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九年級物理全冊“動能 勢能 機械能”課後反思

九年級物理全冊“動能 勢能 機械能”課後反思

九年級物理全冊“動能 勢能 機械能”課後反思

九年級物理全冊“動能 勢能 機械能”課後反思1

  一、反思教學過程

  1.藉助演示實驗“滾擺”,匯入今天的複習課。學生透過觀察“滾擺加速下降、減速上升,以及上升的高度越來越低”的這些現象,喚醒對“動能、勢能、機械能”的知識回憶。

  2.透過讓學生親手演示實驗“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和“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把實驗設計以及實驗操作過程作為重點,讓學生在這種情景中更直觀的回憶並掌握這些影響因素。這部分內容,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知識和能力儲備也比較充足的。所以學生做完每個實驗後,就直接做些相關例題,加以鞏固訓練。

  3.回顧“滾擺上升的高度越來越低”的現象,學生自己分析機械能減小的原因。教師及時反問“如果不計空氣阻力,機械能會如何?你們看到的滾擺又會作何運動?”透過對比,學生會掌握的更牢固。

  總的來說,教學流程很清晰,複習課教學雖重結論但更重過程,注重指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探究實驗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滲透學習方法、物理思維和研究方法的學習和指導。

  二、反思成功與不足之處

  1.給學生一個動手的機會。

  由於做實驗麻煩,很多老師不願複習課還做實驗,然而物理本身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所以教學中組織好學生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操作、團結協作的能力。今天雖然給學生創造了這一動手的機會,操作了實驗過程。但也在這一過程中暴露出平時新課教學中的一些誤區。平時的實驗教學,教師只過多的注重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而真正動手的機會不是很多。所以,學生的膽量不是很大,做起實驗來也有些眼高手低。

  2.給學生一個“辯駁”的機會。

  本節課雖教學流暢,師生互動好,結構清晰,但總體還是學生跟著老師跑,課堂相關鞏固例題因為前6道題學生正確率很高,所以沒有逐一講解,只是挑一些單個空格錯誤的填空分析。現在想想,其實課堂上完全可以給學生一個機會。既讓他分析一下填空中前面做對的空格,增加一些自信。又能給他一個“辯駁”的機會,讓大家明白錯誤結果的根源在哪,以便真正的理解掌握這一相關知識點。做到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3.給學生一個幫助的機會

  今天課堂中暴露出學生的實驗操作方法不到位的問題。“動能”實驗時,因為相信學生能夠獨立完成,所以實驗現象不明顯的情況下,重新實驗了很多次。以至於多花了3分鐘的時間。假如教師適當幫助一下她,這個時間就可以節省下來。而“重力勢能與物體高度關係”的實驗中,又因為實驗現象不明顯問學生可以如何改進時,同學們都說可以換一個更重的砝碼。這時作為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抓住關鍵詞“與高度關係”去思考如何改進實驗,這樣一個簡單的提醒,給學生一個幫助,就會達到“提壺灌頂”的效果。

  透過今天的教學及現在的反思,使我進一步體會到,上好一節課很不容易,一節好課離不開課前的精心設計,更離不開課堂的主角——學生。而我在今後教學中,必定要真正做到多給學生一個機會,更是給我自己一個機會。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本來很有趣味的物理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九年級物理全冊“動能 勢能 機械能”課後反思2

  16歲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他們經過一年多的物理學習,物理的觀察、探究實驗、抽象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這時候他們更希望老師給他們創設一個便於他們觀察、探究、親身感受的物理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更希望教師滿足他們的創造願望,讓他們實際操作。

  動能、勢能和機械能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學生已有初步的瞭解卻沒有深入的認識,容易發生興趣。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中的三個方面為目的和以上學情分析情況,本節課更多的將注意力放在讓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上,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演示,來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而且本節我儘可能地開發實驗,有意多安排一些體驗性的活動,目的是要讓學生動起來,不僅手動起來,更重要的是思維動起來。

  本節課主要選擇的教學媒體和資源有實物投影儀、幻燈片機、幻燈片和大量影片材料、Flash動畫、圖片,其主要作用如下:

  1.利用實物投影,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視度;

  2.利用影片、圖片,讓學生觀察到不容易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3.利用計算機教學課件,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4.利用計算機教學課件及時讓學生鞏固新知,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反饋資訊。

【九年級物理全冊“動能 勢能 機械能”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