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春節> 古代春節應該喝什麼酒

古代春節應該喝什麼酒

古代春節應該喝什麼酒

  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家家戶戶歡喜團聚,共敘天倫。節日裡人們不論是在自家備辦筵席,還是閤家外出吃飯,喝酒往往是少不了的。都說我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那麼古時候春節也喝酒嗎?古代春節喝什麼酒?

  酒從產生的那天起,便開始浸潤人類社會,與人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是酒文化王國,飲酒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過春節飲酒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禮記月令》一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新的一年開始時,天子總要親自行迎春之禮,向上帝祈禱五穀豐登,然後舉行宴會,時稱“勞酒”。

  早在西周時期,人們為慶祝一年的豐收和新一年的到來,就捧上美酒,抬著羔羊,聚在一起,高舉牛角杯,同聲祝賀。從此,這種聚會便為春節這一盛大節日開了先河。到了漢代,“年”作為重大節日逐漸定型。到了這一天,家人放過爆竹後歡聚一堂飲酒,其樂融融。

  唐代宮中守歲,常常大擺宴席,讓侍臣應制作詩,歌舞昇平。皇帝大臣如此,一般的騷人墨客是夜也往往飲酒賦詩。宋時不僅“守歲”,還有“饋歲”、“別歲”等花樣,樣樣都離不開酒。

  明人沈宣有《蝶戀花·除夕》詩云:“分歲酒闌扶醉起,闔門一夜齊歡喜。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可見飲“分歲酒”,乃是古代除夕大餐的重頭戲。

  清宮春節如何過?筵宴百桌菜百壇酒百隻獸。如《滿文老檔》中記載天聰六年(1632)“元旦”大政殿筵宴的規模是:每旗各設席10桌,用鵝5只,八旗共設80桌,鵝40只,加上總兵官以上的高階官員另設20桌、鵝20只,總共100桌。

  每桌備燒酒一大壇,共100壇。這還不包括皇帝、王公和蒙古貴族宴桌的數目在內。另一件檔案中記載,崇德四年(1639)“元旦”大宴用了母野豬8頭、鹿22只、狍子70只、酸奶燒酒20瓶,平常酒80瓶,茶24桶,算起來也是100只獸、100瓶酒。

  古代春節到來時,人們全家喝椒花酒(椒柏酒)、屠蘇酒以防瘟疫,同祝吉祥、康寧、長壽。漢代人們過年時喝的是椒柏酒。據東漢人崔寔的《四民月令》,這是一種“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葉浸泡的酒。

  據說“椒”是玉衡星精,食用後走起路來都覺得輕快;“柏”則是一種仙藥,食用後能驅祛百病,飲了這樣的酒,自然身體通泰康安。喝椒柏酒的風俗,一直到南北朝都還很盛行,北周詩人庾信詩云:“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反映的就是時人過年飲酒的情景。

  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也記載,“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意思是年紀小的孩子,過年了就長一歲,值得慶賀;而老年人過年了則意謂著少了一個年頭,變老了,因為一年比一年老,故並不是值得慶賀的事情,所以最後喝。

  北周庚信則在詩中寫道:“正朝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吐隨銘主,椒花逐頌來”。飲椒花酒前,還要致新年祝辭,稱之為“椒花頌”。

  到了魏晉時期,過年所喝的酒增加了一種,也就是“屠蘇酒”。世人普遍認為屠蘇酒的配方出自華佗,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記載:“屠蘇酒,陳延之《小品方》雲,‘此華佗方也’、“闢疫癘一切不正之氣。”

  大醫家、“藥王”孫思邈也很重視屠蘇酒的飲用。傳說每年臘月,孫思邈總是要分送給眾鄰鄉親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還將自己的屋子起名為“屠蘇屋”。

  正是經過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等諸多名家所推崇,無數典籍所傳載,以及民間千百年實踐之口碑,久而久之,使過年飲屠蘇酒形成了民風民俗。遍及全國各地和多個民族,朝野共之,代代傳承。

  古人十分重視酒禮,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沒有一頁不提到禮,沒有一頁不提到酒。酒與禮成了一對孿生兄弟。雖然現在人們不是那麼講究酒禮,但還是要注重最起碼的酒禮,就是要禮讓長者、尊者、賢者,飲酒要有節制,勸酒不逼酒,使暢飲不致大醉。

【古代春節應該喝什麼酒】相關文章: