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國小音樂排笛教學心得體會

國小音樂排笛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音樂排笛教學心得體會

  “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樑”,美國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莫塞爾一語道出了器樂教學的寶貴价值。排笛以其音色優美,便於攜帶,易學易吹等優點,成為我校三年級學生音樂課堂樂器。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排笛教學呢?我總結了平時課堂教學中的一系列措施與同行們共享:

  一、 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原因。”在排笛教學中,應把培養學生的興趣貫穿於教學始終。記得在上第一節排笛課的時候,我給孩子們欣賞了由馮明德老師演奏的排笛曲,那清麗婉轉的音色和富有詩意的旋律深深吸引了每一位學生。看到他們一個個好奇渴望的目光,我及時抓住時機,拿出排笛,向學生介紹其構造特點,並富有激情地示範,講解演奏姿勢、方法。這個看似簡單的樂 器竟能吹出如此悅耳美妙的旋律,著實讓他們覺得神奇。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無疑是給排笛的教學開了個好頭。

  然而,孩子對於樂器的好奇心是有限的、不穩定的,容易轉移和消失的,如何能讓學生在後續的學習中持續保持學習的慾望,能從排笛的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並將其當成一項樂事來做呢?我們可以試試,將練習“遊戲化”,讓枯燥的練習變得有意思。如初學時,可以用“給音符找家”的遊戲來認識每個音的位置,認準了音符的家,再去按門鈴,音符才會給你開門,千萬別冒失地找錯音符。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把樂器當成自己的朋友,如在演奏排笛時,有的同學不注意控制音量,吹奏的聲音很刺耳,可以啟發學生,要跟排笛交朋友,必須溫柔親切地對待它,它才會喜歡你,才會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否則它會不高興,會痛苦地尖叫。俗話說:給點“顏色”,學生就能自己“開染坊”。隨著排笛教學的深入開展,我們可以創造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秀一秀自己學習的成果。

  二、規範常規,養成習慣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緩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合理、有效的課堂常規管理,是把握課堂教學的法寶,是達成教學目標的有力基石。在進行排笛教學時,課堂常規顯得尤為重要。試想,上課時學生們毫無章法、自由隨意地吹響排笛,課堂一片混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對於排笛教學的順利進行是非常必要的。而課堂常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起立、坐下、安靜都要訓練學生看指揮,不同的指揮手勢代表不同的要求,學生才能愉快、有紀律地進入狀態認真學習。

  (2)使用紅綠燈指示牌。學生看到綠燈指示牌,開始自己練習,看到紅燈指示牌時,立刻停止,認真聽老師講解。

  (3)規定學生將排笛統一放在規定位置,如老師在講解時將排笛平放在雙腿上等。

  當遇到調皮搗蛋的學生時,教師要採用人文管理機制。兒童的天性就是好動,在課堂的特殊時刻,要及時“調頻”、“換擋”,喚回暫時”離開課堂“的孩子。一 般來說,調皮的孩子情商是比較高的,他是想用自己的行為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教師要多關注他們,多從正面引導,多給予鼓勵,如:讓他們做小助手,看看誰忘帶排笛,看看誰上課認真;還可以讓他們充當小譜架,為演奏的同學唱樂譜,這樣不但不會影響其他同學,還學會了樂譜,課堂上沒有了體罰、訓斥,呈現出和諧的氣氛。

  三、循序漸進,紮實基礎

  排笛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整體把握學習的進度和節奏。教師可以從正確的演奏姿勢,氣息的練習開始,再到吹奏方法技巧,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吹奏的難度,先慢後快,先從樂句學起再過渡到樂曲的練習,不能急於求成,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循序漸進地練習。

  想要學好排笛,必須要訓練基本功, 打好紮實的基礎。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和靈活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氣息訓練是排笛教學的重點,掌握平穩自然的.運氣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吹奏時,需要深呼吸,必須要把氣吸到腰腹部。深呼吸看似簡單,但練習起來很抽象,不容易被學生理解。教學中常採用“聞花”方式來練習。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面前有一朵美麗芳香的鮮花,讓學生從聞花的過程中感受深呼吸的狀態,這樣,枯燥的練習變得直觀而有趣。教師在練習中要重視學生的感受,注意先感後悟,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進行速度練習時,先觀看一段影片,一列火車從車站出發,先是緩慢行駛,然後加速,到達目的地時,慢慢減速,然後停止。然後請學生試著用排笛來表現,不但讓學生理解了速度的變化,還豐富了學生的排笛表現力。

  四、因材施教,小組互動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排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學生的音樂基礎有高低,接受能力有強弱。教學中要做到“齊步走”很難,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滿足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的學習要求,又要兼顧到基礎比較弱的學生,讓他們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同學的幫助而縮小差距,逐步趕上大家的步伐。對於一般學生,可以安排練習比較簡單易學的曲目,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對於尖子生,則在基礎曲目練習的同時,提出更高的要求,演奏難度相對大一些的曲目。讓學生各有所學,各有所得。另外,我們常常開展小組間的競爭,評優活動,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總之,排笛的學習,讓學生多了一件表達音樂美的工具,使學生更貼近音樂,潤物於無聲之中,給小學音樂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國小音樂排笛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