延老師在處理教材時,將學習內容與學習情緒的"無痕整合"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其一,匯入揭題時,由夥的字理匯入,然後組詞說意思,識字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小夥伴是誰,濃濃友情溢滿整個課堂。這時,教師抓住時機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寫好"夥伴"二字。此時此刻,學生對"夥伴"二字的理解是有形且有情的。

  其二,在初讀課文後,老師請學生說說讀了課文後又認識了哪些小夥伴。隨著課件的逐一展示,又引導學生親切地叫叫他們的名字,跟他們打打招呼。這個環節的安排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還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甚至就發生在自己與小夥伴之間。

  其三,在讀通課文後,教師出示"四個小夥伴在一起"的插圖,請學生再認認小夥伴,叫叫名字,並說明原因。此時的學生已不僅限於初讀時能叫出小夥伴的名字,他們以課文內容為基礎,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穿著等方方面面做出判斷和表達。有了前面的一步步鋪墊,學生的情緒激昂而踴躍,一如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小夥伴一般,熟悉而自豪。

  其四,教師在指導學生識記生字時,也"因字而異",採用不同的方法幫助記憶,充滿趣味性,也擴充套件了生字本身的容量。如:餐——為什麼下面是個"食"字呢 粗——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朋友嗎 汽——"汽"字寶寶好煩惱,人們總要把"氣,汽"搞錯,你能幫助分清楚嗎 ?糟糕——描述字理。丟——描述字理

  記——生字寶寶多孤單啊啊!快幫它找找"朋友"吧!……

  識字學習是一個反覆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滲透“字理為本,多元識字”的理念,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4

  每次聽李老師的課,收穫頗多,只是總感覺時間過得太快,讓我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李老師的課,猶如行雲流水,流暢、優美,啟用課堂,產生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中,讓我們看到的是學生一張張陽光燦爛的臉,聽到的是歡聲笑語,體悟到的是學生的個性飛揚。聽了《小夥伴》一課,又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李老師“功力深厚”。

  一、巧妙切入,激發興趣

  《小夥伴》一課,內容比較簡單,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學習是關鍵。李老師的切入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李老師首先出示一幅有3個小夥伴的圖片,然後讓學生判斷哪個是瑪莎。學生很快就找到了,但這僅僅是開始,接著李老師讓學生到文章中去找,哪些句子能證明這個小朋友就是瑪莎。於是,小朋友們在李老師的引領下,不知不覺地走進了文字,興致濃厚,學得開心,學得有效。

  二、以讀促悟,體驗情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永恆主題,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李老師透過自己的範讀,讓學生透過感悟,瞭解到哪個詞該讀重音,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李老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透過朗讀把自己的這份感受表達出來。只有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充分的理解,才會真情流露,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又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三、紮實有效,循序漸進

  李老師的課總給人紮實、樸實、夯實的感覺,不僅僅有華美的外表,更有堅實的基礎。每個環節,李老師都精心設計,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絕不譁眾取寵。比如在學習生字時,李老師採用多種形式,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目的就是讓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記住每一個字形。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同桌合作學習生字時,為了避免學生的合作流於形式,李老師採用的是“誇誇他,教教他”的方法,這樣學生更有興趣,合作學習就有了的質量的保證。

  總之,我認為李老師的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恰當,教學方法突出創新,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5

  上週三,陽光明媚,有幸和王**老師及一(2)班的孩子們並帶著三個小夥伴一起去植樹,整節課堂老師表現得有條不紊,教學思路清晰明確,重難點突出,學習氛圍很好,孩子表現的活潑可愛,師生配合得較好。

  首先王老師以複習形式進行匯入,很符合低年級學習第二課時的學習要求,複習難度環環遞升,起到了較好的複習效果。

  在品讀文字時,王老師以我們栽樹需要什麼工具引出三個小夥伴栽樹時都需要什麼工具進行過渡,自然引出了小野豬、小袋鼠、小象的特殊本領,期間並以填空的形式進行總結,這個設計挺好的。

  最後昇華主題時讓孩子們想一想說一說種好這棵小樹誰的功勞最大,孩子們各抒己見,最後得出團結力量大的道理,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和其他老師感覺一樣,低年級是培養孩子良好閱讀能力的時候,如果王老師在文字朗讀上再做一下細緻的指導,教學效果會更好。

  總之王鑫老師的進步大家都有目共睹,相信王老師的課堂會越來越精彩。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