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探究實驗探索

生物探究實驗探索

關於生物探究實驗探索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中應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樂於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汕尾市實行已有幾年了。雖有困惑、挫折,但更多的是成功。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給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注入新的活力,使教育、教學成績產生了質的飛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學探究實驗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教學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

  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獲得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本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我比較著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及動手設計能力。其中,實驗的探究活動顯得尤其重要。既要讓學生懂得探究的過程又要讓學生在過程中學得知識,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上盡力幫助、指導、點撥學生,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參與,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1.探究材料的選取

  探究活動中生物材料的選用很重要,選取合適的材料能給在實驗操作中帶來方便、節省時間、實驗效果好等優點。例如,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由於我所任教的學校屬於山區校,生物活體材料比較容易找。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已去準備探究材料。果然,與我料想的一樣,所有學生都找到了鼠婦。可是,有的學生卻反映鼠婦個體小,不好保管。這時,我就啟發學生,既然鼠婦不易保管,有沒有其它材料可以替代呢?學生思索了一下,恍然大悟。說:“可以用蚯蚓呀。”因為本實驗是研究環境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鼠婦並不是唯一的生物研究物件。學生明白了:“不要拘泥於課本的束縛。”探究的思路便更開闊了。

  2.合理組建小組,互補優勢

  新教材在學習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學習。它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最為核心和關鍵的環節。它比傳統的學習方式更能促進學生的認知結構、情感交流,對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習態度、價值觀與能力提升都至關重要。由於我所教的班數多,而且班中學生人數又多。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根據探究實驗的實際情況(室內或室外),將班內學生人數分成人數不同的若干組,並且將能力較強的學生與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搭配在一起。以小組為單位,使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帶,隨著學生之間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以及與他人的交往、合作能力、競爭意識便會在合作學習中慢慢得到增強。

  例如:在探究《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這一節時,我就將班中的90位學生平均分成9組,每組10人。每一小組選一小組長,由小組長作記錄,其餘9人又平均分成3個小組,分別在早、中、晚三次三個不同點分別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叢中的溼度,從而探究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

  啟發問題:

  ⑴為什麼要分別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灌叢中的溼度?

  ⑵如何設計記錄資料的表格?

  ⑶為什麼要在同一地方分3處多次測量(三次以上),求平均值有何意義?

  探究成果:將探究資料製作成座標圖。

  事實證明:合理的小組成員分配方案能有效地促進組間成員的合作交流、提高資訊的處理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創新實踐能力。

  二、讓學生動手操作、主動參與

  在探究實驗中強調讓學生自己透過對實驗過程的操作、探究結果的分析、概括和抽象,有利於學生的發現能力、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探究《植物種子的萌發》一節“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時,我不是急於講解種子萌發的各個條件,而是首先啟發學生根據生產生活經驗回答種子萌發需要什麼條件,學生則會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提出了與光、空氣、水分、溫度、肥料、土壤等有關。然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那些條件是必須的,哪些是無關的,並說明理由,最後達成共識。再根據種子萌發的必須條件進行實驗的設定(要求分別設計不同條件進行探究)。這樣,不但能較好地落實課標的要求,還培養了學生創造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最後,教師再幫學生分析探究過程的不足、需要改善的地方,提高學生的探究思維和能力。使學生深入理解並最終享受探究過程的樂趣和分享成功的喜悅。

  三、對學生的評價要全面科學

  生物新課標下對學生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髮展結果的評價,更重視學生髮展過程的評價;在對活動過程的評價中,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評價中來,使評價能夠觸動學生的內心深處,使評價產生教育意義。

  1.制定評價標準

  ⑴認知評價

  學生能認識活動到活動的基本過程、步驟、探究的主題,並能用語言表述過程和結果。

  ⑵技能評價

  學生能學會探究、調查、與他人溝通及協商、合作的技巧,會分析實驗結果,找出規律性的東風。

  ⑶情感評價

  學生能尊重事實,對實驗過程有一個較全面的瞭解,能客觀評價結果、不誇大其詞,理解與人交往的重要性,能積極主動幫助別人,有較強的合作精神。

  ⑷合作評價

  學生能否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配合,順利完成實驗的探究、分析、整理,是否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及合作精神。

  ⑸創新評價

  學生是否能從多角度、多層面分析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並能行動聯絡實際。是否能對知識進行遷移,發現新的主題,並能闡述、分析並設計完整的實施方案。能否對自已的學習得失進行反思和總結,對自已的作品進行改進,趨於完善。

  2.評價手段及流程

  ⑴評價手段

  可以採取學生自評(佔30%),小組內成員互評(佔30%),小組與小組之間互評(25%),老師評價佔(25%)。學生的自我評價能提高學生的自我存在價值,增強學習自信心。小組內成員的評價能促進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小組間的互評能促進交流、團結、競爭。教師的評價能對學生工作態度的肯定與激勵,也有對不足方面的提醒,這對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活動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⑵評價流程

  評價的標準→學生自評→→小組內成員互評→小組間互評→教師評價。

  四、在反思中逐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在完成探究實驗後,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實驗的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包括資料的蒐集是否全面,資料的分析是否科學,探究過程安排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具有創新思想的體現,結論是否明確、具有科研價值等。

  例如,在探究《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反思時,學生懂得在設計時應著重實驗的對照是整個實驗成敗的關鍵核心;在設計“探究實驗計劃表格”時,能將新舊知識有機結合,化難為易。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探究實驗探索】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