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精選10篇)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是2007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黛爾·法伯、伊萊恩·瑪茲麗施。主要講述了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1

  能做到不懲罰孩子,對於我來講是最難的部分。有時候,道理上很明白似的,比如,懲罰孩子,實際上就是剝奪了從他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還有,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等等。可是,到實際操作中,發現自己還是經常會被孩子的實際行為所套路,引發自己心理、情緒上的暴躁,尤其孩子屢教不改之時,總是自己忍無可忍之時。

  比如,暑假期間,好幾次,說好了學習的時間,大寶非得上床上裝睡覺去,大白天的明顯就是逃避,不想幹。當各種溝通技巧用完了之後,還是做不通工作,我就壓不住火氣,說:數到3,不行動就上戒尺。只有這個時候,才慢吞吞的從床上挪下來,真的是讓人無奈的抓狂,心裡知道這是最低階的方式,但貌似自己水平有限,又使不出其他有效的方式。

  如何對孩子說“不”,確實是個有技巧的問題。讀書的過程,我一直在反思,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並且是越長大越不聽。總結我們家的情況是:家長對孩子說了太多的“不行”。孩子喜歡吃甜,要這個,要那個,我們每次都是“不行,太甜了,對你身體不好”;孩子在同學家吃飯,我們每次都是“不能跟人家要這個,要那個”;孩子放了學要先玩,再寫作業,每次都是“不行,先把作業寫完”;孩子不想彈鋼琴,每次都是“不行,花了錢,必須堅持”。總之,他們想幹的貌似都不是我們願意的,我們想讓他們乾的貌似都不是他們願意的。所以,如何表達能讓雙方達成共同目標顯得尤其重要。我現在就練習著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她的需求,然後表達客觀情況或者自己的感受,然後儘量在可接納的範圍內達成她的需求。回應的語言中避免出現“不行”兩個字。比如,孩子說“爸爸,我想玩遊戲”。我會說“可以啊,做完這張卷子之後就可以”。“爸爸,我想看電視”“可以啊,你打算看20分鐘還是半小時?”

  我發現我開始有了一種思維模式,就是當有矛盾點出現,努力尋找雙方的共同目標,用最可能多的方法做到求同存異。畢竟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是一個接納的問題。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2

  這本書名氣很大,一直有耳聞,這幾天才觸碰。書是昨天看完的,耗時兩個半天。總結確實今天才動筆。

  全書分為七個章節,從案例分析到解決方案,實施結果反饋,圖文並茂。親自帶過孩子,或是為孩子的某些行為焦慮無助,試圖與孩子形成良性溝通的家長值得一看。

  所有的案例都是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真實表現,非常貼近日常生活。雖說作者是美國人,文化差異也多少在教育上有所反映,但是掌握本質的理念,再加以靈活運用,相信也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以下對全書做了提純和歸納,用以自我勉勵和提醒。

  一、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當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否定,他會感到困惑和憤怒。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們。

  全神貫注地傾聽代替心不在焉。

  用“嗯”“哦”“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代替提問和建議。

  說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代替邏輯上的解釋。這一條是不是感覺和哄女友的狀態相似?她們要什麼也許並不是真正要那個東西,只要你願意有那樣的態度和她一起天馬行空就好。

  試圖這樣做時要記住,孩子所有的感受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某些行為則必須受到限制。比如,動手打人。

  孩子處於極度難過的時候,身體上的發洩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痛苦,比如,大聲吼叫,撕紙,扔枕頭,最和藹有效的方式莫過於,給他紙筆讓他把憤怒畫下來,亂寫亂畫都可以。

  二、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家長常用的措施不外乎這些:責備和問罪,謾罵,威脅,命令,說教,警告,控訴,比較,諷刺和挖苦,預言。這些方法既失控又效果甚微。

  本書提供了五個技巧:

  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比如,孩子忘記關水龍頭,你只需要描述這一句“寶寶,我看見水要漫出來嘍”

  明示正確行為的提示。比如,果皮放在桌上,你可以說“寶寶,垃圾應該丟到垃圾桶”。

  用簡單的詞語表達。孩子不喜歡說教和長篇大論,對他們來說,越短越容易記住,越有效。

  說出你的感受。不要評價孩子的個性和人品。

  寫便條。有時候文字比口頭表達更有效。

  切記,真實的情感表達很重要。如果孩子的行為所致的後果很糟糕,需要嚴厲的表達時就不能隱藏自己的氣氛假裝沒事。因為虛假的情感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3

  這本書買了一年半,一直沉沉的睡在我的辦公桌下,這次重新拿出來感覺豁然開朗,都是我現在每天正在面臨的挑戰和煩惱,裡面大量的例子,就是我每天和孩子或者家人的對話,而且特別讓我舒服的一點是,書中還隨時體諒讀者的感受,做不到怎麼辦、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讓人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不會覺得有壓力。

  第一章,“幫你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主要講的是共情,共情句式在學習正面管教時學過“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不過做起來真是不容易,很多時候套不進去,所以慢慢的我就不用了,後來慢慢體會,發現共情其實更重要的是感覺,而非語言,你get到對方的感受了,自然就達到共情了,對方自然能體會到,就像書中說的“比語言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態度”。體會到要點後,我發現自己跟孩子很容易產生共情,我能體諒他的感受,他能體會到我理解他,所以我說的話他總能聽進去。但對於朋友或者老公,我就很難達到共情,總是不自覺的給建議和講大道理,甚至有時候覺得對方毫無道理,有一段時間,我甚至很討厭我自己,總是講大道理,一不小心就上綱上線的把自己從書裡看的東西搬出來,講得自己都煩了。透過這一章讓我知道了,如果沒辦法共情、說出對方感受,那就全神貫注的聽,或者就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然後試著去感受對方,聆聽…這是我接下來要改進和修煉的。

  第二章“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中的“提示”和“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是我最常用的,對孩子,我不喜歡囉囉嗦嗦、絮絮叨叨,因為小時候的一個親戚就是個嘮叨的媽媽,我看到他的孩子從小對他說的話就當耳邊風,所以我有孩子以後就儘量避免嘮叨。

  “描述事實”和“說出自己的感受”我用的不好,因為總感覺掌握不好,就容易變成指責對方,這個還需要繼續修煉。

  今天看到孩子把床上弄了一堆紙屑,本想說他,可是話到嘴邊忍住了,變成:我看到床上有很多紙屑…結果兒子居然乖乖的把紙屑收拾到了垃圾桶…

  週末午睡是我一直頭疼的問題,每次他都不睡折騰很長時間,我哄他哄得很困,又被他折騰的睡不著,最後我發火,他才委屈的乖乖趴下睡著,而我已經沒有睏意。今天我只是告訴他,我很困要睡覺了請不要打擾我,然後我就趴下睡了,他把門關上去外面玩了會,又進來床上玩了會,最後趴到我旁邊,我摟過他,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這時候我也睡醒了,起來寫作業。

  “寫便籤”還沒用過,打算用在不解風情的老公身上,提醒他我容易炸毛的事情,比如“我抱怨時,請靜靜的聽就好,不需要建議!”

  發現這些方法,我用在孩子身上都比較容易,用在其他人身上就難了點,特別是老公,很難控制住自己,需要不斷修煉,刻意練習。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4

  非常認真的看完了這本書,收穫非常大!緣於之前上了任亞老師的《新時代父母》,所以對這本書特別容易理解,也讓我有一個更好的吸收!此書講的都是一些非常落地的方法,可以使已經做父母還是以後要做父母的更好的學習和使用,建議一定要看,不要在還沒有學習怎麼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都長大了,後悔莫及!

  此書就圍繞著怎麼說和怎麼聽兩個話題來講的!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有一顆同理心,'全神貫注的傾聽,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說出他們的感受,用幻想他們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特別有個故事講到用這些技巧救了孩子的命,看看同理心有多重要!我們原來一直都是以說教的方式,有時候在不經意間說的話都被孩子學到了,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在同理心的時候一定要把握那個度!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描述問題,提示而不是指責,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說出感受!注意語言的能量,負面的語言具有強大的殺傷力,絕對的尊重孩子!我們要樹立一個榜樣,相互尊重的平臺上與人溝通,無論在哪個時期都是受用的!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找到一些代替懲罰的方法!懲罰是一種非常沒有效果的管教方式,常常會讓孩子的行為超著與我們預期相反的方向發展,許多父母使用懲罰,是因為沒有人交給他們更好的管教方法!

  鼓勵孩子自立,幫助孩子看到自己是個獨立的,有責任感的,有能力的人我們傾聽他們的感受,分享我們的感受,邀請他們和我們一起解決問題!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尊重孩子的努力,不問太多問題,別急著告訴他們答案,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別毀掉孩子的希望!

  學會讚賞孩子,成人用讚賞的語氣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孩子聽到這樣的描述後,就能夠讚賞自己!一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到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是否有積極的心態,自我評價還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情緒,希望以及人生目標,同時也影響到他的行為!孩子的自尊心很重,我們作為家長的透過自身的學習幫助孩子把自己看成一個有價值的人,對孩子的感受表示尊重,給他們機會自己做選擇,或者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都是在加強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讚賞孩子的方法,描述所看見的,描述感受,把孩子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去責罵,而是提醒他們以前值得讚賞的行為!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非常實用的“萬能”短語就是:“等他準備好”!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們的正面評價,以身作則,記住孩子那些特別的時刻,當孩子又按照原來的方式行事時,表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書中最後寫到的不說"但是"感觸很深,把但是改為"問題是",去掉但是改為“儘管你知道”!還有學習不可以埋怨別人,要什麼可以直接說!

  書中最後的一個故事: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被朋友弄傷之後,他們因為非常害怕受到懲罰,忘記把他送到醫院,結果這孩子死了!因為害怕懲罰所帶來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啊!

  我們作為父母,必須要透過學習一些技巧和方法,做到智慧的培養,教育一個心智健康,有責任心,有愛心的孩子,關注下一代的成長!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5

  讀到書的後半篇幅,書中列出了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和作者給出的解決答案

  如:

  1.兩歲孩子每天早上不愛穿襪子,弄的父母精疲力竭。怎麼辦?

  解決方法:用戲劇性表演或者看起來很愚蠢,很好笑,讓人驚訝的滑稽行為讓人放棄抵抗、主動合作。讓穿襪子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2.孩子打碎了東西,但卻矢口否認,處理撒謊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解決方法:最好讓孩子直接面對事實,不要誘導孩子掉進說謊的圈套中,不要給孩子貼上“騙子”的標籤,而是應該接納他的感受,並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從而讓他有勇氣坦然跟我們說出事實。

  3.每當父母問自己“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方向錯了。更有效的問題應該是:“我怎麼才能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地解決這個問題”。邀請孩子參與進來一起解決問題~

  書的最後是收入了眾多父母讀者的真誠讚譽,其中包括很多知名媒體,電臺、電視臺的主編,主播等等~

  此書讀後感悟:此書並不像市場上很多家教書一樣泛泛而談,而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可以反覆揣摩、對照演練的溝透過程。她,就像可以請到家裡的工作坊,幫助我們在一個個案例中,一輪輪的操練裡,觸控孩子的內心世界。學會傾聽,與孩子產生共情比指責或說教更有效;說話的方式和內容一樣重要;用描述性的讚賞代替評價式的誇獎;把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成一個詞;用提供有限選擇的方式代替命令;使孩子體驗不當行為的自然後果,等等。這些睿智的、操作性極強的溝通方式讓我深受啟發,最近也有用到與我4歲兒子的溝通當中,處理兒子的焦躁情緒,吼叫,發怒等等,孩子的狀態有了魔法式的改變,謝謝這本書引領我學到如何在“說”的時候充滿愛的智慧和技巧。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6

  尊重孩子的感受。很多家長是自己推測孩子的感受,代替孩子做決定。比如最簡單的孩子吃飯的問題,總是自己認為孩子應該沒吃飽吧,不斷的要求孩子多吃飯。所以這樣的家長不是瞭解尊重孩子的感受。真正尊重孩子的感受,需要信任孩子,讓孩子參與進來一起解決問題,或者家長引導孩子思考,多嘗試讓他自己解決問題。

  表揚孩子具體的表現。家長們總是喜歡這樣表揚:你真乖、真懂事!你真聰明!不管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聽到這樣的話之後是沒什麼觸動的,對之後的行為沒有什麼本質的影響,我們表揚孩子,是希望他在經後的行動中不斷成長進步。應該透過表揚孩子具體什麼地方做的好,也就是二級反饋的方式來鼓勵他。比如孩子之前等電梯的時候一直吵鬧,今天等電梯的時候不吵不鬧,你就可以透過二級反饋表揚他,“寶寶真棒,今天你等電梯的過程就叫耐心”。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7

  偶然間看到同事在翻看《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順便我也借過來看看。從序言介紹上了解到這是一本融合愛與溝通技巧的神奇之書,這是一本曾在美國家教類圖書中累計銷量第一的圖書,這是一本具有神奇魅力的圖書,這些評論更引起了我閱讀的興趣。它由美國的Adele Faber和Elaine Mazlish著,兩位作者都是國際有名的親子溝通專家。全書分為七章:《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代替懲罰的方法》、《鼓勵孩子自立》、《學會讚賞孩子》、《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和《融會貫通》。

  細細閱讀,這本書給了我一種真實並實用的感受。作為一名年輕老師,我雖未為人父母,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我確實感受到看書後的效果,一個個鮮活真實的案例,一把把與孩子良好溝通的金鑰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神奇魅力,驚歎於語言的藝術性。這本書就像給我走向學生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我切身感受學生的內心感受,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孩子們的世界,讓我思考如何與孩子們進行有效溝通。

  今年剛接手一年級,作為一年級的老師,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文中的溝通技巧對我們也很有啟發。書中用了大量的圖片來說明做老師的在平常不知自覺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也教了我們很多好的處理方式,讓學生能接受的好方式。翻著書中的漫畫部分,一邊看一邊禁不住地感嘆:我也像書中的老師/家長一樣這麼做過。其中一個小漫畫說孩子:“長大了,我想當工程師”家長:“就你的數學成績,算了吧。”漫畫中提出建議:“不要毀掉孩子的希望,保護他們的希望、夢想和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努力。”是的,我也非常贊同這種觀點,未來充滿了不確定,不論夢想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夢想。書中的很多案例,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完全就是好像我們生活中在指導我們,一步一步跟孩子怎麼樣交往,中間有些章節配有漫畫,漫畫中左邊一欄指出一些錯誤的做法、反例,右邊提出一些建議。

  整本書讀下來,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我們與孩子們交往的過程中,最大的溝通技巧就是注意我們的態度,自身要做學生/孩子良好的示範。如果我們自身不做良好的示範,沒有真正和孩子產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麼,在孩子眼裡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要求。只有設身處地地想想孩子的內心,從他們的角度理解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

  這本書中提到幫助孩子面對他們自身感受的四個技巧。我想,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好好傾聽學生,與他產生共情,那麼就能有助於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讓我想起來這學期在班級內發生的一件事:一次語文課上,我在給學生評講試卷,有一個連線題目孩子跟孩子以往接觸的不太一樣,有很多同學做錯了,做錯的孩子連得比較亂,當時我就跟孩子建議:“同學們,這一題如果你扣分了,哪怕錯了一分,也把它全部擦了,按照老師的方法重新連一遍,下次你就不會錯了。同桌可以幫忙擦,這樣不耽誤課堂時間。”有一個幹事利落、熱心腸的孩子幫她的同桌全擦了,孩子不開心,心想著我有的對了怎麼也幫我擦了,實際是沒聽到我說的那句話。這個孩子課上沒有跟我反應,回家跟媽媽說了這件事 ,後來瞭解情況,我分別找了兩個孩子對話,沒有批評任何一方,相反是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孩子們欣然接受,握手言和。我想,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把學生當作成人來尊重,換位感受,體驗學生心情,學生更容易和一個接納他們感受的成人溝通,而不是逼著他們作出解釋,逼著他們作出解釋,可能得到非孩子心中的實際解釋。學生並不需要我們認同他們的感受,而是需要我們回應和了解他們的感受。老師厭惡的眼神、輕蔑的語調能很深地傷害到學生,語言也是具有殺傷力的,也有時間延續性。所以我們作為老師應該很注意自己對小孩的一言一行,注意自身的榜樣性,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與學生溝通上,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使用書中的一些溝通技巧,既把問題處理好,又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那將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議老師們有空去讀讀這本書,相信這本書會為我們老師提供一定的支撐,讓我們用充滿愛心、鼓勵的語言來管教學生,和學生一同成長,讓我們用各種積極的對策應對學生的挫敗感。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也是人,我們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對他人的感受做出準確的判斷,但我們能盡力而為,儘量去理解學生的感受,尤其是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心平氣和去聽聽他們的想法,蹲下來聽聽,再採取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想,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一門藝術,成人與孩子的溝通更是一門藝術,作為父母或老師除了跟孩子溝通之外還要善於總結。作為老師,我們要去摸索、瞭解孩子的性格,根據不同孩子的性格,瞭解哪些方式是對哪些孩子是他們能接受的、有幫助的,哪些不是,哪些能激怒孩子,哪些能讓孩子得到安慰,孩子的哪些行為是不能縱容的……沒有什麼更能代替你自已的親身體會。我們總想給孩子一片藍天,心中卻總會騰起陰雲,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的孩子,讓我們束手無策,不妨利用茶餘飯後的空閒時間,多讀讀書。閱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這本書,會慢慢稀釋你的情緒,拓寬你的思維,這本書適合慢慢地去看,慢慢地去體會。在閱讀中我用心品味,細細琢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將慢慢地學習,積極去嘗試、思考,不斷摸索怎樣才能教育好、培養好孩子的人格等。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8

  在暑期中教師開展了讀好書的活動,每位教師讀2~3本教育教學書刊,本人也喜歡買書看書,而且很雜,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是美國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戴爾`費伯、伊來恩`梅茲立希的文章,共有七章,主要介紹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表現,家長們的一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許多問題,例舉了許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章,“如何鼓勵孩子獨立自主”,我們現在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對獨生子女的教育教學己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具有獨特的個性,獨特的愛好,獨特的感情,獨特的願望和獨特的夢想,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特、自主性的人呢?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要允許孩子為他們自己做事,允許孩子為解決他們自己問題而努力,允許孩子從他們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說來容易做來難!而為人父母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孩子從我們身邊分離出去,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有朝一日,他們能夠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傲立於世,但現實的父母和教師並不是有效地去培養他們,而是恰恰相反。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個班的大部分學生,現在己經是四年級了,當時是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上體育課,有一個男生的鞋帶鬆開了,他就叫我幫他系一下鞋帶,我問全班學生誰能幫助他?舉手的人很少,引起了我的注意,課餘的時候,我有意的跟孩子們拉家常,問他們誰會洗碗筷、洗菜,洗鞋子……大多數孩子說不會,我想:這些都己經被疼愛孩子的父母、奶奶、爺爺所包辦了。再說我們教師,也有這樣的許多事例,讓孩子們做放心不下,我想我們的父母和教師要多給孩子創造鍛鍊的機會,去幫助他們,引導他們。

  自主性:是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

  一、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裡,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揹著他走,直到離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願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呢?作為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裡自己當主人。

  二、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教師、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有一位父親,他在孩子3歲多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願意做的事:玩,看電視,畫畫,拼圖,或者什麼也不幹……無聊了,他最終還是會主動來找父母,父母就給孩子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長此以往,孩子便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安排時間。

  三、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採取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有一位母親看到5歲的孩子對洗碗感興趣,就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四、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平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有一位家長的成功經驗是:孩子問我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以後,再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來問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鍊的條件;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定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和意志。

  六、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但如果不善於把握,機遇就會和你擦肩而過。家長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培養孩子善於抓住機遇、參與公平競爭的能力。

  一位小學生偶然同媽媽講起學校要進行英語選拔賽的事情,媽媽就鼓勵英語成績不錯的孩子爭取參加,並告訴她,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把握住一個機會就意味著在成功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在小學升初中時,這次比賽的成績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媽媽的提醒,以後很主動地在各種機會中表現自己。

  七、給孩子衝突,讓他自己去解決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衝突。解決衝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當孩子向老師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之間的矛盾時,老師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面對它,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迴避它,更不宜動轆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八、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又學會競爭。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某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教師和父母一再鼓勵孩子不要灰心,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後,教師和父母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暗中的較量……

  九、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教師和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教師、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並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家長本來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於是,家長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同時也提出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十、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個孩子特別愛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樣來。於是教師告訴家長,家長主動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泥塑和橡皮泥,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學、好好捏、好好練,要有新點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初中畢業時,已經能輕鬆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並以此特長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上述這些條件的創造,只是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止。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9

  我開啟看這本《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書時,當時就覺得自己是那麼的白痴,不懂得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特點。我以前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身上,卻不知道給孩子一個好的開端。我知道與孩子之間出現了一些問題,該怎麼去解決呢?當我看到《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後,我才知道自己與孩子的溝通上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好的溝通方式,即使說得再好、再對孩子也不會聽。書中所列關於親子教育的一系列不對方法和方式,幾乎就是我的翻版,虧我還是幼兒園老師呢,真是慚愧啊!如何才能與孩子有一個好的溝通呢?如何說孩子才能聽?

  我們要學會傾聽和認同孩子的感受,當他覺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時,那麼在親子談話中就不會有爭吵和責罵,他就會講出許多事情,使你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感覺被否定,他就會覺得你不理解他,他就對你沒什麼好說的,同時他也會懷疑自己的感覺是否正確。孩子對大人的責罵、命令、說教、警告、比較等等都是很反感的。出了事要教會孩子如何去補救,而不是一個勁的埋怨,那樣於事無補,還惹得孩子煩。什麼事情做錯了就說什麼事情,不要把往事全部拿出來說。鼓勵孩子要獨立自主,不要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好,那樣他永遠長不大。平時孩子要多稱讚他,當他聽到這些稱讚,才會更有信心向前邁,同事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書中有所列的方法和技巧,我覺得非常實用,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用。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和看法,如果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優點就會越找越多,如果不欣賞用指責、抱怨、比較來看他,那他的缺點就越挖越多。最艱難的是家長的改變,習以為常的語言和心態會讓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故態復萌,用最傷害的語言對孩子發洩自己的怨氣和不滿。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 篇10

  作為新教師我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尤其第一次接觸一年級的孩子時,有更多的東西要去適應。面對那麼多一年級的孩子,剛開始是那麼的手足無措,焦頭爛額。有時因為孩子們的表現沒有達到要求而急躁,在看了很多前輩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後,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作為低年級的教師要有更多的愛心、更多的耐心以及學會等待,最重要的是心平氣和。機緣巧合下,我發現了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就是一本帶給我驚喜、讓我覺得像是揀了寶的書。

  對此我深有感觸,尊重、接納孩子的感受,非常利於我有效的溝通。強烈的認同感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極好的第一印象。這本書討論瞭如何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代替懲罰的方法、鼓勵孩子自立、學會讚賞孩子、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最後一部分叫做“融會貫通”,講這些技巧的綜合運用。也許這些辦法不會立刻改變孩子,但在心靈上留下的痕跡會慢慢的感化他,讓師生在心靈的碰撞中得到發展。在書裡學的,這幾個月以來,我結合了在二班和四班的實際情況,我明白,要達到好的效果,我一定要有耐心並且要學會等待。面對懵懂未知的孩童,老師耐心的講解會引導他們,會讓他們內心充滿安全感,會讓他們樹立自信心。什麼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時間的歷練和過程的培養。想一下子見到效果,有些著急、有些焦躁,這樣對孩子們是不公平的,想一想自己小時候不也是得慢慢來嗎?自己現在是小學教師就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對事情的思考、實施都要符合兒童的現狀,不能用對待成人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們。

  這本書,我已經看了3遍了。放在床頭邊上,經常還是會翻開學習學習。我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躁,而是想一想這些孩子們現在最需要什麼樣的引導,什麼樣的方法適合他,而且這些方法和做法不能一下子給的太多,一點一點地給,讓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在我們一點一點的給方法的過程中,一次一次心平氣和的交流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得到有效的發展。我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因為一切源於心平氣和。

  後來,又買了本新出版的《怎麼說孩子才肯學》,感覺是《怎麼說孩子才會聽》的衍生。我又像發現了寶物一樣啊,裡面教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每天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等等。

  透過這幾個月的學習,加上這兩本書,我慢慢的感覺到,要讓每一位孩子受到關愛。即便是學習再不好的孩子,即便是習慣再不好的孩子,都要幫助他找到自信,這樣他才有可能成功。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