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初一歷史經驗總結

初一歷史經驗總結

初一歷史經驗總結

  初中歷史由於中考的需要,越來越重要了,如何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是每一個歷史老師面臨的難題。從事歷史教學多年了,嘗試如何提高歷史教學的功效性,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學歷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記憶過程,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而提高歷史成績,提高對歷史的理解。也就是把歷史學活了。

  對於剛入學的初中學生,歷史其實是個很抽象的科目,好多同學不知道該怎麼學?學什麼?對老師反覆的講解也是一臉的茫然,好多學生記住了知識,卻不會運用,一到做題就一塌糊塗,記憶中最清楚的就是你告訴他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他就是要選兩個三個,似乎只要他選的才是正確答案。有時候知識點是勉強記住了,可是問題的角度一變,就的是什麼都不會了。每每面臨這些問題,老師能做的只有耐心講解,耐心等待,希望有一天他們就忽然大徹大悟了。為了讓初一的學生能儘快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經過認真分析初一學生的特點以及初一歷史知識的特點,我一般採用以下做法。

  一、對課堂教學進行大膽放開:

  相信學生是放開課堂的前提,要明白學生對於學科的興趣才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因此,在基本模式學生熟悉後,我的歷史課堂基本就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了,上課伊始,交代本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後,學生就分小組自讀課文,自己總結每個知識所包含的知識點,然後由學生自由回答,不足的地方其他學生補充。學生講不到的地方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講解。並對學生的發言給以適當的評價,對一些平時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同學,更要抓住機會給以及時的鼓勵。這樣的做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些平時不愛聽課,對學習興趣不大的同學也能積極的參與進來,他們在小組內積極發言,一些簡單的問題還可以站起來回答,課堂氣氛比較輕鬆。雖然最後他們在知識的落實上還是有很大的不足,但至少他們有了課堂。

  二、對課後知識的落實進行大膽嘗試

  有了課堂,是學習的第一步,重要的還是課後的落實。死記硬背無疑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怎麼辦?我試著要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開始是我自己給結構,後來就變成要學生自己整理,並且要求學生對知識要進行前後總結,歸納特點,除了知識的條理化,還要規律化,就是要逐漸掌握歷史的基本規律,學會學習歷史,更要學會分析歷史。後來對一些文化課,我就基本不講了,知識的掌握完全由學生自己來做。我想這就是過去人們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獲取知識本身不如學會如何獲取知識。

  三、 小組為基本單位,課代表負責制

  在教學中我發現,如果要靠老師一人來檢點學生的學習,無疑是無法完成的。我們每個歷史老師至少6個班,學生大約在420人以上,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照顧到每個學生。這樣,課代表就成了老師最得力的助手。事實證明,培養幾個有責任心,有能力的課代表是提高教學質量,落實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88班的劉晉囡同學在這一點上給了我很多啟示,她學習好,有責任心,對工作認真負責,是我最得力的助手,我把其他課代表召集到一起,讓劉晉囡同學傳授經驗,效果出人意料的好。現在,幾個班的課代表已經基本掌握了我的教學意圖,從作業的佈置到知識的檢查,甚至到最後的複習已經不用天天請示我了,自己就可以合理的給學生布置作業了。

  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每種方法都有它不合理的地方,但本著讓學生動起來,讓老師坐下來,讓課堂活起來的,解放老師,解放學生的思路,我覺得這些辦法可以繼續完善,最後成為行之有效的方法還是可行的。我會在教學實踐中繼續嘗試下去。

【初一歷史經驗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