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1

  看了根據安妮寶貝小說改編的電影《七月與安生》,可見導演曾國祥很是用心,把人物刻畫得非常有張力,個性鮮明、突出,故事情節大膽,富有新意。

  起初,故事中的七月(馬思純扮演)本是個安靜、內斂的大家閨秀,安生(周冬雨扮演)則是一個活潑開朗,放蕩不羈的小野丫頭兒。但是劇情卻把她倆安排在了一起,她們13歲相識,相知,而後又相殺。她們同時愛上了一個人家明(李成彬扮演),後來,她們之間又發生了一些摩擦和誤會。到最後,劇情反轉,七月與安生的性格互換,七月開始了像之前安生一樣四處漂泊不安定的生活,安生開始過著像以前七月的生活,漸漸地心開始踏實、沉澱下來了,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憧憬。七月在一次生孩子中,術後大出血而死,安生悲痛萬分的同時,擔負起了撫養七月女兒的重擔。某天,安生意外遇見家明,家明說出了他離開七月的真相。後來,安生也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帶著七月的女兒,一起過著美好的生活。

  小說寫得很精彩,導演在尊重原著的同時,進行一些改編、潤色,使故事更曲折,更富有戲劇性,讓觀眾看後為之落淚,發人深思。

  故事的結尾我覺得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安生在寫一本小說,名字就叫《七月與安生》,這樣的收尾太含蓄了,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是導演的驚鴻一瞥,點睛之筆。

  香港年青導演曾國祥第一部作品就能拍成這樣子,實屬不易,拍攝手法相當老道,長鏡頭和特寫鏡頭運用得也恰到好處,敘事的層次感也不瘟不火,遊刃有餘,是個當導演的好苗子。

  希望以後能看到他更多的好作品,不僅有文藝小清新影片的內涵,又有商業大片那種驚心動魄的大場面,好期待呀。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2

  期盼許久的話劇,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七月與安生》,年初看見其在上海、深圳、北京的巡演公告,內心就已經躍躍欲試,終於現實所迫未能成行,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第一次看話劇是在去年春節假期的北京,正值西方情人節,三里屯流星雨模樣的燈光閃爍,許多拿著玫瑰花的男男女女在我眼前走過,阿拉伯風格的餐廳裡,露著肚皮的姑娘跳著熱辣的具有異國風情的舞蹈。同行的朋友,提議去看話劇,這種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看得懂的劇,終於第一次映現在眼前,由於坐的是第一排,演員的妝容表情都看的一清二楚,劇名叫《情人劫》,北京電影學院藝術系的學生創作執導。

  整個劇情有輕鬆詼諧,有邏輯推斷,內容營養場面養眼,我發誓,我喜歡這東西。

  無法向文藝青年靠攏,也一直沒做過所謂文藝青年這麼文藝的夢。只知道自小作文號稱不錯,卻在小學代表學校出去比賽時得了零分,老師批語:文筆流暢,段落清晰,可惜跑題了。跑題該是我一大特色,老師這大筆一揮,我這一個天生文科生的料就被埋沒到了至今。以至於只能在今天像怨婦一樣絮絮叨叨寫點拿不出檯面的觀看感、讀後感什麼的。

  早早的朋友送了票,我在第一時間向閨蜜分享喜訊,告訴她我們的話劇有著落了,我知道她喜歡,如同她知道我一樣。卻沒想到在時間臨近時,又有朋友送票過來,我哭笑不得的給嫂子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番話劇有如何的好看美妙,她這才沒有將這兩張價值千元大鈔的票給浪費了。

  一整天心神不寧,如同要出趟期待許久的遠門。其實,只是看場話劇。這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的白領青年眼裡,聽了一定會笑掉牙齒。沒辦法,我就是這麼容易滿足,沒出息了這麼多年,不好改邪歸正了。

  江一燕和照片上一樣清秀漂亮,只是比想象中身材嬌小了些。劇場內座無虛席,鄭州人民表現出了對藝術極高的熱愛和高雅的素質。

  七月與安生,其實該是同一個人,七月是安生的影子,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她們13歲遇見對方,就開始了長達10年的形影不離的生活。在學校,在安生家裡,在任何場合,她們都是有了喜事要第一個跟對方分享的人。或許,真的如同江一燕所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是兩個人,一個是宅女,一個是流浪漢。就如同每一個男人的心頭,都有一個白玫瑰,一個紅玫瑰。

  安生自小離開父母,嚴重缺愛,自由散漫,過早的表現出了叛逆和所謂的灑脫。她外表強悍入男孩,內心柔弱如小孩,這樣的女孩比正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需要愛,更怕受傷害。所以她外表堅強獨立,將自己層層包裹;她反叛,做出種種身邊人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舉動,是想引起大家更多的關注。

  如果一旦有所求,便會被生活著了相,哪怕這種渴求,只是愛。

  七月漂亮、溫柔、乖巧、靈動,在學校討老師喜歡,在家裡討父母喜歡,以至於語文老師都評價七月以後要流芳百世,而安生這一類的孩子一定會一臭萬年,觀後感《七月與安生觀後感》。七月膽小聽話,連樹都不敢爬。安生爬上那顆大樹,大聲的喊道:七月,快上來呀。七月笑答:安生,你快下來,男孩子才爬樹呢,剛下過雨,樹上一定很溼,我才不呢。這段對話,這個場景,在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我被這種純淨的來自兩個女生的友誼所感染的內心硬生生生出一些柔軟。第二次,卻硬生生生出一些疼痛。

  七月說,只要安生能夠快樂,我什麼都願意和你分享,什麼都可以。

  七月如願考上大學,安生如期落考,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活,她在酒吧打工,抽菸、喝酒,如古惑仔般灑脫叛逆。

  直到七月戀愛,家明的出現。

  那天,安生的母親來看許久未見的女兒,母親說,她不得以,不得以沒有盡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不得以無法告訴她生父的姓名,因為她不能打擾他的生活。但是,這不影響她作為一個母親疼愛的女兒的心。

  這一段,在後來我看到劇情的結尾時,不得不哀嘆女人的命運,安生和母親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個輪迴。

  安生反叛的趕走母親後,內心波盪起伏,沉默許久的感情終於釋放出來,痛哭不止。她邊彈奏吉他、邊唱歌,邊哭泣。以至於七月和家明站立許久,她都未曾發現。

  家明走上前去,輕輕的摸了摸安生的頭髮。就是家明這一摸,就是安生這一抬頭。改變了二個人,不,是三個人的命運。

  安生像個獨特的稀有植物一樣迅速的吸引了家明,兩個人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相互糾纏。安生終於累了,她一邊愛一邊自責一邊哭,她的愛傷害的是與她相識十年的七月,那個單純純淨的七月,能承受的起這樣的傷害嗎?

  安生愛家明,她太缺少關愛,而對於這樣一個英俊溫情乾淨的男人,她顯然不具備抵抗之力。一個“貪”字,讓家明和安生以愛的名義糾結在一起,或許安生和家明對於對方來說真的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無法不靠攏無法不相愛。正如安生所問,如果你先遇見的是我,你也一定會喜歡七月,因為,她是七月。她優秀的幾近完美。

  這就是命。

  也許常人最難以抵擋的就是一個情字,多苦多累,都甘願揹負,一句心甘情願讓一切成了理所應當。

  當然,我要說,這裡面最貪婪的要的最多的人是家明,他在漫長的時間裡立場左右飄忽不定,在先遇見七月的時間裡,與之相愛。在遇見安生後,又不加以控制自己和引導安生的情感任期發展。直到安生幫他做出選擇,什麼樣的愛能讓一個女人寧願自己承受失去所愛也要將愛人推開,那相當於要了她的命。可是,是的,安生恰恰是因為愛。她太愛家明,不忍心看到心愛的男人為難,她愛七月,不忍心看到七月肝腸寸斷。

  一個女人都能有的理性和擔待為什麼家明沒有?就是因為他英俊溫情乾淨嗎?就是因為七月和安生都太優秀,無法割捨嗎?到底,你是愛自己,還是愛她們?

  安生默然退出,七月如願和家明結合。一切似乎都平靜了。

  不,安生懷孕了,這個懷了家明孩子的女子,不忍心斷了這個和家明唯一共有的事物,依然決定自己生下來。然而,加拿大的生活,因為安生嫁的那個男人發現安生懷的不是自己孩子,而決然離開她。安生因此生活困頓潦倒,不能維持。朋友幫忙將這一切告訴了家明,使家明和七月本來已經平靜的生活,又掀起了驚天巨浪。七月害怕失去家明,但是聽到安生的狀況,她毅然大聲的說:接她回來吧。

  那一刻,我落淚了。愛究竟是個多神秘的東西,讓人能夠如此的為其顛覆原則。

  挺著大肚子的安生,再一次爬到許多年前和七月一起爬的那棵樹上,她們重複以前的對話,安生淚流滿面的大聲站起來對著七月對著全場說:對不起。

  其實,我覺得說對不起的更應該是:家明。是這個男人的貪婪毀了兩個女人的生活,和一個孩子的未來,以及一份本該堅固純淨的友誼。

  安生生下孩子後,繼續騎著腳踏車灑脫的開始了她的流浪生活。她說她突然特別能夠理解母親,理解母親的無奈和不得已,她要走了,她要離開他,因為她愛他。

  人常說在一場涉及三個人的感情糾葛中,最先離開的那個女人,往往是最愛那個男人的。

  都是一樣的深愛,只是各自的愛各有不同。無論愛與不愛,但求簡單快樂,不傷及他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為別人的幸福著想,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相信一定會看到果樹漫天的那一天。劇終時,說安生出了一本書,書名就叫《七月與安生》,關於愛,關於流浪,關於宿命。

  典型的安妮寶貝的創作風格,時常我在和她在她的文字的交流對話中,分不清楚哪個是她筆下的人物,哪個又是她。

  那天看到一段話,覺得放在這部觀後感作為結語,相當映襯。

  “小時候聽外婆說命運,命運就是女人的臉,女人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照鏡子,說是在看自己,其實,是在看命運。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感謝安妮寶貝的創作,更感謝寧財神的立體呈現以及演職人員的精彩表現,使這部作品如此鮮活。

  xx年12月8日星期四 23:53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3

  像大多數人一樣,對周冬雨的印象還停留在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中,青澀害羞,質樸的小女孩樣子,當得知由她出演安生的時候,內心不是沒有驚訝的,好在影片中表現出彩,也打消了這個疑慮。

  “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七月,一個安生。她不只是出現在大熒幕中編劇所勾勒出來的樣子,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過我們的青春甚至陪我們走到現在那些朋友們。每個女孩少時大概都會有這樣一個玩伴,她似七月溫婉恬靜,或者如安生般自由不羈,我們一起吃飯玩耍上下課,一起分享彼此的'小情緒,甚至會連對男生的品味都大同小異,可是時間在走,我們在變,曾經那個陪你一起走過的她們,現在還在身邊嗎?

  七月和安生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正是由於一個男生的出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似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早已暗生風雲。兩個人愛上了同一個男人,結局註定不會完美。家明愛著七月的溫婉恬靜,又被安生的自由不羈所吸引,而他懦弱的性格使其不敢加以選擇,只能被動接受。七月和安生對這個男人自然是有所失望的,可是愛讓她們無條件的接納這一切。後來,七月懷孕,母親去世。她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家,她早已沒有家。再後來,七月難產去世了,安生收養了她的孩子,並且自己也沒有再要孩子,因為她真的愛七月,也為家明贖罪。

  七月,安生的生命都是一場揹負著洶湧情慾和罪惡感的漫無盡期的放逐。她們彼此深愛,彼此羨慕,彼此嫉妒。為了同一個男人,窮極一生。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4

  七月與安生,在她們的13歲那年,因一隻小松鼠結下深厚的友誼,從此她們的人生就有了彼此的影子。

  七月安靜、文雅,是天下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是一個在父母臂彎下幸福成長為父母眼中的孩子,在大人的眼中,她讀大學、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一切都是這麼的井然有序;而安生性格與七月迥異,從小就沒有父母在身邊,她不知道女孩子發育了要穿戴文胸、也沒有體會到一家人其熱融融地圍在一桌子吃飯的溫情,而且在七月面子總是顯得有些自卑,是七月讓她體會到了親情的溫暖,也是七月讓她不再孤單。

  初中畢業後,是她們人生軌道的分叉路,七月上了高中,安生上了職業中專,七月在高中戀上了家明,讓安生備受“冷落”,畢業後的安生愛上了吉他手,泡吧、和一群遊手好閒的人混在一起,而七月按部就班,考上了大學。最後到七月大學畢業,兩人在餐廳一起吃飯,七月讓安生隨便點,還點了最貴的龍蝦,在安生面前的每句話都顯露了她的優越,這讓安生很不自在,終於安生爆發了,她為了得到一瓶免費的紅酒,當著一群陌生的朋友對著一瓶紅酒一飲而盡,似乎想把自己所有的委屈和不愉快都發洩出來,之後說著自己以前的種種心酸。不同的生活環境真是會造就不同的人吧,原本兩個單純可愛的小女孩,如今卻大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對之前在一起生活學習的美好回憶吧。

  兩人因為家明相撕,到最後,安生把家明讓給七月,而七月選擇讓家明逃婚。之後安生和七月又重歸與好,而此時的友誼似乎比以前更深厚了,好的友誼,不管經歷了多少的風雨,只會讓這份友誼更真實、更深厚!

  我為這部影片打9分!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