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春節> 新年春節年味花絮

新年春節年味花絮

新年春節年味花絮

  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花滿園 橫批:喜迎新春

  家過小康歡樂日 春回大地豔陽天 橫批:人心歡暢

  火紅火紅的春聯,輝映著我們紅火紅火的好日子。城鎮鄉村的人們,歡歡喜喜的把自己挑選的.春聯,貼上大門,迎來了壬辰龍年春節。

  小時候,沒有聽說過“春聯”,大人們管它叫“對子”、“對聯”、“門對”。有錢的人家,趕集上店,買回來印刷的“對子”。貧窮的老百姓,那就有勞村裡的私塾先生了,討要一幅“對子”,高高興興的貼起來。

  一進臘月,時常跟著爺爺去趕集,最快樂的是,買回不少大小長短不一的“對子”。年三十那天,院子大門上貼“對子”。堂屋門口貼,東西廂房貼、場房貼、磨坊貼,甚至豬圈、雞窩、馬棚也貼,什麼“肥豬滿圈”,“金雞滿架”,“駿馬膘肥”。

  凡是有人煙的地方,到處都能看見紅紅的“對子”。

  後來,漸漸長大了,知道了更多有關春聯的民俗。

  古代把春聯,稱之為“桃符”、“門對”。“桃符”起源於周代,正月一日,大門兩旁懸掛長方形木板,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寫“神茶”、“鬱壘”二神。以求:百鬼所謂,人畜平安;除禍降福,辟邪納祥。

  到了五代,桃符上便題寫聯語了,如:“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兩句聯語,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幅春聯。

  直到宋代,春聯依然稱之為“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可見“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佳句,作為“更新除舊”的象徵。

  宋代以後,“桃符”由木板改為紙張,叫貼“門對”。於是“爆竹一聲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的門對,上了大門。明代“桃符”改稱為“春聯”,也隨之,桃木板上的咒語,改變為紙張上的祝詞。

  明清年代,春聯不止貼在家門上,酒店、飯館、寺院、廟宇也貼了起來。春聯不僅過年張貼,平日裡生辰祝壽、婚喪嫁娶也貼對聯,於是便有了喜聯、壽聯、趣聯、輓聯。

  過年貼春聯,平時貼對聯,年復一年,沿襲成俗,流傳至今。

  我喜歡隸書,忙裡抽閒劃拉幾筆,逢年過節,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也找上門來,為他們獻醜幾筆,貼上大門也很好看,欣慰喜悅歡度春節。

  歡聲笑語賀新春 歡聚一堂迎新年 橫批:閤家歡樂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五福臨門

  新年鐘聲已經敲過,新的年曆已經掀開新的一頁。火紅火紅的春聯,輝映著我們紅火紅火的好日子。城鎮鄉村的人們,歡歡喜喜的把自己挑選的春聯,貼上大門,迎來了壬辰龍年春節。

【新年春節年味花絮】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