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影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準備的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歡迎閱讀。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1

  “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

  這是《麥克阿瑟回憶錄》裡的一句話,也曾在《這些人,那些事》的自序裡出現過。

  這句話形容這本書再合適不過。

  書中作者吳念真回憶了他過去的日子,這些回憶裡有家人,有朋友,有故鄉。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寫自己的父親,說自己小時候特別喜歡父親上夜班的日子,是因為父親不在,家裡的氣氛便輕鬆了許多,二是因為可以裝睡,享受半分鐘不到的來自父親的擁抱。長大後,當他向兄弟姐妹坦白這件事時,幾個人居然都說:“我也是!”

  作者不僅回憶了童年,還回憶了在金門當兵時的日子,戰友間的情誼血濃於水,寫當兵時的文章我大部分都看得似懂非懂,卻也看的出這些文章表達了作者最真摯的感情。

  不管是回憶家人還是朋友,這些文章中都帶著些許壓抑的情緒,彷彿在訴說著那個年代生活的苦難。讀完這本書,心情也變得有些壓抑,但更多的是悲憫與感動。

  無論怎麼說,過去那些記憶,不管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或者是想與不想面對的,都是最珍貴的,它都成為了人生底片,厚重了每個人的人生底色。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2

  到底是個劇作家,每一篇文字、每一則故事都充滿了畫面感。

  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其中有些篇目曾經也從其他渠道讀到過。當時也會覺得很有回味,但是不及這一次一口氣一本讀下來,彷彿對這個作者有了很多的瞭解。一篇一篇雖然是非常短小的故事,一個一個雖然是非常普通的人物,一段一段雖然是非常久遠的記憶,卻那麼生動、那麼鮮活。

  比方說,在《只想和你接近》中,我總是裝睡,讓父親把我抱到應有的位子,然後蓋好被子。這一個記憶伴隨著父親身上檸檬香皂的氣味,所以就鮮活起來了。唯一一次和父親一起看電影的情形,“夜色、霓虹燈、熙攘的人群、長長的街道”這些場景的描寫,使那個夜生動起來。看似是無用的細節,卻讓畫面頓生,讓描寫有了溫度,讓講述充滿了情感。我想這就是作者能打動人的訣竅。

  這本書中,有好幾篇都講了父親與子女的緣分與感情。除了上面提到的《只想和你接近》,還有《心意》、《圓滿》、《寂寞》。我們平時形容父愛,總是用“父愛如山”這個詞就概括了,彷彿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很難找出一個轟轟烈烈的事例來證明。而這本書就告訴我們,確實並不需要轟轟烈烈的事例就能把父愛的深沉寫出來。《心意》中,父親把午飯中的魚丸省下來帶給我吃,送我一支俾斯麥的鋼筆獎勵我考上初中。這樣細小的事情,經過作者的回憶,都變得珍貴起來。沒有豪言壯語,卻有著心意相通,這才是真正的父子之情。《圓滿》一文中,對父親的抱怨、蒼老的身影、最後靦腆的話語一一作了描寫,似乎並沒有寫他對小輩的愛,而這種愛又透過文章滿溢位來。他告訴我們,父愛就是這樣如涓涓細流又無處不在。《寂寞》一文中寫的是繼父女的故事,記憶裡太少太少的同框,在繼父遺物中卻發現了一張,那是父親自己製作的合影。這種視覺的衝擊給了繼女,也給了讀者。這就是寂寞父親的父愛。

  《這些人,那些事》,我從中不僅讀到了很多的悲歡離合,也學會了一些寫作的技巧。但是,這本書又告訴我,任何寫作的技巧都不如真切的情感。只有真切的情感能使得描寫具有感染力、具有畫面感,具有衝擊力。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3

  最近,我在看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其中有一篇《心意》讓我頗有感觸。

  文章寫了一件小事,“我”考上了好的初中,父親送給“我”一支很貴的鋼筆。當我忍著興奮,在弟弟妹妹羨慕嫉妒的注視之下,小心翼翼地開啟紙盒時,傳來了父親冷冷的聲音:“那個不便宜哦……要是用壞了,你給我試試看!”當時就覺得很不能理解,兒子考上了好學校,父親送禮物嘉獎他,但說話的口氣怎麼這麼盛氣凌人呢。在我看來,父親對“我”還是比較疼愛的,只是不善於表達出來。正如前文所說,父親總是嘗試著與孩子們親近的方式,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這篇文章令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經常出差回來都會帶禮物給我,有時候是精心挑選的,有時候是碰巧看到買下來的。有一次,爸爸去北京出差,回來時給我帶了一個禮物。那個包裝袋挺大的,似乎裝的是軟軟的東西,我還以為是毛絨玩具。他先讓我閉上眼睛,只聽到塑膠袋摩擦的聲音,很快他說可以睜眼了,只見一個黃色的物體在我眼前晃過。爸爸滿臉堆笑地問我:“小雨,你看這是什麼?”我驚喜地跳起來,哇,是一個小黃人書包。我拿著新書包跑去房間裡擺弄,越看越喜歡。

  只聽見爸爸在客廳邊吃飯,邊和媽媽聊天。我滿心沉浸在收到禮物的喜悅中,他們說話的內容我一個字也沒聽見。後來,媽媽告訴我,那天中午爸爸結束了忙碌的工作,為了給我挑到合適的禮物,跑遍了南鑼鼓巷,腳底都磨破了,終於買到了這個書包。雖然汗溼了衣背,他卻連個冰棒都來不及買,又匆忙趕去乘火車。我聽了以後,更加珍惜這個書包了。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4

  買這本書,還是出於好友好友的推薦。這本書裡前前後後包含了五個章節,共三十八個故事,可以說每一個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在這本書裡,都能找到心靈的歸屬。

  吳念真被稱為是“全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他如此會說故事的理由很簡單。從小生活在礦區裡,身邊都是一些不識字來礦區討生活的貧民,很多時候他就肩負起讀報讀信的“重擔”,為了讓大家都聽得懂,他要先把文字在腦海裡過濾一遍然後變成白話文說出來,於是就練就了他“說故事”的本領。吳念真幾乎是唯一一個在金曲獎、金馬獎、金鐘獎都拿過獎的人。他起初認為有人找他做編劇是一種“侮辱”,誰知日後他五奪金馬獎最佳編劇,其中和侯孝賢合作的《悲情城市》更是成為了臺灣電影的一座里程碑。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出色的演員、舞臺劇編劇和廣告導演。擁有這樣一個背景的人寫出來的文字,卻一點都沒有沾染娛樂圈的浮誇,反倒是質樸、真實和感人。他不像是一個明星,他更像是一個隔壁家的“大伯伯”。

  人生是一場單程旅行,而記憶就是將你由人生起點送達旅途終點的快速列車。不是G,不是D,也不是T,就恰恰是K。

  它似乎很早就被我們拋在了人生漫長旅途的某個垃圾回收站,我們背上了很多自認比記憶還要重要的東西,慢慢前行慢慢遺忘慢慢衰老慢慢死亡。可記憶並不自棄也不自欺,它知道它無法消失,即使分解再分解也消失不了,它也知道我們不喜歡帶著它上路,它知道自己被遺棄了,於是它選擇化作一束光躲進太陽的懷抱,白天默默看著自己的主人踽踽獨行照亮他腳下的路,晚上藉著燈光透過車窗一點一點朝著他哭訴。

  看這本書的時候,有時會覺得吳念真其實是非常不幸的,他的父親、弟弟、妹妹全部是自殺而早早離世。失去家人的那種痛讓他的文字沒有舒國治那麼闊達,沒有劉墉那麼溫暖,也沒有龍應臺那麼犀利,所以讀起來會一種悲涼的感覺。無論是他寫弟弟的《遺書》,還是與父親的《只想和你接近》,都會讓讀者陷入在一種沉靜與難過的狀態裡。

  《這些年,那些事》的事情很多都不會在我們現代社會里發生了,但是卻讓我們更清楚的瞭解到另一個臺灣的模樣,有一群不被理解、沉默的人曾怎樣努力的生活過。我很有私心的跟我做話劇的朋友推薦了吳念真,希望什麼時候能把他的舞臺劇《人間條件》帶到大陸來,也許在舞臺劇的世界裡,我能讀到另一個吳念真。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5

  “這些事看起來是小事,經過時間的沉澱都變成大事,變成願意跟大家共享的事。”吳念真,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用他的故事,讓讀者明白,最平淡才是最真。

  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在每個人的身邊都有許許多多的過客,當時,我們可能並不在意,經過歲月的打磨和沉澱,這些事慢慢變成人們心中最值得懷念的事。

  吳念真的這些故事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但他樸實的筆調,流暢的敘述卻真正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本書看似是講故事,實際上也是講人生哲理。在一個個平凡人,普通的小事中折射出人性的善與惡,同時也透露出人性的光芒與脆弱。其中讓我記憶尤深的一個小故事是主人公替一個軍官守候被火車碾碎的屍體,主人公看到了如此場面,嚇得回去大病一場,而營長對死去的軍官的一陣陣叫罵,喚回了瀕臨死亡的主人公。還有主人公的弟弟死亡的遺書,母親的難產,心懷家鄉的老頭家。

  主人公用他的筆,把他心底深藏多年的思念向讀者娓娓道來。那些心底裡最掛念的人,那些心理永遠也不能忘記的地方,那些生死相交搏真情的朋友們,那一許許年少的輕狂,這些人,那些事,隨著時間的雕刻,越來越清晰。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6

  一年過去了,書裡的故事忘得差不多了,但看完這本書的感覺還在。淡淡的,不是悲傷甚是悲傷。

  作者喜歡描寫生死有關的故事,不論是親人的離世還是陌生人的相逢,都只是輕描淡寫。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只是靜靜觀看。那些戰爭裡的屍橫遍野,那些生活艱難中的無奈自殺,以及更多更多的顛沛流離,在書中都像是一片寧靜的海,少了大浪滔天,多了沉默無言。也許,這種無聲的近乎冰冷的表達中才是蘊含著最大的深情吧。也許,在經歷過人生太多的無常後,這些年輕時觸目驚心的往事已經早已看透了。

  這本書是由很多毫無關聯的小故事組成,不看則已,如果你一旦開始翻看這本書就會停不下來,因為作者的故事實在太精彩了。一篇不到一千字的文章裡也可以描述一個人瑣碎而平凡的一生。你看了開頭,卻無法猜到結果。就算你知道了結局,也依然會被故事的.過程不可自拔的吸引。奇怪了,明明是簡單到如白開水般的文字,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魔力?有時候會笑,有時候會哭,而更多的是思考。這種摻雜著人生戲碼的東西確實是令人無法抗拒的。

  這是一本已近暮年的人寫的一本人生“回憶錄”,回憶著或真或假的事,看書的不知不覺的看成了真實的人生了。作者說:“走到人生看到透的年紀,也就瞭然”。因為了然,所以雲淡風輕,但你分明可以看到曾經的波瀾壯闊。表達方式可以冷靜,但情感是無法偽裝的。《這些人,那些事》用一種輕輕的手法描寫了一個又一個重重的故事,講述了一份有一份濃厚的溫情。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7

  這本書經朋友的推薦後看過,是作者吳念真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經歷過的一些事。因此,這本書的內容介紹也許不應該逐一對每一個故事都做出詳細情節的介紹,若如這般,必然會失去這看書的樂趣。因此只大概介紹我感觸最深的兩個故事吧。

  故事的名字叫“美滿”,是主人公的名字。美滿有兩個丈夫,一個戶口內,一個戶口外;兩個孩子,一男一女,也是一個戶口內,一個戶口外。村裡人都說美滿的命好,也確實,她的一直很幸運。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中她一個孕婦反倒保全了自己和孩子;她孤注一擲的將所有財產投入一個沒人看好的旅店反而發了大財;她失去音訊的第一個丈夫最後竟然活著回來。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她的生活並不因此變得不幸,反而越來越好。也許是幸運,也許是因為美滿是美滿。在逆境中美滿總是樂觀的,善良的,願意相信生活美好的一面。 也許是這樣的原因,美滿家有了兩個爸爸兩個孩子。

  另一個故事名為“重逢”,在網路上轉載頗多。故事的女主角和男主角多年後在機場相遇,曾經的大老闆變成了普通的計程車司機,所以他羞於與妻子相認。而他的前妻在車上和兒女通話,囑咐男孩子不要為了打球而找藉口不去上中文課,女孩子鋼琴好好練,不然表演的時候會出糗,然後說見到外婆之後會替他們跟她說愛她等等;又和公司同事通話交接工作。

  這些事讓男主角回憶起和前妻的點點滴滴,而故事的最後卻出乎意料,“女人忽然出聲,笑笑地用極其平靜的語氣跟他說:“我都已經告訴你所有的近況、告訴你現在的心情、告訴你對一些人的思念,什麼都告訴你了,而你連一聲簡單的問候都不肯跟我說?”。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留給我們無限的遐想。我們經常會在沉默中傷害別人,而交流時情感的媒介,在交流中感情才能繼續下去。如果男子和妻子及時相認,也許故事會是另一個樣子。但時間無法倒流,我們應該在每一次都盡力做好,不留下遺憾。

  書中的故事都並非虛構,可是它們的曲折離奇並不輸任何一部影視作品。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出舞臺劇,我們之間發生的故事豐富了人生之書的每一頁,飽含著最真摯的感情。每次讀到作者細膩筆觸寫出的句子,總是感嘆他內心的細膩和視角的獨特。人們常說文人總是多愁善感,那時因為他們對於這個紛繁的世界有著更多的感知,一草一物的變化都能引起他們的感傷。因此多愁善感應是情感細膩的表現,並非做作。

  讀過這本書,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個故事中的人物的情。不同於當代許多作品用過於理性的觀點看待一切,甚至是親情,《這些人,那些事》還保留著人最本真的情感,無論是憤怒或是歡喜都是出自真心的,沒有半點雜質。就像一泓清泉,洗濯淨了塵封的內心。

  不論社會如何進步,我們終究是活生生的人類而不是機器人,我們不能捨棄七情六慾。我們受到傷害,但也會收到珍貴的愛。作者在自序中寫道:“有些時候會想,生命力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因為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再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見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

  小時候,每次在除夕晚上我們家裡的所有人都會聚在家裡慶祝,那時候我總覺得很幸福,很熱鬧,即便是他們在吵架拌嘴。可是隨著年齡增長,能見到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少了。曾經哭笑吵鬧過得姐妹兄弟標的越來越陌生,甚至現在連姑父,嬸嬸的樣貌都記得不太清楚了。亦如一年不見的朋友,剩下的只有沉默。

  理性不可或缺,但我們仍應心存真情。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8

  翻開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每讀一個故事都會不由得掩起書卷,靜靜的坐一會,那片刻的心境是未有過的滿懷慈悲。

  記憶中父親檸檬香皂的氣息和臺北的最後一場電影;在“我”的婚禮上,母親穿著一輩子沒穿過幾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堅持跪拜一百下以至幾乎站不起來,只為還願“我”可以平安長大;弟弟不堪生活的重壓自殺,留下的遺書幾個字就寫滿了整張紙,那句“不過,當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才知兒時相命師說過的“長大以後,這個弟弟是要替哥哥提皮包的”,他們同時記住,同時迴避,卻終是一語成戟……這些人,那些事,吳念真的從容中,人間世事,情誼深淺就都在文字間,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這是第一次讀吳念真的書,得來偶爾。同事在噹噹上買技術書,可以報銷,拉著我也買一本,我玩笑說那我也買一本可以報的吧,看到吳念真的這本《這些人,那些事》,我說好,可稱人事類。因為沒有特別期待,所以到了也沒急著看。這晚只是萬般無聊,看小說太累,於是信手拿起。我曾戲語,找中國的文化怕是隻能去臺灣了。此時讀到吳念真,心中沾沾。

  吳念真是說故事的高手,寥寥數筆,文字看似毫無鋒機,卻在掩書的剎那,如中了傳說中的化骨綿掌,寒氣從手心開始縷縷往上行,最後到達心窩,無可救藥。只是此時不是寒氣,是攜裹著那些潛伏在卑微人群之中的善與痴,那一切於瑣碎之處而蘊含的綿綿溫情,在血液中汩汩而行。

  “若非這些曲折,好像就不會在人生的岔路上遇見別人可能求之亦不得的人與事;而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曾經的怨與恨與屈辱和不滿彷彿都已雲消霧散。”回憶的東西,若是赤裸裸的拿起來就說,難免不會夾雜著個人的私念,說得不好就成了閒話,所以年青的時候不善回憶,而到六十歲若無吳念真這般筆力和心境只怕是也道不明生命中曾承受之重。

  有一次姐姐戲言,我們離五十也就十幾年的光景了,當時頓感後背冰涼,不敢回頭看,亦沒有勇氣往前看,參不透的貪、嗔、痴,悟不出的戒、定、慧,又怕是遑遑中十幾年的光景剎那過,哪敢再憶?有如“重逢”中,他事業失敗,開計程車又怕碰到熟人,只好躲在機場,以為會碰上前妻也可看到孩子,哪知偏是邂逅昔日的戀人,當時只想他不被認出,又糾結著是否要打個招呼,最後是什麼不敢,默然開車,而她在路途中一個接一個電話,打給家人,給公司,給朋友,車到終點,他依然不知如何,沒想到女人忽然開口,“我都已經告訴你我所有的狀況……家庭、工作、孩子,告訴你現在的心情、告訴你對過去同事的思念……什麼都告訴你了,而你……而你連一聲hello都不肯跟我說?”生活似這般地轉承起伏間,能忘的掉未必放得下,不能忘的又未必放不下。

  書才讀到第四輯,就耐下住提起了筆,何是才能不得浮燥,不得失意,不得輾轉,能如《這些人,那些事》般去除浮華的表象,唯留真念?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9

  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知名導演吳念真的感人之作。本書是他經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大低潮後,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博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裡真實的感動。

  在書中,作者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寫著自己的故事,也用第三人稱寫著別人的故事,這些人中的那些事,彷彿記錄的是一趟列車裡形形色色的別人和自己。

  作者趕上一個翻天覆地的時代,敘述的故事也是驚天動地的,很多事我不曾經歷過,但透過他的文字,卻給人強烈的震撼與感動。回憶是很奇妙的東西,它在你心底的某一處。你平時的學習、工作,不一定會碰到它。但是,常常會與它不期而遇。開始時可能會氣惱,會悲憤,會怨恨,可是最後想來,只不過是過往人生的一部分,都會變成歡笑淡然。

  這本書中的故事好像並沒有結束,可是戛然而止,更給讀者一種震撼的力量。有的故事好像結束了,卻在生命中一直延續。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只要你用心去體驗生活,就算在暗淡的天空也會有星辰。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在介紹裡對一句話印象深刻: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如果讀者在沒有看過這本書之前就看到這樣的介紹,會覺得整本書算是半個個人自傳。但實際上,這書中寫到了許多故事,或許是杜撰、或許是引見,也或許是旁人的故事。

  整本書充滿了生命的曲折、停頓、包容、大愛,還有能量和支撐,這就是一本說盡了生命的書,如果不是因為生命的曲折和艱難,我們或許就不會體會到它的可貴和難得;如果不是因為生命的包容和大愛,我們或許會憎恨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事情;如果不是能量和支撐,我們或許不會一路堅強地走到現在。任何的人事夾雜,都會成為一段段的經歷,成為一個個故事。在經過了時間的篩選之後,幾乎留下的都是那些曾經讓人動容的淚水和溫暖,而曾經的那些委屈和困難都成為了可以原諒的事情,煙消雲散。

  作者說:人生選擇什麼就必須承受什麼,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現在我們或許還不能夠未能全理解,只是在日復一日的回憶之中慢慢去體會,或許我們很難找到所謂的“自我”,但我們一直都在尋找現在轟轟烈烈但卻適合自己的道路,那路途中有光明與黑暗、有大愛與卑微、有快樂與痛苦、有認清與迷茫,但最終殊途同歸,前往一個平和的終點。

  我想,誰的生命中都會有那麼一群人,可能把他們歸類在帶著相同特性的群體之內。可他們在不同的時空裡,拿他們各自的經歷和感悟來交換你的成長與體會,用著不同和語氣和你探討 關於生命的微小與宏岸、愛的平凡與偉大。

  這種道聽途說般的閱讀,卻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曾經忽略的,現在也快要忘卻的溫暖。吳念真的文字把歲月的灰塵輕輕拂去,我沒法再冷靜下來看待這場曲折的旅途。那些在路上和我擦肩走過的臉孔都如影像倒轉般,又再次和我相遇,和我握手長談。

  這些人,那些事,不是故事不是小說,它就是我們的 生活,都和我們息息相連。因為它關乎人性,關乎愛,是我們血液裡溫暖。那些在我們回憶裡常駐的人,都還希望在冷漠背後,在失望之後,我們能夠有更多的熱情不熄的力量,希望我們珍視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記住他們笑容,記住他們帶給我們的感動,而不是無情地看待本該厚重與壯闊的生命。

【這些人那些事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